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糜烂的关系及意义

王海燕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宫颈糜烂
摘要:对388例宫颈糜烂(分轻、中、重度3组)患者及60例无宫颈糜烂的正常组,检测其宫颈分泌物的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结果:宫颈糜烂中、重度组CT及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80%(75/157)、68.18%(60/88)和40.13%(63/157)、55.68%(49/88);CT、UU双重阳性率分别为34.39%(54/157)和46.59(41/88),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轻度糜烂组(分别P<0.05和P<0.01).提示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糜烂的程度有相关性.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Parks切口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斜视在眼科疾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斜视手术是一个力求恢复双眼视功能兼美容的手术,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手术切口,做到隐蔽、术中扰动少、术后反应轻、不留瘢痕,成为医患更高的追求.我科自2002年起,对65例(79只眼)斜视患者均采用改良Parks切口,术后随访2年,疗效较满意.

    作者:姚静艳;王熹;李龙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医疗产品细胞毒性3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评价医疗产品细胞毒性的3种方法,即MTT法、活细胞计数法及形态观察法.方法用MTT法、活细胞计数法及形态观察法对19种医疗产品进行细胞毒性测试,并对样品毒性分级及作出合格与否的判断,比较这些方法之间的符合程度及在检测细胞毒性方面各自的优缺点.结果MTT法与活细胞计数法的毒性级别判断符合率为73.7%(14/19),判断样品合格与否,两者符合率为94.7%(18/19),15号样品MTT法毒性级别判为4级,但细胞形态观察法发现细胞形态正常,贴壁生长良好,结果与活细胞计数法一致.重复3次检测,仍出现这种现象.结论MTT法操作简便,人为误差小,更适于多种医疗产品的同时检测,但对于MTT检测不合格产品要结合活细胞计数法及形态观察法,作出综合判断.

    作者:房红莹;顾冠彬;杨珠英;徐培君;万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蚕丝蛋白材料对鼠胚表皮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蚕丝蛋白材料对鼠胚表皮细胞的毒性及其影响细胞增殖的因素.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原代培养鼠胚表皮细胞,用直接接触法和浸提液法体外培养鼠胚表皮细胞,MTT比色法检测其在不同蚕丝蛋白材料上的增殖活力和细胞相对增殖率,进行毒性分析;并用活细胞计数法观察不同蚕丝蛋白材料对鼠胚表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鼠胚表皮细胞在1、2、4、5、7、8、10号各型蚕丝蛋白材料上生长,其增殖活力与细胞对照组相当(P>0.05);在3、6、9号化学交联或HY-823交联型蚕丝蛋白材料上生长,其增殖活力均低于细胞对照组(P<0.05);而在11号蚕丝蛋白材料其增殖活力显著低于细胞对照组(P<0.01).1、7号丝胶材料细胞毒性分级为0级(无毒),2、3、4、5、6、8、9、10号各型蚕丝蛋白材料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轻微毒),而11号蚕丝蛋白材料细胞毒性分级为2级(中度毒).活细胞计数结果与MTT检测结果基本相一致.结论除11号蚕丝蛋白材料外,1~10号各型蚕丝蛋白材料无明显细胞毒性,能支持鼠胚表皮细胞正常生长,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作者:盛伟华;谢宇锋;缪竞诚;王金志;李明忠;谢瑞娟;杨吉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肺炎性假瘤12例CT诊断分析

    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其中9例CT上均表现为不规则团块样阴影,边缘模糊,3例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团块状影,边缘光滑,并可见分叶,纵隔窗与肺窗上病灶大小改变不明显.其中5例位于上肺,5例位于下肺,2例位于中肺.10例与胸膜广基相连,1例与胸膜条状粘连,1例与胸膜局部粘连.其中10例误诊为肺癌(占83.3%),2例诊断为炎性肿块.表明病灶与胸膜广基粘连、病灶的形态欠规则、较少引起淋巴结肿大及无跨叶生长有助于肺炎性假瘤的诊断.

