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强;秦锡虎;江勇
目的了解大学生危险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危险行为的发生.方法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100名大学生,由统一培训合格的调查员以无记名方式对苏州市大学生危险行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危险行为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吸烟率为37%,饮酒率为86.5%,有9.6%的学生考虑过自杀,有4.9%的学生曾经有过性行为.结论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危险行为的现状并从多方面来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危险行为的发生.
作者:林琴;徐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对非寄生虫性肝囊肿13例采用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全组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41个月,症状均有减轻或治愈,无复发.提示在腹腔镜下行肝囊肿开窗术有创伤小、手术快、出血少、效果佳等优点.
作者:范仁根;田力平;谭友文;林茂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以2004年该院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资料为依据,结合其他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2004年共收治的712例各种颅脑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坠落伤、跌伤和击打伤,在546例交通事故伤中,以机动车和摩托车引起为主,占90.11%,其次是自行车;易发人群以男性和青壮年(21~50岁)居多,分别占69.96%和65.38%,身份为摩托车手、骑自行车的人和行人;在一年中以8-10月份和12月份多,在一天中以7:00-9:00、11:00-14:00、16:00-22:00居多:首诊医院以县级市医院为主;急救参加者以警察和亲朋为主.认为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执法,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和易发人群的教育和管理,加强易发时段的管理和院前急救及急救知识的普及有利于降低交通事故带来的伤害,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作者:孙晓全;张瑜;沈旭明;陆小军;舒张;夏敏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50例,术后结合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骨折愈合48例(96%),延迟愈合2例(4%).膝关节功能优良48例(96%),一般1例,差1例.认为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牢靠,操作简单,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术后结合膝关节功能锻炼有助于尽快恢复膝关节功能.
作者:李鹏;贾正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回颐性分析1997年至2004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胆囊十二指肠痿19例.结果:胆囊十二指肠瘘术前诊断率为26.3%,主要通过B超、腹部平片、口服造影剂或钡剂灌肠、C T、纤维胃镜及ERCP等辅助检查.19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表明,胆囊十二指肠瘘由多种病因所致,术前确诊率较低,影像学检查对明确诊断很有帮助,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原则是切除胆囊、切断瘘管、闭合瘘口.
作者:梁磊;钱海鑫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内载脂蛋白M(apo M)mRNA及血浆apoM的表达.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对照组)进腹后仅分离十二指肠韧带,不阻断血流;IR1组灌注0.5 h;IR2组缺血60 min后再灌注1.0 h;IR3组缺血60 min后再灌注2.0 h、IR4缺血60 min后再灌注3.0 h.在各时间点活杀大鼠,检测血浆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肝组织病理变化、血浆apoM蛋白及肝组织apoM mRNA.结果血浆ALT的水平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肝组织损伤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肝组织apoMmRNA的表达则先有一过性下降(IR1组),此后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其表达明显增强.血浆apoM蛋白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其表达的上升有相应的滞后(IR2组).结论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肝脏apoM mRNA的表达和血浆蛋白水平有迅速、明显的变化,提示apoM可能具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特性.
作者:许贤林;叶启发;何小舟;张晓膺;罗光华;朱江;NING Xu;巢志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蛇床子总香豆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蛇床子总香豆素20 mg/kg组和尼尔雌醇组,对后3组大鼠行卵巢切除术,12周后检测大鼠体重、子宫重量、子宫内膜腺体数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肌肝、CT、CT、TGF-β1、BGP含量和大鼠股骨骨密度及形态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蛇床子总香豆素组大鼠体重、子宫重量和子宫内膜腺体数未见有明显增加或降低(P>0.05),而血清钙含量明显增加(P<0.05),血清磷含量下降(P<0.05);蛇床子总香豆素组大鼠血清E2、CT、TGF-β1、BG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股骨近端干骺端骨密度明显增加(P<0.01),光镜下可见骨小梁增多、增粗,呈网状,髓腔变小,与假手术组大鼠相似.结论蛇床子总香豆素能提高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改善股骨组织形态,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清E2、CT、TGF-β1和BGP含量等相关.
