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冬冬;王延超;路玫;滕迎春
目的 评价不同种重楼不同组织部位的药用价值.方法 分别提取七叶一枝花、球药隔重楼、狭叶重楼和华重楼的地下根茎、地上茎、叶、种子、果皮和外种皮的薯蓣皂苷及皂苷元,采用HPLC法检测其含量.结果 七叶一枝花地下根茎的薯蓣皂苷及皂苷元含量均高于其他组织部位,分别为12.42 mg/g、13.78mg/g;华重楼的地下根茎含有较高的薯蓣皂苷元,为8.91mg/g;七叶一枝花的外种皮和华重楼的叶片中薯蓣皂苷含量较高,分别为:5.24mg/g、7.11 mg/g;七叶一枝花果皮与华重楼叶片中薯蓣皂苷元含量较高,分别为11.35 mg/g、10.35mg/g;七叶一枝花整个植株的薯蓣皂苷及皂苷元总合量高,为50.79mg/g.结论不同种重楼不同组织部位的药用成分含量相差较大,其中七叶一枝花地下根茎薯蓣皂苷及皂苷元总含量高于其它组织部位,具有高的药用价值;七叶一枝花整株薯蓣皂苷及皂苷元总含量高于其他品种,为较好的重楼种植品种.
作者:杨亚利;刘佳;张鹏;宋发军;孟艳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的狭叶红景天的茎和叶中提取出高质量RNA.方法 比较了两种RNA提取方法,发现Trizal试剂法提取的RNA效果更好;同时,建立了一套完整检测RNA质量的科学方法.结果 应用该方法从狭叶红景天植物茎提取的RNA的纯度是:A260/A280为2.098,A260/A230为1.138,浓度为214 ng/μl,电泳条带清晰,RNA完整性好.由此法所确定的高质量RNA可直接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结论 该方法可有效地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的狭叶红景天的茎中提取高质量RNA,为高原珍稀药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元王涛;张育浩;张得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滋阴益气祛痰化瘀法治疗黄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自拟方滋阴益气祛痰化瘀中药方和西药治疗黄斑出血,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方法下患者视力恢复及出血吸收情况.结果 滋阴益气祛痰化瘀中药方在改善视力、出血方面的疗效分别为89.29%、87.50%均高于西医对照组的73.21%、71.4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滋阴益气祛痰化瘀中药方治疗眼底黄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视力,减少黄斑出血及促进出血吸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徐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区域黑果枸杞土壤中N、P、K相关因子,为黑果枸杞的适应性栽培和引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分光光度计法,火焰光度计法测定不同区域黑果枸杞土壤中全N、全P(速效P)、全K(速效K)含量,用碱解扩散法测定速效N,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有机质的含量,用残渣烘干质量法测定全盐含量,运用线性回归统计法分析土壤中的相关因子.结果 青海产区的黑果枸杞土壤,全N(速N)含量,全P(速P)、速K、全盐含量较甘肃和内蒙两个产区都高,甘肃产区的全K含量,有机质含量比青海和内蒙要高.就甘肃产区,张掖全K含量稍高于酒泉,其他指标的含量都偏低,其中张掖土壤中各因子随着土壤分布的地理位置,即从西北到东南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趋势.产自甘肃酒泉金塔县中东镇上午村的土样,全N(速N)含量、全P(速P)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在0.05和0.01水平上显著、极显著的高于其他黑果枸杞产地土壤产地.结论 实验方法方便快捷,线性关系良好,重现性好.黑果枸杞生长的土壤指标随着区域的不同,其土壤中N、P、K相关因子也存在差异,可为盐碱植物生长土壤生长的耐盐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吕培霖;林丽;晋玲;高素芳;王振恒;马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揭示不同活树附主对铁皮石斛总氨基酸的影响.方法 选取5种活树附生栽培的铁皮石斛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总氨基酸含量.结果 总氨基酸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为:竹子>降香黄檀>龙眼>檀香>马占相思;而必需氨基酸所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檀香>竹子>龙眼≈降香黄檀>马占相思.结论 不同活树附主对铁皮石斛的氨基酸含量有影响.
作者:徐兰芳;魏家保;张宁南;陈绮琪;黄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肤敏膏对NaOH致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 以豚鼠背部皮肤化学灼烧伤为模型,测定愈合时间、开始长毛时间;造模后取豚鼠皮肤全层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并计数毛细血管数、测定纤维细胞层厚度.结果 肤敏膏高剂量、低剂量组均能促进愈合、缓减纤维细胞层增厚,防止毛细血管减少.结论 肤敏膏可缓减NaOH灼烧反应,促进愈合,缓减病理性瘢痕的形成.
