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0岁以上成年人外周神经外胚层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郭炯炯;唐天驷;杨惠林;郭凌川;姜为民;徐浩;杨亚东

关键词:外周神经外胚层瘤, 治疗, 40岁以上
摘要:报告4例40岁以上的外周神经外胚层瘤.4例患者年龄为41~45岁;肿瘤发生部位为左踝部、颈部、右臀部和骶骨,分别行左下肢膝上截肢术、颈部肿瘤切除术、右臀部肿瘤广泛切除和骶骨肿瘤病灶内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化疗或放疗.另通过国内外文献检索,取其中资料较完整的16例40岁以上外周神经外胚层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例经随访3~24个月,1例死亡,其余3例未见复发和转移.文献报道的16例大都预后不佳.结果表明:40岁以上成年人外周神经外胚层瘤多发于四肢和骨盆区域,躯干部的肿瘤预后差;40岁以上的患者总体预后较差;肿瘤大小、部位和手术切除边缘是否充分对预后非常重要;化疗是常规治疗方法,对切除不完整的患者可同时行放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神经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发病初期及高峰期活体脑片内Ca2+荧光强度的变化,明确神经细胞内Ca2+的变化与病情演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1aser scanconfocal microscope,LSCM)对荧光探剂fluo-3/AM负载的活体脑片进行观察,比较EAE发病初期组、高峰期组及正常对照组小鼠脑片的皮层、实质区域Ca2+的相对荧光强度.结果EAE发病初期组及空白对照组小鼠大脑皮层的Ca2+荧光强度均明显高于脑实质部位(P<0.05)、EAE高峰期组大脑皮层及脑内局灶区域的Ca2+相对荧光强度高于EAE初发病组(P<0.05).结论EAE小鼠大脑皮层及脑内局灶区域均存在着神经细胞内的Ca2+内流,这种改变随着EAE病情的进展而增强.

    作者:赵红如;江家贵;王涛;倪健强;蒋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5d-PGJ2抑制LPS对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

    目的探讨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作用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巨噬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加入LPS(终浓度为10 μg/ml)的同时加入终浓度为2μg/ml的15d-PGJ2,用MTT法检测巨噬细胞活力;用硝酸还原酶法测一氧化氮(NO)的浓度.结果巨噬细胞经LPS(10μg/ml)处理后,于24 h开始MTT值明显下降,与对照组、15d-PGJ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LPS+15d-PGJ2组与其他3组相比,MTT值在48 h后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LPS组NO在前24 h内释放明显增多,高于对照组、15 d-PGJ2组和LPS+15d-PGJ2组(P<0.05),24h后NO释放减少.LPS+15d-PGJ2组NO的释放在24h后均高于对照组和15d-PGJ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5d-PGJ2能部分拮抗10μg/ml LPS对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可能与NO的产生有关.提示15d-PGJ2可作为维持巨噬细胞活性药物,以防止内毒素诱导的免疫损伤.

    作者:马志敏;董吉祥;汪寅;谢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创伤性心脏损伤9例手术救治报告

    需要手术救治的创伤性心脏损伤常伴有严重的多发伤,伤情非常危重,许多伤员未抵达医院就已死亡.在到达医院的胸部外伤患者中,心脏损伤约占2%~3%[1],而需手术救治治的则更少.现总结我院1993年1月至2004年8月近13年间手术救的9例创伤性心脏损伤的体会,以期提高对此类患者的救治水平.

    作者:郑琳;沈振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重组人sCD40L功能性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目的克隆sCD40L功能性片段(E107-L261)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体系进行表达.方法从CD40L胞外段全长基因通过PCR方法扩增出sCD40L功能性片段(E107-L261)的基因,并在其N端融合6个组氨酸(His);经PCR、酶以及DNA测序证实;将融合得到的sCD40L基因插入pET30a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体系进行诱导表达.结果构建了pET30a-sCD40L原核表达载体;将转化菌BL21(DE3)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电泳以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显示在18kd处有sCD40L功能性片段(E107-L261)的高效表达.结论sCD40L功能性片段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为进一步研制其同源三聚体形式的功能性重组蛋白奠定了基础.

    作者:周璇;黄勇;郑璐;庄羽美;周桓;张学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疗效分析

    对12例膝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采用关节镜下骨-骸腱-骨(B-PT-B)重建ACL,挤压螺钉固定.术后获随访3~~48个月,平均23.17个月.结果:术后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均转阴.膝关节功能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评定,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关节镜下B-PT-B重建ACL疗效显著.

