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群;朱卫国;王宏盛;施鸿鸣;桂群峰
目的构建携带胰岛素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使其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内稳定表达.方法通过RT-PCR法从人胰腺组织中提取胰岛素基因片段,并将其连接入逆转录病载体pLNCX,经包装细胞PT67的包装后,获得含外源性胰岛素基因的病毒颗粒(病毒滴度达4.2×106 cfu/ml)并感染hMSCs,经过G418筛选后,用RT-PCR法、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葡萄糖刺激试验分析胰岛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携带胰岛素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成功,转导入hMSCs后能够稳定表达胰岛素基因,并分泌至细胞外持续3周以上,但对葡萄糖刺激无明显反应.结论重组人胰岛素基因逆转病毒载体能够将胰岛素基因导入hMSCs并稳定表达.
作者:王志伟;钱海鑫;陆玉华;朱铭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48例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者采用米非司酮+MTX联合治疗.结果:米非司酮+MTX联合治疗的治愈率为90%,一个疗程成功率为84.4%,治疗中无明显副反应.认为米非司酮联合MTX单次肌肉注射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方法简单,副作用小,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朱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食管贲门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管贲门癌的发病年龄逐渐老龄化.高龄食管贲门肿瘤患者有其特殊的一面,因为高龄常常伴有其他不同系统的合并症,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部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等,且各种器官组织的功能衰退使得高龄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为探讨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手术适应证、术前特殊的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本文分析我科于2001年至2004年收治的109例高龄贲门癌如下.
作者:陈一欢;沈振亚;于曙东;朱江;余云生;叶文学;焦鹏;黄浩岳;华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21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使用不同药物配方,观察其对自控静脉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术后静脉镇痛应用氟哌利多、地塞米松、恩丹西酮或三种药物相加均可明显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其中地塞米松加恩丹西酮的效果佳.
作者:冯昌栋;秦帆;张慧娟;杨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CML-BC)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采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和四色流式细胞术对58例成人CML-BC及同期420例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58例CML-BC中,CML-AML占77.6%,CML-ALL占13.8%,CML-MAL(混合性白血病)占5.2%;AL中,AML占66.2%,ALL占32.9%,MAL占1.0%.CML-AML中,CD7及CD34表达高于AML;CML-BC和CML-AML中CD7与CD34共阳性表达分别高于AL和AML(P<0.05).276例AML中,纯型占62.3%,变异型占37.7%;130例ALL中,纯型占44.6%,变异型占55.4%;42例CML-AML中,纯型占59.5%,变异型占40.5%;8例CML-ALL中,纯型与变异型各占50.0%.结论 CML-BC中干祖细胞阶段的抗原较AL高表达,变异型CML-BC与AL比例相当.
作者:朱雨;李建勇;吴雨洁;宋君红;郑文娟;杨慧;张建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i67在20例卵巢良性肿瘤、10例交界性肿瘤、42例卵巢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卵巢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卵巢良性肿瘤KI指数为2.00±1.22,交界肿瘤为10.20±5.03,卵巢癌为35.20±15.20,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Ⅲ~Ⅳ期卵巢癌KI指数为35.75±12.30,显著高于Ⅰ~Ⅱ期卵巢癌的22.00±11.20(P<0.01);中低分化癌KI指数为34.17±9.08,显著高于高分化癌的22.88±10.02(P<0.01);卵巢癌Ki指数与组织类型、淋巴转移无关(P>0.05).结果表明,卵巢癌中Ki67表达显著高于卵巢良性交界肿瘤,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指标;其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
作者:任琼珍;钱志红;胡建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测定网织红细胞(RET)百分比、网织红细胞平均体积(MRV)、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MI)等新型参数对贫血的初筛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本文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 65例贫血患者抗凝全血标本的百分比、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MI)和网织红细胞平均体积(MRV)3个参数.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对急性白血病并发感染性急性血管内溶血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并发感染性急性血管内溶血的诊断及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经联合化疗及抗生素、强的松治疗,溶血消失,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结论急性白血病并发急性血管内溶血常为细菌感染所致,在化疗同时,应加强抗感染治疗.
作者:龙启强;张日;何雪峰;周亚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机抽样调查该院某一天的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情况和直接观察外科医生对手术野皮肤的消毒情况.结果发现,术前患者皮肤准备仍以剃毛为主(75%),剃毛的时间多选择在手术前一日(68%);手术野皮肤消毒,各科医生操作程序不统一.认为制定术前规范和操作程序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吴影秋;刘月秀;冯薇;吴旭琴;吴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甲氧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ME)对大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人大肠癌低分化腺癌细胞株LS174T注射入裸鼠的脾脏后,将脾脏切除,建立类似于临床的大肠癌肝癌转移裸鼠模型.建模后第3周开始分组治疗,注射PBS 100 mg/kg(对照组)、2-ME50 mg/kg、2-ME100 mg/kg、2-ME150 mg/kg(治疗组).第7周处死动物,测量肝脏转移肿瘤瘤重、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抑瘤率、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结果肝脏转移肿瘤瘤重分别为1.28±0.31 g、0.72±0.18 g、0.48±0.12 g、0.21±0.08 g;MVD分别为17.5±5.8、9.1±2.7、3.3±1.3、0.85±0.6;抑瘤率分别为0%、43.8%、62.5%、83.6%;AI分别为4.56±2.71、7.21±4.25、17.35±4.78、20.15±5.34.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大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抑制作用与2-ME有剂量相关性.结论 2-ME通过抗肿瘤血管生成,并诱导大肠癌细胞的凋亡,对体内大肠癌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作者:马震宇;邢春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回顾性分析儿童闭合性肾外伤51例.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CT和B型超声检查,手术探查者术前行静脉肾盂造影术(IVU).45例行保守治疗,1例行肾缝合术,1例行肾盂输尿管端端吻合术,3例行患侧肾切除术,1例合并血腹行剖腹探查发现患肾周围后腹膜血肿,无活动性增大倾向,保留肾脏.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以上,肾功能改善.认为肾损伤程度的正常评估可依据CT首选检查,肾脏Ⅰ~Ⅲ级损伤和血流动力性稳定的Ⅳ级损伤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行保守治疗.
