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参皂苷Rh2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司建功;田长恩

关键词:人参皂苷rh2, 抗肿瘤作用机制, 新型制剂
摘要:人参皂苷Rh2作为一种生物活性较高的稀有皂苷,在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较强的活性.文章对人参皂苷Rh2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凋亡、诱导分化、抵抗侵移、提高免疫力等抗肿瘤作用机理进行了梳理,为其深入研究及相应药剂开发提供参考.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从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理论视角探索其EMT-MMP-3/TIMP-3环节对艾灸及化纤V号方改良方干预下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基于EMT学说观察EMT-MMPs/TIMPs环节对艾灸、化纤Ⅴ号方改良方阻抑实验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效应,探讨其生物学机制;探讨MMP-3/TIMP-3水平的变化与EMT病理进程/肺纤维化发展的关联.方法 将体重为(200±20)g的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化纤Ⅴ号方改良方组,治疗30天后处死大鼠观察其肺组织病理改变,并检测其在EMT进程中的MMP-3/TIMP-3mRNA表达和MMP-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法结果显示:空白组和艾灸组的MMP-3mRNA表达明显比模型组高(P<0.01,P<0.05).而各组的TIMP-3mRNA表达则均明显比模型组低(PP<0.01、P<0.05).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组的MMP-3蛋白表达有差异.结论 ①MMP-3/TIMP-3水平的变化与EMT病理进程紧密关联,从而关联到肺纤维化的发展进程;②提升MMP-3、降低TIMP-3,对干预MMPs/TIMPs比例失衡、阻逆EMT进程、阻抑肺纤维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③艾灸与化纤Ⅴ号方改良方均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这种积极作用,其中艾灸疗法稍优;④这种治疗效应的生物学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控其EMT过程中的MMP-3/TIMP-3 mRN表达及MMP-3蛋白表达这一关键环节紧密相关.

    作者:李戎;赵荣光;彭彩钰;常全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肤敏膏对NaOH灼伤致皮肤病理性瘢痕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肤敏膏对NaOH致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 以豚鼠背部皮肤化学灼烧伤为模型,测定愈合时间、开始长毛时间;造模后取豚鼠皮肤全层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并计数毛细血管数、测定纤维细胞层厚度.结果 肤敏膏高剂量、低剂量组均能促进愈合、缓减纤维细胞层增厚,防止毛细血管减少.结论 肤敏膏可缓减NaOH灼烧反应,促进愈合,缓减病理性瘢痕的形成.

    作者:高峰;李庆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二至丸有效组分治疗大鼠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索二至丸有效成分对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肝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齐墩果酸+红景天苷组、雷帕霉素组),除正常组建立肝部分切除术(partial hepatectomy,PHx)模型外,其余各组建立损伤后肝细胞再生抑制复合模型(PHx+ 2AAF),齐墩果酸+红景天苷治疗性给药3d后处死.分离肝脏,计算肝重指数,制作病理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酰转肽酶(γ-GT)活性、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白蛋白、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齐墩果酸+红景天苷组大鼠肝重、肝重指数、白蛋白及DBIL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AKP、γ-GT活性、TBIL、AST、ALT则明显下降(P<0.05或P<0.01),同时病理形态学表明,给药后肝细胞排列紧密,中央静脉正常、或充血,少量炎细胞浸润,少量肝细胞脂肪变性,提示大鼠肝脏病理损伤明显缓解.结论 二至丸有效成分对大鼠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具有较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邹勇;王馨;赵海梅;周步高;徐荣;岳海洋;左铮云;刘端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琼玉膏对衰老大鼠作用的差异蛋白分析

