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线莲试管苗高效快繁技术研究

靳松;陈泽斌;夏体渊;任禛;余燕;莫丽玲

关键词:金线莲, 快速繁殖, 茎节, 丛生芽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的金线莲组培快繁体系.方法 以金线莲茎尖、茎节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丛生芽诱导、继代培养及生根的影响.结果 以茎节为外植体诱导效果好;丛生芽诱导适培养基为MS+1 mg/L6-BA+1 mg/LNAA;继代培养较佳培养基为MS+1 mg/L IBA+3 mg/L 6-BA;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0.5 mg/LIBA +0.5 mg/L NAA.结论 过上述技术应用,可实现金线莲的快速繁殖,增殖系数可达5.2.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传承创新的《中药炮制学》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是教学设计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反映了设计者的教学思想与观念.文章结合《中药炮制学》的教学内容、炮制学科特点、中医药特色及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阐述了制定基于传承创新的教学策略的思路和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掌握中医药知识的同时,建立中医药思维方式,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

    作者:谭鹏;杜红;戴幸星;李向日;胡慧华;李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点滴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犀角地黄汤加减和青霉素联合治疗点滴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青霉素钠针剂每日静滴800万U/d;联合犀角地黄汤加减口服一天3次,疗程10天.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青霉素钠针800万U/d,疗程10天.疗程结束后根据皮疹减少消退情况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72.2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霉素和犀角地黄汤加减联合治疗急性点滴性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是;刘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虎杖苷/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抗氧化性质研究

    目的 制备虎杖苷/甲基-β-环糊精(虎杖苷/Me-β-CD)的包合物,以达到提高药物的水溶性、稳定性及抗氧化性的目的.方法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包合物,利用相溶解法测定包合作用对虎杖苷溶解性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XRD)、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证实包合物的形成.此外,通过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实验测定了虎杖苷及其包合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 虎杖苷和Me-β-CD形成了化学计量比为1:1的包合物,缔合常数为1106 M-1;包合作用提高了虎杖苷的水溶性和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实验结果表明包合后的虎杖苷抗氧化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结论 虎杖苷包合物可以达到提高药物水溶性、稳定性及抗氧化性的目的,这为虎杖苷在药品、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周自若;李姝静;岳军治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药用植物多花黄精研究进展

    作为药典正品之一的多花黄精集药用、食用、观赏和保健于一身,日益表现出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市场供需矛盾日趋尖锐,野生资源濒临枯竭.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分析,从多花黄精的资源状况、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繁育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见微知著,以多花黄精窥探药用黄精研究现状,为黄精的深入研究与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综合参考.

    作者:罗敏;章文伟;邓才富;谭秋生;罗川;罗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茵虎汤联合西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茵虎汤(茵陈、虎杖、郁金、丹参、赤芍、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灵芝、山豆根、佛手、白术、茯苓),1日1剂,分2次口服.两组均以治疗60日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年生存率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和总胆红素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茵虎汤联合西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井军;任婕;朱雪萍;吴其恺;李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金花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金花茶为我国珍稀植物,随着对金花茶各种研究的不断探索,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也在不断更新.综述近年来金花茶抗肿瘤、抗氧化、防治三高、抗炎及抗过敏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今后对金花茶药理作用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孔桂菊;袁胜涛;孙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对失神经肌萎缩大鼠NGF分泌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BYHWD)对失神经肌萎缩SD大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SPF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弥可保组.分别建立腓总神经夹伤模型,手术后每日灌胃,21d后测量足趾宽度,记录展指功能;进行肌电图检测,测量肌电位衰减率;检测胫前肌的湿重比;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NGF的分泌情况.结果 ①展趾功能测定:BYHWD高剂量组、弥可保组与模型组比,显著增高(P<0.01或P<0.05);②电位衰减率:BYHWD高剂量、弥可保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01或P<0.01).中药高剂量与中、低剂量组相比较也具备了极显著差异(P <0.0001或P<0.01);③胫前肌湿重比:BYHWD高剂量、弥可保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增高(P<0.05);④NGF蛋白的分泌:假手术组、中药各组和弥可保组可见较多NGF免疫反应阳性颗粒,呈浅棕色.模型组大鼠的NGF阳性颗粒数目减少,着色浅淡.BYHWD高中低剂量组、弥可保组与模型组比差异显著(P<0.01或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能明显降低胫前肌湿重比的退变和电位衰减率,促进展趾功能的恢复,对失神经肌萎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NGF蛋白的分泌实现的.

