学术投稿

36例小儿抗HCV假阳性结果原因分析

王淑春

关键词:酶联免疫法, 抗-HCV, 假阳性
摘要:用ELISA法检测抗HCV是常用的方法,自从ELISA法检测抗HCV的试剂应用于血液HCV的初筛以来,大大降低了丙肝的传播风险.尽管我们采用的抗HCV ELISA试荆已通过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批批检定,但这只是对抗HCV-ELISA诊断试剂的基本要求,批批检并未评价出试剂在生产保存运输等环节的影响,均对ELISA测定结果有干扰作用.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未破裂期输卵管妊娠介入治疗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根据14例未破裂期输卵管妊娠病人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提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是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方法:14例病人中,7例采用经阴道输卵管孕囊内药物注射方式,7例采用经健侧股动脉穿刺子宫动脉内插管灌注栓塞方式.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随着介入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结经验、完善新技术条件下的护理配合,是摆在护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任务.

    作者:曹筱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经皮心包穿刺引流临床探讨

    任何原因导致的心包腔内液体积聚,以至引起心包腔内压力增加可造成心包压塞,导致心排血量降低.对此处理,过去临床多采取①用针头穿刺;②经剑突下心包切开;③部分或广泛的外科心包切除.

    作者:王建民;屈艳玲;秦进红;李学信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36例小儿抗HCV假阳性结果原因分析

    用ELISA法检测抗HCV是常用的方法,自从ELISA法检测抗HCV的试剂应用于血液HCV的初筛以来,大大降低了丙肝的传播风险.尽管我们采用的抗HCV ELISA试荆已通过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批批检定,但这只是对抗HCV-ELISA诊断试剂的基本要求,批批检并未评价出试剂在生产保存运输等环节的影响,均对ELISA测定结果有干扰作用.

    作者:王淑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诱因分析与护理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治疗不及时往往导致肝昏迷及肝肾功能衰竭,是肝硬化致死的一大因素.寻找诱因预防腹膜炎发生是肝硬化病人重要的健康护理问题.

    作者:冯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体外震波碎石的健康教育

    随着腔内泌尿外科学及微创医学的发展,体外震波碎石术已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据我们调查,首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及家属缺乏治疗的配合知识,有的怀疑碎石的治疗效果,有的惧怕疼痛,有的担心碎石对机体产生损害而不能顺利接受治疗.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开展了系统的健康教育,使病人享受到主动、全面、连续的保健服务[1],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王晶;尹芬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时母婴的影响

    人工流产是-种安全、简便而且必不可少的节育失败的补救措施.但是流产、特别是重复流产.都会不同程度地给妇女的身心产生不良彬响1.由于它为宫腔手术.可能有其近远期并发症,特别是对未生育即做人流的妇女.对今后的再次妊娠是否受到彬响.本文通过我院2000年至2002年有关资料作以分析.认为人流对再次妊娠母婴可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重复人流者应引起广泛重视.

    作者:裴淑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颈椎间盘突出72例CT分析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颈椎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中央型多见(78%),其次为侧方型(22%).结论:颈椎间盘突出于中央型多见C5~6常见,对明确外伤病史者应行全颈椎间盘扫描.

    作者:尉迟以浩;贾晓峰;陈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ICU护理安全探讨与体会

    ICU是医院危重病人集中的治疗单位,也是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核心部分,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防止发生护理缺陷,结合本院ICU室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和完善ICU室管理制度,加强制订目标管理,近年来,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作者:吴国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OLYMPUS AU 640生化分析仪应用实践与体会

    通过OLYMPUS AU 640生化分析仪的几年使用,从该机设计、操作、工作表编写、参数的设置、维护等几方面,总结出几下特点:设计先进、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作者:陈利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产后乳房按摩用于预防乳腺炎

    自1991年至1996年,我们对180例产妇施行乳房按摩,有效地预防了乳腺炎的发生.1一般资料本组产妇年龄小者24岁,大者42岁,均为初产妇,按摩在产后2~3 d时进行.

    作者:郭平勇;吴旺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利用过氧化物酶染色(POX)协助鉴别异型淋巴的体会

    今天的血球计数仪要认真鉴别异淋是有一定困难的.本人在日常工作中利用POX协助鉴别,收到一定效果,特别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例效果更理想,做法如下.

    作者:黎永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心肌梗死病人如何办理入院

    住院处护士工作虽然只是接待住院病人,办理入院手续,将病人送到所属专科病房.看起来简单平凡,但直接关系到急重症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病人是否能够转危为安.尤其是心肌梗死病人的抢救时机至关重要.现将心肌梗死病人如何做好人院接送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吕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创伤性牙髓坏死继发根尖周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牙合)创伤相关的牙髓坏死进行临床分析,总结临床特征,探讨发病机制.方法:对所有惠牙进行牙胶棒热诊试验,X线根尖片和一般临床检查.结果:创伤性牙髓坏死多见于切牙,常继发根尖周感染.结论:创伤后牙髓血供障碍并发细菌感染是牙髓坏死的主要原因,治疗宜采用根管治疗.

    作者:王杨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特殊情况输血分析

    随着<献血法>的实行,许许多多的输血者在用血的时候有了更多的保障.一般说来,同型输血是理想的.而且现在大多数供血单位(血站)也都这样要求,实际上这样的要求保护了用血患者的利益,当然是十分合理的.但这并不是刻板和教条的,特殊情况下,套配血型只要仔细分析,依据合理的理论,既能节省时间,挽救生命,又能丰富自己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作者:陈云科;田晓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彩色多谱勒扫描和多谱勒能量扫描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彩色多谱勒扫描(CDI)和多谱勒能量扫描(PD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材料和方法:对96例颈动脉分别用CDI、PDI检查,并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在发现靶血管的能力上,PDI优于CDI;对病变区域血流的扫描PDI明显优于CDI,在病变血管的病理改变检查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PDI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检查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PDI不能代替CDI,联合使用两种诊断方法所能达到的诊断准确性是任何一种方法单独使用所不能达到的.

    作者:吴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窝沟封闭的封闭剂脱落的分析

    总结报道了作者进行的窝沟封闭治疗210例.通过2 a的随访进行的临床分析,着重就其应用的脱落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孙颖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运城市桶装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监测分析

    为了解我市桶装饮用水卫生状况,今对我市2001年至2003年桶装饮用水微生物指标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桶装纯净水共45份,合格率为55.55%,桶装矿泉水共42份,合格率52.38%.纯净水各年份无显著差异(χ2=3.1 5,P>0.05);矿泉水各年份无显著差异(χ2=0.126,P>0.05).大肠茵群、致病菌均未检出,分析造成茵落总数严重超标的原因基本相似.针对存在的种种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王红娟;员文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颈椎病865例临床X线分析

    颈椎病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群,单个或多椎问盘发病,以T5-6椎间盘为好发部位.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上升较快,青年女性发病比例增加,这与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生活工作方式发生改变有关.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X线表现往往呈多样性,诊断时要密切结合.

    作者:王保政;武洪霞;王好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硬膜外布比卡因、芬太尼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大大地减轻了患者围术期痛苦,有利于病人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张青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引起变态反应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29岁,因左上肢有一肿块,并逐渐增大和疼痛,在家自行热敷无效,2003年5月20日来院就诊,诊断为左上肢蜂窝组织炎,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808,批号20030503),当日10时口服0.5 g(2片),下午6时又服0.5 g(2片),夜间8时开始感全身难受,烦躁不能人眠.继之全有身皮疹,瘙痒难忍,即又来院就诊,以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过敏收治住院.

    作者:邱素民;孙启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