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槐耳减缓UUO大鼠小管间质损伤中自噬的作用

方珣;曾星若;刘昌璇;陈文莉;邵晶

关键词:槐耳, 自噬, UUO
摘要:目的 观察槐耳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肾组织beclin-1、FN的影响来进一步阐明槐耳在急性肾损伤中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n组),模型组(UUO组),模型组+槐耳治疗组(UHE组),造模后0、3、7天分析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血生化Scr、Urea值,beclin-1、FN的表达分布及变化.结果 ①造模后7天,UUO组较Sham组病理损伤评分和血生化指标Scr、Urea均有显著上调(P<0.05).②造模后3天、7天,UUO组beclin-1、FN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上调(P<0.05).③造模后3天、7天,槐耳治疗组较模型组Scr、U tea、beclin-1、FN均有显著下调(P<0.05).结论 梗阻性肾损伤中,槐耳可以抑制肾组织中自噬的发生,从而减缓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形成,延缓小管间质的损伤进程.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绿衣枳壳中葡萄内酯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绿衣枳壳药材中葡萄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150mm ×4.6 mm,5 m),流动相:乙腈-水(80:2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4nm,柱温25°C.结果 葡萄内酯在0.088 96 ~0.533 76μg(r=0.9999)的进样量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n=6)为98%,RSD为0.5%.结论 该文法准确、简便,可用于绿衣枳壳药材中葡萄内酯的含量测定.

    作者:胡源祥;谭舒舒;陈海芳;宋玉鹏;杨武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板蓝的种质资源调查及质量评价

    目的 全面了解板蓝的资源分布、种质情况,为资源的保护与栽培推广等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①实地调查;②种质收集③质量评价.结果 ①板蓝野生者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栽培者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贵州、四川、浙江、广西等地;②以靛蓝、靛玉红作为评价指标,不同产地或种质的质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以福建等地所产节较密集、叶墨绿而微皱的板蓝种质资源质量较佳.

    作者:杨成梓;刘小芬;蔡沓栗;范世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蜂毒素联合杜仲黄酮外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蜂毒索联合杜仲黄酮外用对于胶原诱导型(CIA)类风湿关节炎小鼠的影响,并观察杜仲黄酮能否有效抑制蜂毒素的溶血作用.方法 ①动物实验:采用CIA法诱导40只类风湿关节炎的小鼠,将其随机分为PBS组、蜂毒素组、杜仲黄酮组和蜂毒素联合杜仲黄酮混合给药组,同时取5只未经过任何处理的小鼠组成空白对照组.蜂毒素组每日外用蜂毒素5μl/爪(含药浓度1μg/μl),杜仲黄酮组每日外用杜仲黄酮5μl/爪(含药浓度1 μg/μl),混合给药组给药剂量相同(为蜂毒素与杜仲黄酮等比例混合制成,含药浓度为1 μg/μl),PBS组每日给等量的PBS,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连续给药15天观察小鼠的相关变化.②溶血实验:2%红细胞悬浊液中分别加入100μl的蜂毒素溶液,杜仲黄酮溶液,蜂毒素联合杜仲黄酮1∶1溶液,蜂毒素联合杜仲黄酮2∶1溶液,蜂毒素联合杜仲黄酮1∶2溶液,37℃水浴加热后过夜,肉眼及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OD值.结果 蜂毒素组、杜仲黄酮组和混合给药组均对类风湿关节炎CIA小鼠在大体观察、足垫厚度、足踝宽度、TNF-α、IL-1β、IL-2、GM-CSF及影像学方面与PBS组相比,均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蜂毒素联合杜仲黄酮组治疗效果好于两种药物单独外用;蜂毒素联合杜仲黄酮1∶1,1∶2溶液不产生红细胞溶血现象,蜂毒素组、蜂毒素联合杜仲黄酮2∶1溶液会使红细胞悬浊液产生溶血现象.结论 蜂毒素、杜仲黄酮、蜂毒素联合杜仲黄酮外用对于类风湿关节炎CIA小鼠有治疗效果,其中联合用药效果更好;杜仲黄酮可以有效的抑制蜂毒素的溶血现象.

    作者:杨亚旭;孔桂美;朱琦;卜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莪术白术连翘挥发油抗肿瘤作用配伍剂量的优选

