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才;沈钧康;陈胜平;金德勤
采用改良Devine术治疗56例隐匿型阴茎,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除3例术后阴茎体包皮过剩外,其余患儿阴茎外观满意,无复发.认为解除阴茎体的纤维束缚及阴茎根部固定是手术治疗隐匿型阴茎的关键.
作者:张婷;周云;严向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了解该院2003年度临床标本中分离酵母样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93株酵母样真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93株酵母样真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伊曲康唑、酮康唑、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6.7%、93.5%、77.4%、45.2%、25.8%.
作者:赵胜;周惠琴;严茹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1992年8月至2003年8月共收治妇科急腹症581例,现就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年龄16~65岁,其中20~46岁552例,占95%.本组共有12个病种,分为感染性、内出血性、肿瘤并发症和其他四大类,其构成比分别是感染性疾病213例,占37%,其中急性盆腔炎198例,占感染性疾病的93%;出血性输卵管炎15例.内出血性疾病284例,占49%,其中异位妊娠260例,黄体破裂20例,子宫穿孔4例.肿瘤并发症53例,占9%,其中卵巢肿瘤蒂扭转49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4例.流产及内外科误诊为妇科病共31例,占5%,分别为流产15例,急性胃肠炎4例,急性阑尾炎8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尿潴留2例.
作者:朱彩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107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孕<33周,33周~,35周~,37周~,39周~分成5组,发现孕周越小,肝功能指标异常值越高,分娩前治疗天数越多.107例中,有其他合并症、并发症66例,发生率为61.7%;双胎5例,占4.7%;剖宫产51例,占47.7%;计划引产49例,成功40例(占81.6%);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分别为9.4±3.9 h、1.0±0.7 h和0.1±0.02 h.新生儿Apgar 5 min评分均为10分.孕周<35周的10例,9例母子预后良好.认为当病情加重并危及母婴生命安全时,在已使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的基础上,孕32周左右可考虑终止妊娠;ICP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缩宫素静滴,在宫颈Bishop评分≥6分时行人工破膜,引产成功率高.
作者:沈宗姬;徐建英;黄亚珍;张跃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尿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在早期预测妇女绝经期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方法63名绝经前妇女分成双侧卵巢切除组和卵巢未切除两组,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检测血清雌激素(E2)、促卵泡生成素(FSH)、碱性磷酸酶(AKP)和尿NTx/Cr值,比较其变化情况.结果卵巢切除组术后3个月血清E2明显下降,血清FSH和尿NTx明显升高,血清AKP无变化.卵巢未切除组,各项研究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作为一项骨吸收指标,双侧卵巢切除后3个月就能观察到尿NTx的变化,由此可早期了解绝经妇女骨吸收情况,早期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作者:黄沁;杨伟文;沈宗姬;徐文新;华月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将500名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抚触,对照组仅常规护理,未进行抚触,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新生儿摄入奶量增加,体重、身长、头围和睡眠时间增加,胎粪排尽时间明显缩短,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均P<0.05).提示抚触能显著促进新生儿健康生长,其成本低、效益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惠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克隆法研究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大鼠体细胞HPRT基因突变,比较不同体细胞HPRT基因突变频率.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入晚期混合裂变产物,克隆法检测不同累积剂量的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脾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克隆效率均随内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HPRT基因突变频率均随放射性核素内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条件下,脾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比外周血淋巴细胞敏感.结论克隆法是一种敏感的检测辐射诱发HPRT基因突变的方法,脾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比外周血淋巴细胞敏感.
作者:崔凤梅;赵经涌;胡明江;宁萍;劳勤华;王六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讨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哮喘重塑模型气道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雄性豚鼠108只,随机分为哮喘发作组(A组)、治疗组(B组)和对照组(C组)3组.每组动物分别予以卵蛋白、布地奈得、生理盐水处理,在每个时点末次激发后1 d处死,留取肺组织,观察各组气道胶原纤维的沉积情况.结果通过胶原染色发现A组气道基底膜下网状层、平滑肌周围可见较多的胶原纤维沉积,B组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少,C组仅见少量胶原纤维沉积.结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能抑制气道胶原纤维的沉积,但这种作用是不完全的.
作者:王宇清;朱灿红;季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将86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第1天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n=45)和肠外营养(PN组,n=41)两组,分别监测术前、术后5、10 d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和淋巴细胞计数(TLC),观察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血清Alb、PA、TF和TLC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但两组间没有差异,EN组较PN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提示EN和PN均能给予术后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EN安全有效、价廉效佳.
作者:陈磊;郭万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3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2~48个月进行CEA测定、18F-FDG PET显像及CT或MRI检查.结果显示,CEA>3.4μg/L的29例中,18F-FDG PET检查25例有复发及转移病灶;CEA<3.4μg/L的9例中,有3例检出病灶,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38例中,18F-FDG PET显像检查阳性28例,阴性10例;CT或MRI检查阳性18例,阴性20例,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18F-FDG PET有3例假阳性.表明18F-FDG PET显像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随访中有重要价值,特别是CEA>3.4 μg/L时意义更大.
