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患者HPRT基因的调查

周菊英;王利利;徐晓婷;俞志英;秦颂兵;许昌韶

关键词:hprt基因, 突变频率, 多核细胞法
摘要:目的了解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体细胞HPRT基因突变频率,探讨体细胞HPRT基因突变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多核细胞法研究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突变频率,并与正常人群进行对比.结果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而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不同种类癌症患者外周血HPRT基因突变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HPRT基因突变频率分析可作为患癌风险评估的生物学标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

    通过对1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其中内固定术2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0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2例),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结果表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及全身健康状况、骨折的类型、术前的生活状态和活动量、骨的质量等因素.认为术前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进行科学的选择,3种手术方法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叶刚;王银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多胎妊娠58例临床分析

    为了探讨多胎妊娠的临床管理与母儿不良结局的关系,回顾性分析58例多胎妊娠(双胎52例、三胎6例)的临床经过并比较双胎与三胎的妊娠结局.其中初产妇54例(双胎50例、三胎4例),经产妇4例(双胎2例、三胎2例).平均分娩孕周34+6周(双胎35+1周、三胎32+5周).平均住院时间双胎(10.8 d)明显低于三胎(30.2d)(P<0.01).并发症:早产率为74.2%,其中<32周的三胎(33.3%)明显高于双胎(3.8%)(P<0.01);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三胎(50.0%)明显高与双胎(7.7%)(P<0.01);妊娠高血压、ICP的发生率双胎(30.8%、15.4%)与三胎(33.3%、16.6%)相比无明显差异.剖宫产率双胎(55.8%)与三胎(66.6%)相比无明显差异.新生儿平均体重2172.4 g(双胎2206.9 g、三胎1933.3 g),122个新生儿中死亡2个,转入苏州儿童医院进一步治疗33个(双胎25个、三胎8个).提示多胎妊娠的早产率随胎数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延长住院时间及良好的住院监护,多胎妊娠的母儿不良结局可得到改善.

    作者:黄春燕;杨伟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方法3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V26max肺功能仪分别进行潮气呼吸和被动呼气测试,并记录参数.结果该组患儿肺功能通气指标VT/kg、TI/TE、TPTEF/TE、%V-PF、TEF25/PF都有明显下降,RrsSO增加,与正常学龄前儿童有显著性差异(P<0.05).R-int、CrsSO、Palv与正常学龄前儿童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P肺炎患儿通气功能障碍,气道黏膜受到损害,V26max肺功能仪能用来判断严重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陈煦艳;季伟;顾国英;朱灿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他扎罗汀凝胶联合消疣灵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2年3月至2004年12月使用他扎罗汀凝胶(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联合消疣灵(土贝母皂苷)注射液(陕西麒麟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扁平疣,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建云;张春梅;陈玉新;顾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成年人下颌骨骨折68例疗效观察

    对6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颌间牵引复位固定40例,骨间钢丝结扎内固定5例,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23例,治疗后功能均恢复.1个月后复查结果:颌间固定组都有不同程度开口受限,其中Ⅰ°10例,Ⅱ°24例,Ⅲ°6例,咬(牙合)关系不良4例,关节区疼痛3例,无关节弹响;坚固内固定组仅见张口受限Ⅰ°4例,无关节区疼痛、关节弹响及咬(牙合)关系不良.3个月后复查结果:颌间固定组张口受限Ⅰ°12例,Ⅱ°4例,咬(牙合)关系不良4例,无关节区疼痛;坚固内固定组开口度均恢复正常,无关节区疼痛.认为正确地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是治疗下颌骨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作者:赵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和尿新喋呤的表达与疗效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清和尿新喋呤表达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和尿中的新喋呤含量,并分析治疗前血清和尿中的新喋呤水平与患者疗效的关系.结果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清和尿新喋呤水平均低于稳定和进展组(P<0.05);治疗前后血清与尿新喋呤水平均高度相关(r=0.80、0.82,P<0.05).结论治疗前血清和尿新喋呤水平可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的预测指标,尿液检测更加方便.