作者:高峰;李庆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为更好地评价山芝麻药材的质量,建立RP-HPLC同时测定山芝麻药材的6个主要三萜类成分(山芝麻宁酸甲酯、山芝麻酸甲酯、山芝麻宁酸、山芝麻酸、白桦酯酸、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山芝麻药材中总三萜含量的方法.方法 ①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30nm;柱温:35℃;②以齐墩果酸为对照,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在552nm测定山芝麻药材中总三萜的含量.结果 RP-HPLC方法中山芝麻药材的6个三萜类成分的回归方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 =0.9991~0.999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山芝麻药材中总三萜含量的回归方程同样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0.9998);不同产地的山芝麻药材各三萜类成分及总三萜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良好,适用于山芝麻药材及含山芝麻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苏丹;高玉桥;梅全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胃镜像指标,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量化诊断标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全国6所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的慢性胃炎患者600例.按照慢性胃炎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脾胃湿热证辨证标准及临床纳入标准,选择病例纳入脾胃湿热证组,其余病例均归入非脾胃湿热病组,首先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处理,转换为SPSS数据库文件.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组胃镜像中胃粘膜伴糜烂出现的频率高于脾胃虚寒证组和其他组.结论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胃镜像为胃粘膜糜烂,脾胃湿热证组与肝胃不和证以隆起糜烂性胃炎为主.
作者:张平;吕文亮;高清华;李天望;耿会转;段妍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中药肝脾调补方对日本血吸虫病肝损伤模型小鼠肝功能指标及有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其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7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正常组、B模型组、C肝脾调补方组,用日本血吸虫尾蚴皮肤敷贴法感染小鼠,构建日本血吸虫病肝损伤模型,于8周、12周分别随机抽取10只小鼠,自小鼠眼眶静脉丛取血和刨杀留取肝脏标本,观察其肝脏组织形态,ELISA检测ALT、AST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NF-α和TGF-β1的表达变化.结果 感染8周和12周,B组的ALT和AST水平与同期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ALT和AST水平较B组显著降低(P<0.05);B组在感染8周时,可见大量急性虫卵肉芽肿病变,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肉芽中心出现坏死,形成嗜酸性脓肿,12周时,肝细胞水肿明显,肝内汇管区虫卵肉芽肿明显增多,周围可见明显的纤维增生,C组虫卵肉芽肿明显减少,肉芽肿周围和汇管区纤维程度明显减轻;B组在感染8周时TNF-α表达明显增加,12周时TGF-β1的表达明显增加,C组两种细胞因子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脾调补方对日本血吸虫病所致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和TGF-β1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妍;阮连国;吴建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对腹腔镜术后联合罗氏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妊娠及流产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 收集CNKI、CBM、维普、万方、Pubmed等数据库(2015年9月以前)腹腔镜术后联合罗氏内异方干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试验资料,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文章质量进行评分:如选择偏倚、实施偏倚、测量偏倚、失访偏倚、报告偏倚等.利用RevMan5.3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并进行异质性评价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一共纳入3篇RCTs文献,Meta分析结果示:腹腔镜术后联合罗氏内异方与单纯腹腔镜术相比,能提高了47%的妊娠率[RR=1.47,95% Cl(1.13,1.90),P=0.004],且降低了71%的自然流产发生风险[RR=0.29,95% C1(0.09,0.92),P=0.04].结论 腹腔镜术后添加罗氏内异方干预与单纯腹腔镜组相比,可提高妊娠发生率,降低自然流产发生率.但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不高,在试验设计存在不足,需要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
作者:王晓彤;林海雄;黄洁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筛选抗块茎腐烂病的不同居群半夏.:方法 采用花盆种植半夏,接种块茎腐烂病病原菌,测定产量,发病率等性状.结果 不同半夏种质资源接种块茎腐烂病原菌后产量、发病率、出苗情况均有差异.结论 接种HZ7菌筛选出2个抗病资源,接种H1菌筛选出7个抗病资源,接种Z3菌筛选出7个抗病资源,结果将为半夏规范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海玲;刘红美;阮培均;刘建新;唐映军;赵明勇;张俊;涂光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健脾清化方对肾间质纤维化(RIF)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成年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对照组(C组)、UUO模型组(M组)和健脾清化方治疗组(T组),每组各18只.每组于术后第3、7和14天分批处死又分为N3、N7和N14三组,每组各6只.T组术后立即给予健脾清化方每日灌胃,C组、M组则分别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术后第3、7和14天处死各组大鼠,分别取出左肾的1/2制作切片,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动态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间质组织内TGF-β1和Smad7、α-SMA蛋白的表达.半定量两步法RT-PCR测肾小管上皮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mRNA.结果 HE染色及Masson染色显示:M组术后随时间延长肾小管间质病变加重,程度同期重,高于同期T组及C组;T组病变程度介于同期M组及C组之间;C组基本正常,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及RT-PCR结果:M组TGF-β1、α-SMA蛋白、ILK mRNA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上调,程度同期高,高于同期T组及C组;T组蛋白表达程度介于M组及C组之间;C组表达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肾间质Smad7的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下调,程度同期低,低于同期T组及C组;同期T组肾间质Smad7表达明显上调,低于同期C组,但高于M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与T组各组内肾小管间质损害指数与TGF-β1、α-SMA蛋白及ILK mRNA表达呈正相关,Smad7蛋白表达与上述各指标呈负相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清化方对大鼠RIF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增加大鼠UUO模型中Smad7蛋白的表达抑制TGF-β1/ILK信号转导,发挥抗大鼠RIF的作用.
