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蕾;邹坤;张清清;程凡
目的 研究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酸敏感离子通道亚基3基因敲除(ASIC3-/-)小鼠心肌细胞内向整流K+通道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在离子通道层面探讨电针改善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 ASIC3-/-小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内关组、列缺组、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6只,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心肌缺血模型.检测小鼠电针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变化,Westcrn blot检测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即Kir2.1、Kir.2和Kir2.3)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 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内关组、列缺组和足三里组小鼠ST段幅值均有所回落,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表达量则均显著回升(P<0.05),其中内关组优于列缺组及足三里组(P<0.05),列缺组优于足三里组(P<0.05);非经非穴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内关穴可明显改善小鼠心肌缺血状态,其可能机制是引起Kir2.1、Kir.2和Kir2.3蛋白表达量的回升.
作者:张晓露;王颖;戴俭宇;许亚涵;杨恩达;荆秦;王琪格;陈以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观察电针对心肌缺血基因敲除(ASIC3-/-)小鼠心肌细胞氯离子通道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循经取穴针刺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ASIC3-/-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内关穴组、电针列缺穴组、电针足三里穴组、电针非经非穴组.采用皮下异丙肾上腺素注射复制心肌缺血模型.电针治疗组每日治疗1次,每次20min.针刺干预7d后,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ASIC3-/-小鼠心肌clc2、clc3、clca1、cftr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除非经非穴组的clc3、clca1基因外,其余各组ASIC3-/-小鼠心肌组织clc2、clc3、clca1、cflr的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内关组比较,列缺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上述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关穴对于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具有循经特异性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对心肌组织氯离子通道相关基因的靶向性调控作用实现的.
作者:苏妆;吴兆利;白增华;丛培伟;李春日;耿晓;陈以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全面了解板蓝的资源分布、种质情况,为资源的保护与栽培推广等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①实地调查;②种质收集③质量评价.结果 ①板蓝野生者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栽培者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贵州、四川、浙江、广西等地;②以靛蓝、靛玉红作为评价指标,不同产地或种质的质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以福建等地所产节较密集、叶墨绿而微皱的板蓝种质资源质量较佳.
作者:杨成梓;刘小芬;蔡沓栗;范世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左归降糖解郁方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pression,DD)环境下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从胎鼠海马组织中分离、纯化和培养海马神经元,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鉴定海马神经元.采用高糖(150mM)联合皮质酮(200 μM)诱导复制模拟DD环境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血清组、高糖联合皮质酮组、二甲双胍0.18g/kg+氟西汀1.8mg/kg(M+F)组、左归降糖解郁方32.82g/kg (ZGJTJYF)组,造模及药物干预18h,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干预后活力及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糖联合皮质酮组海马神经元胞体破裂,神经网络断裂,细胞活力减小,凋亡显著(P<0.05);ZGJTJYF组海马神经元胞体圆润,神经网络丰富,细胞活力较强,凋亡率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血清组细胞状态和细胞活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F组细胞状态和细胞活力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ZGJTJYF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归降糖解郁方能增强模拟DD环境下海马神经元的活力,减少其凋亡,对模拟DD环境下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宇红;徐雅岚;刘检;杨蕙;孟盼;杜青;赵洪庆;凌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斑秃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反复,临床上西药尚无理想的根治方法,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肝主生发”理论是肝脏系统重要的理论之一,临床上通过观察运用此理论,辨证分型地运用中药治疗斑秃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宠;李瀚旻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健脾益气针法对肥胖鼠减肥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C57BL/6小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正常组,余鼠饲以高脂饮食.8周后,将肥胖鼠分成模型组、针刺14天组和针刺21天组.针刺组针刺天枢、关元、足三里及三阴交,施以补法干预,得气后接通电针.观察比较各组小鼠体重、Lee's指数及附睾周围脂肪湿重差异,运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体内血清瘦素及脂联素含量变化,并通过HE染色观察附睾周围脂肪细胞形态的改变.结果 模型组体重、Lee's指数及附睾周围脂肪湿重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血清瘦素及脂联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血清瘦素及脂联素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附睾周围脂肪的体积显著大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脂肪细胞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针刺21天组血清瘦素及脂联素含量明显高于针刺14天组(P<0.05).结论 健脾益气针法治疗肥胖,疗效确切,显著提高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进而达到促进脂肪代谢、减肥消脂的效果.