    作者:程骁赪;张日;李汉冲;谭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多潘立酮、黛力新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将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多潘立酮10 mg,每日3次,餐前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加黛力新早、中各1片口服,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P<0.01).表明多潘立酮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作者:马玉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人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改进采用人骨髓体外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hBMSCs),进行体外传代扩增,并探索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方法.方法抽取人骨髓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DMEM/15%人血清培养传代,至第3~5代时加入巯基乙醇(BME),观察h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该方法hBMSCs在体外可以实现数目扩增,在特定诱导剂的作用下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结论采用少量骨髓样本,既可培养获得充足的细胞量,可以满足定向诱导和细胞移植的需要.

    作者:许期年;王秀云;童本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糜烂的关系及意义

    对388例宫颈糜烂(分轻、中、重度3组)患者及60例无宫颈糜烂的正常组,检测其宫颈分泌物的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结果:宫颈糜烂中、重度组CT及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80%(75/157)、68.18%(60/88)和40.13%(63/157)、55.68%(49/88);CT、UU双重阳性率分别为34.39%(54/157)和46.59(41/88),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轻度糜烂组(分别P<0.05和P<0.01).提示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糜烂的程度有相关性.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蚕丝蛋白材料对鼠胚表皮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蚕丝蛋白材料对鼠胚表皮细胞的毒性及其影响细胞增殖的因素.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原代培养鼠胚表皮细胞,用直接接触法和浸提液法体外培养鼠胚表皮细胞,MTT比色法检测其在不同蚕丝蛋白材料上的增殖活力和细胞相对增殖率,进行毒性分析;并用活细胞计数法观察不同蚕丝蛋白材料对鼠胚表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鼠胚表皮细胞在1、2、4、5、7、8、10号各型蚕丝蛋白材料上生长,其增殖活力与细胞对照组相当(P>0.05);在3、6、9号化学交联或HY-823交联型蚕丝蛋白材料上生长,其增殖活力均低于细胞对照组(P<0.05);而在11号蚕丝蛋白材料其增殖活力显著低于细胞对照组(P<0.01).1、7号丝胶材料细胞毒性分级为0级(无毒),2、3、4、5、6、8、9、10号各型蚕丝蛋白材料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轻微毒),而11号蚕丝蛋白材料细胞毒性分级为2级(中度毒).活细胞计数结果与MTT检测结果基本相一致.结论除11号蚕丝蛋白材料外,1~10号各型蚕丝蛋白材料无明显细胞毒性,能支持鼠胚表皮细胞正常生长,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作者:盛伟华;谢宇锋;缪竞诚;王金志;李明忠;谢瑞娟;杨吉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卵巢妊娠28例临床分析

    分析28例卵巢妊娠的发生因素、诊断及治疗.其中12例置宫内节育器(IUD),4例有盆腔炎史,18例有停经史,2例有阴道流血史.28例均以急腹症就诊,全部行手术治疗.认为卵巢妊娠的病因不清,可能与IUD有关.卵巢妊娠术前易误诊,后确诊有赖于病理诊断.治疗以手术为主.

    作者:贝水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妇科急腹症581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2年8月至2003年8月共收治妇科急腹症581例,现就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年龄16~65岁,其中20~46岁552例,占95%.本组共有12个病种,分为感染性、内出血性、肿瘤并发症和其他四大类,其构成比分别是感染性疾病213例,占37%,其中急性盆腔炎198例,占感染性疾病的93%;出血性输卵管炎15例.内出血性疾病284例,占49%,其中异位妊娠260例,黄体破裂20例,子宫穿孔4例.肿瘤并发症53例,占9%,其中卵巢肿瘤蒂扭转49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4例.流产及内外科误诊为妇科病共31例,占5%,分别为流产15例,急性胃肠炎4例,急性阑尾炎8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尿潴留2例.

