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钗石斛多糖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损伤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

安祯祥;何远利;陈昱江;王敏

关键词:金钗石斛多糖, 肝纤维化, 氧化应激
摘要:目的 研究金钗石斛多糖对四氯化碳复合乙醇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成药组、石斛多糖小剂量组、石斛多糖中剂量组、石斛多糖大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采用四氯化碳复合乙醇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8周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每日1次,连续4周,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肝纤四项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金钗石斛多糖中、大剂量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MDA、肝纤四项水平(P<0.05),提高SOD的表达水平(P<0.05),各阳性药物干预组肝纤维化程度均有所减轻(P<0.05).结论 金钗石斛多糖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损伤具有明显治疗作用,其机制与石斛多糖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有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拉萨蒲公英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及PCR检测

    目的 比较不同研磨方式、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拉萨蒲公英叶片基因组DNA的效果.方法 分别用液氮和提取缓冲液两种研磨方式对拉萨蒲公英叶片进行研磨处理,用5种方法提取拉萨蒲公英叶片基因组DNA,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琼脂糖凝胶电泳、PCR扩增检测DNA的质量.结果 用提取液研磨可以充分除去色素、酚类、蛋白质等物质,提取的DNA纯度高,降解少,用液氮研磨提取的DNA杂质多,降解严重;高盐低pH法提取的DNA的A260/A280接近1.8,A260/A230为1.93,Ezup柱式试剂盒法提取的DNA的A260/A280为2.01,A260/A230大于2.0,说明这两种方法提取的DNA的纯度比较高,其余3种方法提取的DNA的纯度都比较低.结论 用提取缓冲液研磨提取的DNA的质量高于液氮研磨,并且缓冲液研磨能降低DNA提取成本,操作安全,因此是一种经济适用的方法;Ezup柱式试剂盒法操纵简单,但是价格昂贵,且DNA的得率低,高盐低pH法成本低,但是提取时间比试剂盒长,两种方法提取的DNA的PCR效果相差不大,高盐低pH法适用于需要大批量提取拉萨蒲公英叶片DNA的研究.

    作者:郝豆豆;雷鸣;武俊喜;拉多;张勇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碰碰香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

    目的 对碰碰香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植物形态、性状、显微鉴另的方法.结果 碰碰香叶柄中有多个维管束,茎、叶表皮细胞均有大量非腺毛及少量腺毛,叶下表面几乎全部被气孔占据,气孔为环式,表皮上附有大量的金黄色油滴.结论 为碰碰香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订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朱忠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bcl-2及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CAG模型大鼠bcl-2、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胃复春组、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大、中、小剂量组,每组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模型组予生理盐水,胃复春组予胃复春片水溶液,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予加味七方胃痛免煎中药颗粒,1次/d.连续治疗30 d后,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学改变及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各大鼠bcl-2及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bcl-2、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bcl-2、cyclin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较模型组、胃复春组降低(P<0.05).结论 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各治疗组较模型组胃黏膜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表明加味七方胃痛颗粒能抑制bcl-2、cyclinD1蛋白的表达,调节细胞的凋亡和增殖,从而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黏膜病变.

    作者:王鲜庭;唐梅文;陈先翰;田惠芳;全胜源;张为;王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四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饮片中吉马酮和姜黄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测定四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饮片中吉马酮和姜黄素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四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饮片中吉马酮和姜黄素含量.结果 温郁金、桂郁金、绿丝郁金饮片中均检出吉马酮,未检出姜黄素,而黄丝郁金饮片中检出姜黄素,未检出吉马酮.结论 建议吉马酮为温郁金、桂郁金和绿丝郁金饮片的质控指标之一,姜黄素为黄丝郁金饮片的质控指标之一.

