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地塞米松软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王明丽;胡祥珍

关键词:复方地塞米松软膏, 制备,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外阴营养不良
摘要:采用比色法测定复方地塞米松软膏的含量,并对73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0.38%,n=6),治疗外阴营养不良总有效率为91.78%.对照组为71.04%,两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易于控制,使用方便,临床应用疗效好.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TGF-β1和CD105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TGF-β1和CD105在胰腺癌生长、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为对患者进行预后判断及生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GF-β1、CD105在52例胰腺癌和10例非肿瘤性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TGF-β1在非肿瘤性胰腺组织、胰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和80.77%,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β1的表达强度与胰腺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呈正相关(P<0.01).在52例胰腺癌中,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胰腺组织(P<0.01).胰腺癌分化程度越低,CD105标记的MVD值越高,并且TNM分期Ⅲ、Ⅳ期MVD值显著高于Ⅰ、Ⅱ期(P<0.01),淋巴结转移组的MVD值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此外,生存单因素分析TGF-β1、CD105与胰腺癌的预后有关(P<0.01).结论 TGF-β1和CD105在胰腺癌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黄文亭;冯一中;顾永平;柴玉海;李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与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CML-BC)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采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和四色流式细胞术对58例成人CML-BC及同期420例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58例CML-BC中,CML-AML占77.6%,CML-ALL占13.8%,CML-MAL(混合性白血病)占5.2%;AL中,AML占66.2%,ALL占32.9%,MAL占1.0%.CML-AML中,CD7及CD34表达高于AML;CML-BC和CML-AML中CD7与CD34共阳性表达分别高于AL和AML(P<0.05).276例AML中,纯型占62.3%,变异型占37.7%;130例ALL中,纯型占44.6%,变异型占55.4%;42例CML-AML中,纯型占59.5%,变异型占40.5%;8例CML-ALL中,纯型与变异型各占50.0%.结论 CML-BC中干祖细胞阶段的抗原较AL高表达,变异型CML-BC与AL比例相当.

    作者:朱雨;李建勇;吴雨洁;宋君红;郑文娟;杨慧;张建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脑脊液持续外引流联合鞘内注入尿激酶防治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联合应用小剂量尿激酶鞘内注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患者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ymptomatic Vasospasm)发生的预防作用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经DSA、CT、手术证实的40例动脉瘤性SAH患者,手术后用腰池置管脑脊液(CSF)持续外引流联合鞘内注入尿激酶(UK)治疗,并与对照组35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明显地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6个月后总体预后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未增加再出血率.结论应用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联合应用小剂量尿激酶鞘内注射,可较好地预防SAH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预后,同时又不会增加再出血的危险性.

    作者:张健;王中;孙晓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不同保存方法对羊膜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羊膜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化学性烧伤等许多眼表疾病寻找一种简单实用的中期保存方法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取自同一来源的羊膜组织分别在4℃和-25℃环境中保存时,研究其超微结构上的变化,羊膜的处理程序(方法)同许多文献中阐述的一样,包括硝酸纤维素滤纸、DMEM以及甘油等.结果在4℃下保存的羊膜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包括上皮细胞异常和细胞核自溶现象.作为对照,保存在-25℃环境中的羊膜则结构正常并无细胞核自溶现象.结论中低温冷冻保存方法优于甘油保存法,建议为延长羊膜的保存期可采用-25℃中低温冷冻保存方法,它具有简单、方便、经济、实用的特点.

    作者:徐国旭;郝丽莉;徐国彤;唐华;张积;卜曙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Ferguson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32例

    对32例(41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运用Ferguson手术进行治疗.结果:24例复位成功,8例后期行二次手术治疗,7髋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认为Ferguson手术是治疗6~24个月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必须掌握其适应证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冯林;王晓东;张锡庆;王科文;朱振洪;尹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先天性食管闭锁的诊断与治疗(附14例报告)

    回顾性分析11年来14例先天性食管闭锁的诊断与治疗经验.14例均经造影明确诊断.9例手术患儿中,1例Ⅰ型中途放弃治疗,2例术后脱机困难自动出院,6例治愈.4例随访者均健康生存.认为早期诊断、应用新材料、ICU的建立、加强围手术期处理、胃肠外营养的支持、新生儿麻醉的改进及外科技术的改良是提高食管闭锁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徐永根;徐洪军;朱锦祥;严向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翼状胬肉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分析(附10例报告)

    对10例翼状胬肉进行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分析.将标本分成两份,一份制成石蜡切片作常规病理检查,另一份采用H-600透射电镜进行超微病理观察.结果表明:翼状胬肉中存在正常及异常弹力纤维胶原纤维,角膜上皮细胞下由于增生纤维的侵入,使Bowman膜破坏;翼状胬肉中还可见不同程度的血管增生和退变及各种炎性细胞浸润.认为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的增生与变性是翼状胬肉突出的病理改变,同时还存在血管、细胞因素.