    作者:朱彩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上颌快速扩弓器早期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22例临床分析

    对22例8~12岁的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应用上颌快速扩弓器进行矫治.患儿治疗前后摄头颅侧位,选取相关的内容进行测量.结果:SNA变化不大,ANB减小,SNB增大,有显著性差异,上下磨牙(牙合)关系也有显著性变化.表明使用上颌快速扩弓器治疗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错(牙合)可以终止或减缓错(牙合)进一步发展,促进下颌骨向前生长,改变不良生长型.

    作者:周红;周超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内镜下金属夹联合电凝治疗胃肠大息肉疗效观察

    使用Olympus HX-5LR-1型推送器及MD-850型金属夹,对42例消化道大息肉钳夹后行电凝切除,治疗后2周复查内镜,观察息肉治疗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42例患者均一次治愈,成功率100%,平均放置金属夹2.5枚,无1例发生术中及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提示金属夹联合电凝治疗消化道带蒂大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的技术,适宜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陆静静;钟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8F-FDG PET显像在消化道恶性肿瘤随访中的应用

    对3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2~48个月进行CEA测定、18F-FDG PET显像及CT或MRI检查.结果显示,CEA>3.4μg/L的29例中,18F-FDG PET检查25例有复发及转移病灶;CEA<3.4μg/L的9例中,有3例检出病灶,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38例中,18F-FDG PET显像检查阳性28例,阴性10例;CT或MRI检查阳性18例,阴性20例,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18F-FDG PET有3例假阳性.表明18F-FDG PET显像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随访中有重要价值,特别是CEA>3.4 μg/L时意义更大.

    作者:许敏;范强;秦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将500名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抚触,对照组仅常规护理,未进行抚触,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新生儿摄入奶量增加,体重、身长、头围和睡眠时间增加,胎粪排尽时间明显缩短,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均P<0.05).提示抚触能显著促进新生儿健康生长,其成本低、效益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惠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单次链脲霉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移植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培养液,移植组将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至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中,测定大鼠血糖变化,评价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血糖的影响.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由17.58±2.46 mmol/L降至5.94±2.25 mmol/L,移植组和对照组大鼠血糖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

    作者:李立人;徐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囊肿开窗术治疗成人多囊肝病的不足(附9例报告)

    对9例成人多囊肝病患者采用剖腹肝囊肿去顶开窗术.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腹腔感染、胆汁性腹膜炎、胆囊炎、肺部感染、深静脉栓塞等,且开窗术有较高的复发率.认为肝囊肿去顶开窗术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临床上应合理选用.

    作者:田力平;钱海鑫;刘建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不同时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法的比较

    根据不同时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方法的变迁,将68例患者以每4年为一个时期分3组进行治疗结果的比较:(1)1993年至1996年间以早期手术治疗为主18例;(2)1997年至2000年间以非手术治疗为主23例;(3)2001年至2004年间采用个体化治疗27例.结果病死率3组分别为44.4%(8/18)、26.1%(6/23)、11.8%(4/27).随着治疗方法的变迁,病死率明显下降,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提示SAP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病变早期尽早采取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改善患者病情,并适时选择手术适应证,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华农标;高源;蒋继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临床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对外科手术切除的胃肠道肿瘤标本用光镜初步观察,拟诊为间叶性肿瘤者再进一步检查CD117、CD34、波型蛋白、结蛋白等抗原标记物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CD117阳性者,或CD117阴性而CD34阳性、结蛋白阴性者诊断为间质细胞瘤.结果42例GISTs患者中,胃28例,小肠11例,结肠、网膜及肠系膜各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18/42)、消化道出血(17/42)和腹部肿块(10/42).GISTs良性12例、潜在恶性10例和恶性20例.光镜下细胞主要呈梭型(60%)和上皮细胞型(13.3%),细胞排列呈栅栏状、旋涡状.CD117、CD34、波形蛋白在肿瘤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0%和97.6%,而S-100和平滑肌肌动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仅为14.3%和4.8%,结蛋白无表达.结论GISTs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CD117、CD34可作为诊断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免疫标记物.

    作者:徐惠明;许春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