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归提取物降血压机制的研究现状

纪禄风;石向慧;陈蓓蓓;王力红;伊琳

关键词:当归, 高血压, 降压
摘要:通过查阅国内文献,结合用药实践,对当归的降压机制进行探讨,认为当归提取物的降压效果是肯定的.对当归提取物的疗效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归纳,为临床用药及开发新药提供新的依据,同时也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传统康复方法学》PBL教学考核研究

    目的 探索《传统康复方法学》课程PBL教学模式下形成性评价教学考核方法的效果.方法 以2010级与2011级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为观察对象,两组均采用PBL教学方法.2010级学生采用一次性终结考核,并对考核方式进行满意度评估.根据反馈情况在2011级学生进行改良,采用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打分作为这门课程教学效果评价,考核完成后对该方式进行满意度评估.结果 经自评量表评估,2010级学生认为一次性终结考试的评估效果主要在思维培养方面,约有86%学生认同,学生对考核方式的满意度为(84.0±4.06)分;2011级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在反映积极性,学习兴趣,团队协作,动手能力,康复思维能力方面作用均较明显,分别为94%,92%,90%,95%和88%.在学习成绩满意度方面,2011级学生比2010级学生满意度更高,分数为(94.7±3.74)分,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课程教学特点设计相应的形成性评价教学考核方法比一次性终结性考更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效果,适合在传统康复课程的PBL教学评价中使用.

    作者:方磊;齐瑞;孙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苗药头花蓼对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及omp8、omp32基因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苗药头花蓼作用前后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及omp8、omp32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头花蓼抑制H.pylori生长活性的机制.方法 应用Westerrern blot及Real time PCR技术检测苗药头花蓼作用前后,H.pylori外膜蛋白及omp8、omp32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苗药头花蓼作用后omp较对照组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H.pylori在苗药头花蓼作用后其omp8、omp32 mRNA表达量分别较对照组上调2.339倍和2.597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苗药头花蓼通过上调H.pylori外膜蛋白及omp8、omp32 mRNA水平,引起外膜通透性改变,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作者:何芸;莫非;张姝;吴琼;赵书琴;江明礼;罗昭逊;张梦微;李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能力培养的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方剂作为“理-法-方-药”中的重要一环,历来被作为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在学生后期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是临床医生,而是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和中药学专业知识,从事中药制剂生产、品质鉴定与质量控制、新药开发、药品经营等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方剂学》教学也要围绕此目标进行设计与实践,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方药专业知识的能力是其重点.文章围绕理论与实践教学探讨对中药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兴隆;贾波;张丰华;黄巍;文跃强;胡鹏;余成浩;张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当归提取物降血压机制的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国内文献,结合用药实践,对当归的降压机制进行探讨,认为当归提取物的降压效果是肯定的.对当归提取物的疗效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归纳,为临床用药及开发新药提供新的依据,同时也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纪禄风;石向慧;陈蓓蓓;王力红;伊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藏药十五味赛尔斗丸中的无机元素

    目的 建立藏药十五味赛尔斗丸无机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微波消解后,以铑、铼为内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样品中Na、Mg、Al、K、Ca、V、Cr、Mn、Fe、Co、Ni、Cu、Zn、As、Se、Mo、Ag、Au、Hg、Pb等20种元素的含量.结果 该方法对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032~2.416ng·g-1,加标回收率在86.92% ~ 104.9%之间.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以用于测定十五味赛尔斗丸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各金属元素的分布模式.

    作者:热增才旦;利毛才让;童丽;李文渊;久美彭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FQ-PCR技术分析葛根芩连汤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模型肠道双歧杆菌属的影响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模型肠道双歧杆菌在不同肠管内的动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氨苄青霉素灌胃制备巴马猪抗生素性腹泻动物模型,然后用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葛根芩连汤治疗前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中双歧杆菌的数量,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减低(P<0.01),而用药组7d与之相比亦有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治疗组双歧杆菌属在各个肠段中数量显著上升(P<0.05).结论 氨苄青霉素灌胃会减少肠道优势菌双歧杆菌数量,葛根芩连汤对抗生素对腹泻模型肠道双歧杆菌具有调理作用.