    目的 研究琼玉膏对衰老大鼠产生调节作用的相关蛋白质,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琼玉膏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2只6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标记为琼玉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药结束后,取三组大鼠下丘脑全蛋白,运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iTRAQ)技术,分离、分析、鉴定大鼠下丘脑差异蛋白质.结果 成功建立衰老大鼠模型,分析比较三组大鼠下丘脑蛋白质,发现14种显著差异蛋白质.结论 14种显著差异蛋白分别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多肽Ⅵc-2、中性神经酰胺酶、植烷酸-辅酶A羟化酶相互作用类蛋白、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尾锚定蛋白插入受体WRB、O-甘露糖β-1,4-N-乙酰葡糖胺基转移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5b、脂酰CoA合成酶、特定微管伴侣蛋白E、3-磷酸肌醇依赖的蛋白激酶1、双特异性作用蛋白激酶7、RAS脒基释放蛋白2、SHC转运蛋白和泛酸酯激酶4,琼玉膏对这些蛋白均起到下调的作用,该研究为琼玉膏延缓衰老作用的靶蛋白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刘焕兰;曹媛;曲卫玲;童玲;范睿;方妙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柱前衍生化HPLC-UV法检测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

    目的 建立芴甲氧羰酰氯柱前衍生化HPLC-UV法检测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UV法检测,以芴甲氧羰酰氯为衍生化试剂,色谱柱为Hedera ODS-2 C18柱(4.6×250 mm,5μm);以乙腈和0.1%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30 ℃.结果 DNJ在0.0046~0.296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3%,RSD为2.75%(n=9).结论 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适用于桑叶中DNJ的定量分析.

    作者:唐静;柴尧;彭九嫚;陈丽叶;杜俊潮;薛珍珍;程建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温通针灸和激素针灸治疗早期风寒阻络型面瘫75例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温通针灸和激素针灸治疗早期面瘫的疗效差异.方法 75例风寒阻络型早期面瘫病,分为温通针灸组43例和激素针灸组32例,比较临床疗效和在2月内痊愈病例的痊愈次数、疗程的差异.结果 疗效上:温通针灸组痊愈39例、显效3例、好转1例、无效0例,激素针灸组痊愈17例、显效6例、好转7例、无效2例;秩和检验示,z=3.795,P≤0.01,温通针灸组疗效更优.痊愈疗程上:温通针灸组为(25.64±10.84)d,激素针灸组为(40.53±11.99)d;检验t=4.58,P≤0.01,温通针灸组痊愈疗程更短.痊愈次数上:温通针灸组为(16.36±5.75)次,激素针灸组为(21.29±6.05)次;检验t=2.91,P≤0.01,温通针灸组痊愈针灸次数更少.结论 温通针灸治疗早期面瘫临床疗效优于西医激素针灸,显示更少的痊愈疗程和治疗次数;温通针灸是早期面瘫临床值得优选的方法,且以不使用激素治疗为佳.

    作者:罗本华;彭敏家;罗梅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芯芭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芯芭为我国传统蒙医专用药,主要含有黄酮类、环烯醚萜类成分,具有消肿、止痛、止血等功效,临床应用历史悠久,且疗效确切.为进一步了解芯芭化学成分,探讨开发利用芯芭药用资源,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也为芯芭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梁永红;梁健;姚慧莹;刘海;李东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黄芪水提取物对心肌纤维化的拮抗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黄芪水提取物对心肌纤维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小鼠分组后皮下埋泵泵入血管紧张素Ⅱ,分组喂服药物观察血压、心功能指标后处死,取组织、切片、染色观察.结果 喂服黄芪水提取物组的小鼠,心肌纤维化与其他三组小鼠情况相比,程度较好.结论 黄芪水提取物对于心肌纤维化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作者:李珍一;闫承慧;田孝祥;韩雅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短梗菝葜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菝葜科菝葜属植物短梗菝葜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反相硅胶(RP-18)、半制备HPLC色谱法,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分离方法,运用NMR、MS等波谱方法以及结合文献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短梗菝葜根的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数据将其结构鉴定为:丁香脂素O-β-D葡萄糖苷(1),2,5-diaryltetrahydrofuran-typelignin(2),(+)-lyoniresinol 3α-O-α-L-rhamnopyranoside,(3),(1S,2R)-1-(3,4,5-三甲氧基苯基)-1,2,3-丙三醇(4),(1R,2R)-1-(3,4,5-三甲氧基苯基)-1,2,3-丙三醇(5),(+)-lyonirenisol-3α-O-β-D-glucopyranoside(6),岩白菜素(7),3,4,5,-三甲氧基苯酚(8),ethyl β-D-glucopyranoside (9).结论 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短梗菝葜中分离得到.