    作者:张军;石典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启膈散对食管癌小鼠生存质量及免疫调节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启膈散对4NQO诱导食管癌小鼠生存质量、体重、脏器重量和指数、食管组织病理形态、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干预作用.方法 0.1mg·ml-1 4NQO水诱导小鼠食管癌模型,16周后撤除干预因素,观察进食及饮水并称重,32周后处死称重脏器并计算脏器指数,观察食管组织,检测外周血中IL-10、TNF、IFN-Υ、MCP-1、IL-6、IL-12p70等细胞因子,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CD3+/CD19+,CD4+/CD8+).结果 启膈散组小鼠形体、活动度正常,体重接近正常组;脾、肝重量高于模型组(P<0.05),肾、心、肺、肝指数降低(P<0.05);镜下观食管基底细胞层有轻度增生,角质层液化基本消失,其它均正常;与模型组比可上调IL-10细胞因子(P<0.05),降低CD3+、CD19+、CD3+/CD19+、CD8+,提高CD4 +/CD8+ (P <0.05).结论 启膈散能改善生存质量、保护脏器、保护组织病理损害;通过提高IL-10细胞因子水平提升免疫功能,提高CD3+、CD19+、CD8+淋巴细胞,纠正CD4+/CD8+比例降低而改善免疫功能失衡及免疫抑制状态.

    作者:吕翠田;董志斌;陈玉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盐致瘀中医机理探讨

    探讨高盐致瘀的中医机理.食盐与血脉关系密切.《内经》提出“盐胜血”理论,高盐饮食能伤血脉,其机理可能为盐味成,滞脉泄津;盐性寒,凝血伤脉;盐入肾,精伤血少涩脉;盐入肾,脾伤气虚滞脉;盐入肾,肺伤气虚滞脉;盐入肾,肝伤气滞阻脉;盐入肾,心伤气虚血瘀.

    作者:夏丽娜;蒋义芳;薛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从“少阳主骨”看少阳对骨之作用机制

    探讨“少阳主骨”少阳对骨之作用机制.《黄帝内经》提出“少阳主骨”观,究其机理,少阳胆经循行骨、少阳胆腑强韧骨、少阳春生之气促生骨.

    作者:范薇;杨剑;夏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健脾益气针法对肥胖鼠瘦素、脂联素及脂肪细胞形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脾益气针法对肥胖鼠减肥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C57BL/6小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正常组,余鼠饲以高脂饮食.8周后,将肥胖鼠分成模型组、针刺14天组和针刺21天组.针刺组针刺天枢、关元、足三里及三阴交,施以补法干预,得气后接通电针.观察比较各组小鼠体重、Lee's指数及附睾周围脂肪湿重差异,运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体内血清瘦素及脂联素含量变化,并通过HE染色观察附睾周围脂肪细胞形态的改变.结果 模型组体重、Lee's指数及附睾周围脂肪湿重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血清瘦素及脂联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血清瘦素及脂联素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附睾周围脂肪的体积显著大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脂肪细胞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针刺21天组血清瘦素及脂联素含量明显高于针刺14天组(P<0.05).结论 健脾益气针法治疗肥胖,疗效确切,显著提高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进而达到促进脂肪代谢、减肥消脂的效果.

    作者:司原成;苗维纳;王晓芳;汪弋力;丁维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FQ-PCR技术分析葛根芩连汤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模型肠道双歧杆菌属的影响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模型肠道双歧杆菌在不同肠管内的动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氨苄青霉素灌胃制备巴马猪抗生素性腹泻动物模型,然后用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葛根芩连汤治疗前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中双歧杆菌的数量,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减低(P<0.01),而用药组7d与之相比亦有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治疗组双歧杆菌属在各个肠段中数量显著上升(P<0.05).结论 氨苄青霉素灌胃会减少肠道优势菌双歧杆菌数量,葛根芩连汤对抗生素对腹泻模型肠道双歧杆菌具有调理作用.

