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11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邱琦;陈伟民

关键词:药物, 不良反应, 监测
摘要:通过对11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统计分析,了解该院ADR的实际监测情况,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共53例,占首位,而ADR表现又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多.着重对ADR监测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TIMP-2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构建人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编码序列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转染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为探讨TIMP-2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基因库中已公布的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出人TIMP-2编码序列基因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及T4连接酶将目的片段插入MSCV逆转录病毒载体中.采用酶切和PCR鉴定及测序后经脂质体介导转染至PT67包装细胞中,以病毒上清感染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SHI-1,G418筛选,极限稀释法挑选单克隆细胞株,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TIMP-2的表达.结果 TIMP-2基因克隆进逆转录病毒载体MSCV中,经酶切、PCR和DNA测序证实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正确,病毒上清感染SHI-1细胞,经G418筛选并挑选出单克隆细胞,经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SHI-1细胞中TIMP-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成功构建了高表达TIMP-2的SHI-1细胞,可对其生物学行为作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振江;陈子兴;岑建农;何军;邱桥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475例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体会

    人工肝支持治疗术因其可暂时性替代肝脏功能,提高重型肝炎的救治成功率,在临床上已逐渐得到广泛应用[1],其中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良好的血液通路是保证治疗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我科自1999年5月以来,共进行475例中心静脉置管术,对置管及导管的护理取得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n,IAP)livin两种异构体livin-α和livin-β 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Bladder,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TCC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30例TCC患者的肿瘤组织、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和2例外伤所致的膀胱破裂患者的膀胱组织中livin-α和livin-β mRNA的表达.结果 30例TCC组织中livin mRNA表达阳性率为16.7%,其表达阳性的病例病理分级均为Ⅲ级,肿瘤均侵及深肌层.而3例BPH患者和2例膀胱破裂患者的膀胱组织livin mRNA表达均呈阴性.结论 livin可作为 TCC的分子标记物,可成为对TCC恶性程度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曾剑;温端改;侯建全;何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TGF-β1和CD105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TGF-β1和CD105在胰腺癌生长、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为对患者进行预后判断及生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GF-β1、CD105在52例胰腺癌和10例非肿瘤性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TGF-β1在非肿瘤性胰腺组织、胰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和80.77%,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β1的表达强度与胰腺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呈正相关(P<0.01).在52例胰腺癌中,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胰腺组织(P<0.01).胰腺癌分化程度越低,CD105标记的MVD值越高,并且TNM分期Ⅲ、Ⅳ期MVD值显著高于Ⅰ、Ⅱ期(P<0.01),淋巴结转移组的MVD值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此外,生存单因素分析TGF-β1、CD105与胰腺癌的预后有关(P<0.01).结论 TGF-β1和CD105在胰腺癌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黄文亭;冯一中;顾永平;柴玉海;李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44例报告

    对44例(52眼)糖尿病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52眼术后1周视力4.0及以下4眼,4.1~4.5 14眼,4.6~4.9 22眼,5.0及以上12眼.认为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加工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比较安全的.

    作者:顾亚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浮膝损伤22例治疗分析

    对该院收治的22例浮膝损伤病例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根据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疗效优11例,良9例,差2例.优良率为91%.认为对浮膝损伤病例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作者:茅泳涛;董启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扭转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5例睾丸扭转患者进行检查,结合手术病理情况,对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睾丸扭转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彩色多普勒诊断睾丸扭转符合率达100%.认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准确率高,可作为睾丸扭转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郑爱英;蔡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胰岛素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构建携带胰岛素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使其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内稳定表达.方法通过RT-PCR法从人胰腺组织中提取胰岛素基因片段,并将其连接入逆转录病载体pLNCX,经包装细胞PT67的包装后,获得含外源性胰岛素基因的病毒颗粒(病毒滴度达4.2×106 cfu/ml)并感染hMSCs,经过G418筛选后,用RT-PCR法、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葡萄糖刺激试验分析胰岛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携带胰岛素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成功,转导入hMSCs后能够稳定表达胰岛素基因,并分泌至细胞外持续3周以上,但对葡萄糖刺激无明显反应.结论重组人胰岛素基因逆转病毒载体能够将胰岛素基因导入hMSCs并稳定表达.

    作者:王志伟;钱海鑫;陆玉华;朱铭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药物干预对帕金森病大鼠行为的影响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帕金森病(PD)异动症(LID)模型,观察大鼠在药物干预前后的行为改变.方法选取内侧前脑束(MFB)注射6-OHDA建立单侧毁损PD鼠模型,给予左旋多巴(L-dopa 20 mg·kg-1·d-1)及生理盐水(NS,2 ml)干预满1个月,并设正常对照.观察大鼠的行为并每周1次阿朴吗啡诱发旋转行为,每2两次异常不自主运动(AIM)评分.结果 MFB注射点造模成功率为75%,PD大鼠的行为改变有一定的规律性,其旋转速度存在先升后降的现象;AIM评分显示异动症发生率为72%.结论选择MFB注射点造模成功率高;PD大鼠行为变化有规律性;LID的发生与波动用药、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蔡秀英;孔小明;费娜;孔岩;刘春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复方地塞米松软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采用比色法测定复方地塞米松软膏的含量,并对73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0.38%,n=6),治疗外阴营养不良总有效率为91.78%.对照组为71.04%,两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易于控制,使用方便,临床应用疗效好.