作者:鲍君杰;谢梅林;周佳;朱路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检查急性脊髓损伤(SCI)后细胞凋亡及CD95的表达,初步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大鼠SCI后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将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损伤组(n=30)、治疗组(n=12).使用改良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分别手术后4 h、8 h、24 h、72 h及7 d处死并取材(每时间点n=6).治疗组损伤后30 min给予IL-10.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及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对损伤脊髓组织进行检测.结果损伤后4 h,损伤段灰质可见CD95及TUNEL阳性细胞.CD95阳性细胞表达于8 h达高峰;TUNEL阳性细胞于24~72 h达高峰.TUNEL阳性细胞主要见于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以胶质细胞为主.IL-10治疗组的TUNEL阳性细胞数在8 h、72 h明显减少;免疫组化检测CD95表达降低.正常组未见CD95及TUNEL阳性细胞表达.结论SCI后CD95的表达可能在SCl后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早期应用IL-10能干预SCI后的细胞凋亡,但不减少CD95的表达.
作者:周华;刘华;黄坚;吴思荣;肖接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选择120例阴道分娩产妇,其中60例产程分娩中有胎儿窘迫(胎窘组),60例无胎儿窘迫(正常组).每组根据新生儿出生时间分为两个亚组:日间组(9:00~21:00)和夜间组(21:00~9:00),各30例.两组产妇均在分娩时抽取静脉血3 ml,提取血清1 ml,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褪黑激素(melatonin,MT)浓度.结果:胎窘组和正常组的MT值均呈现昼低夜高的现象(两组均P<0.01),胎窘组的日间组MT值较正常组的日间组MT值高(P<0.05),而胎窘组的夜间组MT升高较正常组的更明显(P<0.01).结果表明:正常分娩和胎窘分娩的产妇MT均呈现昼低夜高的分泌规律.胎窘时MT分泌增加,尤其夜间分娩者.这种变化可能与产妇的应激性提高,产生MT,以增强胎儿抗缺氧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作者:史明;钱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从形态学上研究肺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为防治研究和客观地评价用药物治疗肺纤维化的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向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莱霉素(5 mg/kg),观察注药后各模型组的肺系数、肺组织定量分析、肺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肺系数从第7 d开始呈逐渐升高趋势;定量分析:7 d组肺泡炎严重,28 d组肺泡腔明显缩小,胶原纤维成分增加;光镜下7 d组肺泡腔及肺泡间质内以炎细胞浸润为主,14d时肺泡间质增宽,成纤维细胞增多,28 d时胶原纤维增生,部分肺泡腔萎缩消失;电镜下3 d和7 d时肺泡上皮线粒体肿胀,空泡化,核固缩或核染色质边集,肺毛细血管基膜水肿或增厚,14 d时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其内板层小体增多,成纤维细胞增多;28 d时肺间质增宽,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多,胶原纤维呈灶性沉集.结论建立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符合肺泡炎-纤维化的早期演变过程.
作者:王响英;吴淑燕;李苏安;毛棣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对27例临床疑为美克尔憩室所致下消化道出血患儿术前行高锝酸盐(99TcmO4-)异位胃黏膜显像,将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并计算其诊断效能.结果:高锝酸盐(99TcmO4-)异位胃黏膜显像诊断美克尔憩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和准确度分别为100%,92.86%,92.86%,100%和96.29%.认为高锝酸盐(99TcmO4-)异位胃黏膜显像是一种无创、简便、有效的美克尔憩室诊断方法.
作者:金振军;刘增礼;唐军;杨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采用异环磷酰胺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CHOP方案失败的非何杰金淋巴瘤32例.结果:CR3例(9.3%),PR18例(56.2%).总有效率达65.5%.结果表明,对使用CHOP方案失败的非何杰金淋巴瘤采用异环磷酰胺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是有效的.
作者:陈赛;王云玲;张凯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对15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3例经外科肺活检确诊,其余12例为临床诊断病例.认为IPF的诊断可依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肺功能、纤支镜等检查,外科肺活检有助于确诊,但治疗上仍无特异性方法.
作者:闫廷赞;黄建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报告4例40岁以上的外周神经外胚层瘤.4例患者年龄为41~45岁;肿瘤发生部位为左踝部、颈部、右臀部和骶骨,分别行左下肢膝上截肢术、颈部肿瘤切除术、右臀部肿瘤广泛切除和骶骨肿瘤病灶内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化疗或放疗.另通过国内外文献检索,取其中资料较完整的16例40岁以上外周神经外胚层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例经随访3~24个月,1例死亡,其余3例未见复发和转移.文献报道的16例大都预后不佳.结果表明:40岁以上成年人外周神经外胚层瘤多发于四肢和骨盆区域,躯干部的肿瘤预后差;40岁以上的患者总体预后较差;肿瘤大小、部位和手术切除边缘是否充分对预后非常重要;化疗是常规治疗方法,对切除不完整的患者可同时行放疗.