    作者:刘茜明;杨光勇;何光志;田维毅;蔡琨;王平;黄高;梁建东;王文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启膈散对食管癌小鼠生存质量及免疫调节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启膈散对4NQO诱导食管癌小鼠生存质量、体重、脏器重量和指数、食管组织病理形态、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干预作用.方法 0.1mg·ml-1 4NQO水诱导小鼠食管癌模型,16周后撤除干预因素,观察进食及饮水并称重,32周后处死称重脏器并计算脏器指数,观察食管组织,检测外周血中IL-10、TNF、IFN-Υ、MCP-1、IL-6、IL-12p70等细胞因子,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CD3+/CD19+,CD4+/CD8+).结果 启膈散组小鼠形体、活动度正常,体重接近正常组;脾、肝重量高于模型组(P<0.05),肾、心、肺、肝指数降低(P<0.05);镜下观食管基底细胞层有轻度增生,角质层液化基本消失,其它均正常;与模型组比可上调IL-10细胞因子(P<0.05),降低CD3+、CD19+、CD3+/CD19+、CD8+,提高CD4 +/CD8+ (P <0.05).结论 启膈散能改善生存质量、保护脏器、保护组织病理损害;通过提高IL-10细胞因子水平提升免疫功能,提高CD3+、CD19+、CD8+淋巴细胞,纠正CD4+/CD8+比例降低而改善免疫功能失衡及免疫抑制状态.

    作者:吕翠田;董志斌;陈玉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耳叶杜鹃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耳叶杜鹃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耳叶杜鹃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化合物1-7),分别为蒲公英赛醇(1)、白桦酯酸(2)、东莨菪素(3)、苯甲酸(4)、(+)-(7R,8R)-4-hydroxy-3,3',5 '-trimethoxy-8',9'-dinor-8,4'-oxyneoligna-7,9-diol-7'-aldehyde(5)、threo-2,3-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3-ethoxypropan -1-ol(6)、(+)-丁香脂素(7).结论 其中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耳叶杜鹃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是首次从杜鹃花中分离得到.

    作者:汪蕾;邹坤;张清清;程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医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文章论述了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特点与优势、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取得的成绩、中医药的法律地位、中医药在国际的影响、中医药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中医药在国内和国际的发展趋势,以期对进一步了解和发展中医药有参考价值.

    作者:黄明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健脾益气针法对肥胖鼠瘦素、脂联素及脂肪细胞形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脾益气针法对肥胖鼠减肥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C57BL/6小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正常组,余鼠饲以高脂饮食.8周后,将肥胖鼠分成模型组、针刺14天组和针刺21天组.针刺组针刺天枢、关元、足三里及三阴交,施以补法干预,得气后接通电针.观察比较各组小鼠体重、Lee's指数及附睾周围脂肪湿重差异,运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体内血清瘦素及脂联素含量变化,并通过HE染色观察附睾周围脂肪细胞形态的改变.结果 模型组体重、Lee's指数及附睾周围脂肪湿重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血清瘦素及脂联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血清瘦素及脂联素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附睾周围脂肪的体积显著大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脂肪细胞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针刺21天组血清瘦素及脂联素含量明显高于针刺14天组(P<0.05).结论 健脾益气针法治疗肥胖,疗效确切,显著提高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进而达到促进脂肪代谢、减肥消脂的效果.