    作者:张赛;周岚;梅晓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蜜党参的佳炮制工艺的正交试验法优选

    目的 优选蜜党参的佳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党参炔苷含量、多糖含量及饮片性状为评价指标;以炼蜜用量、稀释炼蜜水量、闷润时间和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出蜜党参的佳炮制工艺.结果 党参佳蜜炙工艺为:每100g党参用炼蜜25g;炼蜜加水量为1:1;闷润时间为8h;将闷润好的党参置锅内,用文火炒制10 min出锅.结论 该工艺操作简便,所生产蜜党参质量稳定.

    作者:窦霞;杨锡仓;靳子明;石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肿节风水提物诱导白血病CEM细胞凋亡的机制

    目的 探讨肿节风水提物诱导CEM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浓度不同的肿节风水提物对CEM细胞发生作用24、48、72h后,采用逆转录PCR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p53的表达,研究肿节风诱导白血病CEM细胞凋亡的机制.结果 肿节风水提物能降低CEM细胞bcl-2基因的表达,并随药物浓度的升高、作用时间的延长,bcl-2基因的表达逐渐下降,作用48、72h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能增强bax和p53基因表达,且随用药浓度的加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呈正比关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肿节风水提物诱导白血病CEM细胞凋亡的机制与下调bcl-2基因和上调bax基因的表达,使bcl-2/bax的比值下降,同时还与上调p53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朱大诚;温伟接;王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芳香化湿理论的临床中药学名词术语规范化探索研究

    针对目前临床中药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理论研究的相对不足,术语使用混乱的现状,对“芳香化湿”的历史渊源、功效表述、传统临床应用、现代临床应用及现代基础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明确其内涵及外延,为临床中药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提出一点建议.

    作者:李晓雪;叶冰;包·照日格图;却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桂类药物在敦煌医药文献中应用情况考察——兼补真柳诚先生《林亿等将张仲景医书的桂类药名改为桂枝》一文

    详细考察了桂类药物在敦煌医药文献中的应用情况,对各种桂类药名在文献中出现的频次、特殊写法进行了统计.对涉及桂类药名的敦煌医药卷子按拟抄成年代的先后进行分析,认为从唐初开始,作为药名,桂心已经成为主流,这种情况很可能至少持续到北宋初年.对桂枝汤的起源问题展开探讨,认为出现在敦煌医药文献法藏卷子P3287中的”桂枝汤”极可能是现存古代文献中桂枝汤的早出处.在敦煌医药文献中找到了“菌桂”入方的实例,但这是同一物种名称的错用还是不同物种的药物混同,还无法确定.

    作者:薛文轩;王雅平;沈澍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ITS序列鉴定三叶木通与白木通

    目的 应用ITS条形码鉴定三叶木通与白木通中药材.方法 对三叶木通与白木通的8份材料的核糖体DNA ITS区序列进行测定与分析,同时利用MEGA v5.1软件分析遗传距离并构建NJ树.结果 ①参试的8份材料的ITS区序列全长均为653 bp,整个ITS序列区共有8个碱基位点(1.23%)发生了变异,其中在第56位碱基上,三叶木通为“G”,白木通为“A”,该位点可作为三叶木通与白木通鉴别的关键位点;②三叶木通和白木通的亲缘关系很近,但仍可以根据ITS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加以鉴别.结论 ITS序列可对三叶木通与白木通中药材作出鉴别.

    作者:周文才;王玉娟;孙颖;占志勇;田径;左继林;龚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舌苔形成机理的“组学”研究

    舌苔是中医舌诊的重要内容,反映机体生理病理状态,开展舌苔形成分子机理研究对推动中医舌诊客观化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组学研究非常适合开展中医复杂系统研究.文章综述了舌苔形成机制的“组学”研究进展,包括基因表达谱、蛋白组学、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方面的研究,希望可以为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张莉;张军峰;詹臻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白藜芦醇对低氧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SV)对低氧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HUVECs分为常氧、低氧、低氧+DMSO、低氧+RSV(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q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SIRT1、IL-6和ICAM-1 mRNA及SIRT1、PGC-1α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含量.结果 低氧能抑制HUVECs细胞活力,下调SIRT1、PGC-1α蛋白表达(P<0.05);上调IL-6、ICAM-1 mRNA及磷酸化NF-κB p65蛋白表达(P<0.05);促进ROS生成(P<0.05).RSV能促进低氧HUVECs细胞活力,上调SIRT1、PGC-1α表达(P<0.05);下调IL-6、ICAM-1及磷酸化NF-κB p65蛋白的表达(P<0.05);抑制ROS生成(P<0.05).结论 RSV可促进低氧HUVECs细胞活力,其机制可能与RSV抑制低氧HUVECs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李明红;高钰琪;袁志兵;孟民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研究的现状

    名老中医是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高水平,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文章从中医流派、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传承模式几个方面入手,总结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研究的现状,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依据和思路.

