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宠;李瀚旻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绿衣枳壳药材中葡萄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150mm ×4.6 mm,5 m),流动相:乙腈-水(80:2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4nm,柱温25°C.结果 葡萄内酯在0.088 96 ~0.533 76μg(r=0.9999)的进样量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n=6)为98%,RSD为0.5%.结论 该文法准确、简便,可用于绿衣枳壳药材中葡萄内酯的含量测定.
作者:胡源祥;谭舒舒;陈海芳;宋玉鹏;杨武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GA3处理对重楼种子萌发过程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检测了500mg·L-1GA3及清水(对照)处理的华重楼种子萌发过程淀粉、可溶性糖等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相比,不同时间段下GA3处理种子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上无显著差异,都呈降低的趋势;游离脂肪酸含量整体上小于对照组,其含量达高值的时间晚于且高于对照;淀粉含量在60~90天期间明显低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高于对照;α、β淀粉酶活力在15 ~45天高于对照.此外,GA3处理种子的可溶性糖、糖粉含量及α、β淀粉酶活力在0~ 15天中都呈降低的趋势,其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力达高值的时间分别比对照提前了15天和30天,且其含量高于对照.结论 500mg·L-1外源GA3处理促进了华重楼种子淀粉和脂肪的降解、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产生及α、β淀粉酶的合成.
作者:黄珍;罗忠;张鹏;孟艳艳;宋发军;高世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针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4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每组10只.造模后针刺组予以电针肾俞、足三里、关元、三阴交,药物组给予阿仑膦酸钠,均每天1次,治疗12周;假手术组与模型组行固定处理,同时灌服生理盐水.疗程结束后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RT-PCR法测LP mRNA、OB-R mRNA的定量.结果 模型组骨密度值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和药物组的骨密度值高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下丘脑中LP及OB-R的含量高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和药物组下丘脑中LP及OB-R的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下丘脑中LP及OB-R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能够防治绝经后骨量丢失,可能与调控LP对骨代谢的中枢抑制作用有关.
作者:肖丽;龙抗胜;薛智慧;李铁浪;谢菊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传统康复方法学》课程PBL教学模式下形成性评价教学考核方法的效果.方法 以2010级与2011级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为观察对象,两组均采用PBL教学方法.2010级学生采用一次性终结考核,并对考核方式进行满意度评估.根据反馈情况在2011级学生进行改良,采用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打分作为这门课程教学效果评价,考核完成后对该方式进行满意度评估.结果 经自评量表评估,2010级学生认为一次性终结考试的评估效果主要在思维培养方面,约有86%学生认同,学生对考核方式的满意度为(84.0±4.06)分;2011级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在反映积极性,学习兴趣,团队协作,动手能力,康复思维能力方面作用均较明显,分别为94%,92%,90%,95%和88%.在学习成绩满意度方面,2011级学生比2010级学生满意度更高,分数为(94.7±3.74)分,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课程教学特点设计相应的形成性评价教学考核方法比一次性终结性考更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效果,适合在传统康复课程的PBL教学评价中使用.
作者:方磊;齐瑞;孙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启膈散对4NQO诱导食管癌小鼠生存质量、体重、脏器重量和指数、食管组织病理形态、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干预作用.方法 0.1mg·ml-1 4NQO水诱导小鼠食管癌模型,16周后撤除干预因素,观察进食及饮水并称重,32周后处死称重脏器并计算脏器指数,观察食管组织,检测外周血中IL-10、TNF、IFN-Υ、MCP-1、IL-6、IL-12p70等细胞因子,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CD3+/CD19+,CD4+/CD8+).结果 启膈散组小鼠形体、活动度正常,体重接近正常组;脾、肝重量高于模型组(P<0.05),肾、心、肺、肝指数降低(P<0.05);镜下观食管基底细胞层有轻度增生,角质层液化基本消失,其它均正常;与模型组比可上调IL-10细胞因子(P<0.05),降低CD3+、CD19+、CD3+/CD19+、CD8+,提高CD4 +/CD8+ (P <0.05).结论 启膈散能改善生存质量、保护脏器、保护组织病理损害;通过提高IL-10细胞因子水平提升免疫功能,提高CD3+、CD19+、CD8+淋巴细胞,纠正CD4+/CD8+比例降低而改善免疫功能失衡及免疫抑制状态.
作者:吕翠田;董志斌;陈玉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是在壮医独特理论的指导下,将莲花针叩刺与拔罐相结合,以驱逐瘀滞的治疗方法,属于壮医针刺疗法的一种.本文就其操作流程及作用原理等作初步探讨与研究.1定义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在继承和发扬古代壮医针灸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壮医临床思维方法与现代技术来疏通人体的三道两路(三道即谷道、水道、气道,两路即龙路、火路),用以治疗因瘀血、毒素、湿气等瘀滞导致的疾病,并可用于预防疾病及养生[1].
