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精种子质量与外源生长调节物质SNP、ETH对种子萌芽的影响

焦劼;陈黎明;张巧媚;刘峰;马存德;梁宗锁

关键词:黄精, 种子质量, SNP, ETH
摘要:目的 研究黄精种子质量和不同浓度的SNP和ETH对其萌芽的影响.方法 选取籽粒饱满、无霉变及瘢痕的种子进行暗培养(25℃),每日观察并记录数据,60天后统计结果.结果 黄精种子质量差异对发芽率、初生根长及萌发过程所形成的球状结构大小均能产生影响,其中以球状结构大小影响大;在试验浓度范围内,500 mg·L-1 SNP处理24h效果好,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分别为60%、51.7%、0.39和2.34,300 mg·L-1 ETH处理种子24h效果好,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分别为78.9%、50%、0.78和6.16.结论绿皮种子不易萌发,易发霉,生产中宜选取种皮亮黄色的黄精种子进行种植培育;NO和乙烯确有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而乙烯对促进黄精种子萌发效果更明显.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草胡椒属植物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考察三种草胡椒属植物豆瓣绿、石蝉草和草胡椒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部位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常规传代培养A375细胞,实验处理前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 豆瓣绿、石蝉草和草胡椒的乙醇提取物对A375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细胞存活率随样品质量浓度的加大而降低.其中乙酸乙酯极性部位抑制效果更加明显,水层在高浓度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该属三种植物石蝉草、豆瓣绿和草胡椒均有抗肿瘤作用.

    作者:于大永;杨秀秀;卢轩;史丽颖;冯宝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于可信物联网的RFID认证协议在中药材溯源中的应用

    在中药质量溯源系统中,为了保证中药材在流通环节中的数据采集效果,需要部署RFID标签和传感器.在大规模RFID应用中,RFID标签身份认证是系统实现的关键,针对标签和读写器的恶意攻击逐渐增多,用户数据受到威胁.文章基于可信物联网架构,通过部署高效的RFID认证协议,能够保证标签数据的安全性,减少中间件服务器的负荷,提高RFID标签数据的处理速度,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和认证效率,能够为中药材追溯系统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张博;张丹;程磊;马健;孟利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黄芪水提取物对心肌纤维化的拮抗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黄芪水提取物对心肌纤维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小鼠分组后皮下埋泵泵入血管紧张素Ⅱ,分组喂服药物观察血压、心功能指标后处死,取组织、切片、染色观察.结果 喂服黄芪水提取物组的小鼠,心肌纤维化与其他三组小鼠情况相比,程度较好.结论 黄芪水提取物对于心肌纤维化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作者:李珍一;闫承慧;田孝祥;韩雅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加工方法对祁菊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祁菊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为筛选祁菊无硫加工方法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真空微波干燥、阴干、烘干、真空冷冻干燥、硫磺熏蒸等方法加工同一批新鲜祁菊花,用超声提取法提取祁菊花中的绿原酸,以HPLC测定不同干燥方法得到的祁菊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 五种不同干燥方法比较,真空微波干燥法(80℃,8min)干燥的祁菊花中绿原酸的含量高,其次为硫熏、真空冷冻干燥、烘干、阴干.结论 真空微波干燥法(80℃,8min)干燥的祁菊花外观性状佳且绿原酸的含量高,建议产地加工时推广使用.

    作者:侯芳洁;王乾;宋军娜;张丹;郑开颜;郑玉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药对缺血性脑损伤神经血管单元影响的研究进展

    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概念强调神经元损伤与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脑梗死后,NVU各组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各组分之间的相对平衡被打破,引起一系列的级联损伤反应,且任何组分的损伤都会影响到其他的组分.当前众多中医药学者在中医整体观念思想的指导下,针对NVU相关的“靶点网络”,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探讨影响神经干细胞诱导、增殖、分化的内环境的可能因素,研究中药如何促进神经干细胞的的增殖与分化,及有效保护脑缺血损伤后的神经血管单元,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作者:罗刘军;祝美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真武汤抗心衰与TGF-β/JNK信号通路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真武汤改善慢性心衰大鼠心室重塑和抑制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制作的雄性Wistar大鼠慢性心衰模型,随机分为心衰组(HF组)及药物组(Drug组),另有假手术组(Sham组)、氯沙坦组(阳性对照组)作为对照.给药组造模后给予真武汤12g/kg,灌胃28d灌胃,HF组和Sham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28d.4周后检测4周后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左室心肌胶原形态,左室质量指数(LVMI)、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RT-PCR法测定梗死区及非梗心肌组织periostein、TGF-β、Smad4、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水平,免疫印迹法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梗死区及非梗心肌组织中periostein蛋白水平、TGF-β、Smad、c-fos、c-myc、c-Jun、JAK-STAT、PI3K-AKT等通路的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给药组大鼠与心衰组相比LVEDP降低,±dp/dtmax增高.LVMI,CVF,PVCA降低.periostein、TGF-β、Smad4表达显著降低.c-Jun、JAK-STAT、PI3K-AKT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真武汤能够改善心室重塑,缓解心肌肥厚,抑制心衰的发生,此作用可能通过激活TGF-β/JNK信号有关.

