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NG4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王金志;缪竞诚;盛伟华;谢宇锋;杨吉成

关键词:原核表达, 抗体, ING4
摘要:目的 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并纯化ING4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 构建表达载体pET-21a(+)-ING4,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 构建的表达载体pET-21a(+)-hGDNF经酶切、PCR鉴定均出现750 bp左右的条带,测序结果正确,用IPTG诱导转化菌有30KD大小的目的 条带,表达的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10%以上,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后其纯度可达70%以上.用纯化的ING4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结论 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为下阶段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青年结直肠癌的临床、内镜和病理分析

    对51例小于4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149例年龄大于65岁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探讨青年结直肠癌的特点.结果 :青年结直肠癌患者较多有肿瘤或癌前病变家族史,临床症状不典型,以直肠多见,分化差,发展快,病程短;应注意早期诊断.

    作者:袁健;童紫英;樊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大部切除手术后胃瘫18例

    对中西医综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18例进行分析,探讨胃大部切除手术后胃瘫的病因,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综合方法,结果:245例胃大部切除患者中出现了18例胃瘫,所有病例经综合治疗后在10~20 d内治愈.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瘫效果好.

    作者:芮斌;张锦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种植体磁性固位全口义齿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种植体磁性附着体固位全口义齿的临床应用.方法 下颌牙槽嵴严重萎缩吸收的全口义齿患者,在下颌骨前牙区骨内植入2枚种植体,4个月后制作覆盖全口义齿,磁铁安装在义齿面内,衔铁固定在种植体上,利用磁性附着体的磁吸力使全口义齿固位在牙槽骨上.结果 种植体磁性固位全口义齿固位良好,患者说话和咀嚼效果满意.结论 种植体磁性附体固位全口义齿,对于牙槽嵴严重萎缩吸收的患者,能明显示改善固位和咀嚼效果.

    作者:杨建新;沈喘明;刘瑾;徐凤娟;周丽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20例临床确诊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初诊时及治疗前后不同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的表达.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结果 显示ITP患者初诊时PAIgG、PAIgA及PAIgM抗体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AIgG、PAIgM、PAIgA表达水平与血小板数之间均呈负相关.予激素等免疫治疗无效转变为慢性ITP的患者初诊时PAIgM抗体水平要明显高于激素治疗有效的急性ITP患者,并且PAIgM异常增高或联合PAIgG增高的比例要显著多于急性ITP患者(P<0.05).35例PAIgG和PAIgM同时升高的ITP患者,在有效治疗血小板升至正常后,PAIgG、PAIgM抗体表达水平均有显著下降.提示ITP的发生与血小板抗体密切相关,初诊ITP患者PAIgM单独或联合PAIgG异常增高常提示预后不良,易转变为慢性ITP.

    作者:曹祥山;谢晓宝;顾伟英;邱国强;刘琰;华晓莹;严峰;杨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应用官腔镜诊断和处理取出困难的宫内节育器65例分析

    对65例带环妇女常规取环失败者采用宫腔镜检查及取环,发现9例环在宫腔位置正常,50例在宫腔可窥视到环,但有不同程度的宫壁嵌顿、变形等,宫腔内未见环者6例.镜检后从宫腔取出环59例,开腹取环1例.提示用宫腔镜对诊断处理取出困难的宫内节育器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同时可明确节育环是否存在宫腔及其在宫腔的位置.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乳腺癌保乳手术切缘的训练

    目的 在开展乳腺癌保乳手术前进行保乳手术切缘的训练,以保证在行保乳手术时尽可能减少切缘阳性的发生和保持乳腺的美观.方法 利用乳腺癌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术中先行乳腺肿块切除病理活检的机会,按照正规保乳手术肿块切除的方法进行训练.结果 通过保乳手术切缘训练,达到了减少肿块切缘阳性和重塑乳房美观的要求.为开展保乳手术打下良好的基础.结论 保乳手术开展前进行保乳手术切缘训练,有助于保乳手术的顺利开展.