    作者:姚静艳;冯一中;王响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与情绪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及与情绪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糖尿病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DSQL)、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58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病程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程大于1年和病程小于1年的患者的生活质量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大于1年的患者其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生活质量较差;②情绪障碍是生活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之一,患有情绪障碍的患者与无情绪障碍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或P<0.01),患有情绪障碍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具有较差的生活质量.③DSQL生理纬度与发病数目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病程和情绪障碍均可导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主要是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较大,临床医生应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靳彦琴;兰光华;成兴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子痫前期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血液脂类变化的分析

    将妊娠32~40周的正常妊娠、子痫前期(PE)、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分成三组,均为初产妇,年龄23~32岁.对未采用任何治疗者抽取空腹8 h的肘静脉血,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磷脂(PL)、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胆酸(TBA)的水平.结果:TG、TC水平,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FFA、PL及TBA水平,均以ICP组为高(P<0.05).结果表明:ICP、PE的发生与甘油三酯、胆固醇升高无关,ICP亦存在着高水平的游离脂肪酸,磷脂的升高具有保护作用.认为FFA和PL可作为子痫前期和ICP的监测指标.

    作者:谢滟;杨伟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我院手术野皮肤消毒情况调查

    随机抽样调查该院某一天的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情况和直接观察外科医生对手术野皮肤的消毒情况.结果发现,术前患者皮肤准备仍以剃毛为主(75%),剃毛的时间多选择在手术前一日(68%);手术野皮肤消毒,各科医生操作程序不统一.认为制定术前规范和操作程序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吴影秋;刘月秀;冯薇;吴旭琴;吴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TRAIL和抗肿瘤药物协同诱导非小细胞肺癌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体外诱导非小细胞肺癌凋亡的效果及和抗肿瘤药物的协同作用.方法用20~160 ng/ml浓度范围的rhTRAIL单独及联合阿霉素、顺铂和紫醇处理体外培养的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8 h后测定细胞Caspase 3的活性变化,并于24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药物处理对NCI-H460细胞核形态的影响.结果经药物处理8 h后NCI-H460细胞的Caspase3活性提高,24 h后各处理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核固缩、碎裂等形态学改变,联合用药组上述变化更明显,细胞凋亡率更高.结论 TRAIL可以有效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的体外凋亡,其效果与作用浓度呈正相关;TRAIL和常用抗肿瘤药物有协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施敏骅;余勇;钱斌;连一新;陈锐;杜紫燕;胡华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WORT对血清饥饿及辐射诱导血清饥饿的SHG44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相对特异性抑制剂WORT(Wortmannin,渥漫青霉素)对血清饥饿的SHG44细胞及辐射诱导血清饥饿的SHG44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用甲基噻唑基四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WORT处理的血清饥饿及血清饥饿后5 Gy照射的SHG44细胞的存活率.结果血清饥饿后,1.00×10-8 mol/L~5.00×10-7 mol/L的WORT使细胞存活率随WORT浓度的升高而降低(P<0.05),5.00×10-7 mol/L~5.00×10-6 mol/L的WORT使细胞存活率的降低出现平台期,1.50×10-5~3.00×10-5 mol/L范围内细胞存活率再一次出现下降(P<0.05).实验结果表明WORT可使血清饥饿后再接受5 Gy照射的细胞存活率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血清饥饿后,渥漫青霉素可抑制SHG44细胞的增殖,并提高辐射诱导血清饥饿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通路以及PI3K家族其他成员相关.

    作者:薛景;刘芬菊;宁萍;黄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手术联合放疗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疗效分析

    采用关节镜下滑膜刨削术加术后放疗联合疗法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共19例,结果:19例均无手术并发症,早期恢复良好,经过6~33个月(平均13个月)的随访,3例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发僵与肿胀,2例复发.认为应用关节镜技术联合放疗治疗弥漫型膝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损伤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杨小海;董启榕;华锦明;黄智慧;范秋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联合MTX单次肌肉注射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分析

    对48例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者采用米非司酮+MTX联合治疗.结果:米非司酮+MTX联合治疗的治愈率为90%,一个疗程成功率为84.4%,治疗中无明显副反应.认为米非司酮联合MTX单次肌肉注射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方法简单,副作用小,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朱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475例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体会

    人工肝支持治疗术因其可暂时性替代肝脏功能,提高重型肝炎的救治成功率,在临床上已逐渐得到广泛应用[1],其中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良好的血液通路是保证治疗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我科自1999年5月以来,共进行475例中心静脉置管术,对置管及导管的护理取得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喜普妙与百优解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口服喜普妙或百优解治疗抑郁症各50例,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末评定药物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两组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从疗后2周至6周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TESS评分百优解组一些因子分显著高于喜普妙组(P<0.05).认为喜普妙治疗抑郁症疗效好,副反应小,服用方便、安全,可首选使用.

    作者:唐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内支架置入结合动脉内化疗治疗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11例

    通过对11例有反复恶心呕吐症状且不能手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患者在透视监视下置入12个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后,定期行肿瘤供血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结果:所有病例梗阻症状均获得缓解,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提示内支架置入结合动脉内化疗对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可作为标本兼治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范觉昕;王宏;丰川;许建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3个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

    测定网织红细胞(RET)百分比、网织红细胞平均体积(MRV)、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MI)等新型参数对贫血的初筛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本文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 65例贫血患者抗凝全血标本的百分比、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MI)和网织红细胞平均体积(MRV)3个参数.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结肠癌并发急性穿孔16例分析

    回顾分析16例结肠癌并发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均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腹膜炎的症状与体征,其中15例行肿瘤切除术,1例行单纯穿孔修补术.结果:14例临床治愈,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肿瘤性消耗.认为提高结肠肿瘤性穿孔的诊断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手术一期切除肿瘤是佳的治疗选择.

    作者:杨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浮膝损伤22例治疗分析

    对该院收治的22例浮膝损伤病例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根据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疗效优11例,良9例,差2例.优良率为91%.认为对浮膝损伤病例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作者:茅泳涛;董启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