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露;王颖;戴俭宇;许亚涵;杨恩达;荆秦;王琪格;陈以国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模型肠道双歧杆菌在不同肠管内的动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氨苄青霉素灌胃制备巴马猪抗生素性腹泻动物模型,然后用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葛根芩连汤治疗前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中双歧杆菌的数量,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减低(P<0.01),而用药组7d与之相比亦有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治疗组双歧杆菌属在各个肠段中数量显著上升(P<0.05).结论 氨苄青霉素灌胃会减少肠道优势菌双歧杆菌数量,葛根芩连汤对抗生素对腹泻模型肠道双歧杆菌具有调理作用.
作者:刘茜明;杨光勇;何光志;田维毅;蔡琨;王平;黄高;梁建东;王文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药油热敏灸联合解毒活血汤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药油热敏灸联合解毒活血汤方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前列舒通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NIH-CPSI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含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NIH-CPSI积分、EPS中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愈显率治疗组为88%,对照组为64%,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CPSI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及EPS中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药油热敏灸联合解毒活血汤是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万春;王志强;吴事仁;陈思婷;陈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作用机制.方法 ①利用MTT比色法观察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情况;②Transwell小室迁移袭实验检测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③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CXCR4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SDF-1α可明显促进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补肾活血汤可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并且呈剂量依赖型(P <0.001);补肾活血各组较SDF-1α组迁移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呈剂量依赖关系(P<0.001);补肾活血汤能够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CXCR4蛋白表达量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与时间成反比.结论 补肾活血汤可能通过SDF-1/CXCR4信号通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和迁移.
作者:杨争;胡金辉;王希;方颖;袁博;陈杏元;刘德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探讨高盐致瘀的中医机理.食盐与血脉关系密切.《内经》提出“盐胜血”理论,高盐饮食能伤血脉,其机理可能为盐味成,滞脉泄津;盐性寒,凝血伤脉;盐入肾,精伤血少涩脉;盐入肾,脾伤气虚滞脉;盐入肾,肺伤气虚滞脉;盐入肾,肝伤气滞阻脉;盐入肾,心伤气虚血瘀.
作者:夏丽娜;蒋义芳;薛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比较四川两个主要产区姜黄根茎和块根挥发油的含量及成分差异,为姜黄产区和药用部位的合理利用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黄根茎和块根的挥发油,计算其含量;并采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得出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姜黄不同药用部位的挥发油含量相差较大,根茎约为块根的6倍;根茎和块根样品鉴定出的主要化合物约15种左右,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萜品油烯,α-姜烯,β-没药烯,β-倍半水芹烯,姜黄酮,AR-姜黄酮等,占总组分的百分比大于90%.结论 川产姜黄植物挥发油的含量,产区间无明显差异,药用部位间差异较大;姜黄不同产区和药用部位的挥发油主成分类型及主要化合物基本相似,但主要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异.
作者:王晓宇;赵军宁;曹柳;郭俊霞;曾瑾;吴萍;李青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深入,针灸与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体系中的两大瑰宝正不断走向世界,逐步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与接受.由于“针药同源、其理相通”,针灸与中药既可在临床上结合并用、优势互补,在国际化进程中亦能相互协同、互促共进.文章从中医药国际化的特殊视角出发,探讨针灸与中药在国际化中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机制,旨在为我国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探索出一条新思路和新路径.
作者:孙源源;王玉芬;熊季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将不同产区的臭灵丹区分开来,为臭灵丹资源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13个不同产区臭灵丹矿物质元素含量,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臭灵丹中矿物质元素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4个主成分即可对臭灵丹进行综合评价,可解释实验数据的85.842%,并将Cu、Zu、Pb、Ni、Mn、K、P确定为臭灵丹药材特征元素.结论 运用聚类分析将13个不同产区的臭灵丹分为4类,可将不同产区的臭灵丹区分开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臭灵丹的道地性.
