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绿衣枳壳中葡萄内酯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胡源祥;谭舒舒;陈海芳;宋玉鹏;杨武亮

关键词:绿衣枳壳,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葡萄内酯
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绿衣枳壳药材中葡萄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150mm ×4.6 mm,5 m),流动相:乙腈-水(80:2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4nm,柱温25°C.结果 葡萄内酯在0.088 96 ~0.533 76μg(r=0.9999)的进样量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n=6)为98%,RSD为0.5%.结论 该文法准确、简便,可用于绿衣枳壳药材中葡萄内酯的含量测定.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FQ-PCR技术分析葛根芩连汤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模型肠道双歧杆菌属的影响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模型肠道双歧杆菌在不同肠管内的动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氨苄青霉素灌胃制备巴马猪抗生素性腹泻动物模型,然后用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葛根芩连汤治疗前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中双歧杆菌的数量,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减低(P<0.01),而用药组7d与之相比亦有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治疗组双歧杆菌属在各个肠段中数量显著上升(P<0.05).结论 氨苄青霉素灌胃会减少肠道优势菌双歧杆菌数量,葛根芩连汤对抗生素对腹泻模型肠道双歧杆菌具有调理作用.

    作者:刘茜明;杨光勇;何光志;田维毅;蔡琨;王平;黄高;梁建东;王文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加味散偏汤对大鼠偏头痛模型行为症状学及下丘脑中5-HT,5-HIAA含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加味散偏汤的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加味散偏汤高、中、低三个剂量(35.64,17.82,8.91g· kg-1·d-1)、舒巴坦组(5mg·kg-1),连续灌胃给药5d.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实验,末次给药30min后,除空白组以95%的乙醇2mlg· kg-1皮下注射外,其余各组均ih硝酸甘油10mg·kg-1,,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脑组织中5-HT,5-HIAA含量.结果 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30min各组大鼠前肢挠头次数较空白组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60min舒巴普坦组和加味散偏汤高剂量组大鼠挠头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加味散偏汤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减缓耳红出现时间(P<0.01,P<0.05),与舒马普坦组比较加味散偏汤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缩短大鼠耳红消失时间(P<0.01),且中剂量组作用更为显著;与模型组比较,下丘脑中5-HT向5-HIAA的代谢减少,5-HT含量增加,尤以中、高剂量组明显(P<0.01).结论 加味散偏汤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可增加脑中5-HT含量,减少脑中5-HT向5-HIAA的代谢,发挥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

    作者:黄琳;崔应麟;陈亚奇;郭燕可;王晓克;杨潼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虚、瘀、郁”的中医病机探讨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发病率广、危害性大、治疗难度高,中医立足整体、辨证论治疗效独特,而紧扣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以“虚”为本、“瘀、郁”为标的中医病机特点,对于防治该病的理法方药研究意义重大.

    作者:蔺晓源;韩远山;孟盼;杨蕙;王宇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bcl-2及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CAG模型大鼠bcl-2、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胃复春组、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大、中、小剂量组,每组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模型组予生理盐水,胃复春组予胃复春片水溶液,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予加味七方胃痛免煎中药颗粒,1次/d.连续治疗30 d后,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学改变及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各大鼠bcl-2及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bcl-2、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bcl-2、cyclin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较模型组、胃复春组降低(P<0.05).结论 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各治疗组较模型组胃黏膜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表明加味七方胃痛颗粒能抑制bcl-2、cyclinD1蛋白的表达,调节细胞的凋亡和增殖,从而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黏膜病变.

    作者:王鲜庭;唐梅文;陈先翰;田惠芳;全胜源;张为;王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脾虚证候、肾虚证候唾液生化指标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脾虚证候、肾虚证候状态下唾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30只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证候模型组和肾虚证候模型组,每组10只,均为雌雄各半.脾虚证候模型组每只每天皮下注射利血平0.5 mg/kg体重,肾虚证候模型组每只每天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25mg/kg体重,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10 d,观察各组大鼠唾液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虚证候组、肾虚证候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唾液pH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虚证候组Na、CK、ALT、LDH等降低,K、TP、AMY等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肾虚证候组大鼠CL、CK、ALT、AST、ALP、LDH等降低,K、P、TP、AMY等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脾虚证候组比较,肾虚证候组唾液P的浓度明显升高,AST活性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伴随着脾虚和肾虚状态的出现,唾液的pH值及相应的生化物质确实发生了变化,说明了中医学“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理论的科学性.但肾虚证候组和脾虚证候组相比较,二者除P、AST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指标上并无差异,说明涎唾都分泌于口,确实由脾肾共同所主.