    作者:张爱国;董启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脊柱胸腰段内固定对相邻脊椎结构的影响及其生物力学研究

    选10具新鲜湿润胸腰段标本,分别采用前路及后路内固定,测试正常椎体及固定后的相邻椎体、椎间盘、小关节突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屈等情况下的载荷-应变关系、应力强度的变化.结果:应用脊柱内固定后邻近椎体、椎间盘、周围韧带及小关突应力增加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认为坚强的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会对邻近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刘艳超;徐又佳;王以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15例临床特点分析

    对15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3例经外科肺活检确诊,其余12例为临床诊断病例.认为IPF的诊断可依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肺功能、纤支镜等检查,外科肺活检有助于确诊,但治疗上仍无特异性方法.

    作者:闫廷赞;黄建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惊恐障碍62例临床特征分析

    回顾性分析62例惊恐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惊恐障碍患者多初诊于心内科,临床表现以心血管系统症状多见.认为提高对惊恐障碍的认识有利于惊恐障碍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邵阿林;何有东;刘军军;陈伊宁;韩挺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以异环磷酰胺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非何杰金淋巴瘤的疗效观察

    采用异环磷酰胺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CHOP方案失败的非何杰金淋巴瘤32例.结果:CR3例(9.3%),PR18例(56.2%).总有效率达65.5%.结果表明,对使用CHOP方案失败的非何杰金淋巴瘤采用异环磷酰胺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是有效的.

    作者:陈赛;王云玲;张凯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胎盘早剥64例临床分析

    回颐性分析该院妇产科1993年至2003年收治的64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64例中,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3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5.87%,剖宫产率43%.认为早期发现胎盘早剥并正确处理可降低孕婴危险性.

    作者:周卫琴;沈宗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风疹病毒母婴传播的定量PCR分析

    目的研究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母婴传播的量化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3例IgM抗体阳性的孕妇及其婴儿血清中RV-RNA含量.结果孕妇RV-RNA含量与婴儿RV-RNA含量呈正相关,当孕妇血清中病毒含量在7.93×102±2.03×102拷贝/μl时,婴儿血清中没有检测到RV;当孕妇血清中RV-RNA含量在3.89×103±1.10×103拷贝/μl时,婴儿血清中可以检测到RV.并且随着孕妇血清中RV-RNA含量的升高,婴儿血清RV-RNA含量相应增高.结论孕妇与婴儿血清中RV-RNA含量呈正相关.孕妇血清中RV-RNA含量在3.89×103±1.10×103拷贝/μl时可能是导致婴儿感染的阈值,这对指导临床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作者:封玥;姜海燕;顾菊萍;高锦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蛇床子总香豆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目的观察蛇床子总香豆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蛇床子总香豆素20 mg/kg组和尼尔雌醇组,对后3组大鼠行卵巢切除术,12周后检测大鼠体重、子宫重量、子宫内膜腺体数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肌肝、CT、CT、TGF-β1、BGP含量和大鼠股骨骨密度及形态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蛇床子总香豆素组大鼠体重、子宫重量和子宫内膜腺体数未见有明显增加或降低(P>0.05),而血清钙含量明显增加(P<0.05),血清磷含量下降(P<0.05);蛇床子总香豆素组大鼠血清E2、CT、TGF-β1、BG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股骨近端干骺端骨密度明显增加(P<0.01),光镜下可见骨小梁增多、增粗,呈网状,髓腔变小,与假手术组大鼠相似.结论蛇床子总香豆素能提高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改善股骨组织形态,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清E2、CT、TGF-β1和BGP含量等相关.

    作者:鲍君杰;谢梅林;周佳;朱路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乙状结肠冗长症的诊治体会

    回顾分析16例乙状结肠冗长症患者,其中手术治疗14例,非手术治疗2例,术后随访1个月至5年.结果:手术治疗效果满意,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差.认为乙状结肠冗长症的诊断首选钡灌肠,治疗方法首选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

    作者:田青水;李德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第五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治体会

    对6例第五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6例均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分别测量术前及术后椎体前、后缘以及中点的高度进行对比,并采用Frankel神经功能评分法进行疗效的评定,随访时间为2至56个月(平均22个月).结果术后伤椎的高度均得到恢复(P<0.05),神经功能的恢复除1例遗留有踝关节跖屈肌力减弱外,其余均恢复满意.结果表明:对第五腰椎爆裂性骨折这种较少见的脊柱骨折早期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恢复腰椎的正常解剖,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防止晚期后凸畸形的发生.

