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雌激素及其相关受体的六味地黄方异病同治原理的研究构想

姚远;马志;张亚云;林超;景怡;孙鑫;蒯美玉;卢颖;卞慧敏

关键词:六味地黄方, 异病同治, 雌激素受体, 肾阴亏损
摘要:“异病同治”是中医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理论,把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化研究手段相结合,对于发展传统中医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前期的文献查阅,发现滋补肾阴的经典名方六味地黄方所具有的药理活性与雌激素及其相关受体所介导的生理功能有许多相似性,因此认为“肾精亏损”的病机可能与雌激素及其相关受体功能紊乱有着直接的关系.由此提出“基于雌激素及其相关受体的六味地黄方异病同治机理研究构想”,以期为异病同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并进一步阐释“肾精亏损”的科学内涵.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板蓝的种质资源调查及质量评价

    目的 全面了解板蓝的资源分布、种质情况,为资源的保护与栽培推广等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①实地调查;②种质收集③质量评价.结果 ①板蓝野生者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栽培者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贵州、四川、浙江、广西等地;②以靛蓝、靛玉红作为评价指标,不同产地或种质的质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以福建等地所产节较密集、叶墨绿而微皱的板蓝种质资源质量较佳.

    作者:杨成梓;刘小芬;蔡沓栗;范世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左归降糖解郁方对模拟DD环境致胎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左归降糖解郁方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pression,DD)环境下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从胎鼠海马组织中分离、纯化和培养海马神经元,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鉴定海马神经元.采用高糖(150mM)联合皮质酮(200 μM)诱导复制模拟DD环境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血清组、高糖联合皮质酮组、二甲双胍0.18g/kg+氟西汀1.8mg/kg(M+F)组、左归降糖解郁方32.82g/kg (ZGJTJYF)组,造模及药物干预18h,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干预后活力及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糖联合皮质酮组海马神经元胞体破裂,神经网络断裂,细胞活力减小,凋亡显著(P<0.05);ZGJTJYF组海马神经元胞体圆润,神经网络丰富,细胞活力较强,凋亡率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血清组细胞状态和细胞活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F组细胞状态和细胞活力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ZGJTJYF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归降糖解郁方能增强模拟DD环境下海马神经元的活力,减少其凋亡,对模拟DD环境下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宇红;徐雅岚;刘检;杨蕙;孟盼;杜青;赵洪庆;凌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马钱子木瓜丸和木瓜风湿丸治疗湿热型复发性风湿病3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马钱子木瓜丸和木瓜风湿丸对湿热型复发性风湿病的疗效.方法 64例湿热型复发性风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清淡饮食,并口服木瓜风湿丸5g,早中各服1次,马钱子木瓜丸5g,睡时服;对照组发作时口服洛索洛芬等镇痛抗炎药,不发作时不用药.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并比较停药6个月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轻微,发作频率明显减少(P<0.01),治疗中未发生不良后果.结论 马钱子木瓜丸和木瓜风湿丸对湿热型复发性风湿病患者有效、安全.

    作者:张仕玉;镇水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粗叶悬钩子根多糖的提取纯化与抗肿瘤作用研究

    目的 使用水提醇沉法探究粗叶悬钩子根多糖的佳提取条件;采用Sevage法、TCA法对多糖进行纯化;探究粗叶悬钩子根多糖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使用水提醇沉法,进行正交试验,终确定提取的佳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料液比;采用Sevage法、TCA法对所提的多糖进行去蛋白纯化处理;使用MTT法探究粗叶悬钩子根多糖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研究表明粗叶悬钩子根多糖的佳提取条件为温度90℃,时间2h,料液比1∶15.纯化过程中使用Sevage法、TCA法,多糖含量下降,推测提取产物可能为糖蛋白;MTT结果则表明粗叶悬钩子根多糖对MCF-7细胞增殖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结论 水提醇沉法成功确定了粗叶悬钩子多糖的提取条件;纯化结果表明提取物可能是一种糖蛋白:粗叶悬钩子多糖对MCF-7细胞增殖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常影;张嵘;许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循经取穴针刺对心肌缺血基因敲除(ASIC3-/-)小鼠心脏氯离子通道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对比观察电针对心肌缺血基因敲除(ASIC3-/-)小鼠心肌细胞氯离子通道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循经取穴针刺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ASIC3-/-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内关穴组、电针列缺穴组、电针足三里穴组、电针非经非穴组.采用皮下异丙肾上腺素注射复制心肌缺血模型.电针治疗组每日治疗1次,每次20min.针刺干预7d后,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ASIC3-/-小鼠心肌clc2、clc3、clca1、cftr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除非经非穴组的clc3、clca1基因外,其余各组ASIC3-/-小鼠心肌组织clc2、clc3、clca1、cflr的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内关组比较,列缺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上述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关穴对于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具有循经特异性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对心肌组织氯离子通道相关基因的靶向性调控作用实现的.

