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对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徐建妹

关键词:异位妊娠, 药物治疗
摘要:对先后收治的54例患者分甲氨喋呤(MTX)单次注射(A组)、米非司酮口服(B组)及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联合治疗(C组)进行比较.结果:3组成功率分别为60%,78.5%、90%;3组在年龄、孕龄、治疗前血β-HCG值和异位妊娠包块直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认为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对异位妊娠疗效好,副作用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多发伤伴四肢骨折184例急救与早期手术治疗

    对多发伤伴四肢骨折184例先行抢救,后行颅脑血肿清除术75例,行血气胸闭式引流术69例,剖腹探查术 58例.伤后早期行骨折手术:24 h内 94例,24~48 h 44例,3~5 d 19例.结果:成功手术157例;治愈出院148例,死于脑挫裂伤、胸腹部外伤、ARDS、FES、MOF等36例.获随访10~36个月127例中,有功能障碍32例,骨折延迟愈合27例,骨不连7例,钢板断裂4例,髓内钉断钉或退出5例,感染3例;合并神经损伤无恢复4例.认为对多发伤伴四肢骨折患者实施抢救性手术的同时早期行骨折手术,是提高成活率、防止并发症、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龚辉;朱东波;王建;江振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Lev病与冠心病引起房室传导阻滞起搏治疗的预后分析

    按病因将42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分为Lev病组与冠心病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随访后心功能和死亡数的变化.结果:术前心功能与随访心功能分别为:Lev 病组为1.60±0.50级和1.75±0.44级(P>0.05),冠心病组为1.91±0.43级和2.60±0.75级(P<0.05).冠心病组2例死亡.结果表明:Lev病引起的慢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后的长期预后较佳.

    作者:周勇;蒋金法;罗文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来源于人脐血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行性,以及在体外分离、纯化和扩增的条件.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正常足月剖腹产胎儿的脐带血,经肝素抗凝,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的单个核细胞,以偏酸性的MesencultTM作为培养基进行培养和纯化,获得贴壁细胞,取扩增第三代后的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用免疫荧光标记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结果来源于脐血的单个核细胞种植于特定的培养基中后,可产生贴壁细胞,主要表现为破骨样和间充质样细胞;传3代后,这些细胞可得到纯化、扩增;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经诱导后的MSCs表达神经丝蛋白(N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论源于脐血的MSCs在体外可以培养、扩增,并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可作为神经干细胞的来源而用于实验研究和临床.

    作者:喻永涛;惠国桢;陈镭;陆华;苗宗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膝关节伸屈过程中胫骨旋转的动态磁共振成像评价

    目的用动态磁共振检查膝关节伸屈过程中胫骨的旋转,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0名健康志愿者在0°~40°范围内屈曲和伸直膝关节时作横断面胫骨平台成像.将每次横断面成像重叠,测量胫骨内外旋转的角度.结果通过测量显示,随着屈膝时胫骨向内旋转,伸直时胫骨外旋,胫骨内外旋转角度无显著性差别(P>0.05),未发现男女性别及左右膝关节旋转角度的差异.膝关节屈曲0°~24°以内与屈曲24°~40°胫骨旋转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正常人的胫骨随着膝关节的伸屈具有旋转功能,认为主要是由韧带和关节囊结构及股骨髁的几何形状决定的;同时这种胫骨旋转又形成旋转回旋机制,使膝关节更加稳定.

    作者:陈海南;董启榕;汪益;郑祖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剥除卵巢成熟畸胎瘤30例分析

    对30例腹腔镜手术剥除卵巢成熟畸胎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直径≤6 cm 24例中,有3例术中发生肿瘤破裂,无化学性腹膜炎发生;肿瘤直径>6 cm 6例中,3例术中发生肿瘤破裂,有1例出现轻度化学性腹膜炎.认为腹腔镜手术剥除卵巢成熟畸胎瘤疗效好,但需仔细操作,以防化学性腹膜炎的发生.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频通气治疗重症肺结核Ⅱ型呼吸衰竭

    重症肺结核患者由于病程较长、慢性迁延,有时会急性发作,加重病情,甚至引起呼吸衰竭(多为Ⅱ型呼吸衰竭),此时必须进行抗呼吸衰竭治疗,而氧疗是很有效的方法.但是传统医学认为呼吸机的使用对于Ⅱ型呼吸衰竭效果不佳,我院作为专科结核病医院,又引进了呼吸机设备,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重症肺结核引起的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呼吸机(高频通气)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水金;李玲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降糖舒胶囊及降糖宁胶囊中格列本脲含量的检查

    采用HPLC法与TLC法检测两种降糖药中格列本脲的含量,两种方法检出的结果基本一致.认为可以采用HPLC法与TLC法检查降糖药中的格列本脲.

