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D105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蔡颖;冯一中;张熔熔;唐威;王利军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 CD105,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研究CD105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与骨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用CD105单抗标记并检测38例骨巨细胞瘤中的微血管密度.结果骨巨细胞瘤组织学分级Ⅰ级与Ⅱ级、Ⅰ级与Ⅲ级、Ⅱ级与Ⅲ级间,其MVD值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值与放射学分级相关.浸润型肿瘤的MVD值明显高于静止型,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组的骨巨细胞瘤其MVD值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CD105标记的MVD值与组织学分级无关,与放射学分级和肿瘤复发有关,CD105标记的MVD可作为预测骨巨细胞瘤复发的客观依据.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1例分析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原发性甲旁亢)是由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加而引起的一种较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常因钙磷代谢紊乱导致骨髂、肾脏、消化系统病变.其临床表现复杂,常易延误诊治.2001年1月至2005年4月我院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原发性甲旁亢1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健;李德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内支架置入结合动脉内化疗治疗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11例

    通过对11例有反复恶心呕吐症状且不能手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患者在透视监视下置入12个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后,定期行肿瘤供血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结果:所有病例梗阻症状均获得缓解,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提示内支架置入结合动脉内化疗对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可作为标本兼治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范觉昕;王宏;丰川;许建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第四脑室肿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肿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10例第四脑室肿瘤的MRI表现.结果术前定位正确率为100%,定性正确率为70%.10例肿瘤中,2例室管膜瘤,2例髓母细胞瘤,2例脉络丛乳头瘤,2例星形细胞瘤,1例胆脂瘤,1例转移瘤.结论 MRI对第四脑室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瑾瑜;沈海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Ferguson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32例

    对32例(41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运用Ferguson手术进行治疗.结果:24例复位成功,8例后期行二次手术治疗,7髋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认为Ferguson手术是治疗6~24个月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必须掌握其适应证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冯林;王晓东;张锡庆;王科文;朱振洪;尹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475例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体会

    人工肝支持治疗术因其可暂时性替代肝脏功能,提高重型肝炎的救治成功率,在临床上已逐渐得到广泛应用[1],其中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良好的血液通路是保证治疗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我科自1999年5月以来,共进行475例中心静脉置管术,对置管及导管的护理取得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Survivin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Survivin的蛋白产物在原发性胆囊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特点.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原发性胆囊癌中Survivin的表达,并以同期20例慢性胆囊炎作对照.结果①原发性胆囊癌的Survivin基因蛋白产物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相应的良性对照组.②Survivin在低分化、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组的表达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无转移组.③Survivin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低于Survivin阴性患者.结论在原发性胆囊癌细胞中Survivin表达上调,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urvivin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有助于反映原发性胆囊癌的生物学特性,为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指标,并为干预性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牛坚;陆艺;钱海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茧症6例诊治分析

    腹茧症是一种少见的腹部疾患.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而不易确诊.但随着对此病认识的加深,近年不断有报道.现对1997年至2004年来我们收治的腹茧症6例分析如下.

    作者:谢于;李德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急诊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16例疗效观察

    选用小猪中厚皮片(厚0.45~0.55 mm)经戊二醛交联、胰蛋白酶、TritonX-100等处理后制成脱细胞真皮基质并与自体薄层皮片(厚0.075~0.15 mm)复合移植急诊修复软组织缺损16例.结果:术后2周皮片成活率为93.1%±2.7%,术后12周皮片收缩率为89.9%±2.5%,外观平整、质软,但色质深、欠满意.随访1年关节功能恢复令人满意.认为该法为急诊修复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且操作方便、复合皮制备简单,同时可对创伤、复杂性损伤的综合处理提供良好平台.

    作者:苏卫国;祁强;林伟;李永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与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CML-BC)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采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和四色流式细胞术对58例成人CML-BC及同期420例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58例CML-BC中,CML-AML占77.6%,CML-ALL占13.8%,CML-MAL(混合性白血病)占5.2%;AL中,AML占66.2%,ALL占32.9%,MAL占1.0%.CML-AML中,CD7及CD34表达高于AML;CML-BC和CML-AML中CD7与CD34共阳性表达分别高于AL和AML(P<0.05).276例AML中,纯型占62.3%,变异型占37.7%;130例ALL中,纯型占44.6%,变异型占55.4%;42例CML-AML中,纯型占59.5%,变异型占40.5%;8例CML-ALL中,纯型与变异型各占50.0%.结论 CML-BC中干祖细胞阶段的抗原较AL高表达,变异型CML-BC与AL比例相当.

    作者:朱雨;李建勇;吴雨洁;宋君红;郑文娟;杨慧;张建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44例报告

    对44例(52眼)糖尿病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52眼术后1周视力4.0及以下4眼,4.1~4.5 14眼,4.6~4.9 22眼,5.0及以上12眼.认为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加工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比较安全的.

    作者:顾亚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经双侧额部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

    对10例鞍结节和5例鞍膈脑膜瘤经翼点入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切除)13例,近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视力视野改善9例,无变化4例,恶化2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尿崩5例,后均恢复正常.认为鞍结节和向前生长的鞍膈脑膜瘤经双侧额部纵裂入路能获得良好暴露和切除,预后良好.