    作者:巩振东;李翠娟;刘子瑄;孙理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启膈散对食管癌小鼠生存质量及免疫调节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启膈散对4NQO诱导食管癌小鼠生存质量、体重、脏器重量和指数、食管组织病理形态、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干预作用.方法 0.1mg·ml-1 4NQO水诱导小鼠食管癌模型,16周后撤除干预因素,观察进食及饮水并称重,32周后处死称重脏器并计算脏器指数,观察食管组织,检测外周血中IL-10、TNF、IFN-Υ、MCP-1、IL-6、IL-12p70等细胞因子,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CD3+/CD19+,CD4+/CD8+).结果 启膈散组小鼠形体、活动度正常,体重接近正常组;脾、肝重量高于模型组(P<0.05),肾、心、肺、肝指数降低(P<0.05);镜下观食管基底细胞层有轻度增生,角质层液化基本消失,其它均正常;与模型组比可上调IL-10细胞因子(P<0.05),降低CD3+、CD19+、CD3+/CD19+、CD8+,提高CD4 +/CD8+ (P <0.05).结论 启膈散能改善生存质量、保护脏器、保护组织病理损害;通过提高IL-10细胞因子水平提升免疫功能,提高CD3+、CD19+、CD8+淋巴细胞,纠正CD4+/CD8+比例降低而改善免疫功能失衡及免疫抑制状态.

    作者:吕翠田;董志斌;陈玉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拉萨蒲公英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及PCR检测

    目的 比较不同研磨方式、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拉萨蒲公英叶片基因组DNA的效果.方法 分别用液氮和提取缓冲液两种研磨方式对拉萨蒲公英叶片进行研磨处理,用5种方法提取拉萨蒲公英叶片基因组DNA,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琼脂糖凝胶电泳、PCR扩增检测DNA的质量.结果 用提取液研磨可以充分除去色素、酚类、蛋白质等物质,提取的DNA纯度高,降解少,用液氮研磨提取的DNA杂质多,降解严重;高盐低pH法提取的DNA的A260/A280接近1.8,A260/A230为1.93,Ezup柱式试剂盒法提取的DNA的A260/A280为2.01,A260/A230大于2.0,说明这两种方法提取的DNA的纯度比较高,其余3种方法提取的DNA的纯度都比较低.结论 用提取缓冲液研磨提取的DNA的质量高于液氮研磨,并且缓冲液研磨能降低DNA提取成本,操作安全,因此是一种经济适用的方法;Ezup柱式试剂盒法操纵简单,但是价格昂贵,且DNA的得率低,高盐低pH法成本低,但是提取时间比试剂盒长,两种方法提取的DNA的PCR效果相差不大,高盐低pH法适用于需要大批量提取拉萨蒲公英叶片DNA的研究.

    作者:郝豆豆;雷鸣;武俊喜;拉多;张勇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人类对于新生事物的学习和记忆,都离不开大脑皮质的一个形似海马的内褶区,即海马区.其主要成分是海马锥体神经元,主要参与短期记忆、情绪及内脏功能调节,海马神经元的病变是导致脑部相关疾病的主要原因.文章综述近几年来中药有效成分、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对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为脑部相关疾病的中药开发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王钢;陈琼芳;曹小雨;李钊飞;杨秀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产区臭灵丹矿质元素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目的 将不同产区的臭灵丹区分开来,为臭灵丹资源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13个不同产区臭灵丹矿物质元素含量,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臭灵丹中矿物质元素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4个主成分即可对臭灵丹进行综合评价,可解释实验数据的85.842%,并将Cu、Zu、Pb、Ni、Mn、K、P确定为臭灵丹药材特征元素.结论 运用聚类分析将13个不同产区的臭灵丹分为4类,可将不同产区的臭灵丹区分开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臭灵丹的道地性.