    作者:史勇;张亚峰;唐天驷;杨惠林;刘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金荞麦Fr4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MMP-9、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金养麦提取物Fr4对小鼠lewis肺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proteinase,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C57/BL6小鼠移植性肿瘤lewis肺癌模型,观察金养麦Fr4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的影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金荞麦Fr4对lewis肺癌中MMP-9、TIMP-1表达的影响.结果金养麦Fr4在400 mg/kg剂量时可明显抑制C57/BL6小鼠lewis肺癌生长;金荞麦Fr4可下调MMP-9的表达,但不影响TIMP-1的活性.结论金养麦提取物Fr4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MMP-9的表达有关.

    作者:陈晓锋;顾振纶;杨海华;梁中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OX-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52例胰腺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并对其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2例胰腺癌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76.9%;有淋巴结转移和Ⅲ~Ⅳ期患者的COX-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Ⅰ~Ⅱ期患者;COX-2高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明显短于COX-2低表达患者(P<0.01).结论COX-2的阳性表达与胰腺癌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一种胰腺癌转移和预后分析的指标之一.

    作者:高锋;冯一中;邓海贞;李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异位胃黏膜显像对儿童美克尔憩室的诊断价值

    对27例临床疑为美克尔憩室所致下消化道出血患儿术前行高锝酸盐(99TcmO4-)异位胃黏膜显像,将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并计算其诊断效能.结果:高锝酸盐(99TcmO4-)异位胃黏膜显像诊断美克尔憩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和准确度分别为100%,92.86%,92.86%,100%和96.29%.认为高锝酸盐(99TcmO4-)异位胃黏膜显像是一种无创、简便、有效的美克尔憩室诊断方法.

    作者:金振军;刘增礼;唐军;杨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载脂蛋白M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内载脂蛋白M(apo M)mRNA及血浆apoM的表达.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对照组)进腹后仅分离十二指肠韧带,不阻断血流;IR1组灌注0.5 h;IR2组缺血60 min后再灌注1.0 h;IR3组缺血60 min后再灌注2.0 h、IR4缺血60 min后再灌注3.0 h.在各时间点活杀大鼠,检测血浆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肝组织病理变化、血浆apoM蛋白及肝组织apoM mRNA.结果血浆ALT的水平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肝组织损伤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肝组织apoMmRNA的表达则先有一过性下降(IR1组),此后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其表达明显增强.血浆apoM蛋白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其表达的上升有相应的滞后(IR2组).结论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肝脏apoM mRNA的表达和血浆蛋白水平有迅速、明显的变化,提示apoM可能具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特性.

    作者:许贤林;叶启发;何小舟;张晓膺;罗光华;朱江;NING Xu;巢志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动物肿瘤模型乏氧水平的核素显像和乏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测定

    目的探讨肿瘤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及乏氧显像剂99Tcm-EC-甲硝唑(metronidazole,MNZ)SPECT显像对检测肿瘤乏氧(缺氧)程度的可行性,以及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方法建荷S180肉瘤的昆明小鼠和荷Lewis肺癌的C57/BL6两种肿瘤模型各12个,分别对两种荷瘤小鼠进行99Tcm-EC-MNZ的SPECT乏氧显像,显像结束后完整切取肿瘤组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肿瘤HIF-1α表达.结果S180肉瘤注射99Tcm-EC-MNZ后3 h T/M(肿瘤放射性计数/对侧肌肉放射性计数)值为1.93~4.46(3.04±0.74),而HIF-1α的表达为31.2%~60.8%(中位数为50.4%),两者间存在线性相关(t=2.732,P=0.021);Lewis肺癌T/M值为1.42~2.06(1.78±0.22),而HIF-1α的表达则为0.1%~1.75%(中位数为1.1%),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t=1.161,P=0.272).S180肉瘤和Lewis肺癌的T/M值之间和HIF-1α的表达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5.69,P<0.01;t′=9.49,P<0.05).结论99Tcm-EC-MNZ的SPECT乏氧显像和HIF-1α的检测可用于判断不同类型的肿瘤和同一类型肿瘤之间的乏氧程度和差异.

    作者:陈杰;陆雪官;唐军;范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太仓市颅脑损伤住院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

    以2004年该院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资料为依据,结合其他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2004年共收治的712例各种颅脑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坠落伤、跌伤和击打伤,在546例交通事故伤中,以机动车和摩托车引起为主,占90.11%,其次是自行车;易发人群以男性和青壮年(21~50岁)居多,分别占69.96%和65.38%,身份为摩托车手、骑自行车的人和行人;在一年中以8-10月份和12月份多,在一天中以7:00-9:00、11:00-14:00、16:00-22:00居多:首诊医院以县级市医院为主;急救参加者以警察和亲朋为主.认为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执法,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和易发人群的教育和管理,加强易发时段的管理和院前急救及急救知识的普及有利于降低交通事故带来的伤害,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作者:孙晓全;张瑜;沈旭明;陆小军;舒张;夏敏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