作者:熊世红;张祖隆;龚娜;林传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研究植物和气候间的关系是植物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道地药材的品质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文章介绍了气候生态在道地药材研究中的重要性,主要阐述了气候因子对道地药材品质的影响及道地药材产地气候适宜性定量分析的发展历程,为药用植物引种和产地适宜性分析优化提供思路和依据.该研究总结出多个物种分布模型及分析各自应用优缺点,并对气候因子与植物相关性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作者:曾凡琳;温美佳;王欢;李慧;谢彩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学科服务是泛在信息环境下学科服务团队提供泛在化服务的重要模式之一.文章以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三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为对象,采取访谈的方式了解老师的信息行为、信息能力及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嵌入式学科信息服务.
作者:郭岚;孙玲;李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结合肺毒理论以及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发病特点,依据数据挖掘对IPF方药研究的结果,对IPF中医临床路径中的诊治部分进行再探讨.认为“痰瘀毒”以及“虚”贯穿IPF病程全过程,中医临床路径以此为理论依据,建立痰瘀痹阻证和虚证,在虚证的基础上首先判断脏腑偏颇,其次再辨是否兼夹外邪,体现先普遍后具体的辨证诊疗思路.
作者:卢绪香;何荣;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风药以“风”冠名,不仅有治风之用,而且具如风之性,功效独特,在临床上运用较广.风药法象风木之属性,其主要性能也具有风木之特点,表现为“升、散、透、窜、燥、动”.从象思维的角度认识风药,能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风药的独特性能和功效,深化对风药的理解,有利于发挥风药的多重作用.
作者:王振春;罗再琼;罗欣雨;吕德;黄文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对豆汁制虎杖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为虎杖炮制工艺的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据.对豆汁制虎杖的辅料用量、炮制温度及炮制时间进行工艺优化.方法 以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豆汁用量、烘干温度以及烘干时间进行考察并工艺优化.结果 通过对豆汁用量、烘干温度以及烘干时间的考察,可以看出此3个因素为影响虎杖炮制工艺的主要因素.结论 经综合评价,确定了虎杖的佳炮制工艺是豆汁用量为6.20ml,烘干温度为50℃,烘干时间为8.2h.
作者:李本俊;关桦楠;李奕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运脾止泻合剂对湿热泻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病因模拟法建立湿热泻小鼠模型,采集粪标本置于厌养及需氧条件中培养并计数典型菌落,通过菌落比例及含量的比较,观察运脾止泻合剂对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及繁殖的促进作用.结果 运脾止泻合剂对肠道菌群有明显调节作用,对腹泻时肠道比值明显下降的厌氧菌有显著提升作用,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及繁殖,平衡需氧菌及厌氧菌在肠道比值,以达到止泻的目的.结论 运脾止泻合剂可均衡腹泻时肠道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比例,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肠道内环境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作者:杨志华;柳树英;任耀全;原睿;韩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通过对婺源药用野菜资源的调查统计得知:该区内药用野菜资源丰富,共有94种,隶属于51科,以被子植物为主.数量多、分布广、营养成分丰富是婺源药用野菜的重要特征,开发婺源的药用野菜具有很大的前景.作者对婺源药用野菜资源的概况进行了阐述并对其保护、开发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者:胡生福;谷小红;葛菲;罗扬婧;徐艳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础,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辨证论治已有较为详细理论及临床研究,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辨证施护的研究并不多.通过对有关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护理干预文献的梳理、总结以及思考,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辨施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云翠;李圣洁;熊振芳;胡慧;贺惠娟;冯琳;徐倩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