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桂珍;吴浩荣
分析19例外伤生大脑镰旁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结果:治愈18例,另1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发现外伤性大脑镰旁血肿患者早期意识障碍不严重,其典型表现为对侧下肢单瘫或对侧偏瘫,下肢重于上肢,称为大脑镰综合征.认为头颅CT显示大脑纵裂池增粗的高密度影直径≥1 cm及pseudodelta征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标准;以神经功能障碍或病情稳定与否来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夏为民;龚德生;王穗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94例淋菌性结膜炎患儿使用泰利必妥眼液治疗,并全身使用青霉素或先锋霉素,对合并泪囊炎者予泪道冲洗.结果94例均于3~9 d后症状消失,经细菌学检查阴性,未见不良反应.认为泰利必妥眼液治疗儿童淋菌性结膜炎高效、安全.
作者:林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21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使用不同药物配方,观察其对自控静脉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术后静脉镇痛应用氟哌利多、地塞米松、恩丹西酮或三种药物相加均可明显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其中地塞米松加恩丹西酮的效果佳.
作者:冯昌栋;秦帆;张慧娟;杨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机抽样调查该院某一天的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情况和直接观察外科医生对手术野皮肤的消毒情况.结果发现,术前患者皮肤准备仍以剃毛为主(75%),剃毛的时间多选择在手术前一日(68%);手术野皮肤消毒,各科医生操作程序不统一.认为制定术前规范和操作程序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吴影秋;刘月秀;冯薇;吴旭琴;吴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采用关节镜下滑膜刨削术加术后放疗联合疗法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共19例,结果:19例均无手术并发症,早期恢复良好,经过6~33个月(平均13个月)的随访,3例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发僵与肿胀,2例复发.认为应用关节镜技术联合放疗治疗弥漫型膝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损伤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杨小海;董启榕;华锦明;黄智慧;范秋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构建人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编码序列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转染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为探讨TIMP-2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基因库中已公布的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出人TIMP-2编码序列基因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及T4连接酶将目的片段插入MSCV逆转录病毒载体中.采用酶切和PCR鉴定及测序后经脂质体介导转染至PT67包装细胞中,以病毒上清感染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SHI-1,G418筛选,极限稀释法挑选单克隆细胞株,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TIMP-2的表达.结果 TIMP-2基因克隆进逆转录病毒载体MSCV中,经酶切、PCR和DNA测序证实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正确,病毒上清感染SHI-1细胞,经G418筛选并挑选出单克隆细胞,经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SHI-1细胞中TIMP-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成功构建了高表达TIMP-2的SHI-1细胞,可对其生物学行为作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振江;陈子兴;岑建农;何军;邱桥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将hHCN2基因有效转染到HEK293细胞,建立一种研究心肌离子通道的有效模型.方法采用Lipofactamine2000脂质体将hHCN2基因转染HEK293细胞,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克隆hHCN2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 pcDNA3-hHCN4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3 d后,记录到转染成功的hHCN2基因编码的通道电流.结论该实验采用的技术稳定可靠,为开展克隆离子通道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赵欣;白霞;杨向军;周玲;蒋彬;李红霞;程绪杰;蒋文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通过对11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统计分析,了解该院ADR的实际监测情况,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共53例,占首位,而ADR表现又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多.着重对ADR监测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作者:邱琦;陈伟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口服喜普妙或百优解治疗抑郁症各50例,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末评定药物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两组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从疗后2周至6周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TESS评分百优解组一些因子分显著高于喜普妙组(P<0.05).认为喜普妙治疗抑郁症疗效好,副反应小,服用方便、安全,可首选使用.
