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灸法应用的思考

王丹;武平;陈白露;张宇叶;羊春华;吴双;谭会;彭麒;周玉梅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灸法, 综述
摘要:目的 探讨灸法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近5年来关于麦粒灸、隔姜灸、隔药饼灸、长蛇灸、艾条温和灸、温针灸、壮医药线点灸等灸法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和临床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灸法治疗RA方法多样,疗效确切,有效率高.结论 灸法在RA研究中应该更加注重对于艾灸灸量的调控,制定科学的、系统的艾灸疗程和对其后续随访观察以及在临床护理和康复治疗等方面开展相应的深入的科学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RA提供优势方案.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国家名老中医邵祖燕教授痹证治验

    邵祖燕,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行医五十余年,造诣颇深.邵老诊病过程中突出中医辨证论治,除了擅长脾胃病之外,对痹证的治疗亦颇有心得.笔者有幸师从邵老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跟师体会简述如下.1 痹症病因病机痹,即痹阻不通.痹证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症.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临床上有渐进性、反复发作性的特点[1].主要指西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2].

    作者:赵双梅;李慧臻;祁向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回药香药方剂扎里奴思方挥发性成分的气质联用法分析鉴别

    目的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SFE)提取回药扎里奴思方挥发性成分,利用气质联用法鉴定分析各成分.方法 Shimadzu QP2010 plus GC-MS条件:Rxi-5Sil MS(30 m×0.25 mm×0.25μm)石英毛细管柱,起始温度50℃,保留1min,以10℃·min-升温至120℃维持3 min,以3℃·min-升温至200℃维持3 min,以5℃·min-1升温至290℃维持10min至完成分析;载气为氦气,柱流量1.0 mL· min-1,分流比25:1,进样口温度250℃,EI电离源70 eV,离子源温度230℃,扫描范围m/z 35 ~ 500.结果 SFE法提取挥发油得率为4.19%,利用GC-MS共分析鉴定出61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84.54%.结论 采用SFE法提取得到的回医香药扎里奴思方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多且极性较大.GC-MS可用于鉴定和测定香药小极性成分,为下一步阐明回药香药的活性物质基础提供了实验数据.

    作者:马学琴;许晓雪;王玫;张万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东北天南星生物碱类成分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中药东北天南星生物碱类成分提取、纯化工艺,确定佳工艺参数.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实验设计,以胡芦巴碱含量、出膏率为指标筛选东北天南星生物碱类成分佳提取工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通过静、动态吸附与解吸试验,优选佳纯化工艺.结果 中药东北天南星生物碱类成分佳提取工艺为2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佳纯化工艺为HPD-300树脂,0.1g/ml浓度的提取液1:1(药材:干树脂)比例上样,5BV水洗脱除杂后,5BV 70%乙醇洗脱,以胡芦巴碱计,得到的天南星生物碱纯度提高了7倍.结论 研究优化了东北天南星生物碱类成分的提取、纯化工艺,确定了佳工艺参数,为其临床应用开发与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王帅;包永睿;杨欣欣;孟宪生;魏一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HH胶囊治疗HBV转基因小鼠抗乙肝病毒研究

    目的 建立HH胶囊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观察HH胶囊的抗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疗效.方法 采用大连依利特ODS-BP C18色谱柱对HH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4组,苦参素组小鼠给予同体积含150mg/(kg·d)苦参素混悬液,高、低剂量HH胶囊组小鼠分别给予同体积含7,2g/(kg·d)HH混悬液,5周后,Elisa法检测血清及肝组织HBsAg,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及肝组织HBVDNA.结果 标定14个特征峰构成HH胶囊的指纹图谱,确定其中1号峰为没食子酸、8号峰为柯里拉京、9号峰为虎杖苷、10号峰为鞣花酸、13号峰为甘草酸、14号峰为齐墩果酸.高剂量HH胶囊[7g/(kg·d)]可以显著降低HBV转基因小鼠肝脏和血清中的HBsAg、HBVDN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P<O.05),与苦参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胶囊具有确切的抗HBV作用,HPLC法对HH胶囊质量控制可靠.

    作者:张传涛;张莉敏;黄群;杨鸿;郭尹玲;王芳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黄芪微生物发酵研究相关文献分析

    目的 为黄芪微生物发酵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有有关中药黄芪微生物发酵的文献,从黄芪发酵菌种、工艺优化、发酵方式、药效评价、成分变化等方面总结和分析微生物发酵黄芪的特点和现状.结果 黄芪发酵单一菌种多于混合菌种;液体发酵多于固体发酵;可采用各种试验设计优化发酵工艺;药效以免疫功能评价多,缺少发酵前后对比的研究和宏观深入的研究;成分的研究多集中在三大成分含量的变化上,涉及到生物转化的文献很少.结论 在微生物发酵中药研究中,黄芪是研究的比较多的一个中药品种,在今后的发酵研究中,可以在固体发酵、组学药效评价、生物转化方面进一步拓展提高.