    作者:田力平;钱海鑫;赵东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特征探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dete ketotic acid,DKA)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其来势凶险,临床变化多端,极易误诊.现将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所遇58例DKA患者的临床特征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对内皮细胞分泌NO、NOS的影响

    目的 研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内皮细胞分泌NO和NOS活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以阐明其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降脂外作用.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分别用不同浓度TNF-α刺激,在50 ng/ml TNF-α刺激的基础上用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0.1 μmol/L、1.0 μmol/L、10.0 μmmol/L)及10μmmol/L辛伐他汀+0.2 mmol/L甲羟戊酸共育,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上清NO的浓度,用化学比色法测定NOS的活力.结果 不同浓度的TNF-α刺激24 h后,培养液上清液NO浓度、cNOS活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iNOS活力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TNF-α(50 ng/ml)刺激组相比,各浓度的辛伐他汀明显增加NO的生成,提高cNOS的活性(P<0.01),降低iNOS活力,而该作用可被甲羟戊酸逆转.结论 TNF-α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NO的生成,降低cNOS的活性,辛伐他汀可以增加NO的生成,提高cNOS的活性,而该作用可被甲羟戊酸逆转.辛伐他汀降脂外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甲羟戊酸的合成而实现的.

    作者:杨静;刘志华;程绪杰;李红霞;蒋文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41例性病疑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使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及(SLL-90)90IR症状自评量表对41例性病疑病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分析性病疑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个性特点.结果 :性病疑病患者的MMPI示疑病抑郁、病态人格、神经衰弱及社会内向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SLL-90示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及偏执等因子也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某些性病疑病症患者不仅具有人格异常,而且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上应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治疗,必要时给予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物治疗.

    作者:蔡美红;陈玲玲;卜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P-糖蛋白对大鼠海马细胞外液卡马西平浓度的调节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P-糖蛋白对海马细胞外液卡马西平浓度的调节,评估维拉帕米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微透析技术,按实验需要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慢性癫痫(PTZ)组及维拉帕米干预组,每组10只大鼠,分别测定海马细胞外液、血清卡马西平浓度,并计算细胞外液/血清比值.结果 慢性癫痫大鼠海马细胞外液卡马西平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大鼠,而两组血浓度相差不大;通过探针局部灌注Verapamil可提高CBZ在脑中的浓度,使得其与血中的浓度比值也相应提高.结论 P-gp能调节脑细胞外液卡与西平浓度;予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可提高细胞外液药物浓度.

    作者:楚冰;包仕尧;周旭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附4例报告)

    回顾性分析采用完全腹腔镜下和腹腔镜辅助下完成的4例胃癌根治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D2),无中转开腹;术中平均失血100 ml,手术耗时平均320 min,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3.5 d;术后未出现特殊并发症;随访1~8月患者各项指标无异常.提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技术上可行,近期效果良好.

    作者:邢春根;王浩炜;龚巍;吴永友;危少华;吴浩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38例前置胎盘的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138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探讨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结果 :138例前置胎盘患者,平均年龄28.95±3.21岁.初产妇92例,经产妇46例.有刮宫史121例(87.68%).产前出血113例(81.88%),产后出血37例(26.81%),无孕产妇死亡.早产儿67例(47.86%),围产儿死亡4例.提示:前置胎盘的发生与年龄、子宫内膜损伤等因素有关,B超检查是其重要的诊断手段.警惕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这对改善母婴预后极为重要.

    作者:许咏乐;杨伟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hTERT启动子驱动的HSV-TK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制备

    目的 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驱动的HSV-TK基因重组腺病毒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体内外实验提供依据.方法 PDC312-TP质粒和PSUCMV-TK质粒经EcoR I,Sal I酶切连接构建PDC312-TP-TK,将质粒PDC312-TP-TK与含有5型腺病毒右臂的质粒Pbhge3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共转染至293细胞,经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PSG-TP-TK,PSG-TP-TK在293细胞中大量扩增并通过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测其滴度.结果 质粒PDC312-TP-TK经酶切鉴定正确,扩增得到的PSG-TP-TK经PCR扩增证实为hTERT启动子驱动的HSV-TK重组腺病毒,腺病毒滴度为1.9×1010pfu/ml.结论 该实验为重组腺病毒PSG-TP-TK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打下了基础.