    目的 通过实验性肿瘤模型对莪术、白术、连翘三种中药挥发油处方比例进行优选,并对处方抗肿瘤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S180瘤株肿瘤模型,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肿瘤抑制率为指标,对白术、莪术、连翘挥发油的剂量配比进行优选.对优选处方的抑瘤效果进行评价,以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药组,观察肿瘤抑制率、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 三种挥发油抗肿瘤的佳比例为白术油500mg/kg,莪术油100mg/kg,连翘油25mg/kg.对优选出的挥发油剂量进行了抑瘤效果的评价,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29.08%、41.15%、58.20%.挥发油的各剂量组和环磷酰胺组的脾指数均小于空白组,与空白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挥发油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环磷酰胺组的胸腺指数均低于空白组,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正交实验优选确定了三种挥发油配伍剂量,三者合用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仝立国;康永;岳永花;冯玛莉;李先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山茱萸果核醇提物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山茱萸果核醇提物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50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山茱萸果核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12,6,3g·kg-1·d-1)5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皮下注射D-半乳糖500mg·kg-1·d-1,连续8周制备衰老模型.实验第8周采用Morris水迷宫、电跳台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山茱萸果核醇提物各剂量组能缩短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D-半乳糖衰老小鼠的潜伏期,增加空间探索试验中跨越平台的次数,山茱萸果核醇提物高、中剂量组能延长小鼠跳台实验的跳台停留时间及降低错误次数.同时,山茱萸果核醇提物各剂量组能降低D-半乳糖模型小鼠脑组织MDA含量,提高SOD、T-AOC活性,高、中剂量组还能提高GSH-Px活性.结论 山茱萸果核醇提物能改善D-半乳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胡志红;闫君宝;路西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能力培养的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方剂作为“理-法-方-药”中的重要一环,历来被作为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在学生后期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是临床医生,而是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和中药学专业知识,从事中药制剂生产、品质鉴定与质量控制、新药开发、药品经营等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方剂学》教学也要围绕此目标进行设计与实践,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方药专业知识的能力是其重点.文章围绕理论与实践教学探讨对中药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兴隆;贾波;张丰华;黄巍;文跃强;胡鹏;余成浩;张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针刺选穴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选取特定穴位针刺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6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针刺疗法,进针得气后,运用提插捻转补泄法进行行针,间歇行针10min,行针2次后,留针30min,每隔1天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坦索罗辛,每次0.2mg,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并观察1个疗程.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NIH-CPSI总分、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尿路评分方面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选取特定穴位能够有效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病症状,降低NIH-CPSI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耿强;赵玉;欧阳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药油热敏灸联合解毒活血汤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50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药油热敏灸联合解毒活血汤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药油热敏灸联合解毒活血汤方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前列舒通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NIH-CPSI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含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NIH-CPSI积分、EPS中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愈显率治疗组为88%,对照组为64%,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CPSI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及EPS中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药油热敏灸联合解毒活血汤是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万春;王志强;吴事仁;陈思婷;陈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川芎油-齐墩果酸不同配方乳膏剂的制备及稳定性考察

    目的 制备川芎油-齐墩果酸四种不同配方乳膏剂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采用乳化法制备得到川芎油-齐墩果酸四种不同比例配方乳膏荆,然后分别对其稳定性指标进行考察,包括pH值、耐寒与耐热性、抗氧化性、失水性和离心后的稳定性.除此之外,还观察了四种乳膏荆在正置显微镜下的物理性状.结果 成功获得四种不同配方的川芎油-齐墩果酸乳膏剂,并证明其各项稳定性指标均合格.结论 四种配方川芎油-齐墩果酸乳膏剂符合制剂要求,均可用于后续动物实验,并可进一步进行成药性研究.

    作者:肖玲;崔同杰;王素娟;叶颖;张遂亮;张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武连仲教授大钟穴新解

    介绍武连仲教授以大钟穴为主穴治疗中风后足下垂内翻的学术思想和特色疗法.基于多年临床经验,武老提出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大钟无补法”“重泻大钟”的独到见解,认为中风患者肢体症状应称为“挛痿”,病机为“阴急阳缓”,针对患侧下肢出现的足下垂内翻,应“扶阳抑阴”,即扶助阳经经气,抑泻阴经经气,以达纠正矫偏.文章从大钟穴定位、操作手法、临床应用等方面详解.

    作者:戴琛;张春红;王杰;武连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壮医针灸技术机理研究之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是在壮医独特理论的指导下,将莲花针叩刺与拔罐相结合,以驱逐瘀滞的治疗方法,属于壮医针刺疗法的一种.本文就其操作流程及作用原理等作初步探讨与研究.1定义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在继承和发扬古代壮医针灸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壮医临床思维方法与现代技术来疏通人体的三道两路(三道即谷道、水道、气道,两路即龙路、火路),用以治疗因瘀血、毒素、湿气等瘀滞导致的疾病,并可用于预防疾病及养生[1].

    作者:林华胜;黄贵华;李雪梅;唐宏亮;宋宁;周衡;冯春兵;林武红;黄瑾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苗药头花蓼对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及omp8、omp32基因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苗药头花蓼作用前后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及omp8、omp32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头花蓼抑制H.pylori生长活性的机制.方法 应用Westerrern blot及Real time PCR技术检测苗药头花蓼作用前后,H.pylori外膜蛋白及omp8、omp32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苗药头花蓼作用后omp较对照组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H.pylori在苗药头花蓼作用后其omp8、omp32 mRNA表达量分别较对照组上调2.339倍和2.597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苗药头花蓼通过上调H.pylori外膜蛋白及omp8、omp32 mRNA水平,引起外膜通透性改变,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作者:何芸;莫非;张姝;吴琼;赵书琴;江明礼;罗昭逊;张梦微;李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食管康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SOD、GSH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反流性食管炎(RE)基本病机及食管康治疗RE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食管康组、中成药组(三九胃泰颗粒)、西药组(兰索拉唑+莫沙必利).采用“4.2mm幽门夹+胃底2/3结扎术”制备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相应实验处理后,观察食管下段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及大鼠食管黏膜组织SOD和GSH含量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P<0.05),食管黏膜肉眼及镜下病理改善明显,评分增高(P<0.05);食管黏膜组织SOD、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及中成药组相比,食管康组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肉眼及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西药组相比,大鼠食管黏膜SOD、GSH含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 食管康能够明显提高RE大鼠食管黏膜SOD、GSH含量,从而促进食管黏膜损伤修复,改善RE症状.