作者:杨新周;鲁广秋;田孟华;李亮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正交设计优选理气散结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HPLC测定芍药苷含量,色谱柱为DiamansilC18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14min,0%~15%B;14~15min,15% ~ 90%B;15 ~ 25min,90%B;25~26min,15% ~ 90%B;26 ~ 30min,85%B),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λ=230 nm.以芍药苷提取量和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两次,每次1h;芍药苷提取量为28.96 mg·g-1,干膏得率34.07%.结论 通过正交设计优选的提取工艺简单、经济、合理、可行,为医院制剂-理气散结颗粒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魏谭军;王毅;李霞;程阔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选择药物制剂适宜辅料与相应制粒方法,优选成型工艺;对胶囊制剂中主要活性成分大黄蒽醌、黄酮、多糖等进行含量测定,研究双黄胶囊制备工艺及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分析.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控制变量法筛选药物制剂的辅料和制粒方法,并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制剂进行质量标准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双黄胶囊进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优选胶囊剂,设计方案为药物中间体:稀释剂=1∶3,润湿剂为70%乙醇,用量为15%(15 ml/100 g药粉).结论 HPLC可快速高效地测出双黄胶囊中各有效成分含量,有效地评价该制剂质量标准.
作者:赵佳妤;陈志鹏;李伟东;刘晓;蔡皓;吴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蓝莓花色苷对过氧化氢(H2O2)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VC-304,分别加入蓝莓花色苷10 μg·ml-1、20 μg·ml-1和40 μg·ml-1,培养24h后再加入H2O2100 μmol·L-1作用12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258染色法观察EVC-304细胞凋亡形态,试剂盒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 同正常组相比,H2 O2损伤组能够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P<0.01),细胞出现染色质固缩,核致密浓染,细胞核变小浓集的凋亡形态,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1),Caspase-3蛋白表达呈升高趋势.与H2O2损伤组相比,蓝莓花色苷20 μg·ml-1和40 μg·ml-1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凋亡细胞形态有所改善,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1),细胞内Caspase-3表达下降.结论 蓝莓花色苷对H2O2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相关.
作者:李亚巍;昌盛;王黎明;金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研究联合健脾和胃法治疗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规范的西医药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则是在西药规范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具有健脾和胃的保和颗粒,观察用药2周后两组患者在心功能改善、心衰疗效、随访6个月内患者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影响的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均可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心衰情况,同时可减低6月内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其中以保和颗粒治疗组疗效更好.结论 中医药健脾和胃法可通过调理后天脾胃以发挥类增效之功,从而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林平;李侠;刘岩;袁宏伟;张红霞;刘长玉;杜武勋;徐宗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人类对于新生事物的学习和记忆,都离不开大脑皮质的一个形似海马的内褶区,即海马区.其主要成分是海马锥体神经元,主要参与短期记忆、情绪及内脏功能调节,海马神经元的病变是导致脑部相关疾病的主要原因.文章综述近几年来中药有效成分、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对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为脑部相关疾病的中药开发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王钢;陈琼芳;曹小雨;李钊飞;杨秀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优化并建立适合于水母雪莲的ISSR-PCR反应体系并筛选出稳定的ISSR引物.方法 采用L16(45)正交设计方法,以TaqDNA聚合酶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5种因素4个水平对水母雪莲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对反应体系进行验证.采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筛选出条带清晰且稳定的ISSR引物,通过退火温度梯度试验确定佳退火温度.结果 终确立了水母雪莲20μl ISSR-PCR佳反应体系,即包含TaqDNA聚合酶0.7U、dNTP 0.125mmol/L、引物0.3μmol/L、模板DNA 40ng、Mg2 1.5mmol/L.在此基础上,从84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条带清晰且稳定的8条引物,并通过梯度PCR反应确定佳退火温度.结论 经过11份水母雪莲种质验证,证明所建立的体系稳定可靠,可用于后续水母雪莲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种质资源鉴定.
作者:王钧;王建科;石琳;胡延萍;杨文韬;李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是在壮医独特理论的指导下,将莲花针叩刺与拔罐相结合,以驱逐瘀滞的治疗方法,属于壮医针刺疗法的一种.本文就其操作流程及作用原理等作初步探讨与研究.1定义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在继承和发扬古代壮医针灸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壮医临床思维方法与现代技术来疏通人体的三道两路(三道即谷道、水道、气道,两路即龙路、火路),用以治疗因瘀血、毒素、湿气等瘀滞导致的疾病,并可用于预防疾病及养生[1].
