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第五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治体会

史勇;张亚峰;唐天驷;杨惠林;刘巍

关键词:腰椎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摘要:对6例第五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6例均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分别测量术前及术后椎体前、后缘以及中点的高度进行对比,并采用Frankel神经功能评分法进行疗效的评定,随访时间为2至56个月(平均22个月).结果术后伤椎的高度均得到恢复(P<0.05),神经功能的恢复除1例遗留有踝关节跖屈肌力减弱外,其余均恢复满意.结果表明:对第五腰椎爆裂性骨折这种较少见的脊柱骨折早期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恢复腰椎的正常解剖,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防止晚期后凸畸形的发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855例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掌握住院新生儿死亡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对策,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方法对1989年至2003年苏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新生儿死亡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年来苏州儿童医院住院新生儿病死率下降显著,1989年至1993年为10.19%,1994年至1998年为7.37%,1999年至2003年为2.20%,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死亡疾病谱发生变化,新生儿肺炎(含早产儿肺炎)为首位死因,早产儿平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早产儿死因顺位前移,其中新生儿硬肿症已经退出死因前5位,先天性畸形排在死因第5位.结论进一步降低住院新生儿病死率要加强对新生儿肺炎的管理,提高早产儿的监护和治疗水平,增强先天性畸形的认识和早期诊断水平.

    作者:杨祖铭;冯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β-catenin、c-my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β-catenin蛋白与癌基因蛋白c-myc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0例正常大肠黏膜、15例大肠腺瘤、43例大肠癌组织中β-catenin、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β-catenin在正常大肠黏膜为胞膜表达,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β-catenin呈胞质/核异位表达,c-myc为胞核阳性;β-catenin和c-myc在大肠癌中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腺瘤(P<0.05);大肠癌中c-myc的表达与β-catenin正相关.结论β-catenin从胞膜转移到胞质/核可能是大肠癌发生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大肠癌中c-myc的表达依赖于β-catenin的异位表达,β-catenin在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曹益;陈同钰;陈元栋;冯一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231例疗效观察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的定型产品,对该院收治的各类腹股沟疝共231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除2例复发外,其余病例均顺利康复,术后6 h起床活动并进流汁,术后出现疼痛21例,16例仅需口服止痛药,另5例需局封治疗;出现阴囊血肿15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出现急性尿潴留34例;复发2例术后3个月再次手术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认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复发率低、疗效好的特点,是目前治疗腹股沟疝较好的方法.

    作者:蒋国勤;吴浩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踝部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48例诊治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部骨折的诊治水平,结合近年踝部解剖、生物力学的进展对48例患者的诊治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按照Lauge-Hansen分类,手术治疗38例,随访10月~16个月,按照weber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3.3%.认为对伴下胫腓分离的踝部骨折脱位应早期治疗,强调外踝和腓骨的复位、恢复腓骨长度、防止旋转、及时处理后踝复位稳定、正确地修复下胫腓联合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作者:寇玉相;唐天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OX-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52例胰腺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并对其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2例胰腺癌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76.9%;有淋巴结转移和Ⅲ~Ⅳ期患者的COX-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Ⅰ~Ⅱ期患者;COX-2高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明显短于COX-2低表达患者(P<0.01).结论COX-2的阳性表达与胰腺癌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一种胰腺癌转移和预后分析的指标之一.

    作者:高锋;冯一中;邓海贞;李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与炎症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对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Ⅰ-1)),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起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用放射免疫法、苦味酸法分别测定反映肾功能的标志物α1-微球蛋白(α1-MG)、肌酐(Cr),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PAi-1、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01),且α1-M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Cr水平患者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PAI-1与α1-MG呈显著正相关(r=0.730,P<0.001),而与Cr值无明显相关性(r=0.052,P>0.05);hsCRP与α1-MG呈显著正相关(r=0.586,P<0.01),而与Cr值无明显相关性(r=0.019,P>0.05).此外,PAI-1与hsCRP又呈显著正相关(r=0.776,P<0.001).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高凝、低纤溶及炎症反应状态,有进一步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性;PAI-1、hsCRP均与肾脏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DN的敏感指标,并可监测DN的发展,两者互为关联,共同介导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作者:郑焱;王进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IL-10对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和CD95作用的初步探讨

    目的检查急性脊髓损伤(SCI)后细胞凋亡及CD95的表达,初步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大鼠SCI后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将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损伤组(n=30)、治疗组(n=12).使用改良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分别手术后4 h、8 h、24 h、72 h及7 d处死并取材(每时间点n=6).治疗组损伤后30 min给予IL-10.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及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对损伤脊髓组织进行检测.结果损伤后4 h,损伤段灰质可见CD95及TUNEL阳性细胞.CD95阳性细胞表达于8 h达高峰;TUNEL阳性细胞于24~72 h达高峰.TUNEL阳性细胞主要见于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以胶质细胞为主.IL-10治疗组的TUNEL阳性细胞数在8 h、72 h明显减少;免疫组化检测CD95表达降低.正常组未见CD95及TUNEL阳性细胞表达.结论SCI后CD95的表达可能在SCl后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早期应用IL-10能干预SCI后的细胞凋亡,但不减少CD95的表达.

