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糖蛋白对大鼠海马细胞外液卡马西平浓度的调节作用研究

楚冰;包仕尧;周旭平

关键词:慢性癫痫, P-糖蛋白, 卡马西平, 维拉帕米
摘要:目的 观察P-糖蛋白对海马细胞外液卡马西平浓度的调节,评估维拉帕米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微透析技术,按实验需要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慢性癫痫(PTZ)组及维拉帕米干预组,每组10只大鼠,分别测定海马细胞外液、血清卡马西平浓度,并计算细胞外液/血清比值.结果 慢性癫痫大鼠海马细胞外液卡马西平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大鼠,而两组血浓度相差不大;通过探针局部灌注Verapamil可提高CBZ在脑中的浓度,使得其与血中的浓度比值也相应提高.结论 P-gp能调节脑细胞外液卡与西平浓度;予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可提高细胞外液药物浓度.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hTERT启动子驱动的HSV-TK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制备

    目的 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驱动的HSV-TK基因重组腺病毒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体内外实验提供依据.方法 PDC312-TP质粒和PSUCMV-TK质粒经EcoR I,Sal I酶切连接构建PDC312-TP-TK,将质粒PDC312-TP-TK与含有5型腺病毒右臂的质粒Pbhge3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共转染至293细胞,经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PSG-TP-TK,PSG-TP-TK在293细胞中大量扩增并通过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测其滴度.结果 质粒PDC312-TP-TK经酶切鉴定正确,扩增得到的PSG-TP-TK经PCR扩增证实为hTERT启动子驱动的HSV-TK重组腺病毒,腺病毒滴度为1.9×1010pfu/ml.结论 该实验为重组腺病毒PSG-TP-TK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打下了基础.

    作者:谢于;张子祥;朱兴国;李德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海绵窦颈内动脉损伤所致严重鼻出血3例报告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诊,颅脑外伤后海绵窦动脉瘘、动脉瘤所致的严重鼻出血极少见,本文介绍了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3例海绵窦动静脉瘘、动静脉瘤并发严重鼻出血的病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作一简单介绍.

    作者:凌红阳;周慧;肖根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软骨母细胞瘤X线及CT诊断及鉴别诊断(附10例报告)

    对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平片及CT表现进行分析,10例均作X线平片检查,6例作CT检查.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及CT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发生于长骨8例,其中局限于骨骺5例,累及干骺端3例,另2例发生于不规则骨髌骨、跟骨各1例.10例中病灶大径5.9 cm,小径2 cm,病变多呈圆形或椭圆形,6例病灶边缘可见明显的硬化边.X平片3例可见病灶内分隔,CT观察未见明显骨性分隔;X平片2例可见病灶内小钙化,CT可见3例病灶内钙化灶;1例合并病理骨折.提示软骨母细胞瘤X线平片及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绝大多数能术前诊断.

    作者:郭茂凤;王晓茹;李立;郭亮;谢道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酵母样真菌的药敏试验

    目的 探讨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酵母样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临床标本分离出酵母样真菌92株,采用VITEK-60YBC卡结合科码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er)进行鉴定分型,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92株酵母样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69.6%.分离菌株对氟康唑(FCZ)、酮康唑(KTC)、伊曲康唑(ITC)、两性霉素B(AMB)、5-氟胞嘧啶(5-FC)的敏感率分别为95.7%、96.7%、100%、100%、93.5%.结论 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增加了酵母菌感染和耐药菌株出现的机会,加强真菌的检测和耐药性监测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险峰;杨仁洪;唐旦丽;杨炳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应用髓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

    应用髓内固定技术治疗转子下骨折22例,对稳定型骨折应用普通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不稳定型应用第二代髓内钉(Gamma钉、重建钉、PFN)内固定.评价其临床疗效.探讨应用髓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 :22例患者均获随访,总体疗效满意.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提示:髓内固定技术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中疗效优良,应作为手术方式的首选.

    作者:史金辉;杨惠林;姜为民;周峰;王遥伟;王根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多发性肌炎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回顾性分析14例多发性肌炎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血清肌酶、肌电图、肌肉MRI、肌肉病理和治疗转归等.研究多发性肌炎(PM)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14例均有肢体无力表现,都有肌酶升高,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肌肉MRI有特征性改变,治疗以激素为主,必要时加免疫抑制剂.提示:肌肉病理检查是诊断PM的重要依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曹建;方琪;董万利;谢芳;邓海珍;蔡秀英;俞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20例临床确诊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初诊时及治疗前后不同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的表达.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结果 显示ITP患者初诊时PAIgG、PAIgA及PAIgM抗体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AIgG、PAIgM、PAIgA表达水平与血小板数之间均呈负相关.予激素等免疫治疗无效转变为慢性ITP的患者初诊时PAIgM抗体水平要明显高于激素治疗有效的急性ITP患者,并且PAIgM异常增高或联合PAIgG增高的比例要显著多于急性ITP患者(P<0.05).35例PAIgG和PAIgM同时升高的ITP患者,在有效治疗血小板升至正常后,PAIgG、PAIgM抗体表达水平均有显著下降.提示ITP的发生与血小板抗体密切相关,初诊ITP患者PAIgM单独或联合PAIgG异常增高常提示预后不良,易转变为慢性ITP.

