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Devine术治疗隐匿型阴茎56例分析

张婷;周云;严向明

关键词:儿童, 隐匿型阴茎, 手术治疗
摘要:采用改良Devine术治疗56例隐匿型阴茎,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除3例术后阴茎体包皮过剩外,其余患儿阴茎外观满意,无复发.认为解除阴茎体的纤维束缚及阴茎根部固定是手术治疗隐匿型阴茎的关键.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欣母沛在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对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患者用常规方法治疗无效后,采用欣母沛深部肌注或宫体注射.结果产后2h内出血>1700 ml的30例患者,出血很快控制,出血量减少到36±10 ml,并且子宫收缩良好.提示及时正确应用欣母沛可有效控制难治性产后出血,欣母沛具有安全、高效、迅速、方便等优点.

    作者:许建娟;陈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冠心病介入诊治术的外周血管并发症及其处理

    我院近两年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756例,术后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22例,发生率为2.91%.现就其原因、处理方法和预后分析如下.

    作者:张昕;龚开政;王顺娣;李爱华;何黎民;张振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医疗产品细胞毒性3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评价医疗产品细胞毒性的3种方法,即MTT法、活细胞计数法及形态观察法.方法用MTT法、活细胞计数法及形态观察法对19种医疗产品进行细胞毒性测试,并对样品毒性分级及作出合格与否的判断,比较这些方法之间的符合程度及在检测细胞毒性方面各自的优缺点.结果MTT法与活细胞计数法的毒性级别判断符合率为73.7%(14/19),判断样品合格与否,两者符合率为94.7%(18/19),15号样品MTT法毒性级别判为4级,但细胞形态观察法发现细胞形态正常,贴壁生长良好,结果与活细胞计数法一致.重复3次检测,仍出现这种现象.结论MTT法操作简便,人为误差小,更适于多种医疗产品的同时检测,但对于MTT检测不合格产品要结合活细胞计数法及形态观察法,作出综合判断.

    作者:房红莹;顾冠彬;杨珠英;徐培君;万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SQ(H)-636新型γ辐照装置运行实践

    为评估SQ(H)-636新型γ辐照装置在辐射加工行业广泛应用的可行性,对一套应用中的SQ(H)-636新型γ辐照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测试、总结.结果在可承重范围内,有效能量利用率达34.6%,吸收剂量不均匀度<1.33,运行故障率<1%.表明该装置实用性强,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高爱民;朱南康;刘德贵;滕维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异丙酚复合曲马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将100例ASAⅠ~Ⅱ级行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50例,采用单纯异丙酚麻醉;异丙酚加曲马多(异+曲)组50例,采用异丙酚复合曲马多麻醉.记录术中异丙酚的用量、术毕患者清醒时间和术中皱眉或肢体扭动及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异丙酚用量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异+曲组术中患者皱眉或肢体扭动的发生情况明显好于异丙酚组(P<0.05),且术后患者主诉疼痛也比异丙酚组轻,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两组无明显差异.表明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曲马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华;陶苏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放射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模型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放射治疗对大肠癌肝转移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BALB/cAnude裸小鼠,LS174T人大肠癌细胞株,脾脏切除脾脏种植法建立裸鼠大肠癌肝转移模型.并给予血管生成抑制剂2-ME及放射治疗,观察肝转移生长抑制及肿瘤组织微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脾切除脾脏种植法建立大肠癌肝转移模型的成功率达100%;种植后4周2-ME联合放射治疗组肝转移灶平均重量53.6±4.7 mg,而对照组为173.9±11.6 mg;微血管密度分别为8.4±1.7和41.2±6.3.结论2-ME联合放射治疗对肝转移灶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肿瘤微血管的形成是其有效性的机制之一.