    作者:周华;刘华;黄坚;吴思荣;肖接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重组人sCD40L功能性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目的克隆sCD40L功能性片段(E107-L261)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体系进行表达.方法从CD40L胞外段全长基因通过PCR方法扩增出sCD40L功能性片段(E107-L261)的基因,并在其N端融合6个组氨酸(His);经PCR、酶以及DNA测序证实;将融合得到的sCD40L基因插入pET30a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体系进行诱导表达.结果构建了pET30a-sCD40L原核表达载体;将转化菌BL21(DE3)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电泳以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显示在18kd处有sCD40L功能性片段(E107-L261)的高效表达.结论sCD40L功能性片段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为进一步研制其同源三聚体形式的功能性重组蛋白奠定了基础.

    作者:周璇;黄勇;郑璐;庄羽美;周桓;张学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经腹腔镜手术治疗非寄生虫性肝囊肿13例

    对非寄生虫性肝囊肿13例采用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全组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41个月,症状均有减轻或治愈,无复发.提示在腹腔镜下行肝囊肿开窗术有创伤小、手术快、出血少、效果佳等优点.

    作者:范仁根;田力平;谭友文;林茂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的诊断和治疗(附5例报告)

    回顾分析5例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术前均行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造影(RP)和CT检查.手术时将输尿管移位于腹腔内4例,另外1例行肾切除.5例随访6~24个月,肾功能均正常,肾积水明显好转.认为IVU、RP、CT或MRI是诊断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的主要手段,将输尿管移位于腹腔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守军;侯建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NF-κB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测定大鼠胰腺炎腺泡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的含量,探讨NF-κB对TNF-α的调控作用及其在胰腺炎病情变脂中的作用.方法将63只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轻型胰腺炎症组和PTCD药物干预组,用改进的AHO法复制胰腺炎模型.分别于术后6h、12h、24h用HE病理观察胰腺病变程度、免疫组化测定胰腺组织NF-κB、放免法测定血清TNF-α.结果重症胰腺炎组可见腺泡坏死、出血,轻型组和干预组仅见组织水肿,无明显出血及坏死.重症组各时间段NF-κB、TNF-α的检测结果较其他各组显著增高(P<0.05),PTCD可有效抑制NF-κB的激活,从而减轻胰腺炎病变程度.结论NF-κB有诱导产生TNF-α的作用,在胰腺炎病变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抑制NF-kB的活化可显著减轻胰腺炎的病变程度.

    作者:吴宝强;秦锡虎;江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99Tcm标记葡萄糖99Tcm-EC-DG在S180肉瘤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研究

    目的研究99Tcm-EC-DG在S180肉瘤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规律,为其用于临床肿瘤显像作基础研究.方法将S180肉瘤荷瘤小鼠48只分成8组,实验前小鼠禁食8 h以上.尾静脉注射99Tcm-EC-DG 3.7 MBq(100μCi)后5 min、15 min、30 min、1 h、2 h、4 h、8 h和24 h放血处死,取心、肝、脾、肺、脑、肾、肌肉、骨、小肠、胃、血液和肿瘤等组织或器官,称重并测量其放射性,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及肿瘤与血液、肌肉、肺、肝的放射性比值.同时,荷瘤小鼠5只,禁食,尾静脉注射99Tcm-EC-DG 18.5 MBq(500μCi)后相同时间进行显像.结果肿瘤组织与血液、肌肉、肺、肝的放射性比值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在4 h时都超过1.0.显像结果与生物分布实验结果一致,随时间的延长瘤体周围组织放射性逐渐下降,而瘤体在4 h时显影清晰.结论99Tcm-EC-DG在S180肉瘤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结果表明,其可用于肿瘤的葡萄糖代谢显像.

    作者:唐军;周俊东;陈杰;杨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医舌诊计算机化舌下络脉特征撷取及分析

    舌下络脉诊断为中医断症之重要依据,舌下络脉诊断焦点集中于舌背部位,因此舌下络脉诊断自动化系统首先必须从患者下半脸部影像中撷取舌背部位,藉由分析舌背边缘和嘴唇、脸部皮肤、牙齿、口腔等不同部位彩色分量间的相对值差异,得到一强化对比影像以区隔不同部位,将强化后数值对应到灰阶范围0至255之间,增加其动态范围,即可增强舌背边缘和嘴唇、皮肤之间的对比,再以边界检测法寻找舌背边界,接着同样利用彩色分量间相对值差异并辅以色调与亮度特性,将舌下络脉分离出来,并撷取舌下络脉长度、宽度、色泽及络脉分支等特征;后运用模糊理论以Fuzzy C-Means Clustering算法,将各项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血瘀症计算病症程度深浅,作为中医师断症时之参考依据.