    作者:王明丽;胡祥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母乳性黄疸患儿体液免疫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患儿体液免疫的变化特点,并分析血清胆红素水平与体液免疫各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观察组选择母乳性黄疸患儿38例,按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A组(血清胆红素<205 μmol/L)和B组(血清胆红素≥205 μmol/L);对照组选择健康儿40例为C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23,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结果 B组CD23、IgA、IgG、IgM明显低于A组及C组(P<0.01),A组CD23、IgA、IgG、IgM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母乳性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稍增高即可降低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朱国际;陆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Ferguson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32例

    对32例(41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运用Ferguson手术进行治疗.结果:24例复位成功,8例后期行二次手术治疗,7髋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认为Ferguson手术是治疗6~24个月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必须掌握其适应证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冯林;王晓东;张锡庆;王科文;朱振洪;尹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1例分析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原发性甲旁亢)是由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加而引起的一种较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常因钙磷代谢紊乱导致骨髂、肾脏、消化系统病变.其临床表现复杂,常易延误诊治.2001年1月至2005年4月我院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原发性甲旁亢1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健;李德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龄食管贲门癌109例外科治疗分析

    食管贲门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管贲门癌的发病年龄逐渐老龄化.高龄食管贲门肿瘤患者有其特殊的一面,因为高龄常常伴有其他不同系统的合并症,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部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等,且各种器官组织的功能衰退使得高龄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为探讨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手术适应证、术前特殊的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本文分析我科于2001年至2004年收治的109例高龄贲门癌如下.

    作者:陈一欢;沈振亚;于曙东;朱江;余云生;叶文学;焦鹏;黄浩岳;华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与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CML-BC)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采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和四色流式细胞术对58例成人CML-BC及同期420例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58例CML-BC中,CML-AML占77.6%,CML-ALL占13.8%,CML-MAL(混合性白血病)占5.2%;AL中,AML占66.2%,ALL占32.9%,MAL占1.0%.CML-AML中,CD7及CD34表达高于AML;CML-BC和CML-AML中CD7与CD34共阳性表达分别高于AL和AML(P<0.05).276例AML中,纯型占62.3%,变异型占37.7%;130例ALL中,纯型占44.6%,变异型占55.4%;42例CML-AML中,纯型占59.5%,变异型占40.5%;8例CML-ALL中,纯型与变异型各占50.0%.结论 CML-BC中干祖细胞阶段的抗原较AL高表达,变异型CML-BC与AL比例相当.

    作者:朱雨;李建勇;吴雨洁;宋君红;郑文娟;杨慧;张建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41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随着糖尿病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有进展速度快、进入临床肾病期就难以治疗等特点,因此及早进行干预显得特别重要.低蛋白饮食、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是公认的治疗措施,但是减少尿蛋白的措施比较少[1].2004年11月至2005年5月我科应用注射和口服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41例,疗效明显.

    作者:宗海军;董吉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CD105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CD105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与骨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用CD105单抗标记并检测38例骨巨细胞瘤中的微血管密度.结果骨巨细胞瘤组织学分级Ⅰ级与Ⅱ级、Ⅰ级与Ⅲ级、Ⅱ级与Ⅲ级间,其MVD值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值与放射学分级相关.浸润型肿瘤的MVD值明显高于静止型,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组的骨巨细胞瘤其MVD值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CD105标记的MVD值与组织学分级无关,与放射学分级和肿瘤复发有关,CD105标记的MVD可作为预测骨巨细胞瘤复发的客观依据.

    作者:蔡颖;冯一中;张熔熔;唐威;王利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儿闭合性肾外伤51例诊治分析

    回顾性分析儿童闭合性肾外伤51例.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CT和B型超声检查,手术探查者术前行静脉肾盂造影术(IVU).45例行保守治疗,1例行肾缝合术,1例行肾盂输尿管端端吻合术,3例行患侧肾切除术,1例合并血腹行剖腹探查发现患肾周围后腹膜血肿,无活动性增大倾向,保留肾脏.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以上,肾功能改善.认为肾损伤程度的正常评估可依据CT首选检查,肾脏Ⅰ~Ⅲ级损伤和血流动力性稳定的Ⅳ级损伤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行保守治疗.

    作者:洪志华;周云;严向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WORT对血清饥饿及辐射诱导血清饥饿的SHG44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相对特异性抑制剂WORT(Wortmannin,渥漫青霉素)对血清饥饿的SHG44细胞及辐射诱导血清饥饿的SHG44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用甲基噻唑基四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WORT处理的血清饥饿及血清饥饿后5 Gy照射的SHG44细胞的存活率.结果血清饥饿后,1.00×10-8 mol/L~5.00×10-7 mol/L的WORT使细胞存活率随WORT浓度的升高而降低(P<0.05),5.00×10-7 mol/L~5.00×10-6 mol/L的WORT使细胞存活率的降低出现平台期,1.50×10-5~3.00×10-5 mol/L范围内细胞存活率再一次出现下降(P<0.05).实验结果表明WORT可使血清饥饿后再接受5 Gy照射的细胞存活率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血清饥饿后,渥漫青霉素可抑制SHG44细胞的增殖,并提高辐射诱导血清饥饿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通路以及PI3K家族其他成员相关.

    作者:薛景;刘芬菊;宁萍;黄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病治疗中的应用

    对经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的重症患者26例按病因分类,并分析治疗前后肾功能、血气、电解质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1例难治性心衰和1例肾病综合征经超滤后好转,1例感染性休克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36 h后血压稳定,10例慢性肾衰合并低血压者肾功能改善且治疗中生命体征平稳,1例脑出血合并肾衰者病情好转,1例死亡.认为CBP能有效减少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慢性肾衰行血液透析治疗致低血压者行CBP治疗安全有效;CBP治疗脑出血合并肾衰不会增加颅内压.

    作者:宋锴;石永兵;沈华英;施晓松;金东华;姜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