作者:郭炯炯;唐天驷;杨惠林;郭凌川;姜为民;徐浩;杨亚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采用MOS SF-36量表(medical outcome study short form 36 scales)评价134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对其生命质量影响因素作多元线性回归.结果:RA患者总体生命质量普遍下降,不同病情X线分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各维度分值(除情感职能外)和SF-36总评分显著不同(P<0.05),随着病情分级的降低而降低.不正规治疗组各维度分值低于正规治疗组,其中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正规治疗组各维度分值低于初诊组,以生理功能和情感职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影响RA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有:医疗费用、伴发疾病、收入水平.认为早期正规治疗能改善RA患者的生命质量,医疗费用、伴发疾病、收入水平影响其生命质量.
作者:陈勇;陈志伟;黄华;忻霞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对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Ⅰ-1)),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起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用放射免疫法、苦味酸法分别测定反映肾功能的标志物α1-微球蛋白(α1-MG)、肌酐(Cr),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PAi-1、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01),且α1-M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Cr水平患者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PAI-1与α1-MG呈显著正相关(r=0.730,P<0.001),而与Cr值无明显相关性(r=0.052,P>0.05);hsCRP与α1-MG呈显著正相关(r=0.586,P<0.01),而与Cr值无明显相关性(r=0.019,P>0.05).此外,PAI-1与hsCRP又呈显著正相关(r=0.776,P<0.001).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高凝、低纤溶及炎症反应状态,有进一步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性;PAI-1、hsCRP均与肾脏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DN的敏感指标,并可监测DN的发展,两者互为关联,共同介导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作者:郑焱;王进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回颐性分析该院妇产科1993年至2003年收治的64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64例中,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3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5.87%,剖宫产率43%.认为早期发现胎盘早剥并正确处理可降低孕婴危险性.
作者:周卫琴;沈宗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测定大鼠胰腺炎腺泡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的含量,探讨NF-κB对TNF-α的调控作用及其在胰腺炎病情变脂中的作用.方法将63只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轻型胰腺炎症组和PTCD药物干预组,用改进的AHO法复制胰腺炎模型.分别于术后6h、12h、24h用HE病理观察胰腺病变程度、免疫组化测定胰腺组织NF-κB、放免法测定血清TNF-α.结果重症胰腺炎组可见腺泡坏死、出血,轻型组和干预组仅见组织水肿,无明显出血及坏死.重症组各时间段NF-κB、TNF-α的检测结果较其他各组显著增高(P<0.05),PTCD可有效抑制NF-κB的激活,从而减轻胰腺炎病变程度.结论NF-κB有诱导产生TNF-α的作用,在胰腺炎病变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抑制NF-kB的活化可显著减轻胰腺炎的病变程度.
作者:吴宝强;秦锡虎;江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表阿霉素作用于人肝癌SMMC-7721细胞后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表阿霉素的浓度增加,作用于SMMC-7721细胞时间的延长,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SMMC7721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与表阿霉素作用浓度EY时间呈负相关.结论Bcl-2基因表达下调可能是表阿霉素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危少华;吴浩荣;杨吉成;盛伟华;邢春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99Tcm-EC-DG在S180肉瘤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规律,为其用于临床肿瘤显像作基础研究.方法将S180肉瘤荷瘤小鼠48只分成8组,实验前小鼠禁食8 h以上.尾静脉注射99Tcm-EC-DG 3.7 MBq(100μCi)后5 min、15 min、30 min、1 h、2 h、4 h、8 h和24 h放血处死,取心、肝、脾、肺、脑、肾、肌肉、骨、小肠、胃、血液和肿瘤等组织或器官,称重并测量其放射性,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及肿瘤与血液、肌肉、肺、肝的放射性比值.同时,荷瘤小鼠5只,禁食,尾静脉注射99Tcm-EC-DG 18.5 MBq(500μCi)后相同时间进行显像.结果肿瘤组织与血液、肌肉、肺、肝的放射性比值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在4 h时都超过1.0.显像结果与生物分布实验结果一致,随时间的延长瘤体周围组织放射性逐渐下降,而瘤体在4 h时显影清晰.结论99Tcm-EC-DG在S180肉瘤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结果表明,其可用于肿瘤的葡萄糖代谢显像.
作者:唐军;周俊东;陈杰;杨仪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