作者:林华胜;黄贵华;李雪梅;唐宏亮;宋宁;周衡;冯春兵;林武红;黄瑾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山茱萸果核醇提物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50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山茱萸果核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12,6,3g·kg-1·d-1)5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皮下注射D-半乳糖500mg·kg-1·d-1,连续8周制备衰老模型.实验第8周采用Morris水迷宫、电跳台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山茱萸果核醇提物各剂量组能缩短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D-半乳糖衰老小鼠的潜伏期,增加空间探索试验中跨越平台的次数,山茱萸果核醇提物高、中剂量组能延长小鼠跳台实验的跳台停留时间及降低错误次数.同时,山茱萸果核醇提物各剂量组能降低D-半乳糖模型小鼠脑组织MDA含量,提高SOD、T-AOC活性,高、中剂量组还能提高GSH-Px活性.结论 山茱萸果核醇提物能改善D-半乳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胡志红;闫君宝;路西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回顾《黄帝内经》对于厥阴风木的相关论述,重新诠释厥阴的内在含义,分析厥阴风木失常与卵巢癌发病及治疗的相关联系,并通过自制量表调查分析,得出两者内在相关性的依据.方法 入组6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卵巢癌患者,首先进行六经辨证调查问卷分析,再进行厥阴风木失常情况调查分析.结果 ①63例卵巢癌患者中,厥阴证型体质总人数34人,占54%,但将其与其他证型体质总人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②34例厥阴证型中少阴分值居第二位的为29人,与该经剩余总人数5人进行卡方检验发现,P<0.05,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厥阴、少阴关系密切.③将厥阴证型及少阴证型的总人数与其他证型的总人数进行卡方检验,P<0.05,说明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厥阴风木直升为火及厥阴风木下陷为寒是卵巢癌患者厥阴风木异常的主要证型.④各经平均分值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太阳证型平均分值高,厥阴证型平均分值次之.结论 厥阴风木失常体质在卵巢癌患者中具有突出表现,且与少阴、太阳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作为进一步探索中医六经辨证内在机理及卵巢癌中医辨证思路的方向.
作者:刘钊汝;范钦;蔡在欣;宫凤英;吕英;李爱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优选姜石肠炎康颗粒醇沉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清膏相对密度、醇沉终点乙醇体积分数和静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盐酸小檗碱、秦皮甲素的含量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优化.结果 优化出的佳醇沉工艺为:清膏相对密度为1.09 g/ml,醇沉终点乙醇体积分数为62.5%,静置时间为23 h.佳工艺验证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的偏差为-1.47%.结论 优选出的醇沉工艺条件符合实际生产要求,且该工艺稳定,可行,预测性好.
作者:李喜香;刘效栓;刘维忠;李盛华;闫治攀;肖正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对A549/DDP及A549细胞株荷瘤裸鼠移植瘤的的抑瘤作用及对MRP蛋白表达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A549/DDP及A549细胞,接种于BALB/c nu/nu裸鼠腋窝皮下,荷瘤成功后给予低、中、高剂量补中益气汤治疗.测量移植瘤体积并计算药物抑瘤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MRP蛋白的表达.结果 顺铂使A549/DDP移植瘤体积无显著变化(P>0.05),而A549移植瘤体积显著缩小(P<0.05);联合补中益气汤使A549/DDP及A549移植瘤体积均缩小(P<0.05),抑瘤率均增加(P<0.05),随着中药剂量的增加,移植瘤体积逐渐缩小,抑瘤率逐渐增加;顺铂上调A549/DDP移植瘤组织中MRP蛋白表达(P<0.05),下调A549移植瘤组织中MRP蛋白表达(P<0.05);联合补中益气汤使A549/DDP及A549移植瘤组织中MRP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随着中药剂量的增加,MRP蛋白水平越来越低.结论 补中益气汤可有效减小移植瘤体积,增加顺铂的抑瘤率,下调MRP蛋白表达,且在顺铂敏感及顺铂耐药的肺癌组织中均有疗效.
作者:高原;王莹;陈奇;井欢;潘茜;于丹;王哲;刘春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探讨“少阳主骨”少阳对骨之作用机制.《黄帝内经》提出“少阳主骨”观,究其机理,少阳胆经循行骨、少阳胆腑强韧骨、少阳春生之气促生骨.