    作者:郑舜仁;蒋依吾;陈建仲;林宏任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吸烟与腮腺腺淋巴瘤的关系探讨

    对60例腮腺沃辛瘤(病例组)和140例腮腺混合瘤(腮腺多形性腺瘤)(对照组)患者进行吸烟史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对两组男性患者和40岁以上患者的吸烟史进行对比分析,以排除性别和年龄这两种可能的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病例组吸烟率为73.33%,对照组吸烟率为15.71%,两组吸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男性患者和40岁以上患者尤为明显.结果表明,吸烟是腮腺沃辛瘤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肖灿;周建华;惠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孕妇血浆Amelogenin基因6bp差异检测对产前胎儿性别的鉴定价值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性强的非创伤性鉴别胎儿性别的方法.方法根据Amelogenin基因第3内含子在X-Y染色体上6bp的差异,采用PCR技术扩增孕妇血浆游离DNA,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鉴定其基因型,从而判断胎儿性别.结果32例孕妇血浆DNA标本中,19例被诊断为男性,13例被诊断为女性,所得结果与产后胎儿实际性别相比较,符合率为96.88%.结论通过检测孕妇血浆DNA Amelogenin基因6bp差异产前诊断胎儿性别方法可行,结果可靠.

    作者:鹿亚超;朱斌;姜海燕;王丽娟;高锦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幼猪同种异体异位肾移植技术探讨

    目的研究大动物活体肾移植的外科技术.方法应用氯胺胴、安定静脉麻醉,游离供体左肾动、静脉及输尿管,切取左肾,离体灌注后备用.游离受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将供肾动、静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作端侧吻合,供体输尿管与受体膀胱吻合后单J管从腹壁引出作外引流.结果22头幼猪共完成15例次活体肾移植手术.移植肾冷缺血时间为35~70 min,血管吻合时间为28~52 min.手术中死亡3例,其中2例(供、受体各1例)死于麻醉过深,1例死于肺动脉血栓栓塞.出现输尿管膀胱吻合口尿瘘1例,输尿管狭窄1例.结论娴熟的外科技术和良好的人员配合是大动物活体肾移植成功的基础,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孙传洋;单玉喜;阳东荣;凌莉琴;胡玉敏;张学光;陈易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异位胃黏膜显像对儿童美克尔憩室的诊断价值

    对27例临床疑为美克尔憩室所致下消化道出血患儿术前行高锝酸盐(99TcmO4-)异位胃黏膜显像,将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并计算其诊断效能.结果:高锝酸盐(99TcmO4-)异位胃黏膜显像诊断美克尔憩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和准确度分别为100%,92.86%,92.86%,100%和96.29%.认为高锝酸盐(99TcmO4-)异位胃黏膜显像是一种无创、简便、有效的美克尔憩室诊断方法.

    作者:金振军;刘增礼;唐军;杨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脊柱胸腰段内固定对相邻脊椎结构的影响及其生物力学研究

    选10具新鲜湿润胸腰段标本,分别采用前路及后路内固定,测试正常椎体及固定后的相邻椎体、椎间盘、小关节突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屈等情况下的载荷-应变关系、应力强度的变化.结果:应用脊柱内固定后邻近椎体、椎间盘、周围韧带及小关突应力增加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认为坚强的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会对邻近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刘艳超;徐又佳;王以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胎盘早剥64例临床分析

    回颐性分析该院妇产科1993年至2003年收治的64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64例中,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3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5.87%,剖宫产率43%.认为早期发现胎盘早剥并正确处理可降低孕婴危险性.

    作者:周卫琴;沈宗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3种方法治疗J/BⅡa型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分析

    比较分析用非手术方法、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和切开复位AO肩锁钩钢板内固定3种方法治疗J/BⅡa型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115例中,有9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14个月(平均9个月),根据Luazz Cano疗效评定标准,3种方法的优良率分别为48%、86%和93%.经χ2检验,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手术组之间临床效果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组中克氏针松动致针尾浅表感染6例,分离移位致成角畸形14例,不愈合3例.肩锁钩钢板内固定组中,延迟愈合1例,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果表明,J/BⅡa型锁骨远端骨折以手术治疗尤其是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较好.

    作者:朱伟;孙俊英;宋斌;杨玉生;杨沛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