    作者:杨新周;鲁广秋;田孟华;李亮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针灸对CTX荷瘤小鼠骨髓细胞DNA切除修复蛋白POLβ的影响

    目的 以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针灸干预后荷瘤小鼠骨髓细胞DNA切除修复蛋白DNA聚合酶β(POLβ)的表达、蛋白量以及mRNA转录情况,探讨针灸改善荷瘤小鼠骨髓抑制新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临床针灸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选取清洁级、雄性昆明种小鼠210只,自由饮食喂养3d后左腋下植瘤.接种7天后,挑选体重(22±2)g、瘤体直径0.8cm左右的小鼠192只,随机分为荷瘤模型组,荷瘤针刺组,荷瘤艾灸组各48只;1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50mg/kg造成骨髓抑制模型.荷瘤空白组小鼠腹腔注入同体积生理盐水.荷瘤针刺组、荷瘤艾灸组选取大椎、膈俞、肾俞、足三里,分别进行针刺、艾灸,荷瘤空白组、荷瘤模型组每日陪同抓取固定,不作任何治疗.各组分别于2~6d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Real-time PCR法观察荷瘤小鼠骨髓细胞DNA聚合酶β(POLβ)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针刺和艾灸可以明显上调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化疗所致荷瘤小鼠骨髓细胞DNA修复蛋白polβ的表达含量,促进荷瘤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的碱基切除修复,进而减轻因CTX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结论 通过针刺和艾灸干预后,提高了荷瘤小鼠骨髓细胞DNA的碱基切除修复能力,保护因化疗引起的骨髓造血细胞损伤,是针灸改善荷瘤小鼠化疗所致骨髓抑制,保护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机制之一.选用荷瘤小鼠,目的是使荷瘤小鼠体质更接近临床肿瘤患者,可为肿瘤临床提供新的实验室治疗思路和依据.

    作者:于冬冬;路玫;王延超;曹大明;滕迎春;李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GA3对华重楼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究GA3处理对重楼种子萌发过程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检测了500mg·L-1GA3及清水(对照)处理的华重楼种子萌发过程淀粉、可溶性糖等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相比,不同时间段下GA3处理种子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上无显著差异,都呈降低的趋势;游离脂肪酸含量整体上小于对照组,其含量达高值的时间晚于且高于对照;淀粉含量在60~90天期间明显低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高于对照;α、β淀粉酶活力在15 ~45天高于对照.此外,GA3处理种子的可溶性糖、糖粉含量及α、β淀粉酶活力在0~ 15天中都呈降低的趋势,其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力达高值的时间分别比对照提前了15天和30天,且其含量高于对照.结论 500mg·L-1外源GA3处理促进了华重楼种子淀粉和脂肪的降解、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产生及α、β淀粉酶的合成.

    作者:黄珍;罗忠;张鹏;孟艳艳;宋发军;高世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从“少阳主骨”看少阳对骨之作用机制

    探讨“少阳主骨”少阳对骨之作用机制.《黄帝内经》提出“少阳主骨”观,究其机理,少阳胆经循行骨、少阳胆腑强韧骨、少阳春生之气促生骨.

    作者:范薇;杨剑;夏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能力培养的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方剂作为“理-法-方-药”中的重要一环,历来被作为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在学生后期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是临床医生,而是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和中药学专业知识,从事中药制剂生产、品质鉴定与质量控制、新药开发、药品经营等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方剂学》教学也要围绕此目标进行设计与实践,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方药专业知识的能力是其重点.文章围绕理论与实践教学探讨对中药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兴隆;贾波;张丰华;黄巍;文跃强;胡鹏;余成浩;张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健脾和胃法干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

    目的 观察研究联合健脾和胃法治疗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规范的西医药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则是在西药规范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具有健脾和胃的保和颗粒,观察用药2周后两组患者在心功能改善、心衰疗效、随访6个月内患者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影响的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均可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心衰情况,同时可减低6月内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其中以保和颗粒治疗组疗效更好.结论 中医药健脾和胃法可通过调理后天脾胃以发挥类增效之功,从而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林平;李侠;刘岩;袁宏伟;张红霞;刘长玉;杜武勋;徐宗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肝主生发”理论治疗斑秃的临床治疗