    作者:戚经天;刘海娜;刘菊;李姿;苗嘉萌;袁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碰碰香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

    目的 对碰碰香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植物形态、性状、显微鉴另的方法.结果 碰碰香叶柄中有多个维管束,茎、叶表皮细胞均有大量非腺毛及少量腺毛,叶下表面几乎全部被气孔占据,气孔为环式,表皮上附有大量的金黄色油滴.结论 为碰碰香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订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朱忠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产区臭灵丹矿质元素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目的 将不同产区的臭灵丹区分开来,为臭灵丹资源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13个不同产区臭灵丹矿物质元素含量,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臭灵丹中矿物质元素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4个主成分即可对臭灵丹进行综合评价,可解释实验数据的85.842%,并将Cu、Zu、Pb、Ni、Mn、K、P确定为臭灵丹药材特征元素.结论 运用聚类分析将13个不同产区的臭灵丹分为4类,可将不同产区的臭灵丹区分开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臭灵丹的道地性.

    作者:杨新周;鲁广秋;田孟华;李亮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当归补血汤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研究当归补血汤在冠脉结扎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模型中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将75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尔硫卓(10mg.kg-1)组,当归补血汤(3g·kg-1)组,当归补血汤(6 g·kg-1)组,连续给药7天后,行冠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大鼠心肌缺血模型,24h后,采用HE染色检测心肌病理学改变情况;测定各组血清中的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脏组织氧化应激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当归补血汤(3g·kg-1,6g· kg-1)能显著改善冠脉结扎诱导的心脏病理学改变;明显降低冠脉结扎诱导的心肌缺血大鼠血清TNF-α、IL-6和MDA的含量;提高血清中SOD、CAT和GPx的活性含量;同时,在当归补血汤的干预下,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SOD1、CAT和GPx的表达明显上调,而MDA5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当归补血汤对冠脉结扎致大鼠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调节氧化应激相关细胞因子含量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王时光;杨帆;梁国庆;付军;邵正斌;董梅;戴小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四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饮片中吉马酮和姜黄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测定四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饮片中吉马酮和姜黄素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四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饮片中吉马酮和姜黄素含量.结果 温郁金、桂郁金、绿丝郁金饮片中均检出吉马酮,未检出姜黄素,而黄丝郁金饮片中检出姜黄素,未检出吉马酮.结论 建议吉马酮为温郁金、桂郁金和绿丝郁金饮片的质控指标之一,姜黄素为黄丝郁金饮片的质控指标之一.

    作者:张军;石典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水母雪莲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目的 优化并建立适合于水母雪莲的ISSR-PCR反应体系并筛选出稳定的ISSR引物.方法 采用L16(45)正交设计方法,以TaqDNA聚合酶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5种因素4个水平对水母雪莲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对反应体系进行验证.采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筛选出条带清晰且稳定的ISSR引物,通过退火温度梯度试验确定佳退火温度.结果 终确立了水母雪莲20μl ISSR-PCR佳反应体系,即包含TaqDNA聚合酶0.7U、dNTP 0.125mmol/L、引物0.3μmol/L、模板DNA 40ng、Mg2 1.5mmol/L.在此基础上,从84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条带清晰且稳定的8条引物,并通过梯度PCR反应确定佳退火温度.结论 经过11份水母雪莲种质验证,证明所建立的体系稳定可靠,可用于后续水母雪莲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种质资源鉴定.

    作者:王钧;王建科;石琳;胡延萍;杨文韬;李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车前草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目的 优化中药车前草中多酚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并且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试验.方法 利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利用乙醇损伤氧化动物模型,以动物血浆中脂质氧化产物蛋白质羰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为评价指标,评价车前草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 车前草中多酚类化合物的佳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每次20min,料液比为10∶1.动物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车前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结论 应用优化的工艺可以实现提取多酚的效率的大化,所获得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张语迟;李赛男;刘春明;唐英;李森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矾石”的考证

    目的 考证《肘后备急方》中“矾石”.方法 根据《肘后备急方》中矾石本身信息量少、考证困难的特点,提出根据“矾”的释义,对比《肘后备急方》所处矾石历史变迁年代,结合排除选择法,综合推断书中矾石为何种矾.结果与结论 《肘后备急方》中“矾石”非白矾、黄矾、胆矾,而应为皂矾(绿矾、青矾).

    作者:曾聪彦;梅全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