    作者:苏妆;吴兆利;白增华;丛培伟;李春日;耿晓;陈以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能力培养的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方剂作为“理-法-方-药”中的重要一环,历来被作为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在学生后期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是临床医生,而是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和中药学专业知识,从事中药制剂生产、品质鉴定与质量控制、新药开发、药品经营等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方剂学》教学也要围绕此目标进行设计与实践,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方药专业知识的能力是其重点.文章围绕理论与实践教学探讨对中药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兴隆;贾波;张丰华;黄巍;文跃强;胡鹏;余成浩;张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重楼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初步研究

    目的 筛选重楼中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物质.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及系统有机溶剂萃取法对重楼进行提取分离,并通过活性抑制追踪法进行筛选.结果 重楼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强的有效部分是其水提取物阳离子交换树脂50%乙醇(pHS)洗脱部分的正丁醇萃取物,其甲醇溶解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率达61.47%.结论 重楼可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且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填补了重楼药理作用的一项空白.

    作者:肖凤艳;张洁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四川姜黄主要产区根茎和块根挥发油的比较研究

    目的 分析比较四川两个主要产区姜黄根茎和块根挥发油的含量及成分差异,为姜黄产区和药用部位的合理利用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黄根茎和块根的挥发油,计算其含量;并采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得出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姜黄不同药用部位的挥发油含量相差较大,根茎约为块根的6倍;根茎和块根样品鉴定出的主要化合物约15种左右,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萜品油烯,α-姜烯,β-没药烯,β-倍半水芹烯,姜黄酮,AR-姜黄酮等,占总组分的百分比大于90%.结论 川产姜黄植物挥发油的含量,产区间无明显差异,药用部位间差异较大;姜黄不同产区和药用部位的挥发油主成分类型及主要化合物基本相似,但主要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异.

    作者:王晓宇;赵军宁;曹柳;郭俊霞;曾瑾;吴萍;李青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苗药头花蓼对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及omp8、omp32基因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苗药头花蓼作用前后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及omp8、omp32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头花蓼抑制H.pylori生长活性的机制.方法 应用Westerrern blot及Real time PCR技术检测苗药头花蓼作用前后,H.pylori外膜蛋白及omp8、omp32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苗药头花蓼作用后omp较对照组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H.pylori在苗药头花蓼作用后其omp8、omp32 mRNA表达量分别较对照组上调2.339倍和2.597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苗药头花蓼通过上调H.pylori外膜蛋白及omp8、omp32 mRNA水平,引起外膜通透性改变,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作者:何芸;莫非;张姝;吴琼;赵书琴;江明礼;罗昭逊;张梦微;李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精神心理角度的疏肝理气法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探讨

    疏肝理气法是中医对于肝气郁结证型进行辨证论治的根本治法,具有促胃动力的功效,可作为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DGIM)的治疗方法.精神心理因素对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影响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突出,已成作为人类DGIM重要的病因之一,其对于人体的作用与影响首先体现在心理应激.由心理应激产生的情志活动对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与中医“情志致病”“肝气郁结”经典理论高度关联,本文即从精神心理角度探讨疏肝理气法治疗DGIM,并认为该治法充分体现了中医之肝“主疏泄”,继而能够调畅情志,调理脾胃的经典含义.

    作者:宁海恩;凌江红;张智;纪云西;王煜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黄帝内经·灵枢》缪刺论篇第六十三学术思想探源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灵柩》缪刺论篇第六十三主要论述了缪刺论的机理、与巨刺的区别及各经脉的病症表现和治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从缪刺的机理、缪刺与巨刺的区别、缪刺的临床运用等方面,概括和总结了该篇的学术思想及特点.

