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颌快速扩弓器早期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22例临床分析

周红;周超苏

关键词:安氏Ⅱ类错(牙合), 上颌快速扩弓器, 正畸治疗
摘要:对22例8~12岁的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应用上颌快速扩弓器进行矫治.患儿治疗前后摄头颅侧位,选取相关的内容进行测量.结果:SNA变化不大,ANB减小,SNB增大,有显著性差异,上下磨牙(牙合)关系也有显著性变化.表明使用上颌快速扩弓器治疗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错(牙合)可以终止或减缓错(牙合)进一步发展,促进下颌骨向前生长,改变不良生长型.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门诊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应用

    正确的面肌康复锻炼是促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痊愈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于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39例门诊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和掌握有关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康复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避免或降低了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单耀娟;陈玉华;黄亚娟;钱素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脾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比较

    目的克隆法研究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大鼠体细胞HPRT基因突变,比较不同体细胞HPRT基因突变频率.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入晚期混合裂变产物,克隆法检测不同累积剂量的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脾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克隆效率均随内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HPRT基因突变频率均随放射性核素内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条件下,脾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比外周血淋巴细胞敏感.结论克隆法是一种敏感的检测辐射诱发HPRT基因突变的方法,脾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比外周血淋巴细胞敏感.

    作者:崔凤梅;赵经涌;胡明江;宁萍;劳勤华;王六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囊肿开窗术治疗成人多囊肝病的不足(附9例报告)

    对9例成人多囊肝病患者采用剖腹肝囊肿去顶开窗术.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腹腔感染、胆汁性腹膜炎、胆囊炎、肺部感染、深静脉栓塞等,且开窗术有较高的复发率.认为肝囊肿去顶开窗术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临床上应合理选用.

    作者:田力平;钱海鑫;刘建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肺炎性假瘤12例CT诊断分析

    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其中9例CT上均表现为不规则团块样阴影,边缘模糊,3例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团块状影,边缘光滑,并可见分叶,纵隔窗与肺窗上病灶大小改变不明显.其中5例位于上肺,5例位于下肺,2例位于中肺.10例与胸膜广基相连,1例与胸膜条状粘连,1例与胸膜局部粘连.其中10例误诊为肺癌(占83.3%),2例诊断为炎性肿块.表明病灶与胸膜广基粘连、病灶的形态欠规则、较少引起淋巴结肿大及无跨叶生长有助于肺炎性假瘤的诊断.

    作者:傅志辉;郭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改良Parks切口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斜视在眼科疾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斜视手术是一个力求恢复双眼视功能兼美容的手术,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手术切口,做到隐蔽、术中扰动少、术后反应轻、不留瘢痕,成为医患更高的追求.我科自2002年起,对65例(79只眼)斜视患者均采用改良Parks切口,术后随访2年,疗效较满意.

    作者:姚静艳;王熹;李龙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52例临床分析

    分析5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车祸伤41例(78.8%),坠落伤8例(15.4%),打击伤3例(5.8%).原发性昏迷50例,无原发性昏迷2例,有中间清醒期3例,瞳孔改变21例.Levi DAI临床分级1级4例,2级11例,3级24例,4级13例.经综合治疗DAI患者死亡18例,植物状态3例,重残12例,中残9例,良好10例.认为Levi DAI临床分级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陆小军;沈旭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早期肝脏放射性损伤病理组织学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肝脏放射性损伤早期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方法成年家兔24只,采用40 Gy X线左侧半肝照射后,随机分为照射后第4、10天两个观察组,每组12只,进行肝脏病理学研究.结果照射后第4天组12只家兔,光镜下肝脏无异常变化,从中随机抽出1只家兔电镜检查照射区肝组织见细胞器肿胀、胞浆空泡样变等超微结构水平改变.家兔肝脏照射后第10天未照射区肝组织无异常,照射区出现不同程度小叶中央静脉血管闭塞性损伤改变,电镜下可见细胞内水肿和细胞内胶原纤维形成、泡浆内空泡化、Disse间隙水肿等异常.结论肝脏在受单次大剂量照射后,光镜下早期病理改变以小叶中央静脉血管闭塞性损伤为主要特征,更早期电镜下就可观察到细胞器超微结构水平的损伤.

    作者:黄文才;沈钧康;陈胜平;金德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AS-R-2型机器人系统导航下微创治疗脑出血

    运用CAS-R-2型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及操作平台,微创治疗脑出血21例.结果无1例死亡;按ADL分级判断:正常自理13例,轻度功能缺陷5例,中度功能缺陷2例,严重功能缺陷1例.表明CAS-R-2型机器人系统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治疗中定位准确,创伤小,对脑组织损伤轻,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系数高,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邵君飞;王海秋;姚建社;孙骏;唐永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与思他宁静滴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疗效比较

    将45例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内镜下注射5%鱼肝油酸钠和静滴思他宁.结果12、24、48 h止血率内镜下治疗组分别为21例(87.5%)、22例(91.7%)、23例(95.8%);思他宁治疗组分别为14例(66.7%)、19例(90.5%),20例(95.2%).提示内镜下注射和思他宁静滴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总有效率相似,但内镜下止血迅速、价廉,可以减少输血量和休克的发生率.