    作者:谢于;张子祥;朱兴国;李德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膝关节僵直18例报告

    应用髌骨近侧小切口,对18例膝关节僵直患者粘连组织进行松解,术中应用手法逐渐屈曲膝关节,以达到有效的屈曲角度.术后随访6月~8年,参照佟纪元等膝关节粘连松解后功能评分标准,结果提示优1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9%.提示:小切口治疗膝关节僵直,具有创伤小、感染发生率低、皮肤不易坏死、屈曲度高等优点.

    作者:朱贤;王创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可达龙与艾司洛尔联合使用治疗肺叶切除术后室性心律失常

    目的 观察可达龙与艾司洛尔联合使用治疗肺叶切除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比较单独使用可达龙与联合使用艾司洛尔对肺叶切除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用药后心率、血压的衰化及其副作用.结果 联合使用艾司洛尔组对肺叶切除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可达龙组(有效率分别为:90%和65%,P<0.05),联合使用艾司洛尔不会增加可达龙的降压作用,而且其他副作用出现的也很少.结论 联合使用艾司洛尔组对肺叶切除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可达龙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忠诚;黄海涛;秦涌;马海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抑癌基因RASSF1A在肝癌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RASSF1A在肝癌组织以及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相关因素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4例手术切除的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以及4株肝癌细胞株(SMMC7721、HepG2、BEL7402和BEL7703(由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提供).用RT-PCR和Northern Blot的方法来分析基因RASSF1A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67%的原发性肝癌组织中未检测到RASSF1A的mRNA,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仅33%的样本未表达RASSF1A;75%(3/4)肝癌细胞株也未表达RASSF1A.结论 RASSF1A在肝癌中是一潜在的抑癌基因,RASSF1A基因的失表达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RASSF1A的表达情况可用于对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结合临床相关因素对肝癌预后评估也有帮助.

    作者:周晓俊;秦磊;薛万江;刘建夏;田力平;钱海鑫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附10例报告)

    应用股骨交锁髓内钉共治疗10例转子下骨折(2例合并股骨干骨折).评价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6.3个月.全部骨折愈合.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提示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固定可靠、愈合快,是一种可行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周峰;姜为民;唐天驷;杨惠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脐旁右侧半环形切口行幽门环肌切开术15例分析

    对采用脐旁右侧半环形切口行幽门环肌切开术的15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采用脐旁右侧半环形切口行幽门环肌切开术的临床意义及适应症.结果 :15例均获痊愈,无十二指肠端黏膜破裂或梗阻解除不完全、切口感染、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个月至2年,近、远期效果良好.提示脐旁右侧半环形切口比传统手术切口更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黄顺根;汪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4年剖宫产率及主要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回顾性分析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近14年来剖宫产的临床资料.总结14年来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结果 :(1)剖宫产率逐年上升,从1990年的13.12%上升到2003年的38.14%(P<0.01).(2)1990年至1999年剖宫产指征第1位是难产,2000年至2003年社会因素已跃居至第1位.(3)以难产、胎儿窘迫、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臀位为指征的剖宫产增加.提示剖宫产指征普遍放宽,社会因素致剖宫产显著增加是造成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控制因社会因素而行的不必要剖宫产.

    作者:胡少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海绵窦颈内动脉损伤所致严重鼻出血3例报告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诊,颅脑外伤后海绵窦动脉瘘、动脉瘤所致的严重鼻出血极少见,本文介绍了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3例海绵窦动静脉瘘、动静脉瘤并发严重鼻出血的病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作一简单介绍.

    作者:凌红阳;周慧;肖根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