作者:许敏;范强;秦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正常对照个体的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析其变化特点及相关性.方法运用ELISA法测定38例T2DM患者和20名正常个体的血清APN水平,同时测定他们的IMT,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APN与IMT的相关性.结果T2DM患者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M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APN水平与IMT呈显著负相关(r=-0.30,P<0.05).结论APN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APN是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保护因素之一.
作者:鲁燕;陆轶群;施毕旻;王进红;成兴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临床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对外科手术切除的胃肠道肿瘤标本用光镜初步观察,拟诊为间叶性肿瘤者再进一步检查CD117、CD34、波型蛋白、结蛋白等抗原标记物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CD117阳性者,或CD117阴性而CD34阳性、结蛋白阴性者诊断为间质细胞瘤.结果42例GISTs患者中,胃28例,小肠11例,结肠、网膜及肠系膜各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18/42)、消化道出血(17/42)和腹部肿块(10/42).GISTs良性12例、潜在恶性10例和恶性20例.光镜下细胞主要呈梭型(60%)和上皮细胞型(13.3%),细胞排列呈栅栏状、旋涡状.CD117、CD34、波形蛋白在肿瘤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0%和97.6%,而S-100和平滑肌肌动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仅为14.3%和4.8%,结蛋白无表达.结论GISTs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CD117、CD34可作为诊断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免疫标记物.
作者:徐惠明;许春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单次链脲霉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移植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培养液,移植组将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至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中,测定大鼠血糖变化,评价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血糖的影响.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由17.58±2.46 mmol/L降至5.94±2.25 mmol/L,移植组和对照组大鼠血糖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
作者:李立人;徐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将45例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内镜下注射5%鱼肝油酸钠和静滴思他宁.结果12、24、48 h止血率内镜下治疗组分别为21例(87.5%)、22例(91.7%)、23例(95.8%);思他宁治疗组分别为14例(66.7%)、19例(90.5%),20例(95.2%).提示内镜下注射和思他宁静滴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总有效率相似,但内镜下止血迅速、价廉,可以减少输血量和休克的发生率.
作者:张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评价医疗产品细胞毒性的3种方法,即MTT法、活细胞计数法及形态观察法.方法用MTT法、活细胞计数法及形态观察法对19种医疗产品进行细胞毒性测试,并对样品毒性分级及作出合格与否的判断,比较这些方法之间的符合程度及在检测细胞毒性方面各自的优缺点.结果MTT法与活细胞计数法的毒性级别判断符合率为73.7%(14/19),判断样品合格与否,两者符合率为94.7%(18/19),15号样品MTT法毒性级别判为4级,但细胞形态观察法发现细胞形态正常,贴壁生长良好,结果与活细胞计数法一致.重复3次检测,仍出现这种现象.结论MTT法操作简便,人为误差小,更适于多种医疗产品的同时检测,但对于MTT检测不合格产品要结合活细胞计数法及形态观察法,作出综合判断.
作者:房红莹;顾冠彬;杨珠英;徐培君;万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通过对1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其中内固定术2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0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2例),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结果表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及全身健康状况、骨折的类型、术前的生活状态和活动量、骨的质量等因素.认为术前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进行科学的选择,3种手术方法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叶刚;王银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将30例脑脓肿分为小儿(10例)与成人(20例)两组,对比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结果表明,7岁以上小儿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而婴幼儿多不典型.与成人组相比,小儿组CT表现特征有:(1)小儿脓肿以单房为主,脓腔大于成人;成人单房或多房皆可见.(2)小儿脓肿灶周水肿程度比成人轻.认为这些差异可能与小儿脑发育尚未成熟有关.
作者:吴林泉;王雪元;胡春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寰枢关节半脱位多见于少年儿童,由于寰枢关节在颈椎中具有大的活动度,且以旋转活动为主,因而是不稳定的部位,常导致颈椎功能不良.自2000年至2004年间,我科收治了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患儿35例,现就其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诸长明;张晨逸;袁家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分析3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表明,COPD合并肺癌多数为老年、男性、吸烟者,并多数为Ⅲ~Ⅳ期,以对症、支持、化学治疗为主,预后差,应注重COPD合并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金建强;马家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脏NF-κB表达及iNOS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褪黑素处理组(Mel)3组,分别检测标本中NF-κB表达和iNOS含量.结果S组无NF-κB阳性表达;I/R组和Mel组经历单纯的肝脏缺血后,NF-κB的表达与S组无差异(P>0.05),而再灌注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NF-κB表达增加,并均于6 h时点处达到各自峰值,Mel组于再灌注后各相应时点NF-κB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I/R组(P<0.01).再灌注后0~1 h,3组iNOS活力无差异(P>0.05),此后,I/R组iNOS活力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较S组显著上升(P<0.01),其高峰亦在9 h时点处出现,Mel组再灌注1 h后各时点iNOS活力均较I/R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褪黑素可以有效下调肝脏I/R过程中NF-κB的表达,抑制iNOS的活力,发挥其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楷;吴浩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