    作者:刘科兰;刘星;黄光玉;舒积成;余江丽;黄慧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温肺化纤汤的组方原则与临床应用

    肺间质纤维化病机根本在于阳虚,后期兼有气虚,疾病特点属本虚标实,阳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其中以“瘀”贯穿疾病始终.核心病机为阳虚寒凝,痰瘀阻络,提出温阳散寒、祛痰行瘀的治疗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创制出专方温肺化纤汤,该方由阳和汤加桃仁、红花、川芎、地龙、土鳖虫组成,在扶阳的同时重视活血化瘀,临床应用中强调全程宜“温”.文章即从温肺化纤汤的组方原则及其临床应用方面作一探讨.

    作者:胡李慧;朱伟;张元兵;刘良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从象思维的视角认识风药及其性能

    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风药以“风”冠名,不仅有治风之用,而且具如风之性,功效独特,在临床上运用较广.风药法象风木之属性,其主要性能也具有风木之特点,表现为“升、散、透、窜、燥、动”.从象思维的角度认识风药,能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风药的独特性能和功效,深化对风药的理解,有利于发挥风药的多重作用.

    作者:王振春;罗再琼;罗欣雨;吕德;黄文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泛在知识环境下嵌入式中药学学科服务的实践

    学科服务是泛在信息环境下学科服务团队提供泛在化服务的重要模式之一.文章以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三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为对象,采取访谈的方式了解老师的信息行为、信息能力及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嵌入式学科信息服务.

    作者:郭岚;孙玲;李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研究进展

    复方丹参滴丸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丹参、三七、冰片三种中药,其有效成分含有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和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豁痰开窍的作用.复方丹参滴丸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运用现代医药新技术而成功研制的一种新型纯中药滴剂.与原来的片剂相比,具有用量小、疗效好、作用突出、副作用少并可减少胃肠刺激等优点,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制剂.目前复方丹参滴丸已普遍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肝病、胃病、妇科病、肾病综合征及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作者:黄兴;寇冠军;王保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CPA失眠后大鼠不同时间大脑皮质钠-钾ATP酶和钙-镁ATP酶活性变化及酸枣仁汤的干预作用

    目的 研究PCPA失眠后大鼠大脑皮质不同时间大脑皮质钠-钾ATP酶和钙-镁ATP酶活性变化及酸枣仁汤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连续3天ip对氯苯丙氨酸(PCPA) 350mg·kg-1的方法建立失眠大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5-羟色氨酸(5-HTP)组、酸枣仁汤(SZRD)治疗组、5-HTP+ SZRD组、SZRD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SZRD治疗组按15g· kg-1ig 7d.各组分别在实验第4、5、6、8、10天取皮质组织,采用无机磷法同时测定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ase)和钙-镁三磷酸腺苷酶(Ca2+/Mg2+-ATPase)活性.结果 实验第4、5、6、8、10天PCPA失眠模型组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均明显下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第8天和第10天SZRD治疗组Na+/K+-ATPase活性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第8天和第10天SZRD治疗组Ca2+/Mg2+-ATPase的活性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PA所致失眠能导致大鼠皮质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的活性明显下降,酸枣仁汤能调节PCPA失眠大鼠皮质Na+/K+-ATPase和Ca2+/Mg2+-ATPase的活性,这可能是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症的中枢机制之一.

    作者:史琴;王慧;武静;万亿;藏印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在针灸影响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LSI)在针灸影响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特点.方法 通过检索、分析国内外与激光散斑技术和针灸影响微循环相关的研究.结果 LSI于近五年逐渐取代激光多普勒成为研究针灸影响微循环的新兴技术,并在研究经穴与肝脏微循环、经穴与皮肤微循环等方面取得了成就.但尚未建立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方法.结论 建议在经穴-脏腑相关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进行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并将探讨将LSI技术运用于心脏等其他脏腑微循环的技术方法.