    作者:文琪琦;陈小丽;刘丽;李萍;魏歆然;王艳;岳增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川芎油-齐墩果酸不同配方乳膏剂的制备及稳定性考察

    目的 制备川芎油-齐墩果酸四种不同配方乳膏剂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采用乳化法制备得到川芎油-齐墩果酸四种不同比例配方乳膏荆,然后分别对其稳定性指标进行考察,包括pH值、耐寒与耐热性、抗氧化性、失水性和离心后的稳定性.除此之外,还观察了四种乳膏荆在正置显微镜下的物理性状.结果 成功获得四种不同配方的川芎油-齐墩果酸乳膏剂,并证明其各项稳定性指标均合格.结论 四种配方川芎油-齐墩果酸乳膏剂符合制剂要求,均可用于后续动物实验,并可进一步进行成药性研究.

    作者:肖玲;崔同杰;王素娟;叶颖;张遂亮;张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卵巢癌与厥阴疏泄失常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回顾《黄帝内经》对于厥阴风木的相关论述,重新诠释厥阴的内在含义,分析厥阴风木失常与卵巢癌发病及治疗的相关联系,并通过自制量表调查分析,得出两者内在相关性的依据.方法 入组6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卵巢癌患者,首先进行六经辨证调查问卷分析,再进行厥阴风木失常情况调查分析.结果 ①63例卵巢癌患者中,厥阴证型体质总人数34人,占54%,但将其与其他证型体质总人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②34例厥阴证型中少阴分值居第二位的为29人,与该经剩余总人数5人进行卡方检验发现,P<0.05,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厥阴、少阴关系密切.③将厥阴证型及少阴证型的总人数与其他证型的总人数进行卡方检验,P<0.05,说明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厥阴风木直升为火及厥阴风木下陷为寒是卵巢癌患者厥阴风木异常的主要证型.④各经平均分值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太阳证型平均分值高,厥阴证型平均分值次之.结论 厥阴风木失常体质在卵巢癌患者中具有突出表现,且与少阴、太阳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作为进一步探索中医六经辨证内在机理及卵巢癌中医辨证思路的方向.

    作者:刘钊汝;范钦;蔡在欣;宫凤英;吕英;李爱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加味柴芍六君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疗效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加味柴芍六君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疗效及病理观察.方法 选取胃癌前病变患者120例,辨证为脾虚肝郁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60例给予胃复春片口服,4片/次,3次/d;观察组给予加味柴芍六君方加减治疗,水煎300ml,2次/d;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用药反应,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胃镜及病理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观察组治疗后胃脘胀满、胃痛或肋痛、口干乏力、纳差、大便稀溏、大便干燥评分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观察组治疗后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评分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观察组Hp阴性率为85.0%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异常.结论 加味柴芍六君方治疗胃癌前病变安全有效,能够改善胃癌前症状,逆转胃粘膜萎缩、异型增生等.

    作者:蒋敏玲;范剑薇;何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启膈散对食管癌小鼠生存质量及免疫调节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启膈散对4NQO诱导食管癌小鼠生存质量、体重、脏器重量和指数、食管组织病理形态、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干预作用.方法 0.1mg·ml-1 4NQO水诱导小鼠食管癌模型,16周后撤除干预因素,观察进食及饮水并称重,32周后处死称重脏器并计算脏器指数,观察食管组织,检测外周血中IL-10、TNF、IFN-Υ、MCP-1、IL-6、IL-12p70等细胞因子,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CD3+/CD19+,CD4+/CD8+).结果 启膈散组小鼠形体、活动度正常,体重接近正常组;脾、肝重量高于模型组(P<0.05),肾、心、肺、肝指数降低(P<0.05);镜下观食管基底细胞层有轻度增生,角质层液化基本消失,其它均正常;与模型组比可上调IL-10细胞因子(P<0.05),降低CD3+、CD19+、CD3+/CD19+、CD8+,提高CD4 +/CD8+ (P <0.05).结论 启膈散能改善生存质量、保护脏器、保护组织病理损害;通过提高IL-10细胞因子水平提升免疫功能,提高CD3+、CD19+、CD8+淋巴细胞,纠正CD4+/CD8+比例降低而改善免疫功能失衡及免疫抑制状态.

