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伟;钱海鑫;陆玉华;朱铭岩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随着糖尿病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有进展速度快、进入临床肾病期就难以治疗等特点,因此及早进行干预显得特别重要.低蛋白饮食、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是公认的治疗措施,但是减少尿蛋白的措施比较少[1].2004年11月至2005年5月我科应用注射和口服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41例,疗效明显.
作者:宗海军;董吉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T淋巴细胞亚群与病情活动性、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APAAP法对78例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作检测,分析SLE活动情况、肾脏损害与细胞免疫学指标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活动期组SLE患者与非活动期组相比,CD3+、CD8+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而CD4+细胞数、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伴有肾脏损伤患者,NK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而CD8+、CD3+、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CD3+、CD8+细胞数的降低与疾病的活动度有关,CD4+细胞及CD4+/CD8+比值不能反映其病情活动;而NK细胞数量的减少往往与肾脏损害有密切关系.
作者:姚艳华;陈志伟;顾国浩;邓迎苏;高纯;喻云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5例睾丸扭转患者进行检查,结合手术病理情况,对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睾丸扭转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彩色多普勒诊断睾丸扭转符合率达100%.认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准确率高,可作为睾丸扭转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郑爱英;蔡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不用免疫抑制的条件下,开展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1)在无菌条件及无创伤原则下切取Wistar大鼠股动脉,-10℃~-20℃保存或真空包装常温保存,16 kGy 60Co γ射线照射.(2)分辐照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组、新鲜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组和新鲜自体血管移植组进行血管移植.于移植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5个时间点观察移植血管的通畅率,并取材作组织学检测.结果:(1)辐照处理的同种异体动脉无任何组织学结构改变,肉眼观察外形无明显变化.(2)辐照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组、新鲜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组和新鲜自体血管移植组移植血管的通畅率分别为90%(27/30)、30%(9/30)和93.3%(28/30).辐照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组和新鲜自体血管移植组移植后2周移植血管内膜出现内皮细胞,移植后3个月移植血管内膜内皮细胞覆盖完整.新鲜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组移植早期有淋巴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有明显血管结构破坏出现,移植血管内膜未见内皮细胞覆盖.结论辐照同种异体血管完全符合理想的血管移植物所具备的条件;在不使用任何免疫抑制的条件下,应用辐照同种异体血管进行同种异体血管移植是可行的.
作者:沈国良;钱海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经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的重症患者26例按病因分类,并分析治疗前后肾功能、血气、电解质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1例难治性心衰和1例肾病综合征经超滤后好转,1例感染性休克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36 h后血压稳定,10例慢性肾衰合并低血压者肾功能改善且治疗中生命体征平稳,1例脑出血合并肾衰者病情好转,1例死亡.认为CBP能有效减少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慢性肾衰行血液透析治疗致低血压者行CBP治疗安全有效;CBP治疗脑出血合并肾衰不会增加颅内压.
作者:宋锴;石永兵;沈华英;施晓松;金东华;姜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口服喜普妙或百优解治疗抑郁症各50例,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末评定药物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两组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从疗后2周至6周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TESS评分百优解组一些因子分显著高于喜普妙组(P<0.05).认为喜普妙治疗抑郁症疗效好,副反应小,服用方便、安全,可首选使用.
作者:唐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机抽样调查该院某一天的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情况和直接观察外科医生对手术野皮肤的消毒情况.结果发现,术前患者皮肤准备仍以剃毛为主(75%),剃毛的时间多选择在手术前一日(68%);手术野皮肤消毒,各科医生操作程序不统一.认为制定术前规范和操作程序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吴影秋;刘月秀;冯薇;吴旭琴;吴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48例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者采用米非司酮+MTX联合治疗.结果:米非司酮+MTX联合治疗的治愈率为90%,一个疗程成功率为84.4%,治疗中无明显副反应.认为米非司酮联合MTX单次肌肉注射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方法简单,副作用小,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朱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将30例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分为EAC及EFA组,疗程7 d.结果:EAC组、EFA组DU愈合率分别为100%、93.3%;EAC组、EFA组Hp根除率分别为100%、93.3%;EAC组、EFA组消化道症状消除率均为93.3%,缓解率均为6.7%.EFA组见不良反应2例.结果表明,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一周疗法是治疗Hp相关性DU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徐晓;徐小明;陈卫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10例翼状胬肉进行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分析.将标本分成两份,一份制成石蜡切片作常规病理检查,另一份采用H-600透射电镜进行超微病理观察.结果表明:翼状胬肉中存在正常及异常弹力纤维胶原纤维,角膜上皮细胞下由于增生纤维的侵入,使Bowman膜破坏;翼状胬肉中还可见不同程度的血管增生和退变及各种炎性细胞浸润.认为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的增生与变性是翼状胬肉突出的病理改变,同时还存在血管、细胞因素.