作者:范薇;杨剑;夏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左归降糖解郁方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pression,DD)环境下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从胎鼠海马组织中分离、纯化和培养海马神经元,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鉴定海马神经元.采用高糖(150mM)联合皮质酮(200 μM)诱导复制模拟DD环境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血清组、高糖联合皮质酮组、二甲双胍0.18g/kg+氟西汀1.8mg/kg(M+F)组、左归降糖解郁方32.82g/kg (ZGJTJYF)组,造模及药物干预18h,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干预后活力及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糖联合皮质酮组海马神经元胞体破裂,神经网络断裂,细胞活力减小,凋亡显著(P<0.05);ZGJTJYF组海马神经元胞体圆润,神经网络丰富,细胞活力较强,凋亡率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血清组细胞状态和细胞活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F组细胞状态和细胞活力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ZGJTJYF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归降糖解郁方能增强模拟DD环境下海马神经元的活力,减少其凋亡,对模拟DD环境下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宇红;徐雅岚;刘检;杨蕙;孟盼;杜青;赵洪庆;凌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MEMS微针促透‘易层’贴敷技术”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估及统计分析,评价本技术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37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组123例;对照组一126例,使用传统“易层”贴敷疗法治疗;对照组二123例,使用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观察三组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进行量化评分.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WOMAC评分和中医证候总分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一96.5%,对照组二为89.3%;治疗组在疼痛、肿胀及关节功能障碍指标积分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EMS微针促透‘易层’贴敷技术在改善患者疼痛、僵硬等不适症状方面明显地优于两对照组,药效作用发挥快,优势明显.
作者:徐波;张来根;张农山;茆军;范竞;王培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比较四川两个主要产区姜黄根茎和块根挥发油的含量及成分差异,为姜黄产区和药用部位的合理利用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黄根茎和块根的挥发油,计算其含量;并采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得出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姜黄不同药用部位的挥发油含量相差较大,根茎约为块根的6倍;根茎和块根样品鉴定出的主要化合物约15种左右,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萜品油烯,α-姜烯,β-没药烯,β-倍半水芹烯,姜黄酮,AR-姜黄酮等,占总组分的百分比大于90%.结论 川产姜黄植物挥发油的含量,产区间无明显差异,药用部位间差异较大;姜黄不同产区和药用部位的挥发油主成分类型及主要化合物基本相似,但主要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异.
作者:王晓宇;赵军宁;曹柳;郭俊霞;曾瑾;吴萍;李青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加味散偏汤的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加味散偏汤高、中、低三个剂量(35.64,17.82,8.91g· kg-1·d-1)、舒巴坦组(5mg·kg-1),连续灌胃给药5d.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实验,末次给药30min后,除空白组以95%的乙醇2mlg· kg-1皮下注射外,其余各组均ih硝酸甘油10mg·kg-1,,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脑组织中5-HT,5-HIAA含量.结果 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30min各组大鼠前肢挠头次数较空白组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60min舒巴普坦组和加味散偏汤高剂量组大鼠挠头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加味散偏汤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减缓耳红出现时间(P<0.01,P<0.05),与舒马普坦组比较加味散偏汤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缩短大鼠耳红消失时间(P<0.01),且中剂量组作用更为显著;与模型组比较,下丘脑中5-HT向5-HIAA的代谢减少,5-HT含量增加,尤以中、高剂量组明显(P<0.01).结论 加味散偏汤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可增加脑中5-HT含量,减少脑中5-HT向5-HIAA的代谢,发挥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
作者:黄琳;崔应麟;陈亚奇;郭燕可;王晓克;杨潼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通过查阅国内文献,结合用药实践,对当归的降压机制进行探讨,认为当归提取物的降压效果是肯定的.对当归提取物的疗效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归纳,为临床用药及开发新药提供新的依据,同时也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纪禄风;石向慧;陈蓓蓓;王力红;伊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考证《肘后备急方》中“矾石”.方法 根据《肘后备急方》中矾石本身信息量少、考证困难的特点,提出根据“矾”的释义,对比《肘后备急方》所处矾石历史变迁年代,结合排除选择法,综合推断书中矾石为何种矾.结果与结论 《肘后备急方》中“矾石”非白矾、黄矾、胆矾,而应为皂矾(绿矾、青矾).
作者:曾聪彦;梅全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加味柴芍六君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疗效及病理观察.方法 选取胃癌前病变患者120例,辨证为脾虚肝郁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60例给予胃复春片口服,4片/次,3次/d;观察组给予加味柴芍六君方加减治疗,水煎300ml,2次/d;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用药反应,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胃镜及病理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观察组治疗后胃脘胀满、胃痛或肋痛、口干乏力、纳差、大便稀溏、大便干燥评分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观察组治疗后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评分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观察组Hp阴性率为85.0%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异常.结论 加味柴芍六君方治疗胃癌前病变安全有效,能够改善胃癌前症状,逆转胃粘膜萎缩、异型增生等.
作者:蒋敏玲;范剑薇;何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用民族植物学观点和方法,分析聚居于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族民间利用药用植物的传统知识.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药用植物1042种,在哈萨克族群众的医药保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阿勒泰哈萨克族在保护和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些传统知识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育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作者:邓群;郎涛;夏建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斑秃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反复,临床上西药尚无理想的根治方法,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肝主生发”理论是肝脏系统重要的理论之一,临床上通过观察运用此理论,辨证分型地运用中药治疗斑秃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宠;李瀚旻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