    作者:刘晓霓;陈德喜;李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使君子本草考证及道地沿革研究

    通过使君子的本草学考证和地方文献查证,以及结合现代资源调查研究,对其本草及道地沿革进行系统考证,说明其药用历史沿革和道地变迁,为使君子的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使君子之名从宋代沿用至今,其从名称、基源、功效等方面分析证实历代使君子品种使用没有混乱,与现今《中国药典》收载的使君子记载一致.使君子的主产地和道地产区历经变化,重庆成为其现在的道地产区.

    作者:王昌华;刘翔;张植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芎归红花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芎归红花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当归、川芎、陈皮、赤芍进行定性鉴别;建立HPLC法测定芎归红花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采用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7%磷酸溶液(26:2:72),检测波长为403nm.结果 TLC鉴别分离度良好,专属性强;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在6.375 ~ 10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7%,RSD为1.7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芎归红花液的质量.

    作者:李春雪;张晨;李金花;王长生;瞿燕;曾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灸法应用的思考

    目的 探讨灸法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近5年来关于麦粒灸、隔姜灸、隔药饼灸、长蛇灸、艾条温和灸、温针灸、壮医药线点灸等灸法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和临床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灸法治疗RA方法多样,疗效确切,有效率高.结论 灸法在RA研究中应该更加注重对于艾灸灸量的调控,制定科学的、系统的艾灸疗程和对其后续随访观察以及在临床护理和康复治疗等方面开展相应的深入的科学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RA提供优势方案.

    作者:王丹;武平;陈白露;张宇叶;羊春华;吴双;谭会;彭麒;周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于代谢组学对民族药研究的应用进展

    综述代谢组学与民族医药研究.主要阐述代谢组学与民族医药学之间的辨证联系;代谢组学与民族医学基础理论及其在藏药、蒙药、维药等少数民族医药中作用机制及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郑华;苏志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金莲花药渣发酵提取物体外抗菌的研究

    目的 观察金莲花药渣发酵提取物(EGRF)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抑菌及杀菌作用.方法 用试管法和平皿法测定EGR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和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EGR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04 mg/ml和1.25 mg/ml,EGRF对大肠杆菌MIC和MBC分别为0.16 mg/ml和1.25 mg/ml,EGRF对绿脓杆菌无抑菌及杀菌作用.头孢呋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MIC分别为0.02,0.08,0.16 mg/ml;头孢呋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MBC分别为0.63,1.25,1.25mg/ml.结论 EGRF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及杀菌作用,对绿脓杆菌抑菌及杀菌作用较弱.

    作者:王建行;韩婷;姜妍;韩淑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细辛药材不同部位中马兜铃酸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辛药材不同部位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色谱柱(250mm ×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2%乙酸水溶液(42: 58),检测为波长320nm,柱温40℃,流速1mL·min-1.结果 马兜铃酸A浓度在0.5040~ 50.40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马兜铃酸A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2.88%.细辛药材叶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明显高于根和根茎中的含量,其根和根茎中含有微量的马兜铃酸A.结论 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细辛药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

    作者:朱振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饮片数字化3D标本资源开发的探索研究

    中药饮片辨识是学生学习《中药学》课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文章从制作专用旋转台、饮片选材、摄像技巧、图片处理方法、3D动画合成等多方面探索中药饮片360°数字化标本制作,用虚拟现实全景技术全方位展示中药饮片的性质与特征,以期解决中药饮片实物制作工作量大、时间周期长、损耗严重、储存困难、资金消耗巨大的难题,使中药饮片标本收藏数字化、操作互动化、传递网络化、资源共享化.

    作者:袁晓红;尹跃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于久病入络理论的当归饮子通过调控PIP2/IP3/DAG信号通路对荨麻疹的防治及其机理研究

    目的 研究当归饮子对大鼠荨麻疹的防治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氯雷他定组及当归饮子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后5组采用注射抗卵清蛋白及联合抗原激活制作慢性荨麻疹模型.致敏前一天氯雷他定组灌胃给予10 ml·kg-1氯雷他定生理盐水溶液,当归饮子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36,18,9g·kg-1·只灌胃给予当归饮子提取浓缩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纯净水.实验结束时,收集各实验组大鼠血液和皮肤,Elisa法测定血清Calcineurin、PIP2、IP3含量,采用甲苯胺蓝对大鼠皮肤进行染色,显微镜观察皮肤病理形态及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采用RT-PCR技术检测皮肤PKC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当归饮子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Calcineurin、PIP2、IP3含量均有显著降低(P<0.05).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数均有显著降低(P<0.05),肥大细胞脱颗粒均有抑制率有显著增大(P<0.05).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区域均有显著减少(P<0.05).皮肤PIP2、IP3和PKC mRNA表达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 当归饮子可下调PIP2/IP3/DAG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而降低肥大细胞脱颗粒发生率,进而对大鼠慢性荨麻疹产生治疗作用.