    作者:曹祥山;谢晓宝;顾伟英;邱国强;刘琰;华晓莹;严峰;杨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干扰RNA抑制c-Myc表达对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应用小干扰RNA(siRNA)干扰乳腺癌MCF-7细胞的c-Myc表达,了解c-Myc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c-Myc siRNA,经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转染MCF-7细胞后,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c-Myc 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干扰后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结果 转染后MCF-7细胞的c-Myc的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减弱,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凋亡率明显提高.结论 运用RNAi技术,可以有效地干扰MCF-7细胞c-Myc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HUANG Ming-de;黄明德;陶敏;李振江;岑建农;何军;段卫明;王振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CT测量成年人鼻腔、鼻窦部分骨性结构(附100例病例分析)

    对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鼻窦CT片进行骨性结构测量,结果示前筛内外径0.79±0.06 cm,后筛内外径1.71±0.08 cm,筛板至鼻底部4.01±0.10 cm,筛顶至鼻底5.18±0.11 cm.该数据与经颅骨测得的数据近似,可以作为鼻窦手术的参考数据.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中,各鼻腔发病率不等,鼻道窦口复合体发病率(91%)高,认为与其解剖部位狭窄有关,提示临床医生通过阅CT片掌握鼻腔、鼻窦微细解剖结构的重要性.

    作者:吴文璎;王雪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41例性病疑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使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及(SLL-90)90IR症状自评量表对41例性病疑病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分析性病疑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个性特点.结果 :性病疑病患者的MMPI示疑病抑郁、病态人格、神经衰弱及社会内向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SLL-90示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及偏执等因子也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某些性病疑病症患者不仅具有人格异常,而且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上应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治疗,必要时给予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物治疗.

    作者:蔡美红;陈玲玲;卜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低剂量辐射预处理对放射性脑损伤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 通过研究低剂量辐射(low does radiation,LDR)预处理对放射性脑损伤自由基的影响,验证低剂量辐射预处理是否在急性放射性脑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预照射剂量为100 mGy,攻击性照射剂量为25 Gy.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照射组、间隔6 h预照射组、间隔24 h预照射组.攻击性照射后6 h,脑组织匀浆后检测预照射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单纯照射组相比,预照射组在25 Gy照射后6 h可提高照射后脑组织SOD活力、减少MDA含量.6 h预照射组SOD及MDA变化与24 h预照射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实验观察的时间范围内,低剂量辐射预处理可促使脑内SOD升高和MDA下降,对大鼠急性早期放射性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府奇;王琛;谢红;田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研究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肝脏损害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回顾性分析112例伴有及不伴肝脏损害的S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2例患者中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44例、银屑病关节炎(PsA)10例、反应性关节炎(ReA)15例、赖特综合征(RS)8例、炎性肠病关节炎(EnA)3例、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14例、幼年脊柱关节病(JSpA)18例.共36例(32.1%)出现肝损,排除其中的乙型病毒性肝炎6例、药物性肝损害7例,肝炎后肝硬化、脂肪肝和胆石症各1例,其余20例(17.9%)肝损原因不明,其中AS 3例、PsA 2例、ReA2例、RS 4例、EnA 1例、uSpA 3例,JSpA 5例,分别占各病总例数的6.8%、20.0%、13.3%、50.0%、33.3%、21.4%、27.8%.肝损多发生于病情活动期,但肝损轻重程度与炎症指标的高低无相关性.肝损的发生与HLA-B27是否阳性无关.提示SpA引起的肝脏损害并非少见,尤其是病情活动期,多为轻中度损害,并呈一过性,应被认为是SpA关节外表现之一.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及其诱发的免疫反应有关.治疗在于休息、慎用肝毒性药物、应用保肝药物,一般预后良好.

    作者:武剑;陈志伟;顾美华;邓迎苏;强红伟;郭雨凡;王鸣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GSH逆行髁上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应用GSH逆行髁上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5例(其中一例为双侧),采用AO分类法:A1型2例,A2型5例,A3型8例,C1型2例,C2型18例,C3型1例.均采用切开复位GSH逆行髁上髓内钉内固定.探讨应用GSH逆行髁上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时间为6~24个月,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按Kolmert功能评分标准,优20例,良11例,可4例,优良率88.6%.提示GSH逆行髁上髓内钉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内固定方式.