    作者:司原成;苗维纳;王晓芳;汪弋力;丁维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一株产胞外多糖丹参内生真菌ZDH1-1的分离鉴定及其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目的 对产胞外多糖的丹参内生真菌ZDH1-1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形态鉴定结合ITS序列分析对内生真菌ZDH1-1进行鉴定;采用苯酚硫酸法对内生真菌ZDH1-1胞外多糖进行含量测定;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浓度、醇沉时间、醇沉温度为自变量,胞外多糖浓度为因变量,通过Box-Behnken设计对3个自变量各水平进行二项式拟合,优选内生真菌ZDH1-1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 丹参内生真菌ZDH1-1胞外多糖的佳提取条件为乙醇-真菌发酵液体积比4:1,乙醇沉淀时间10h,乙醇沉淀温度12℃,ZDH1-1胞外多糖浓度为4.50mg/mL,与预测值的偏差1.96%.结论 优化的丹参内生真菌ZDH1-1胞外多糖提取工艺快速简便,稳定可靠,为丹参内生真菌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卜晓丹;牛琳琳;张睿昊;段禹尧;陈丹;常正尧;李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电针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及下丘脑中瘦素与瘦素受体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4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每组10只.造模后针刺组予以电针肾俞、足三里、关元、三阴交,药物组给予阿仑膦酸钠,均每天1次,治疗12周;假手术组与模型组行固定处理,同时灌服生理盐水.疗程结束后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RT-PCR法测LP mRNA、OB-R mRNA的定量.结果 模型组骨密度值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和药物组的骨密度值高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下丘脑中LP及OB-R的含量高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和药物组下丘脑中LP及OB-R的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下丘脑中LP及OB-R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能够防治绝经后骨量丢失,可能与调控LP对骨代谢的中枢抑制作用有关.

    作者:肖丽;龙抗胜;薛智慧;李铁浪;谢菊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蝙蝠葛碱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海马的影响

    目的 探讨蝙蝠葛碱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0.62g· kg-1·d-1)、蝙蝠葛碱组(1.17g·kg-1·d-1).采用Aβ1-42(80pmol·μl-1)双侧脑室注射小鼠诱导阿尔茨海默病模型.所有小鼠灌胃给予等体积的药物或者生理盐水,每天灌胃1次,持续28d.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行为学指标并观察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观察小鼠海马镜下形态结构、脑和脾脏的脏器指数,检测小鼠脑组织含水量,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脑组织Aβ和IL-6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潜伏期延长,游泳距离增加(P<0.05),神经元数量减少、变性,脑和脾脏的脏器指数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P<0.05),Aβ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蝙蝠葛碱能明显改善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P<0.05),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明显改善,脑和脾脏脏器指数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Aβ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蝙蝠葛碱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神经元的正常形态结构、脏器指数,蝙蝠葛碱通过抑制Aβ和IL-6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费洪新;张英博;刘得水;周忠光;张晓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拉萨蒲公英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及PCR检测

    目的 比较不同研磨方式、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拉萨蒲公英叶片基因组DNA的效果.方法 分别用液氮和提取缓冲液两种研磨方式对拉萨蒲公英叶片进行研磨处理,用5种方法提取拉萨蒲公英叶片基因组DNA,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琼脂糖凝胶电泳、PCR扩增检测DNA的质量.结果 用提取液研磨可以充分除去色素、酚类、蛋白质等物质,提取的DNA纯度高,降解少,用液氮研磨提取的DNA杂质多,降解严重;高盐低pH法提取的DNA的A260/A280接近1.8,A260/A230为1.93,Ezup柱式试剂盒法提取的DNA的A260/A280为2.01,A260/A230大于2.0,说明这两种方法提取的DNA的纯度比较高,其余3种方法提取的DNA的纯度都比较低.结论 用提取缓冲液研磨提取的DNA的质量高于液氮研磨,并且缓冲液研磨能降低DNA提取成本,操作安全,因此是一种经济适用的方法;Ezup柱式试剂盒法操纵简单,但是价格昂贵,且DNA的得率低,高盐低pH法成本低,但是提取时间比试剂盒长,两种方法提取的DNA的PCR效果相差不大,高盐低pH法适用于需要大批量提取拉萨蒲公英叶片DNA的研究.