    斑秃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反复,临床上西药尚无理想的根治方法,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肝主生发”理论是肝脏系统重要的理论之一,临床上通过观察运用此理论,辨证分型地运用中药治疗斑秃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宠;李瀚旻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健脾益气针法对肥胖鼠瘦素、脂联素及脂肪细胞形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脾益气针法对肥胖鼠减肥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C57BL/6小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正常组,余鼠饲以高脂饮食.8周后,将肥胖鼠分成模型组、针刺14天组和针刺21天组.针刺组针刺天枢、关元、足三里及三阴交,施以补法干预,得气后接通电针.观察比较各组小鼠体重、Lee's指数及附睾周围脂肪湿重差异,运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体内血清瘦素及脂联素含量变化,并通过HE染色观察附睾周围脂肪细胞形态的改变.结果 模型组体重、Lee's指数及附睾周围脂肪湿重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血清瘦素及脂联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血清瘦素及脂联素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附睾周围脂肪的体积显著大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脂肪细胞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针刺21天组血清瘦素及脂联素含量明显高于针刺14天组(P<0.05).结论 健脾益气针法治疗肥胖,疗效确切,显著提高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进而达到促进脂肪代谢、减肥消脂的效果.

    作者:司原成;苗维纳;王晓芳;汪弋力;丁维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槐耳减缓UUO大鼠小管间质损伤中自噬的作用

    目的 观察槐耳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肾组织beclin-1、FN的影响来进一步阐明槐耳在急性肾损伤中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n组),模型组(UUO组),模型组+槐耳治疗组(UHE组),造模后0、3、7天分析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血生化Scr、Urea值,beclin-1、FN的表达分布及变化.结果 ①造模后7天,UUO组较Sham组病理损伤评分和血生化指标Scr、Urea均有显著上调(P<0.05).②造模后3天、7天,UUO组beclin-1、FN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上调(P<0.05).③造模后3天、7天,槐耳治疗组较模型组Scr、U tea、beclin-1、FN均有显著下调(P<0.05).结论 梗阻性肾损伤中,槐耳可以抑制肾组织中自噬的发生,从而减缓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形成,延缓小管间质的损伤进程.

    作者:方珣;曾星若;刘昌璇;陈文莉;邵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正交设计优选理气散结颗粒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正交设计优选理气散结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HPLC测定芍药苷含量,色谱柱为DiamansilC18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14min,0%~15%B;14~15min,15% ~ 90%B;15 ~ 25min,90%B;25~26min,15% ~ 90%B;26 ~ 30min,85%B),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λ=230 nm.以芍药苷提取量和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两次,每次1h;芍药苷提取量为28.96 mg·g-1,干膏得率34.07%.结论 通过正交设计优选的提取工艺简单、经济、合理、可行,为医院制剂-理气散结颗粒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魏谭军;王毅;李霞;程阔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名老中药炮制专家冯宝麟先生学术思想和研究经验

    冯宝麟先生是我国中药炮制科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在探索中药炮制研究的方法和途径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文章从九个方面对冯宝麟先生的中药炮制学术思想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值得我们炮制后来人学习和借鉴.

    作者:石典花;孙立立;戴衍朋;周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MEMS微针促透‘易层’贴敷技术”治疗膝骨关节炎372例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对“MEMS微针促透‘易层’贴敷技术”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估及统计分析,评价本技术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37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组123例;对照组一126例,使用传统“易层”贴敷疗法治疗;对照组二123例,使用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观察三组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进行量化评分.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WOMAC评分和中医证候总分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一96.5%,对照组二为89.3%;治疗组在疼痛、肿胀及关节功能障碍指标积分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EMS微针促透‘易层’贴敷技术在改善患者疼痛、僵硬等不适症状方面明显地优于两对照组,药效作用发挥快,优势明显.

    作者:徐波;张来根;张农山;茆军;范竞;王培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