作者:司原成;苗维纳;王晓芳;汪弋力;丁维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观察苗药头花蓼作用前后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及omp8、omp32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头花蓼抑制H.pylori生长活性的机制.方法 应用Westerrern blot及Real time PCR技术检测苗药头花蓼作用前后,H.pylori外膜蛋白及omp8、omp32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苗药头花蓼作用后omp较对照组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H.pylori在苗药头花蓼作用后其omp8、omp32 mRNA表达量分别较对照组上调2.339倍和2.597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苗药头花蓼通过上调H.pylori外膜蛋白及omp8、omp32 mRNA水平,引起外膜通透性改变,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作者:何芸;莫非;张姝;吴琼;赵书琴;江明礼;罗昭逊;张梦微;李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探讨高盐致瘀的中医机理.食盐与血脉关系密切.《内经》提出“盐胜血”理论,高盐饮食能伤血脉,其机理可能为盐味成,滞脉泄津;盐性寒,凝血伤脉;盐入肾,精伤血少涩脉;盐入肾,脾伤气虚滞脉;盐入肾,肺伤气虚滞脉;盐入肾,肝伤气滞阻脉;盐入肾,心伤气虚血瘀.
作者:夏丽娜;蒋义芳;薛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清金化痰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大鼠的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气管注脂多糖加熏香烟联合造模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予相应实验处理.通过RT-PCR检测14d各组IL-8 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检测7d和14d各组IL-8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的IL-8 mRNA和IL-8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各组均有改善(P<0.05),其中,西药组效果好,中药高剂量组次之(P<0.05).结论 清金化痰颗粒可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大鼠气道炎症,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影响相关蛋白基因在肺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许光兰;罗靖希;钟云青;黄志健;刘珊珊;郑福奎;但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宫宁颗粒诱导IUD避孕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已生育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宫宁颗粒组、消炎痛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应用光镜观察大鼠子宫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子宫VSMC中Bcl-2、Bax、Fas和FasL蛋白表达.结果 置入IUD后大鼠子宫内膜及血管结构功能发生异常,与模型组比较,宫宁颗粒能显著降低子宫VSMC中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Fas、FasL蛋白表达,并降低Bcl-2/Bax值(P<0.01),且效果明显优于消炎痛组(P<0.01).结论 宫宁颗粒可减轻大鼠子宫内膜形态学损伤,消除子宫血管构筑的异常,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Bax、Fas、FasL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诱导子宫VSMC凋亡,进而达到防治置环后异常子宫出血的目的.
作者:梁娜;许建国;徐丽;彭召云;师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金钗石斛多糖对四氯化碳复合乙醇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成药组、石斛多糖小剂量组、石斛多糖中剂量组、石斛多糖大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采用四氯化碳复合乙醇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8周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每日1次,连续4周,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肝纤四项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金钗石斛多糖中、大剂量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MDA、肝纤四项水平(P<0.05),提高SOD的表达水平(P<0.05),各阳性药物干预组肝纤维化程度均有所减轻(P<0.05).结论 金钗石斛多糖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损伤具有明显治疗作用,其机制与石斛多糖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安祯祥;何远利;陈昱江;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选取特定穴位针刺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6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针刺疗法,进针得气后,运用提插捻转补泄法进行行针,间歇行针10min,行针2次后,留针30min,每隔1天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坦索罗辛,每次0.2mg,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并观察1个疗程.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NIH-CPSI总分、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尿路评分方面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选取特定穴位能够有效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病症状,降低NIH-CPSI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耿强;赵玉;欧阳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深入,针灸与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体系中的两大瑰宝正不断走向世界,逐步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与接受.由于“针药同源、其理相通”,针灸与中药既可在临床上结合并用、优势互补,在国际化进程中亦能相互协同、互促共进.文章从中医药国际化的特殊视角出发,探讨针灸与中药在国际化中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机制,旨在为我国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探索出一条新思路和新路径.
作者:孙源源;王玉芬;熊季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灵柩》缪刺论篇第六十三主要论述了缪刺论的机理、与巨刺的区别及各经脉的病症表现和治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从缪刺的机理、缪刺与巨刺的区别、缪刺的临床运用等方面,概括和总结了该篇的学术思想及特点.