作者:唐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14例正常对照者和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行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分别采用常规无非均匀性衰减校正(NC)和133Ba非均匀性衰减校正(AC)技术,比较NC和AC处理后的心肌断层图像.结果:在正常对照组中,NC图像显示左心室心肌各节段之间放射性呈不均匀分布;AC图像显示左心室心肌各节段之间放射性分布均匀性明显改善,更能反映真实情况.在冠心病组中,AC图像显示诊断病变冠状动脉的准确性比NC图像明显提高.认为133Ba非均匀性衰减校正系统对心肌断层显像的组织放射性非均匀衰减和散射效应有良好的校正作用,有利于提高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魏福祥;万卫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为羊膜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化学性烧伤等许多眼表疾病寻找一种简单实用的中期保存方法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取自同一来源的羊膜组织分别在4℃和-25℃环境中保存时,研究其超微结构上的变化,羊膜的处理程序(方法)同许多文献中阐述的一样,包括硝酸纤维素滤纸、DMEM以及甘油等.结果在4℃下保存的羊膜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包括上皮细胞异常和细胞核自溶现象.作为对照,保存在-25℃环境中的羊膜则结构正常并无细胞核自溶现象.结论中低温冷冻保存方法优于甘油保存法,建议为延长羊膜的保存期可采用-25℃中低温冷冻保存方法,它具有简单、方便、经济、实用的特点.
作者:徐国旭;郝丽莉;徐国彤;唐华;张积;卜曙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回顾性分析11年来14例先天性食管闭锁的诊断与治疗经验.14例均经造影明确诊断.9例手术患儿中,1例Ⅰ型中途放弃治疗,2例术后脱机困难自动出院,6例治愈.4例随访者均健康生存.认为早期诊断、应用新材料、ICU的建立、加强围手术期处理、胃肠外营养的支持、新生儿麻醉的改进及外科技术的改良是提高食管闭锁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徐永根;徐洪军;朱锦祥;严向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腰骶部结核8例和腰骶部肿瘤3例分别采用结核病灶清除和肿瘤切除加植骨后应用TSRH内固定术.1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3个月至24个月,平均13.5个月.采用X线、CT及MRI检查,见内固定位置满意,植骨大部分或者全部融合.患者腰骶部疼痛及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果表明,对腰骶部结核、肿瘤采用结核病灶清除、肿瘤切除加植骨后应用TSRH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黄智慧;华锦明;成茂华;杨小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采用比色法测定复方地塞米松软膏的含量,并对73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0.38%,n=6),治疗外阴营养不良总有效率为91.78%.对照组为71.04%,两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易于控制,使用方便,临床应用疗效好.
作者:王明丽;胡祥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帕金森病(PD)异动症(LID)模型,观察大鼠在药物干预前后的行为改变.方法选取内侧前脑束(MFB)注射6-OHDA建立单侧毁损PD鼠模型,给予左旋多巴(L-dopa 20 mg·kg-1·d-1)及生理盐水(NS,2 ml)干预满1个月,并设正常对照.观察大鼠的行为并每周1次阿朴吗啡诱发旋转行为,每2两次异常不自主运动(AIM)评分.结果 MFB注射点造模成功率为75%,PD大鼠的行为改变有一定的规律性,其旋转速度存在先升后降的现象;AIM评分显示异动症发生率为72%.结论选择MFB注射点造模成功率高;PD大鼠行为变化有规律性;LID的发生与波动用药、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蔡秀英;孔小明;费娜;孔岩;刘春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32例(41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运用Ferguson手术进行治疗.结果:24例复位成功,8例后期行二次手术治疗,7髋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认为Ferguson手术是治疗6~24个月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必须掌握其适应证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冯林;王晓东;张锡庆;王科文;朱振洪;尹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测定网织红细胞(RET)百分比、网织红细胞平均体积(MRV)、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MI)等新型参数对贫血的初筛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本文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 65例贫血患者抗凝全血标本的百分比、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MI)和网织红细胞平均体积(MRV)3个参数.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随着糖尿病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有进展速度快、进入临床肾病期就难以治疗等特点,因此及早进行干预显得特别重要.低蛋白饮食、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是公认的治疗措施,但是减少尿蛋白的措施比较少[1].2004年11月至2005年5月我科应用注射和口服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41例,疗效明显.
作者:宗海军;董吉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回顾分析16例结肠癌并发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均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腹膜炎的症状与体征,其中15例行肿瘤切除术,1例行单纯穿孔修补术.结果:14例临床治愈,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肿瘤性消耗.认为提高结肠肿瘤性穿孔的诊断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手术一期切除肿瘤是佳的治疗选择.
作者:杨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44例(52眼)糖尿病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52眼术后1周视力4.0及以下4眼,4.1~4.5 14眼,4.6~4.9 22眼,5.0及以上12眼.认为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加工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比较安全的.
作者:顾亚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