    作者:金留根;周士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糜烂的关系及意义

    对388例宫颈糜烂(分轻、中、重度3组)患者及60例无宫颈糜烂的正常组,检测其宫颈分泌物的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结果:宫颈糜烂中、重度组CT及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80%(75/157)、68.18%(60/88)和40.13%(63/157)、55.68%(49/88);CT、UU双重阳性率分别为34.39%(54/157)和46.59(41/88),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轻度糜烂组(分别P<0.05和P<0.01).提示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糜烂的程度有相关性.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胆囊切除术后胆漏25例临床探讨

    报告胆囊切除术后胆漏25例,发生率为0.26%(25/9626),发生于剖腹胆囊切除术后2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3例.发生原因有细小胆管渗漏18例,残余胆囊漏3例,肝总管损伤3例,迷走胆管漏1例.结果非手术治愈20例,手术治愈4例,再手术后死亡1例.对其发生原因与防治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伟刚;蒋鑫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成年人下颌骨骨折68例疗效观察

    对6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颌间牵引复位固定40例,骨间钢丝结扎内固定5例,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23例,治疗后功能均恢复.1个月后复查结果:颌间固定组都有不同程度开口受限,其中Ⅰ°10例,Ⅱ°24例,Ⅲ°6例,咬(牙合)关系不良4例,关节区疼痛3例,无关节弹响;坚固内固定组仅见张口受限Ⅰ°4例,无关节区疼痛、关节弹响及咬(牙合)关系不良.3个月后复查结果:颌间固定组张口受限Ⅰ°12例,Ⅱ°4例,咬(牙合)关系不良4例,无关节区疼痛;坚固内固定组开口度均恢复正常,无关节区疼痛.认为正确地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是治疗下颌骨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作者:赵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评价

    为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将86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第1天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n=45)和肠外营养(PN组,n=41)两组,分别监测术前、术后5、10 d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和淋巴细胞计数(TLC),观察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血清Alb、PA、TF和TLC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但两组间没有差异,EN组较PN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提示EN和PN均能给予术后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EN安全有效、价廉效佳.

    作者:陈磊;郭万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椎体成形术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制备和评价

    目的制作和评价一种可以被用来对椎体成形术或后凸成形术灌注剂进行生物力学和组织形态学研究的动物椎体骨缺损模型.方法将40个成年新鲜山羊椎体,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分别在椎体矢状面中点垂直矢状面方向,用不同直径的钻头横向钻通椎体造成缺损,并在材料试验机测试各椎体的强度和刚度.结果通过测试发现,不同直径骨缺损的椎体,随着缺损直径加大,其强度和刚度呈下降趋势.缺损φ4 mm组椎体的强度和刚度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缺损φ4 mm山羊椎体模型是一种迄今较为合适的、可以被用来对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的灌注剂进行生物力学和组织形态学研究的动物体外模型.

    作者:朱雪松;杨惠林;张志明;张志刚;耿德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AS-R-2型机器人系统导航下微创治疗脑出血

    运用CAS-R-2型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及操作平台,微创治疗脑出血21例.结果无1例死亡;按ADL分级判断:正常自理13例,轻度功能缺陷5例,中度功能缺陷2例,严重功能缺陷1例.表明CAS-R-2型机器人系统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治疗中定位准确,创伤小,对脑组织损伤轻,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系数高,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邵君飞;王海秋;姚建社;孙骏;唐永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35例临床分析

    分析3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表明,COPD合并肺癌多数为老年、男性、吸烟者,并多数为Ⅲ~Ⅳ期,以对症、支持、化学治疗为主,预后差,应注重COPD合并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金建强;马家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传导性耳聋的发生情况

    分析25例放疗后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的双耳分别予以纯音听阈和鼓室导抗图测试.25例患者随访12~94个月(中位53个月).结果低频段传导性耳聋的发生率为42%,其中重听者为30%,耳聋者为12%;高频段传导性耳聋的发生率为68%,其中重听者为42%,耳聋者为26%.鼓室图测试发现50只耳中有50%出现异常,提示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其中36%呈B型曲线,14%呈C型曲线.分泌性中耳炎的出现与低频段和高频段传导性耳聋的发生均有明显的相关性(x2=13.894,P=0.001;x2=8.909,P=0.012).认为放疗对鼻咽癌患者中耳功能的障碍是由于电离辐射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而产生分泌性中耳炎以及电离辐射对中耳的直接损伤所致.故在制定鼻咽癌患者的放疗计划时,应根据肿瘤情况尽量避免或减少耳部的照射.