作者:林华胜;黄贵华;李雪梅;唐宏亮;宋宁;周衡;冯春兵;林武红;黄瑾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对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外科学》教材原文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候、现代医学表述及中西医治疗等内容的置疑之处,分别进行举例,并从内容表述的明确性、合理性、全面性、客观性、严谨性等角度,结合对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理解以及学术发展现状等角度,对置疑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与同行做更深入讨论,并作为教材再版时的参考,促进教材质量进一步提升.
作者:彭鑫;尤雯丽;赵羚妤;张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研究中医医生临床技能的评价.方法 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中医临床技能评价体系,通过采集海量病历,利用评价体系各指标,结合大数据处理流程和数据挖掘算法,评价医生临床技能.结果 评价体系中对中医医生临床技术评价指标,设置合理权重,通过算法能计算医生各指标的得分.结论 全面分析了医生的临床疗效、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法、工作态度、工作量等指标,评价结论与实际效果接近.
作者:程小恩;温川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酸敏感离子通道亚基3基因敲除(ASIC3-/-)小鼠心肌细胞内向整流K+通道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在离子通道层面探讨电针改善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 ASIC3-/-小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内关组、列缺组、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6只,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心肌缺血模型.检测小鼠电针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变化,Westcrn blot检测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即Kir2.1、Kir.2和Kir2.3)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 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内关组、列缺组和足三里组小鼠ST段幅值均有所回落,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表达量则均显著回升(P<0.05),其中内关组优于列缺组及足三里组(P<0.05),列缺组优于足三里组(P<0.05);非经非穴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内关穴可明显改善小鼠心肌缺血状态,其可能机制是引起Kir2.1、Kir.2和Kir2.3蛋白表达量的回升.
作者:张晓露;王颖;戴俭宇;许亚涵;杨恩达;荆秦;王琪格;陈以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藏药十五味赛尔斗丸无机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微波消解后,以铑、铼为内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样品中Na、Mg、Al、K、Ca、V、Cr、Mn、Fe、Co、Ni、Cu、Zn、As、Se、Mo、Ag、Au、Hg、Pb等20种元素的含量.结果 该方法对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032~2.416ng·g-1,加标回收率在86.92% ~ 104.9%之间.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以用于测定十五味赛尔斗丸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各金属元素的分布模式.
作者:热增才旦;利毛才让;童丽;李文渊;久美彭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启膈散对4NQO诱导食管癌小鼠生存质量、体重、脏器重量和指数、食管组织病理形态、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干预作用.方法 0.1mg·ml-1 4NQO水诱导小鼠食管癌模型,16周后撤除干预因素,观察进食及饮水并称重,32周后处死称重脏器并计算脏器指数,观察食管组织,检测外周血中IL-10、TNF、IFN-Υ、MCP-1、IL-6、IL-12p70等细胞因子,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CD3+/CD19+,CD4+/CD8+).结果 启膈散组小鼠形体、活动度正常,体重接近正常组;脾、肝重量高于模型组(P<0.05),肾、心、肺、肝指数降低(P<0.05);镜下观食管基底细胞层有轻度增生,角质层液化基本消失,其它均正常;与模型组比可上调IL-10细胞因子(P<0.05),降低CD3+、CD19+、CD3+/CD19+、CD8+,提高CD4 +/CD8+ (P <0.05).结论 启膈散能改善生存质量、保护脏器、保护组织病理损害;通过提高IL-10细胞因子水平提升免疫功能,提高CD3+、CD19+、CD8+淋巴细胞,纠正CD4+/CD8+比例降低而改善免疫功能失衡及免疫抑制状态.
作者:吕翠田;董志斌;陈玉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斑秃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反复,临床上西药尚无理想的根治方法,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肝主生发”理论是肝脏系统重要的理论之一,临床上通过观察运用此理论,辨证分型地运用中药治疗斑秃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宠;李瀚旻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