    作者:傅志辉;郭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52例临床分析

    分析5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车祸伤41例(78.8%),坠落伤8例(15.4%),打击伤3例(5.8%).原发性昏迷50例,无原发性昏迷2例,有中间清醒期3例,瞳孔改变21例.Levi DAI临床分级1级4例,2级11例,3级24例,4级13例.经综合治疗DAI患者死亡18例,植物状态3例,重残12例,中残9例,良好10例.认为Levi DAI临床分级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陆小军;沈旭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儿童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分析2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显示,患儿以男性多见,大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理改变以膜性肾病占绝大多数,病程迁延,激素治疗欠敏感.

    作者:冯勤妹;唐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胎儿脐动脉自发性破裂致宫内出血1例

    临床上脐血管破裂非常少见,且以脐静脉为多,约占脐血管破裂的67%.脐动脉破裂更为罕见,国内目前仅见9例报告,5例为死产.笔者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期间收治1例脐动脉自发性破裂致宫内出血、死胎,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英;程蓝君;徐平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Pilon骨折31 例手术治疗分析

    对31例Pilon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及软组织条件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术后随访6~24个月,按Bournt疗效评价标准,总优良率77.5%(24/31),其中Ⅰ型骨折16例,Ⅱ型骨折6例,Ⅲ型骨折2例.认为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和骨折类型确定,是Pilon骨折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的关键.

    作者:郑志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不同时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法的比较

    根据不同时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方法的变迁,将68例患者以每4年为一个时期分3组进行治疗结果的比较:(1)1993年至1996年间以早期手术治疗为主18例;(2)1997年至2000年间以非手术治疗为主23例;(3)2001年至2004年间采用个体化治疗27例.结果病死率3组分别为44.4%(8/18)、26.1%(6/23)、11.8%(4/27).随着治疗方法的变迁,病死率明显下降,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提示SAP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病变早期尽早采取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改善患者病情,并适时选择手术适应证,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华农标;高源;蒋继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35例临床分析

    寰枢关节半脱位多见于少年儿童,由于寰枢关节在颈椎中具有大的活动度,且以旋转活动为主,因而是不稳定的部位,常导致颈椎功能不良.自2000年至2004年间,我科收治了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患儿35例,现就其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诸长明;张晨逸;袁家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可吸收球囊制作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以可降解吸收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可吸收球囊的生物学性能及其用于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可吸收高分子材料--DL-乳酸与ε-己内酯(70:30)的共聚物(PDLLA-CL)制造直径1.9 cm的可吸收球囊,进行体外降解试验和动物实验,观察胫骨上端回植骨块的愈合情况及球囊的吸收情况.结果可吸收球囊的初始拉伸强度为8.5 MPa,2周后为4.2 MPa,于体外24周可完全降解.载负磷酸钙骨水泥的可吸收球囊的动物实验显示,于16周时,球囊已部分吸收,胫骨上端开槽处回植骨块愈合良好,无骨膜反应和排斥反应.结论采用PDLLA-CL研制的可吸收球囊,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机体正常组织结构无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可以将灌注入内的磷酸钙骨水泥与周围组织形成一个良好的分割屏障,有效防止骨水泥的渗漏.

    作者:周云;唐天驷;熊成东;陈海啸;杨惠林;程华强;潘高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脾脏原发性肿瘤的CT诊断

    对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原发性肿瘤12例,均行CT轴位扫描和增强扫描.结果12例脾脏原发性肿瘤CT发现率为100%;准确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8例.认为CT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密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大部分肿瘤良、恶性鉴别可得到明确诊断,但对肿瘤的定位诊断很困难.

    作者:薛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成年人下颌骨骨折68例疗效观察

    对6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颌间牵引复位固定40例,骨间钢丝结扎内固定5例,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23例,治疗后功能均恢复.1个月后复查结果:颌间固定组都有不同程度开口受限,其中Ⅰ°10例,Ⅱ°24例,Ⅲ°6例,咬(牙合)关系不良4例,关节区疼痛3例,无关节弹响;坚固内固定组仅见张口受限Ⅰ°4例,无关节区疼痛、关节弹响及咬(牙合)关系不良.3个月后复查结果:颌间固定组张口受限Ⅰ°12例,Ⅱ°4例,咬(牙合)关系不良4例,无关节区疼痛;坚固内固定组开口度均恢复正常,无关节区疼痛.认为正确地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是治疗下颌骨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作者:赵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35例临床分析