    作者:王黎明;孙锋;倪善军;吴耀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应用官腔镜诊断和处理取出困难的宫内节育器65例分析

    对65例带环妇女常规取环失败者采用宫腔镜检查及取环,发现9例环在宫腔位置正常,50例在宫腔可窥视到环,但有不同程度的宫壁嵌顿、变形等,宫腔内未见环者6例.镜检后从宫腔取出环59例,开腹取环1例.提示用宫腔镜对诊断处理取出困难的宫内节育器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同时可明确节育环是否存在宫腔及其在宫腔的位置.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膝关节僵直18例报告

    应用髌骨近侧小切口,对18例膝关节僵直患者粘连组织进行松解,术中应用手法逐渐屈曲膝关节,以达到有效的屈曲角度.术后随访6月~8年,参照佟纪元等膝关节粘连松解后功能评分标准,结果提示优1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9%.提示:小切口治疗膝关节僵直,具有创伤小、感染发生率低、皮肤不易坏死、屈曲度高等优点.

    作者:朱贤;王创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心得安与氯沙坦对慢性肝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作用的研究

    对46例慢性肝病(包括17例中度慢性肝炎、14例代偿期肝硬化、1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伴腹水)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基础状态下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ld)水平,并对其中24例患者作了速尿激发试验,12例作了心得安抑制试验,14例作了氯沙坦抑制试验.研究心得安与氯沙坦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以便为肝硬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结果 :慢性肝炎中度(CH-中度)和肝硬化代偿期(CLC)患者血浆AT-Ⅱ水平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而Ald醛固酮显著增高;失代偿性肝硬化(DLC)伴腹水患者血浆AT-Ⅱ、Ald均显著高于正常人水平(AT-Ⅱ为190.90±147.48 vs 46.65±5.27 ng/ml,Ald为568.00±70.70 vs 86.00±37.50 ng/ml);经速尿激发后,所有受试者血浆AT-Ⅱ、Ald均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口服心得安以后,血浆AT-Ⅱ均显著下降;但口服氯沙坦以后,血浆AT-Ⅱ则显著上升.提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浆AT-Ⅱ和Ald水平显著升高,与腹水形成有密切关联;速尿可刺激肾素释放,升高血浆AT-Ⅱ、Ald水平,故不宜滥用;心得安与氯沙坦可分别作用于β受体(3R)和AT-Ⅱ1型受体(AT-Ⅱ1R),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在肝硬化治疗中可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作者:李宏良;王锁荣;张东军;马志俊;吴春芳;徐晖;孙志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人源化抗体构建过程中假链的产生及应对策略

    目的 在人源化抗体构建过程中,采用方便、快捷的分子克隆手段,消除SP2/0内源性畸形轻链转录本以获得正确的轻链cDNA.方法 在mRNA抽提时,不用常规的TRIZOI法抽提总RNA,而采用经腹腔培养,生长状态良好的杂交瘤细胞,用QIAGEN公司Oligotex Direct mRNA Purification Kit,将polyA+的mRNA富集.可有效减少畸变转录本的含量,提高功能型mRNA的丰度.利用polyA+RNA,采用RT-PCR,我们成功地克隆到了轻链可变区序列,序列分析证实读码框完全正确,属于轻链可变区基因.结果 NCBI数据库BLAST显示,克隆的基因序列符合小鼠Ig可变区特征,具有正确的CDR和FR功能区及VJ连接区.结论 采用polyA+mRNA富集技术,成功克隆获得阻断型抗人CD154 mAb(4F1)单克隆抗体的轻链、重链可变区基因,成功地消除了SP2/0内源性畸形转录本对免疫球蛋白功能性轻链基因的影响.

    作者:葛彦;陈永井;张学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不同病程阶段的脑梗死患者使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通过疗效观察来推测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脑梗死佳时机.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对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使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观察疗效.结果 急性期使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脑梗死患者,其神经功能缺损平均减少分数明显高于恢复期使用的患者(P<0.05).结论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有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病情改善及促进其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作用,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作者:方琪;董万利;徐专;张正春;袁霞;蒋建华;倪健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心身症状和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心身症状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应用药物+心理治疗、认知疗法;对照组应用单纯药物治疗,治疗前后应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比较,对比两组肝功能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SCL-90各因子分与常模比较有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SCL-90各因子分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SCL-90各因子分比较有差异(P<0.05或P<0.01).肝功能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改善,而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能有效地改善慢性乙肝的心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较好的支持疗法.

    作者:陈祖涛;兰光华;甘建和;吴建成;查翔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咽癌放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在鼻咽癌放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颈部转移淋巴结二维灰阶声像和血供变化及MRI跟踪鼻咽部肿瘤消退程度的相关性研究,为放疗补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48例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在放疗前、放疗后(65 Gy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转移淋巴结血供情况与MRI检测鼻咽部肿瘤的消退程度.结果 48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放疗前转移淋巴结血流强度以2~3级为主;放疗后血流强度以0~1级为主,有显著差异(P<0.05).放疗前,收缩期峰值流速(SPV)20.63±9.36 cm/s,阻力指数(RI)0.59±0.08;放疗后SPV 13.88±9.60 cm/s,RI 0.73±0.14,有显著差异(P<0.05).淋巴结的血供情况及消退程度与鼻咽部肿瘤的消退呈正相关.结论 鼻咽癌放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血供情况、大小变化,可初步判断放疗效果和作为增加放疗剂量依据之一.

    作者:查月琴;俞志英;林和平;沈卫东;周菊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