    作者:刘茜明;杨光勇;何光志;田维毅;蔡琨;王平;黄高;梁建东;王文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加味散偏汤对大鼠偏头痛模型行为症状学及下丘脑中5-HT,5-HIAA含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加味散偏汤的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加味散偏汤高、中、低三个剂量(35.64,17.82,8.91g· kg-1·d-1)、舒巴坦组(5mg·kg-1),连续灌胃给药5d.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实验,末次给药30min后,除空白组以95%的乙醇2mlg· kg-1皮下注射外,其余各组均ih硝酸甘油10mg·kg-1,,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脑组织中5-HT,5-HIAA含量.结果 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30min各组大鼠前肢挠头次数较空白组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60min舒巴普坦组和加味散偏汤高剂量组大鼠挠头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加味散偏汤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减缓耳红出现时间(P<0.01,P<0.05),与舒马普坦组比较加味散偏汤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缩短大鼠耳红消失时间(P<0.01),且中剂量组作用更为显著;与模型组比较,下丘脑中5-HT向5-HIAA的代谢减少,5-HT含量增加,尤以中、高剂量组明显(P<0.01).结论 加味散偏汤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可增加脑中5-HT含量,减少脑中5-HT向5-HIAA的代谢,发挥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

    作者:黄琳;崔应麟;陈亚奇;郭燕可;王晓克;杨潼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温胆汤制剂中6-姜辣素的含量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温胆汤传统汤剂、现代汤剂及颗粒剂中6-姜辣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三种温胆汤制剂中6-姜辣素的含量,比较提取率.采用Kromasil-C18(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甲醇-水(40∶5∶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30C.结果 6-姜辣素在20.0 ~ 100.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7),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32%和0.83%,在三种不同制剂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2%、98.87%和96.97%(n =5),RSD分别为1.38%、1.05%和1.89%.三种不同制剂中6-姜辣素平均含量分别为,传统汤剂62.3 mg·g-1、现代汤剂57.8 mg·g-1、颗粒剂40.5 mg·g-1.结论 三种不同温胆汤制剂中6-姜辣素的平均含量在传统汤剂里含量高,现代汤剂次之,颗粒剂中含量低.

    作者:李敏;刘元涛;王垒;王升光;张惠惠;邵珠德;代龙;高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传统康复方法学》PBL教学考核研究

    目的 探索《传统康复方法学》课程PBL教学模式下形成性评价教学考核方法的效果.方法 以2010级与2011级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为观察对象,两组均采用PBL教学方法.2010级学生采用一次性终结考核,并对考核方式进行满意度评估.根据反馈情况在2011级学生进行改良,采用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打分作为这门课程教学效果评价,考核完成后对该方式进行满意度评估.结果 经自评量表评估,2010级学生认为一次性终结考试的评估效果主要在思维培养方面,约有86%学生认同,学生对考核方式的满意度为(84.0±4.06)分;2011级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在反映积极性,学习兴趣,团队协作,动手能力,康复思维能力方面作用均较明显,分别为94%,92%,90%,95%和88%.在学习成绩满意度方面,2011级学生比2010级学生满意度更高,分数为(94.7±3.74)分,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课程教学特点设计相应的形成性评价教学考核方法比一次性终结性考更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效果,适合在传统康复课程的PBL教学评价中使用.

    作者:方磊;齐瑞;孙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当归提取物降血压机制的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国内文献,结合用药实践,对当归的降压机制进行探讨,认为当归提取物的降压效果是肯定的.对当归提取物的疗效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归纳,为临床用药及开发新药提供新的依据,同时也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纪禄风;石向慧;陈蓓蓓;王力红;伊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对艾滋病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影响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对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影响效果,评估中医药治疗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收集云南省从2005~2015年采用中医药治疗的HIV/AIDS患者5560例,对患者治疗初始(0个月)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6、12、18、24、30、36、42、48、54、60、66、72、78、84、90、96、102个月)的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中医药治疗对HIV/AIDS患者降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和升高卡洛夫斯基积分有明显疗效,中医药治疗后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随时间的变化而稳定或升高,12、18、24、30、36、42、48、54个月时与治疗初始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Ds+T淋巴细胞计数随时间的变化而稳定或下降,12、18、24、30、36、42、48、54、60、66、72个月时与治疗初始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随时间的变化而升高,24、54个月时与治疗初始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影响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可阶段性地稳定或减缓CD4+T淋巴细胞下降速度,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进而对延缓艾滋病病程进展起积极作用.