作者:姚静艳;冯一中;王响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21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使用不同药物配方,观察其对自控静脉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术后静脉镇痛应用氟哌利多、地塞米松、恩丹西酮或三种药物相加均可明显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其中地塞米松加恩丹西酮的效果佳.
作者:冯昌栋;秦帆;张慧娟;杨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的检测在鼻咽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鼻咽癌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IL-10水平,并对部分患者放疗前后的血清IL-10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Ⅰ和Ⅱ期患者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Ⅲ和Ⅳ期患者(P=0.011);有颈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患者的血清IL-10水平稍高于无颈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获得肿瘤局部控制患者的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放疗前(P<0.001).结论血清IL-10水平检测在鼻咽癌的诊断、分期和疗效观察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先明;徐钢;田野;陈亦欣;吴冬;闫茂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采用比色法测定复方地塞米松软膏的含量,并对73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0.38%,n=6),治疗外阴营养不良总有效率为91.78%.对照组为71.04%,两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易于控制,使用方便,临床应用疗效好.
作者:王明丽;胡祥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体外诱导非小细胞肺癌凋亡的效果及和抗肿瘤药物的协同作用.方法用20~160 ng/ml浓度范围的rhTRAIL单独及联合阿霉素、顺铂和紫醇处理体外培养的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8 h后测定细胞Caspase 3的活性变化,并于24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药物处理对NCI-H460细胞核形态的影响.结果经药物处理8 h后NCI-H460细胞的Caspase3活性提高,24 h后各处理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核固缩、碎裂等形态学改变,联合用药组上述变化更明显,细胞凋亡率更高.结论 TRAIL可以有效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的体外凋亡,其效果与作用浓度呈正相关;TRAIL和常用抗肿瘤药物有协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施敏骅;余勇;钱斌;连一新;陈锐;杜紫燕;胡华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原发性甲旁亢)是由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加而引起的一种较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常因钙磷代谢紊乱导致骨髂、肾脏、消化系统病变.其临床表现复杂,常易延误诊治.2001年1月至2005年4月我院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原发性甲旁亢1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健;李德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10例鞍结节和5例鞍膈脑膜瘤经翼点入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切除)13例,近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视力视野改善9例,无变化4例,恶化2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尿崩5例,后均恢复正常.认为鞍结节和向前生长的鞍膈脑膜瘤经双侧额部纵裂入路能获得良好暴露和切除,预后良好.
作者:陈华群;朱卫国;王宏盛;施鸿鸣;桂群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检测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浆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含量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的活性水平,以探讨TSP1及ADAMTS13在LN中的意义.方法用TSP1检测试剂盒和残余胶原结合试验(R-CBA)对31例LN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TSP1及ADAMTS13的活性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0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及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 LN及TTP患者血浆vWF:A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ADAMTS13活性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TTP患者TSP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N患者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别(P>0.05).18例肾活检的LN患者中,Ⅳ型患者的ADAMTS13活性低,其余三型间无显著性差别,TSP1各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ADAMTS13活性低下参与LN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LN病理类型的轻重,而ADAMTS13活性低下及TSP1水平下降共同参与TTP的发病机制.
作者:卢国元;刘芳;郭小芳;王兆钺;苏健;白霞;阮长耿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该院收治的22例浮膝损伤病例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根据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疗效优11例,良9例,差2例.优良率为91%.认为对浮膝损伤病例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作者:茅泳涛;董启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总结该院2002年至2005年经病理证实的副鼻窦肿瘤20例,分析其CT扫描的影像特点及诊断.结果发现,冠状位CT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病灶及其毗邻结构,对临床手术治疗的途径设计等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陆苏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为羊膜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化学性烧伤等许多眼表疾病寻找一种简单实用的中期保存方法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取自同一来源的羊膜组织分别在4℃和-25℃环境中保存时,研究其超微结构上的变化,羊膜的处理程序(方法)同许多文献中阐述的一样,包括硝酸纤维素滤纸、DMEM以及甘油等.结果在4℃下保存的羊膜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包括上皮细胞异常和细胞核自溶现象.作为对照,保存在-25℃环境中的羊膜则结构正常并无细胞核自溶现象.结论中低温冷冻保存方法优于甘油保存法,建议为延长羊膜的保存期可采用-25℃中低温冷冻保存方法,它具有简单、方便、经济、实用的特点.
作者:徐国旭;郝丽莉;徐国彤;唐华;张积;卜曙阳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