    作者:郝豆豆;雷鸣;武俊喜;拉多;张勇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当归补血汤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研究当归补血汤在冠脉结扎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模型中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将75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尔硫卓(10mg.kg-1)组,当归补血汤(3g·kg-1)组,当归补血汤(6 g·kg-1)组,连续给药7天后,行冠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大鼠心肌缺血模型,24h后,采用HE染色检测心肌病理学改变情况;测定各组血清中的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脏组织氧化应激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当归补血汤(3g·kg-1,6g· kg-1)能显著改善冠脉结扎诱导的心脏病理学改变;明显降低冠脉结扎诱导的心肌缺血大鼠血清TNF-α、IL-6和MDA的含量;提高血清中SOD、CAT和GPx的活性含量;同时,在当归补血汤的干预下,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SOD1、CAT和GPx的表达明显上调,而MDA5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当归补血汤对冠脉结扎致大鼠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调节氧化应激相关细胞因子含量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王时光;杨帆;梁国庆;付军;邵正斌;董梅;戴小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宫宁颗粒对IUD避孕大鼠子宫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宫宁颗粒诱导IUD避孕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已生育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宫宁颗粒组、消炎痛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应用光镜观察大鼠子宫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子宫VSMC中Bcl-2、Bax、Fas和FasL蛋白表达.结果 置入IUD后大鼠子宫内膜及血管结构功能发生异常,与模型组比较,宫宁颗粒能显著降低子宫VSMC中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Fas、FasL蛋白表达,并降低Bcl-2/Bax值(P<0.01),且效果明显优于消炎痛组(P<0.01).结论 宫宁颗粒可减轻大鼠子宫内膜形态学损伤,消除子宫血管构筑的异常,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Bax、Fas、FasL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诱导子宫VSMC凋亡,进而达到防治置环后异常子宫出血的目的.

    作者:梁娜;许建国;徐丽;彭召云;师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车前草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目的 优化中药车前草中多酚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并且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试验.方法 利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利用乙醇损伤氧化动物模型,以动物血浆中脂质氧化产物蛋白质羰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为评价指标,评价车前草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 车前草中多酚类化合物的佳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每次20min,料液比为10∶1.动物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车前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结论 应用优化的工艺可以实现提取多酚的效率的大化,所获得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张语迟;李赛男;刘春明;唐英;李森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康复护理联合中药熏蒸对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联合中药熏蒸在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6例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是对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基础治疗,每天治疗2次,共治疗4周;实验组是对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甘草、桂心15味药组成)熏蒸,每天熏蒸2次,共治疗4周.采用洼田氏咽水试验评价两组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程度,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4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总体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81.82%,且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恰当的康复护理措施联合中药熏蒸可以明显促进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作者:徐惠兰;赵新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枳实煮散与传统饮片煎煮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枳实煮散与传统饮片的煎出效果,为枳实煮散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HPLC方法检测枳实水煎液中橙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及辛弗林含量,以化合物含量和干膏率为指标,系统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对枳实煮散与传统饮片煎煮的影响.结果 枳实煮散煎煮工艺为加水量不少于14倍、煎煮时间不少于15min;同等煎煮条件下,煮散化合物含量和干膏率均达饮片2倍以上;煮散加10倍水,煎煮1次,煎煮时间10min,其总化合物含量和得膏率分别为饮片传统煎煮(10倍水,煎煮时间为50min)的3.4倍、2.7倍.结论 从药学角度来说,枳实饮片制成煮散,在节省一半以上药材的同时,又能节省4/5的煎煮时间,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孙玉雯;刘起华;程艳玲;刘凤麟;陈弘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温胆汤制剂中6-姜辣素的含量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温胆汤传统汤剂、现代汤剂及颗粒剂中6-姜辣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三种温胆汤制剂中6-姜辣素的含量,比较提取率.采用Kromasil-C18(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甲醇-水(40∶5∶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30C.结果 6-姜辣素在20.0 ~ 100.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7),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32%和0.83%,在三种不同制剂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2%、98.87%和96.97%(n =5),RSD分别为1.38%、1.05%和1.89%.三种不同制剂中6-姜辣素平均含量分别为,传统汤剂62.3 mg·g-1、现代汤剂57.8 mg·g-1、颗粒剂40.5 mg·g-1.结论 三种不同温胆汤制剂中6-姜辣素的平均含量在传统汤剂里含量高,现代汤剂次之,颗粒剂中含量低.

    作者:李敏;刘元涛;王垒;王升光;张惠惠;邵珠德;代龙;高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