    作者:杨玉琪;和丽生;瞿广城;刘彦丽;王莉;张祖英;叶芳;杨云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关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淡豆豉炮制内容的商榷

    针对2015版《中国药典》所载淡豆豉的炮制方法,认为其辅料用量范围偏于宽泛,通过考证历史沿革,分析全国各地现行炮制方法,收集新相关淡豆豉炮制的实验研究成果,建议在起草新版药典时作出相应改进.

    作者:乔明;张蓉;张厚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武连仲教授大钟穴新解

    介绍武连仲教授以大钟穴为主穴治疗中风后足下垂内翻的学术思想和特色疗法.基于多年临床经验,武老提出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大钟无补法”“重泻大钟”的独到见解,认为中风患者肢体症状应称为“挛痿”,病机为“阴急阳缓”,针对患侧下肢出现的足下垂内翻,应“扶阳抑阴”,即扶助阳经经气,抑泻阴经经气,以达纠正矫偏.文章从大钟穴定位、操作手法、临床应用等方面详解.

    作者:戴琛;张春红;王杰;武连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补中益气汤对肺腺癌荷瘤裸鼠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及MRP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对A549/DDP及A549细胞株荷瘤裸鼠移植瘤的的抑瘤作用及对MRP蛋白表达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A549/DDP及A549细胞,接种于BALB/c nu/nu裸鼠腋窝皮下,荷瘤成功后给予低、中、高剂量补中益气汤治疗.测量移植瘤体积并计算药物抑瘤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MRP蛋白的表达.结果 顺铂使A549/DDP移植瘤体积无显著变化(P>0.05),而A549移植瘤体积显著缩小(P<0.05);联合补中益气汤使A549/DDP及A549移植瘤体积均缩小(P<0.05),抑瘤率均增加(P<0.05),随着中药剂量的增加,移植瘤体积逐渐缩小,抑瘤率逐渐增加;顺铂上调A549/DDP移植瘤组织中MRP蛋白表达(P<0.05),下调A549移植瘤组织中MRP蛋白表达(P<0.05);联合补中益气汤使A549/DDP及A549移植瘤组织中MRP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随着中药剂量的增加,MRP蛋白水平越来越低.结论 补中益气汤可有效减小移植瘤体积,增加顺铂的抑瘤率,下调MRP蛋白表达,且在顺铂敏感及顺铂耐药的肺癌组织中均有疗效.

    作者:高原;王莹;陈奇;井欢;潘茜;于丹;王哲;刘春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王平教授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诊疗疾病的验案举隅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它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1].这种观念贯穿并体现在中医学生理、病理、诊疗等各个方面.王平教授运用这一理论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文章以失眠、咳喘、胃痛为例阐述王平运用整体观念诊疗疾病的思路.

    作者:方丽媛;王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黄帝内经·灵枢》缪刺论篇第六十三学术思想探源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灵柩》缪刺论篇第六十三主要论述了缪刺论的机理、与巨刺的区别及各经脉的病症表现和治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从缪刺的机理、缪刺与巨刺的区别、缪刺的临床运用等方面,概括和总结了该篇的学术思想及特点.

    作者:文琪琦;陈小丽;刘丽;李萍;魏歆然;王艳;岳增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重型肝炎解毒化浊治疗初探

    慢性重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CSH)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大量肝细胞坏死和严重肝功能障碍的一种危重疾病[1].其症状复杂多变,病势缠绵难愈,病情危重棘手,单一的西医治疗往往效果有限.我们通过前期的探讨及研究,明确了湿热疫毒与湿、痰、瘀、浊之邪相搏结是慢性重型肝炎发病的关键环节[2].而阻断湿、痰、瘀浊之邪相搏结则为慢性重型肝炎治疗的关键.众医家近期的临床研究均表明,引入解毒、祛湿、化痰、消瘀等中医治疗可显著提高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将上述研究归纳,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官志杰;韦艾凌;韦新;毛德文;龙富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