作者:文琪琦;陈小丽;刘丽;李萍;魏歆然;王艳;岳增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启膈散对4NQO诱导食管癌小鼠生存质量、体重、脏器重量和指数、食管组织病理形态、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干预作用.方法 0.1mg·ml-1 4NQO水诱导小鼠食管癌模型,16周后撤除干预因素,观察进食及饮水并称重,32周后处死称重脏器并计算脏器指数,观察食管组织,检测外周血中IL-10、TNF、IFN-Υ、MCP-1、IL-6、IL-12p70等细胞因子,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CD3+/CD19+,CD4+/CD8+).结果 启膈散组小鼠形体、活动度正常,体重接近正常组;脾、肝重量高于模型组(P<0.05),肾、心、肺、肝指数降低(P<0.05);镜下观食管基底细胞层有轻度增生,角质层液化基本消失,其它均正常;与模型组比可上调IL-10细胞因子(P<0.05),降低CD3+、CD19+、CD3+/CD19+、CD8+,提高CD4 +/CD8+ (P <0.05).结论 启膈散能改善生存质量、保护脏器、保护组织病理损害;通过提高IL-10细胞因子水平提升免疫功能,提高CD3+、CD19+、CD8+淋巴细胞,纠正CD4+/CD8+比例降低而改善免疫功能失衡及免疫抑制状态.
作者:吕翠田;董志斌;陈玉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探讨“少阳主骨”少阳对骨之作用机制.《黄帝内经》提出“少阳主骨”观,究其机理,少阳胆经循行骨、少阳胆腑强韧骨、少阳春生之气促生骨.
作者:范薇;杨剑;夏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介绍武连仲教授以大钟穴为主穴治疗中风后足下垂内翻的学术思想和特色疗法.基于多年临床经验,武老提出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大钟无补法”“重泻大钟”的独到见解,认为中风患者肢体症状应称为“挛痿”,病机为“阴急阳缓”,针对患侧下肢出现的足下垂内翻,应“扶阳抑阴”,即扶助阳经经气,抑泻阴经经气,以达纠正矫偏.文章从大钟穴定位、操作手法、临床应用等方面详解.
作者:戴琛;张春红;王杰;武连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作用机制.方法 ①利用MTT比色法观察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情况;②Transwell小室迁移袭实验检测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③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CXCR4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SDF-1α可明显促进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补肾活血汤可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并且呈剂量依赖型(P <0.001);补肾活血各组较SDF-1α组迁移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呈剂量依赖关系(P<0.001);补肾活血汤能够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CXCR4蛋白表达量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与时间成反比.结论 补肾活血汤可能通过SDF-1/CXCR4信号通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和迁移.
作者:杨争;胡金辉;王希;方颖;袁博;陈杏元;刘德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比较四川两个主要产区姜黄根茎和块根挥发油的含量及成分差异,为姜黄产区和药用部位的合理利用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黄根茎和块根的挥发油,计算其含量;并采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得出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姜黄不同药用部位的挥发油含量相差较大,根茎约为块根的6倍;根茎和块根样品鉴定出的主要化合物约15种左右,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萜品油烯,α-姜烯,β-没药烯,β-倍半水芹烯,姜黄酮,AR-姜黄酮等,占总组分的百分比大于90%.结论 川产姜黄植物挥发油的含量,产区间无明显差异,药用部位间差异较大;姜黄不同产区和药用部位的挥发油主成分类型及主要化合物基本相似,但主要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异.
作者:王晓宇;赵军宁;曹柳;郭俊霞;曾瑾;吴萍;李青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加味散偏汤的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加味散偏汤高、中、低三个剂量(35.64,17.82,8.91g· kg-1·d-1)、舒巴坦组(5mg·kg-1),连续灌胃给药5d.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实验,末次给药30min后,除空白组以95%的乙醇2mlg· kg-1皮下注射外,其余各组均ih硝酸甘油10mg·kg-1,,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脑组织中5-HT,5-HIAA含量.结果 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30min各组大鼠前肢挠头次数较空白组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60min舒巴普坦组和加味散偏汤高剂量组大鼠挠头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加味散偏汤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减缓耳红出现时间(P<0.01,P<0.05),与舒马普坦组比较加味散偏汤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缩短大鼠耳红消失时间(P<0.01),且中剂量组作用更为显著;与模型组比较,下丘脑中5-HT向5-HIAA的代谢减少,5-HT含量增加,尤以中、高剂量组明显(P<0.01).结论 加味散偏汤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可增加脑中5-HT含量,减少脑中5-HT向5-HIAA的代谢,发挥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
作者:黄琳;崔应麟;陈亚奇;郭燕可;王晓克;杨潼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