    作者:陆雪官;刘志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囊肿开窗术治疗成人多囊肝病的不足(附9例报告)

    对9例成人多囊肝病患者采用剖腹肝囊肿去顶开窗术.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腹腔感染、胆汁性腹膜炎、胆囊炎、肺部感染、深静脉栓塞等,且开窗术有较高的复发率.认为肝囊肿去顶开窗术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临床上应合理选用.

    作者:田力平;钱海鑫;刘建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后牙弯曲细小根管治疗的临床分析

    对75颗后牙弯曲细小根管采用常规法、逐步后退法、超声法进行根管预备.根据X线片根管充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75颗弯曲细小根管73颗获得成功,成功率97.33%.提示对后牙细小直根管宜采用常规法,手扩可结合机扩;后牙弯曲细小根管宜采用逐步后退法,手扩可结合超声法.

    作者:王先军;汤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早期肝脏放射性损伤病理组织学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肝脏放射性损伤早期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方法成年家兔24只,采用40 Gy X线左侧半肝照射后,随机分为照射后第4、10天两个观察组,每组12只,进行肝脏病理学研究.结果照射后第4天组12只家兔,光镜下肝脏无异常变化,从中随机抽出1只家兔电镜检查照射区肝组织见细胞器肿胀、胞浆空泡样变等超微结构水平改变.家兔肝脏照射后第10天未照射区肝组织无异常,照射区出现不同程度小叶中央静脉血管闭塞性损伤改变,电镜下可见细胞内水肿和细胞内胶原纤维形成、泡浆内空泡化、Disse间隙水肿等异常.结论肝脏在受单次大剂量照射后,光镜下早期病理改变以小叶中央静脉血管闭塞性损伤为主要特征,更早期电镜下就可观察到细胞器超微结构水平的损伤.

    作者:黄文才;沈钧康;陈胜平;金德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新疆不同民族吸毒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探讨新疆不同民族吸毒人群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水平和心理状况.方法选择384名吸毒者、419名普通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艾滋病知识、吸毒情况、<信赖他人量表>和<自尊量表>.结果(1)吸毒人群平均年龄30.62岁,初次尝试毒品平均年龄23.31岁.(2)病例组艾滋病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病例组曾经吸大麻、亲朋吸毒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4)在信赖他人方面非吸毒者比吸毒者有信心,维吾尔族吸毒者信赖他人得分高于其他民族吸毒者(均P<0.05).(5)病例组自尊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毒人群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心理方面与正常人群有明显差别,3个民族吸毒者之间也存在差异.在制定控制吸毒策略时应针对该人群的特点,采取有效细致的社会心理治疗,并重视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

    作者:朱琳;陈鹏;地力夏提·牙和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胎儿脐动脉自发性破裂致宫内出血1例

    临床上脐血管破裂非常少见,且以脐静脉为多,约占脐血管破裂的67%.脐动脉破裂更为罕见,国内目前仅见9例报告,5例为死产.笔者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期间收治1例脐动脉自发性破裂致宫内出血、死胎,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英;程蓝君;徐平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肿瘤患者HPRT基因的调查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体细胞HPRT基因突变频率,探讨体细胞HPRT基因突变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多核细胞法研究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突变频率,并与正常人群进行对比.结果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而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不同种类癌症患者外周血HPRT基因突变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HPRT基因突变频率分析可作为患癌风险评估的生物学标志.

    作者:周菊英;王利利;徐晓婷;俞志英;秦颂兵;许昌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