    作者:郭静;肖敏;左小红;刘光秀;周丽娟;钟振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不同证型组肝癌组织中差异表达MicroRNA

    目的 探索肝癌中特异性表达的microRNA与所调控的靶基因网络关系、差异基因与细胞通路改变的关系及不同证型组间的表达差异.方法 通过对肝癌组织样本进行miRNA芯片技术进行筛选,获得不同证型肝癌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中差异性表达miRNA,再用GO分析对这些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和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网络调控的关键miRNA和受调控作用的关键靶基因及其功能,后用PCR验证相关miRNA及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组表达的差异.结果 初步筛选出肝癌组织中明显上调的关键miRNA12个,下调的关键miRNA10个,GO分析发现靶基因与调控其他基因表达、细胞分化、生长、增殖、凋亡、生长因子受体通路、细胞粘附、血管生成和细胞运动等多项生物学过程有关.进一步的PCR验证也发现不同证型组间存在miRNA表达的差异.结论 肝癌组织中差异性表达的miRNA及其所调控的靶基因与肝细胞发生癌变、癌细胞转移和肿瘤内血管生成等多个细胞学进程中的多个靶点起到关键作用,不同证型组肝癌组miRNA表达谱具有独自的特征.

    作者:曹海明;武哲丽;叶小卫;陈新林;李梦萍;付顺军;毛思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猫爪草提取物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目的 制备猫爪草提取物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并对其灭菌工艺、溶蚀率、粘度、佳Ca2+浓度、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考察.方法 以海藻酸钠作为辅料,猫爪草提取物(10%乙醇作为溶剂),在室温下磁力搅拌使其充分溶胀,采用智能溶出试验仪、粘度仪和流变仪等分别对灭菌工艺、溶蚀率、粘度、佳Ca2+浓度、体外释药行为等原位凝胶的性质进行表征.结果 1%海藻酸钠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采用先制备凝胶再高压灭菌的工艺对溶蚀季和小毛茛内酯含量影响小[溶蚀率为(52.13±4.17)mg/(cm2·h)、小毛茛内酯含量为(1.23±0.18)%],此方法制备的原位凝胶粘度为1.49±0.18(Pa·s)、佳Ca2+浓度为1ml原位凝胶:10-5 mol CaCl2,采用Franz扩散池测定体外释放速率可知12h小毛茛内酯的累积释放率为91.46%,分别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对各时间点累积释放量进行处理可知其释药规律符合Weibull方程,拟合方程为ln[-1/(1-Q)]=-0.3618lnt-1.7174(r =0.9931).结论 采用海藻酸钠作为猫爪草提取物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的载体,其凝胶性质良好,体外释药缓慢,可为中药治疗肺结核提供一种新型的缓释制剂.

    作者:胡春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试论藏医曼唐和树喻及其对于中医学教学的启示

    藏医曼唐是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一种传统特殊的医学教具,将繁杂深奥的藏医学内容通过彩图的方式展示,风格独特,生动形象.其中尤以藏医经典《四部医典》中的树喻更具特点,它通过树形结构分支图对藏医药体系的内容进行了高度的综合、归纳和总结,是《四部医典》形象化的补充说明及其具体内容的载体,使学习者更易于理解掌握.文章介绍藏医曼唐和树喻的源流、特征和价值,探讨其对中医学课程医学挂图教学的潜在意义,提出在中医教学中可引入藏医曼唐和树喻的思路,创新教学形式,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茜;罗辉;仲格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于脑髓理论对补肾生髓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新思路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上的常见难治疾病,目前,无论西医、中医都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及药物.谭峰教授以脑髓理论为指导,对补肾生髓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的病理机制是痰瘀热毒混杂脑内,损伤脑髓与督脉,进而提出补肾生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法则,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王健;李妙丹;陈晶;谭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制草乌低温超微粉碎研究

    目的 研究制草乌粉碎成不同粒径粉末的粉体特性和溶出度,为制草乌相关制剂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振动式低温超微粉碎机对制草乌进行粉碎,每3min取样,检测样品粒径、比表面积、孔隙率、密度、黏附性、接触角等物理参数及体外累积溶出百分率.结果 随着粉碎时间的增加,粒径逐渐减小,制草乌粉体物理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体外溶出速率逐渐增加.结论 制草乌低温超微粉碎后粒径小,粒径分布均匀,且溶出速率及溶出量增加,有助于后续制剂及质量研究.

    作者:何婧;张喻娟;韩丽;任桂林;王小平;钱枚;鲍安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医论治

    通过研读经典,并结合临床体会,将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病机概括为胃失和降、肺失宣肃、上逆作咳,故其治则当为和胃降逆、理气止咳;将多年参师襄诊所得进行归纳总结,拟定通降和胃方治疗,并列举了一例病案加以说明;探讨了该中药组方的临床应用优势.

    作者:王轶;朱生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黄芪多糖对人精子冻存质量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AP)对人精子冻存质量的影响,探讨AP在人精子冷冻保存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正常活力精液和低活力精液,根据冷冻保护液成份的不同,分为阴性对照组(不合AP),阳性对照组(含维生素E),含AP小、中、大剂量组;经过常规冷冻复苏后,检测精子的前向运动率(PR)、复苏率(RR)以及存活率(SR).结果 不论正常活力精液还是低活力精液,含AP的冷冻保护液,精子复苏后,其PR、RR和SR均比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在精液冷冻保护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AP可以提高人精予冻融后的质量,对人精子的冷冻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柳立军;马鹏程;张爱萍;王燕超;周兰霞;王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