作者:洪志华;周云;严向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靶向IGF-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在体内和体外对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测定干扰后IGF-1的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体外侵袭试验进行细胞体外的侵袭力分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裸鼠成瘤实验测定IGF-1基因表达下调后胶质瘤C6细胞在体内致瘤能力的改变. 结果靶向IGF-1基因的siRNA可以有效抑制IGF-1基因的表达,使IGF-1mRNA表达减少50% ~80%,蛋白表达减少60%,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P<0.01), 降低了在裸鼠体内成瘤的能力.结论 siRNA介导的IGF-1基因下调可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生长,IGF-1可以作为胶质瘤基因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
作者:王元元;董万利;胡锦;金由辛;惠国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通过对11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统计分析,了解该院ADR的实际监测情况,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共53例,占首位,而ADR表现又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多.着重对ADR监测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作者:邱琦;陈伟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比较5种不同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条件,找到一种能在质和量上均能满足需要的体外培养条件.方法使用Percoll-Paque液(1.073 g/ml)分离人骨髓血,采用DMEM+15%的小牛血清、人体白蛋白、人血清、脐带血清及MesenCult培养基,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动态观察hMSCs的生长状况、细胞数量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纯化状况.结果 5种培养条件在一定时相内均能获得较为纯化的hMSCs,但在生长速度和纯化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 Mesen Cult是一种较为优秀的hMSCs培养基,胎儿脐带血清培养也能在短期内获得足量纯化的hMSCs,人血清的使用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金钧;黄坚;吴思荣;惠国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将hHCN2基因有效转染到HEK293细胞,建立一种研究心肌离子通道的有效模型.方法采用Lipofactamine2000脂质体将hHCN2基因转染HEK293细胞,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克隆hHCN2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 pcDNA3-hHCN4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3 d后,记录到转染成功的hHCN2基因编码的通道电流.结论该实验采用的技术稳定可靠,为开展克隆离子通道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赵欣;白霞;杨向军;周玲;蒋彬;李红霞;程绪杰;蒋文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选用小猪中厚皮片(厚0.45~0.55 mm)经戊二醛交联、胰蛋白酶、TritonX-100等处理后制成脱细胞真皮基质并与自体薄层皮片(厚0.075~0.15 mm)复合移植急诊修复软组织缺损16例.结果:术后2周皮片成活率为93.1%±2.7%,术后12周皮片收缩率为89.9%±2.5%,外观平整、质软,但色质深、欠满意.随访1年关节功能恢复令人满意.认为该法为急诊修复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且操作方便、复合皮制备简单,同时可对创伤、复杂性损伤的综合处理提供良好平台.
作者:苏卫国;祁强;林伟;李永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总结该院2002年至2005年经病理证实的副鼻窦肿瘤20例,分析其CT扫描的影像特点及诊断.结果发现,冠状位CT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病灶及其毗邻结构,对临床手术治疗的途径设计等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陆苏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应用输尿管镜对84例急性肾绞痛患者施行检查及治疗.结果:84例中,71例检查时发现为输尿管结石,同时可以治疗,7例为血块,3例为组织团块,3例进镜未成功,改开放手术.认为输尿管镜为急性肾绞痛的检查与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手段.
作者:高鹏;单玉喜;薛波新;阳东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帕金森病(PD)异动症(LID)模型,观察大鼠在药物干预前后的行为改变.方法选取内侧前脑束(MFB)注射6-OHDA建立单侧毁损PD鼠模型,给予左旋多巴(L-dopa 20 mg·kg-1·d-1)及生理盐水(NS,2 ml)干预满1个月,并设正常对照.观察大鼠的行为并每周1次阿朴吗啡诱发旋转行为,每2两次异常不自主运动(AIM)评分.结果 MFB注射点造模成功率为75%,PD大鼠的行为改变有一定的规律性,其旋转速度存在先升后降的现象;AIM评分显示异动症发生率为72%.结论选择MFB注射点造模成功率高;PD大鼠行为变化有规律性;LID的发生与波动用药、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蔡秀英;孔小明;费娜;孔岩;刘春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检测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浆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含量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的活性水平,以探讨TSP1及ADAMTS13在LN中的意义.方法用TSP1检测试剂盒和残余胶原结合试验(R-CBA)对31例LN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TSP1及ADAMTS13的活性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0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及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 LN及TTP患者血浆vWF:A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ADAMTS13活性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TTP患者TSP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N患者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别(P>0.05).18例肾活检的LN患者中,Ⅳ型患者的ADAMTS13活性低,其余三型间无显著性差别,TSP1各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ADAMTS13活性低下参与LN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LN病理类型的轻重,而ADAMTS13活性低下及TSP1水平下降共同参与TTP的发病机制.
作者:卢国元;刘芳;郭小芳;王兆钺;苏健;白霞;阮长耿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