    作者:李林;刘中勇;骆始华;方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羚角钩藤汤加减灌肠治疗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羚角钩藤汤加减灌肠法在手足口病重症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中的临床疗效与机理.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2期患儿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常规西药加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加生理盐水灌肠治疗,重点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有效率,发热、肢体抖动次数、平均住院日).结果 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有效率及无效率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发热好转及肢体抖动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住院日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羚角钩藤汤加减灌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2期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潘勇军;石聪颖;石海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知母皂苷对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知母皂苷(SAAB)对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获取大鼠腹腔肥大细胞(RPMC),MTT观察SAAB对RPMC毒性作用;利用Anti-DNP IgE诱导RPMC脱颗粒,观察SAAB对RPMC脱颗粒率的影响;酶联法检测肥大细胞组胺释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肥大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释放;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检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TNF-β和IL-6的表达.结果 SAAB在25 ~ 100μg/L对RPMC没有毒性作用,体外anti-DNP IgE明显促进RPMC组胺,TNF-α和IL-6的释放,诱导Akt磷酸化和提高TNF-α和IL-6的合成,SAAB高(200 μg/L)、中(100 μg/L)浓度明显抑制肥大细胞组胺,TNF-α和IL-6的释放,并抑制Akt磷酸化和降低TNF-α和IL-6的合成(P<0.05).结论 知母皂苷通过降低肥大细胞炎症相关因子合成和释放调控过敏性炎症.

    作者:刘炳彤;李良昌;李光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从象思维的视角认识风药及其性能

    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风药以“风”冠名,不仅有治风之用,而且具如风之性,功效独特,在临床上运用较广.风药法象风木之属性,其主要性能也具有风木之特点,表现为“升、散、透、窜、燥、动”.从象思维的角度认识风药,能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风药的独特性能和功效,深化对风药的理解,有利于发挥风药的多重作用.

    作者:王振春;罗再琼;罗欣雨;吕德;黄文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内经》教学与相关学科知识的关联

    提出从《黄帝内经》(《内经》)的学科特点出发,在教学中注重与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训诂学知识、中医各学术流派知识的关联,是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中医学思维方式,正确理解《内经》理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之一.

    作者:杨化冰;张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种块茎腐烂病菌对不同居群半夏的影响

    目的 筛选抗块茎腐烂病的不同居群半夏.:方法 采用花盆种植半夏,接种块茎腐烂病病原菌,测定产量,发病率等性状.结果 不同半夏种质资源接种块茎腐烂病原菌后产量、发病率、出苗情况均有差异.结论 接种HZ7菌筛选出2个抗病资源,接种H1菌筛选出7个抗病资源,接种Z3菌筛选出7个抗病资源,结果将为半夏规范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海玲;刘红美;阮培均;刘建新;唐映军;赵明勇;张俊;涂光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附子新型炮制品温阳作用及其量效关系的研究

    目的 比较附子新型炮制品与传统炮制品温阳作用,探讨附子温阳作用的“量-效”关系,为附子新型炮制工艺的推广及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 实验设定空白对照组、模型组、4个炮制品给药组(黑顺片组、高温炮制品组、高压炮制品组、微波炮制品组),每组设定6个浓度给药剂量,灌胃给药,测定小鼠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内皮素(ET)及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统计实验数据绘制量效曲线,分析剂量与相应实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附子4种炮制品在不同剂量下均能提高阳虚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P<0.05),增加c-AMP含量,降低c-GMP含量,提高ET值,并随着剂量增加与指标值呈一定的相关性;与黑顺片组比较,在相同给药剂量下,4个炮制品组没有显著的差异,但高压炮制给药组中阳虚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大,血浆中c-AMP和c-AMP/c-GMP高,c-GMP含量低.结论 附子高压炮制品温阳作用优于黑顺片、高温炮制品、微波炮制品,其温阳作用在0.75~ 7.04g/kg给药剂量范围内呈正相关.