    作者:柏琳;任玉兰;陈姣;陈琳;周玉梅;梁繁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加味人参乌梅汤HPLC-DAD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采用从加味人参乌梅汤整体特征色谱图峰逆向追溯至原料药材的方式,尝试阐明此方的配伍及贡献形式,为探讨酸甘化阴“性味-药效-化学内涵”的相关性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HPLC-DAD检测,Sepax Bio-C18(5μm,4.6mm×250mm)色谱柱,以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ml/min,从复方特征色谱图峰逆向回溯到原药材色谱峰中,确认原料药材对复方特征色谱峰中的贡献,分析加味人参乌梅汤特征色谱峰的归属性.结果 色谱图整体构建了加味人参乌梅汤指纹图谱,共标示了51个特征峰,其中47个色谱峰可从处方人参、乌梅等10味药材明确找到归属,可较准确找出各个药材对复方色谱图的贡献.结论 建立的HPLC-DAD指纹图谱表达了加味人参乌梅汤的整体特征,且归属性较好,该方法可作为加味人参乌梅汤归属性研究.

    作者:范润勇;孙佳彬;唐雪澜;陈晓玉;冉倩;赵琼;许润春;黄勤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抗癌中草药中镉、汞和铅的流动注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目的 利用流动注射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抗癌中草药中镉、汞和铅3种重金属元素.方法 采用硝酸-盐酸-过氧化氢-氢氟酸消解体系压力密闭消解,用流动注射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分析.结果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仪器和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06 ~0.01 ng/ml和0.0016 ~0.0053 g·g-1范围;相对标准偏差在1.8% ~2.9%范围,15 h内111Cd、202 Hg和208Pb的灵敏度降低的幅度在3.5 ~5.6%范围.结论 流动注射条件下,基体对仪器灵敏度稳定性的影响较连续选样明显降低.

    作者:王丽娟;李新民;宁志华;孙姗;赵有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苓桂术甘汤合方对心衰大鼠脑钠肽、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目的 阐明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衰(CHF)的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K组)和A组,A组用阿霉素(Adr)腹腔注射制备CHF模型.6周造模结束后,再将A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组)、温阳消饮组(W组)、去桂消饮组(Q组).除M组、K组外,W组、Q组大鼠在末次注射Adr后2h分别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日1次,连续4周.然后检测各组大鼠心房利钠肽(ANP)、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果 与K组比较,M组的ANP显著升高(P<0.01);与M组比较,W组、Q组的ANP水平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K组比较,M组的BNP显著升高(P<0.01);与M组比较,W组、Q组的BNP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K组比较,M组的AngⅡ显著升高(P<0.05);与M组比较,W组、Q组的AngⅡ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能提高CHF大鼠血清BNP、AngⅡ含量,这可能是其治疗CHF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徐建虎;张琦;杨子庆;任小彤;李雷兵;罗炽琼;肖桦;徐路;李林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山楂及其炭品紫外谱线组法鉴别研究

    目的 利用紫外谱线组法测试山楂及其不同炮制程度炭品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紫外谱线图谱,根据它们的紫外谱线图谱峰位置的差异,对其加以区分鉴别.方法 采用中药紫外谱线组法进行鉴别,对获得的紫外谱线组进行分析.结果 山楂生品及其炭品的紫外谱线组图像、大吸收峰数目及峰位值具有明显差异,可以用于山楂及不同炮制品的比较鉴别.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以鉴别区分山楂及其炮制品.

    作者:莫毛燕;杨宇萍;黄绮韵;王淑美;孟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女性乳腺肿块良恶性中医经络分析及超声分型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女性乳腺超声分型与乳腺肿块良恶性相关性,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乳腺实性肿块患者160例,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结合检查结果进行乳腺超声分型,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分析超声分型与良恶性肿块的相关性.结果 160例患者的195个病灶中,良性病灶134个,恶性病灶61个,恶性肿瘤在脂肪型乳腺中的比率高,占51.61%,两两比较显示,脂肪型与腺体型、脂肪型与腺纤维型在良恶性病灶分布上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乳腺超声分型与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存在相关性,恶性肿块在脂肪型乳腺中的发生率高,应将脂肪型乳腺人群作为乳腺癌筛查的重点对象.

    作者:刘启萍;刘维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