    作者:张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35例临床分析

    寰枢关节半脱位多见于少年儿童,由于寰枢关节在颈椎中具有大的活动度,且以旋转活动为主,因而是不稳定的部位,常导致颈椎功能不良.自2000年至2004年间,我科收治了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患儿35例,现就其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诸长明;张晨逸;袁家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脾脏原发性肿瘤的CT诊断

    对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原发性肿瘤12例,均行CT轴位扫描和增强扫描.结果12例脾脏原发性肿瘤CT发现率为100%;准确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8例.认为CT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密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大部分肿瘤良、恶性鉴别可得到明确诊断,但对肿瘤的定位诊断很困难.

    作者:薛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哮喘重塑模型气道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讨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哮喘重塑模型气道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雄性豚鼠108只,随机分为哮喘发作组(A组)、治疗组(B组)和对照组(C组)3组.每组动物分别予以卵蛋白、布地奈得、生理盐水处理,在每个时点末次激发后1 d处死,留取肺组织,观察各组气道胶原纤维的沉积情况.结果通过胶原染色发现A组气道基底膜下网状层、平滑肌周围可见较多的胶原纤维沉积,B组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少,C组仅见少量胶原纤维沉积.结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能抑制气道胶原纤维的沉积,但这种作用是不完全的.

    作者:王宇清;朱灿红;季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干扰素α1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疗效观察

    将7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干扰素α1b 300万u肌注,每天1次,连用7 d,第8天开始500万u肌注,隔日1次,半年为1个疗程,同时加用苦参素0.6 g静滴,每天1次,连用1个月,改为口服,每天3次,每次0.2 g,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用肝得健等一般保肝药物及多种维生素治疗,不用抗病毒药物.结果HBeAg、HBV-DNA阴转率无论在治疗结束时还是治疗后1年,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BeAg阴转同时伴HBV-DNA阴转率、抗HBe阳转率,治疗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效果好.

    作者:徐密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异氟醚对大鼠脑内cAMP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异氟醚麻醉后大鼠不同脑区、不同时期cAMP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cAMP在其麻醉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分层随机设计均分成5组,每组8只,吸入1.5%异氟醚,分别在未吸入异氟醚时(对照组)、翻正反射即将消失时(诱导期组)、翻正反射消失后1 min(麻醉期组)、翻正反射恢复即刻(恢复期组)和翻正反射恢复后1 h(清醒期组)断头取脑.放射免疫法测定大脑皮层、海马和脑干的cAMP含量.结果在皮层,与对照组相比,cAMP含量在诱导期组即升高(P<0.05),麻醉期组进一步升高(P<0.01),恢复期组迅速下降至对照组水平.在海马,与对照组相比,各组cAMP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在脑干,与对照组比,仅麻醉期组cAMP含量升高(P<0.05),而其他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异氟醚升高大脑皮层及脑干cAMP含量(而对海马却无影响),提示cAMP在异氟醚的全麻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冯昌栋;戴体俊;杨建平;詹英;张慧娟;曾因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尿NTx在早期预测绝经期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尿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在早期预测妇女绝经期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方法63名绝经前妇女分成双侧卵巢切除组和卵巢未切除两组,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检测血清雌激素(E2)、促卵泡生成素(FSH)、碱性磷酸酶(AKP)和尿NTx/Cr值,比较其变化情况.结果卵巢切除组术后3个月血清E2明显下降,血清FSH和尿NTx明显升高,血清AKP无变化.卵巢未切除组,各项研究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作为一项骨吸收指标,双侧卵巢切除后3个月就能观察到尿NTx的变化,由此可早期了解绝经妇女骨吸收情况,早期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作者:黄沁;杨伟文;沈宗姬;徐文新;华月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单次链脲霉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移植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培养液,移植组将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至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中,测定大鼠血糖变化,评价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血糖的影响.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由17.58±2.46 mmol/L降至5.94±2.25 mmol/L,移植组和对照组大鼠血糖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

    作者:李立人;徐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分析

    为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配合临床合理用药,对我院2001年至2003年住院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品种和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不尽合理,临床医师应改变其用药习惯.

    作者:柏佩彬;张全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褪黑素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脏NF-κB表达及iNOS的影响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脏NF-κB表达及iNOS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褪黑素处理组(Mel)3组,分别检测标本中NF-κB表达和iNOS含量.结果S组无NF-κB阳性表达;I/R组和Mel组经历单纯的肝脏缺血后,NF-κB的表达与S组无差异(P>0.05),而再灌注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NF-κB表达增加,并均于6 h时点处达到各自峰值,Mel组于再灌注后各相应时点NF-κB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I/R组(P<0.01).再灌注后0~1 h,3组iNOS活力无差异(P>0.05),此后,I/R组iNOS活力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较S组显著上升(P<0.01),其高峰亦在9 h时点处出现,Mel组再灌注1 h后各时点iNOS活力均较I/R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褪黑素可以有效下调肝脏I/R过程中NF-κB的表达,抑制iNOS的活力,发挥其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楷;吴浩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和尿新喋呤的表达与疗效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清和尿新喋呤表达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和尿中的新喋呤含量,并分析治疗前血清和尿中的新喋呤水平与患者疗效的关系.结果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清和尿新喋呤水平均低于稳定和进展组(P<0.05);治疗前后血清与尿新喋呤水平均高度相关(r=0.80、0.82,P<0.05).结论治疗前血清和尿新喋呤水平可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的预测指标,尿液检测更加方便.

    作者:程骁赪;张日;李汉冲;谭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儿童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分析2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显示,患儿以男性多见,大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理改变以膜性肾病占绝大多数,病程迁延,激素治疗欠敏感.

    作者:冯勤妹;唐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