    作者:陈华群;朱卫国;王宏盛;施鸿鸣;桂群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复方地塞米松软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采用比色法测定复方地塞米松软膏的含量,并对73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0.38%,n=6),治疗外阴营养不良总有效率为91.78%.对照组为71.04%,两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易于控制,使用方便,临床应用疗效好.

    作者:王明丽;胡祥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Ki67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i67在20例卵巢良性肿瘤、10例交界性肿瘤、42例卵巢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卵巢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卵巢良性肿瘤KI指数为2.00±1.22,交界肿瘤为10.20±5.03,卵巢癌为35.20±15.20,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Ⅲ~Ⅳ期卵巢癌KI指数为35.75±12.30,显著高于Ⅰ~Ⅱ期卵巢癌的22.00±11.20(P<0.01);中低分化癌KI指数为34.17±9.08,显著高于高分化癌的22.88±10.02(P<0.01);卵巢癌Ki指数与组织类型、淋巴转移无关(P>0.05).结果表明,卵巢癌中Ki67表达显著高于卵巢良性交界肿瘤,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指标;其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

    作者:任琼珍;钱志红;胡建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吻合器痔环切除术与传统的痔切除术的疗效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吻合器痔环切除术52例和传统痔核切除术30例的术后不适及并发症.结果:两组间术后烦躁、切口渗血、止痛剂的应用、镇痛泵的应用、术后第一次大便时便中带血、尿潴留、尿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肛周肿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9~12个月,两组均无复发,无肛门狭窄及大便失禁等并发症.认为吻合器痔环切除术是治疗内痔及混合痔的一种新技术,具有手术简单、术后恢复快、痛苦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陶桂珍;吴浩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母乳性黄疸患儿体液免疫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患儿体液免疫的变化特点,并分析血清胆红素水平与体液免疫各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观察组选择母乳性黄疸患儿38例,按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A组(血清胆红素<205 μmol/L)和B组(血清胆红素≥205 μmol/L);对照组选择健康儿40例为C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23,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结果 B组CD23、IgA、IgG、IgM明显低于A组及C组(P<0.01),A组CD23、IgA、IgG、IgM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母乳性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稍增高即可降低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朱国际;陆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先天性食管闭锁的诊断与治疗(附14例报告)

    回顾性分析11年来14例先天性食管闭锁的诊断与治疗经验.14例均经造影明确诊断.9例手术患儿中,1例Ⅰ型中途放弃治疗,2例术后脱机困难自动出院,6例治愈.4例随访者均健康生存.认为早期诊断、应用新材料、ICU的建立、加强围手术期处理、胃肠外营养的支持、新生儿麻醉的改进及外科技术的改良是提高食管闭锁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徐永根;徐洪军;朱锦祥;严向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我院11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通过对11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统计分析,了解该院ADR的实际监测情况,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共53例,占首位,而ADR表现又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多.着重对ADR监测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作者:邱琦;陈伟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不稳定颈动脉斑块脑梗死患者的血hs-CRP水平研究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性与脑梗死的关系,寻找不稳定性颈动脉粥样斑块可能的血清学标志.方法对88例颈内动脉系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根据结果分成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同时行血高敏C-反应蛋白(hs_CRP)水平检测.结果①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70例(79.55%),其中36例(40.91%)伴不稳定斑块且多位于梗死侧,梗死侧不稳斑块构成比显著高于非梗死侧(P<0.001).②不稳定斑块组hs_CRP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及对照组;危险度分析显示血hs_CRP水平升高易发生不稳定斑块(OR=2.05,95%CI 1.419~7.3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_CRP与不稳斑定块有关(P<0.05).结论①不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之间关系密切.②hs_CRP可能是一项独立的反映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血清标志物.

    作者:张文跃;赵合庆;李文;包仕尧;余荣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TSRH内固定术治疗腰骶部结核、肿瘤的临床观察

    对腰骶部结核8例和腰骶部肿瘤3例分别采用结核病灶清除和肿瘤切除加植骨后应用TSRH内固定术.1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3个月至24个月,平均13.5个月.采用X线、CT及MRI检查,见内固定位置满意,植骨大部分或者全部融合.患者腰骶部疼痛及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果表明,对腰骶部结核、肿瘤采用结核病灶清除、肿瘤切除加植骨后应用TSRH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黄智慧;华锦明;成茂华;杨小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甲氧雌二醇对大肠癌肝转移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甲氧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ME)对大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人大肠癌低分化腺癌细胞株LS174T注射入裸鼠的脾脏后,将脾脏切除,建立类似于临床的大肠癌肝癌转移裸鼠模型.建模后第3周开始分组治疗,注射PBS 100 mg/kg(对照组)、2-ME50 mg/kg、2-ME100 mg/kg、2-ME150 mg/kg(治疗组).第7周处死动物,测量肝脏转移肿瘤瘤重、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抑瘤率、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结果肝脏转移肿瘤瘤重分别为1.28±0.31 g、0.72±0.18 g、0.48±0.12 g、0.21±0.08 g;MVD分别为17.5±5.8、9.1±2.7、3.3±1.3、0.85±0.6;抑瘤率分别为0%、43.8%、62.5%、83.6%;AI分别为4.56±2.71、7.21±4.25、17.35±4.78、20.15±5.34.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大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抑制作用与2-ME有剂量相关性.结论 2-ME通过抗肿瘤血管生成,并诱导大肠癌细胞的凋亡,对体内大肠癌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作者:马震宇;邢春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