    作者:林华;贾雪岩;沈玉巧;邓广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从肉碱稳态系统探讨饮食失节致脾虚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饥饱失常联合高脂饮食的饮食失节法是脾虚模型的主要造模方法,肉碱稳态系统对维持各组织器官脂肪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其与饮食、劳倦和先天等因素密切相关,肉碱稳态系统紊乱可能是饮食失节致脾虚的病理生理机制,该理论的提出对于丰富中医药理论,指导临床用药和脾虚证的防治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张俊杰;李亮;柯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关于《方剂学》教材章节分类法的建议

    文章针对现行《方剂学》教材章节分类体系存在的弊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以此来完善《方剂学》的教材建设,促进方剂学科的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方剂教学、科研与临床.

    作者:于海艳;沈涛;贾波;由凤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辨证施护的理论研究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础,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辨证论治已有较为详细理论及临床研究,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辨证施护的研究并不多.通过对有关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护理干预文献的梳理、总结以及思考,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辨施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云翠;李圣洁;熊振芳;胡慧;贺惠娟;冯琳;徐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山芝麻药材中6个三萜类成分及总三萜的含量测定

    目的 为更好地评价山芝麻药材的质量,建立RP-HPLC同时测定山芝麻药材的6个主要三萜类成分(山芝麻宁酸甲酯、山芝麻酸甲酯、山芝麻宁酸、山芝麻酸、白桦酯酸、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山芝麻药材中总三萜含量的方法.方法 ①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30nm;柱温:35℃;②以齐墩果酸为对照,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在552nm测定山芝麻药材中总三萜的含量.结果 RP-HPLC方法中山芝麻药材的6个三萜类成分的回归方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 =0.9991~0.999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山芝麻药材中总三萜含量的回归方程同样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0.9998);不同产地的山芝麻药材各三萜类成分及总三萜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良好,适用于山芝麻药材及含山芝麻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苏丹;高玉桥;梅全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参皂苷Rh2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人参皂苷Rh2作为一种生物活性较高的稀有皂苷,在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较强的活性.文章对人参皂苷Rh2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凋亡、诱导分化、抵抗侵移、提高免疫力等抗肿瘤作用机理进行了梳理,为其深入研究及相应药剂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司建功;田长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肘后备急方》中鸡子的应用探讨

    目的 归纳整理鸡子在《肘后备急方》中的相关记载,并探讨书中鸡子的应用.方法 结合书中对鸡子的记载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浅析《肘后备急方》中的“鸡子方”、对书中所含鸡子方在方剂统计等方面进行归纳统计和再叙述古今在医学药学上对鸡子的应用三大方面,查阅古今文献进行鸡子的应用探讨.结果与结论 《肘后备急方》中“鸡子方”科学合理;全书共有44个含鸡子的方剂,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所载剂型种类丰富;有与中药成方,也有独味一方的情况.葛洪《肘后备急方》对鸡子的应用,很多至今也有使用,对后世的中医学和药剂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者:辛晓芳;梅全喜;戴卫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辅助介入超声用于肝脏囊肿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中药辅助介入超声用于肝脏囊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5例肝脏囊肿患者,均采用中药辅助介入超声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85例患者中,68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肝脏内无异常回声,完全治愈;14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肝脏内存在较低回声残腔,6个月后再次复查,囊肿未扩大,治疗有效;3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囊肿复发,治疗无效.8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7%.另对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查及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指标数值差异显著,治疗后各项指标全部处于正常值范围.结论 采用中药辅助介入超声治疗肝脏囊肿手术创口小,操作简便,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的准确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启萍;刘维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莪术对正常和血瘀证孕大鼠子代海马ST8Sia Ⅱ和黏着斑激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莪术对正常和血瘀证大鼠子代海马神经粘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ST8Sia Ⅱ、ST8Sia Ⅳ、p-Fyn、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及冰水浴复制大鼠血瘀证模型.于妊娠第6d~19d灌胃给予莪术水煎液.取仔鼠海马,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CAM、ST8Sia Ⅱ、ST8Sia Ⅳ、p-Fyn、p-FAK蛋白表达.结果 正常大鼠和血瘀证大鼠莪术给药后子代海马NCAM、ST8Sia Ⅱ、p-Fyn蛋白表达存在差异.高剂量莪术对正常孕大鼠子代海马NCAM、ST8Sia Ⅱ、p-Fyn蛋白表达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莪术对正常孕大鼠子代海马NCAM、ST8Sia Ⅱ、p-Fyn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莪术发育毒性的机制之一.

    作者:梁旖旎;唐宋琪;李晓明;牛英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