    作者:吕翠田;董志斌;陈玉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细叶石仙桃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细叶石仙桃的生药学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性状及显微鉴别方法对其根茎、假鳞茎进行性状特征研究,对其根、根茎、假鳞茎进行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研究.结果 根茎表面灰棕色,有干枯的膜质鳞叶,下侧有须状细根,上侧间隔着生狭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假鳞茎;气微,味淡、微酸涩.其根茎、假鳞茎的横切片和粉末显微特征显示:根茎皮层和中柱宽广,皮层细胞大小不一,有限外韧型维管束散在,韧皮部外侧有半月形纤维束包绕,纤维束外缘细胞内含有硅质块.假鳞茎横切面中表皮细胞起伏呈3个深波浪形,基本组织中散生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黏液细胞,有限外韧型维管束多数,近外侧的维管束的韧皮部具帽状纤维束,其侧薄壁细胞内含圆形硅质块.根茎粉末中表皮细胞壁呈深波状弯曲,纤维束周围细胞含纵向排列的硅质块,非腺毛和网纹细胞多见.假鳞茎粉末中表皮细胞垂周壁深度弯曲,纤维束周围细胞含纵向排列的硅质块,草酸钙针晶束多见.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操作简单,鉴别特征明显,可作为细叶石仙桃的鉴定依据.

    作者:张小佳;李旭梅;曾建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作用机制.方法 ①利用MTT比色法观察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情况;②Transwell小室迁移袭实验检测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③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CXCR4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SDF-1α可明显促进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补肾活血汤可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并且呈剂量依赖型(P <0.001);补肾活血各组较SDF-1α组迁移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呈剂量依赖关系(P<0.001);补肾活血汤能够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CXCR4蛋白表达量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与时间成反比.结论 补肾活血汤可能通过SDF-1/CXCR4信号通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和迁移.

    作者:杨争;胡金辉;王希;方颖;袁博;陈杏元;刘德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补中益气汤对肺腺癌荷瘤裸鼠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及MRP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对A549/DDP及A549细胞株荷瘤裸鼠移植瘤的的抑瘤作用及对MRP蛋白表达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A549/DDP及A549细胞,接种于BALB/c nu/nu裸鼠腋窝皮下,荷瘤成功后给予低、中、高剂量补中益气汤治疗.测量移植瘤体积并计算药物抑瘤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MRP蛋白的表达.结果 顺铂使A549/DDP移植瘤体积无显著变化(P>0.05),而A549移植瘤体积显著缩小(P<0.05);联合补中益气汤使A549/DDP及A549移植瘤体积均缩小(P<0.05),抑瘤率均增加(P<0.05),随着中药剂量的增加,移植瘤体积逐渐缩小,抑瘤率逐渐增加;顺铂上调A549/DDP移植瘤组织中MRP蛋白表达(P<0.05),下调A549移植瘤组织中MRP蛋白表达(P<0.05);联合补中益气汤使A549/DDP及A549移植瘤组织中MRP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随着中药剂量的增加,MRP蛋白水平越来越低.结论 补中益气汤可有效减小移植瘤体积,增加顺铂的抑瘤率,下调MRP蛋白表达,且在顺铂敏感及顺铂耐药的肺癌组织中均有疗效.

    作者:高原;王莹;陈奇;井欢;潘茜;于丹;王哲;刘春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虚、瘀、郁”的中医病机探讨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发病率广、危害性大、治疗难度高,中医立足整体、辨证论治疗效独特,而紧扣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以“虚”为本、“瘀、郁”为标的中医病机特点,对于防治该病的理法方药研究意义重大.

    作者:蔺晓源;韩远山;孟盼;杨蕙;王宇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及条目库的构建和优化

    目的 基于文献搜索,构建并优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及条目库,为辨证诊断规则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家和行业标准、在线数据库,同时参考七版《中医内科学》教材,构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证型及症状条目库,运用仓储法,精选法,小组讨论法及专家定性评阅筛选并优化条目,采用Excel软件整理各条目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共得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21个,症状条目173个.结论 通过全面的文献搜索,采用仓储法、精选法、小组讨论法及专家定性评阅,可以构建并优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及条目库.

    作者:刘宪华;侯政昆;刘凤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