    分析3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表明,COPD合并肺癌多数为老年、男性、吸烟者,并多数为Ⅲ~Ⅳ期,以对症、支持、化学治疗为主,预后差,应注重COPD合并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金建强;马家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多胎妊娠58例临床分析

    为了探讨多胎妊娠的临床管理与母儿不良结局的关系,回顾性分析58例多胎妊娠(双胎52例、三胎6例)的临床经过并比较双胎与三胎的妊娠结局.其中初产妇54例(双胎50例、三胎4例),经产妇4例(双胎2例、三胎2例).平均分娩孕周34+6周(双胎35+1周、三胎32+5周).平均住院时间双胎(10.8 d)明显低于三胎(30.2d)(P<0.01).并发症:早产率为74.2%,其中<32周的三胎(33.3%)明显高于双胎(3.8%)(P<0.01);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三胎(50.0%)明显高与双胎(7.7%)(P<0.01);妊娠高血压、ICP的发生率双胎(30.8%、15.4%)与三胎(33.3%、16.6%)相比无明显差异.剖宫产率双胎(55.8%)与三胎(66.6%)相比无明显差异.新生儿平均体重2172.4 g(双胎2206.9 g、三胎1933.3 g),122个新生儿中死亡2个,转入苏州儿童医院进一步治疗33个(双胎25个、三胎8个).提示多胎妊娠的早产率随胎数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延长住院时间及良好的住院监护,多胎妊娠的母儿不良结局可得到改善.

    作者:黄春燕;杨伟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泪道激光联合药物加注治疗慢性泪囊炎继发泪道阻塞67例(78眼)疗效分析

    采用国产Nd-YAG泪道激光机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泪囊炎继发泪道阻塞67例78眼.结果:78眼中,76眼一次激光疏通.随访1~3个月,治愈61眼,占78.2%;二次激光治愈6例,占7.7%;失败11例,占14.1%.认为国产Nd-YAG激光联合药物灌注治疗慢性泪囊炎继发泪道阻塞具有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极少出血等优点.

    作者:张积;徐国旭;魏晓红;李春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冠心病介入诊治术的外周血管并发症及其处理

    我院近两年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756例,术后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22例,发生率为2.91%.现就其原因、处理方法和预后分析如下.

    作者:张昕;龚开政;王顺娣;李爱华;何黎民;张振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干扰素α1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疗效观察

    将7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干扰素α1b 300万u肌注,每天1次,连用7 d,第8天开始500万u肌注,隔日1次,半年为1个疗程,同时加用苦参素0.6 g静滴,每天1次,连用1个月,改为口服,每天3次,每次0.2 g,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用肝得健等一般保肝药物及多种维生素治疗,不用抗病毒药物.结果HBeAg、HBV-DNA阴转率无论在治疗结束时还是治疗后1年,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BeAg阴转同时伴HBV-DNA阴转率、抗HBe阳转率,治疗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效果好.

    作者:徐密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

    通过对1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其中内固定术2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0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2例),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结果表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及全身健康状况、骨折的类型、术前的生活状态和活动量、骨的质量等因素.认为术前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进行科学的选择,3种手术方法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叶刚;王银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早期应用地塞米松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地塞米松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SAP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1 mg/kg).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胰胆管制作大鼠SAP模型,测定大鼠成模后8 h血清TNF-α、肺组织TNF-α mRN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和肺组织湿/干重比,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SAP组血清TNF-α为265.8±33.1pg/ml,肺组织TNF-α mRNA为0.93±0.07,MPO为0.89±0.06 U/g,肺湿/干重比为3.97±0.47,肺病理评分为2.87±0.26,均较SO组明显增高(P<0.01).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后,血清TNF-α为110.4±15.2pg/ml,肺组织TNF-α mRNA为0.43±0.06,MPO为0.54±0.04,肺湿/干重比为3.18±0.37,肺病理学评分为1.51±0.18,均较SAP组明显减轻(均P<0.01).结论地塞米松对SAP并发的肺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可能与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及减少中性粒白细胞聚集有关.

    作者:汪良芝;沈云志;蒋伟;施新岗;许永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