    作者:周洁;蔡定均;周玉梅;庄艺;吕沛然;梁繁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愈溃单向释药膜中胡黄连苷与龙脑体外释放机制比较

    目的 研究愈渍单向释药膜中有效成分胡黄连苷与龙脑的体外释放机制.方法 采用HPLC、GC测定愈溃膜中胡黄连苷、龙脑的体外释放度,并将累积释放量分别用零级方程、一级方程、Higuchi方程、Retiger-Peppas(R-P)方程拟合,分析二者的体外释药模式;采用相似因子法(f2)评价二者能否达到均衡释放.结果 胡黄连苷、龙脑的体外释放曲线均接近一级动力学方程;愈溃膜中胡黄连苷与龙脑的相似因子大于50%.结论 愈溃膜中有效成分胡黄连苷与龙脑能够达到均衡释放.

    作者:段晓颖;韩红玉;郝亚洁;张辉;范苏玉;牛梦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肺毒理论”视角下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临床路径的再探讨

    结合肺毒理论以及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发病特点,依据数据挖掘对IPF方药研究的结果,对IPF中医临床路径中的诊治部分进行再探讨.认为“痰瘀毒”以及“虚”贯穿IPF病程全过程,中医临床路径以此为理论依据,建立痰瘀痹阻证和虚证,在虚证的基础上首先判断脏腑偏颇,其次再辨是否兼夹外邪,体现先普遍后具体的辨证诊疗思路.

    作者:卢绪香;何荣;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参皂苷Rh2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人参皂苷Rh2作为一种生物活性较高的稀有皂苷,在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较强的活性.文章对人参皂苷Rh2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凋亡、诱导分化、抵抗侵移、提高免疫力等抗肿瘤作用机理进行了梳理,为其深入研究及相应药剂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司建功;田长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运脾止泻合剂对湿热泻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运脾止泻合剂对湿热泻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病因模拟法建立湿热泻小鼠模型,采集粪标本置于厌养及需氧条件中培养并计数典型菌落,通过菌落比例及含量的比较,观察运脾止泻合剂对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及繁殖的促进作用.结果 运脾止泻合剂对肠道菌群有明显调节作用,对腹泻时肠道比值明显下降的厌氧菌有显著提升作用,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及繁殖,平衡需氧菌及厌氧菌在肠道比值,以达到止泻的目的.结论 运脾止泻合剂可均衡腹泻时肠道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比例,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肠道内环境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作者:杨志华;柳树英;任耀全;原睿;韩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4种重楼不同部位薯蓣皂苷及皂苷元含量的分析

    目的 评价不同种重楼不同组织部位的药用价值.方法 分别提取七叶一枝花、球药隔重楼、狭叶重楼和华重楼的地下根茎、地上茎、叶、种子、果皮和外种皮的薯蓣皂苷及皂苷元,采用HPLC法检测其含量.结果 七叶一枝花地下根茎的薯蓣皂苷及皂苷元含量均高于其他组织部位,分别为12.42 mg/g、13.78mg/g;华重楼的地下根茎含有较高的薯蓣皂苷元,为8.91mg/g;七叶一枝花的外种皮和华重楼的叶片中薯蓣皂苷含量较高,分别为:5.24mg/g、7.11 mg/g;七叶一枝花果皮与华重楼叶片中薯蓣皂苷元含量较高,分别为11.35 mg/g、10.35mg/g;七叶一枝花整个植株的薯蓣皂苷及皂苷元总合量高,为50.79mg/g.结论不同种重楼不同组织部位的药用成分含量相差较大,其中七叶一枝花地下根茎薯蓣皂苷及皂苷元总含量高于其它组织部位,具有高的药用价值;七叶一枝花整株薯蓣皂苷及皂苷元总含量高于其他品种,为较好的重楼种植品种.

    作者:杨亚利;刘佳;张鹏;宋发军;孟艳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