    作者:陈丽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肠间质细胞瘤的诊治(附10例临床分析)

    分析该院经免疫病理证实的10例小肠间质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多见;免疫组化示CD34表达阳性8例(8/9),波形蛋白表达阳性7例(7/7),Desmin表达阴性8例(8/8),S-100表达阴性7例(7/7).认为小肠间质细胞瘤的诊断依赖于免疫组化,手术切除为小肠间质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郭健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74例临床分析

    7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按血清胆酸的变化分低、中、高3组,分别对3组临床症状、肝功能、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ICP患者血清胆酸>50 μmol/L组肝脏受损严重,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高(92.3%).认为血清胆酸测定对ICP的诊断、病情判断及预后有参考价值.

    作者:谭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胎盘多发性贫血性梗死致死胎1例

    2000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收治胎盘多发性贫血性梗死致死胎1例,现报告于下.1 临床资料患者27岁,G1P0G38周死胎临产,RSP,轻度妊高征,于2000年2月23日下午5时入院.妊娠史:妊娠48 d时曾行人流术,但手术失败,妊娠2个月时第2次行人流术,仍未成功,之后任其妊娠,妊娠38周时产检无异常情况,2 d后自感胎动频繁,继之胎动消失入院.

    作者:李红英;徐萍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385例临床特点分析

    对38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尤其是肾损害相关因素以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99年至2003年过敏性紫癜患儿占住院患儿的比率分别为0.41%、0.62%、0.76%、0.79%、1.22%.(2)诱因:感染235例,占61.03%,进食特殊食物79例,占20.52%,接触过油漆20例,占5.19%;其他诱因51例,占13.25%.(3)出现肾脏症状181例,发生率为47.01%;79例皮肤紫癜者15例出现肾损害,占18.99%;76例皮肤紫癜加关节症状者,21例出现肾损害,占27.63%;128例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者中78例发生肾损害,占60.94%;103例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加关节症状者中63例发生肾损害,占61.16%(P<0.005).(4)362例治愈好转,占94.03%.6例血C3降低者中2例分别在1~2年后出现典型的SLE表现.结果表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患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以感染为诱因占首位;早出现肾外症状愈多,发生肾损害的可能性愈大;HSP 早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及早发现肾损害.

    作者:朱国际;魏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从1例Wegener肉芽肿的诊治经过谈临床诊断思维

    临床医学生经过4年的理论学习后进入临床.此时他们发现尽管花了大量时间,书本知识背了不少,但对临床具体病例的处理仍感到束手无策.特别是在对某些疑难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时更是如此.我们拟从1例Wegener肉芽肿的诊治经过对临床诊断时,年轻医生或医学生应该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柴华旗;贺丹;黎曼;沈蕾;熊重祥;李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相关临床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临床指标与出血的关系. 方法对7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出血情况和临床指标进行分级评分,然后进行非参数等级相关分析和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按标准化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大小排列为内镜总分(3.051108,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1.090042,P<0.05)、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总分(0.306172,P<0.15).结论出血分级的影响因素按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内镜总分、凝血酶原活动度、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总分.

    作者:唐净;王少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诱导人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1)白细胞介素-1 β分泌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

    目的分析CagA+幽门螺杆菌及不同激酶抑制剂对幽门螺杆菌诱导人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1 β(IL-1β)分泌的影响.方法将CagA+幽门螺杆菌与人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1)细胞共同培养,IL-1β分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比较蛋白激素A、C、G和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对幽门螺杆菌诱导胃上皮细胞IL-1β分泌的影响.结果 CagA+幽门螺杆菌显著增加胃上皮细胞IL-1β的分泌;蛋白激酶A、C、G的抑制剂不能阻断幽门螺杆菌诱导的GES-1分泌IL-1β,而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可阻断这种IL-1β的分泌.结论 CagA+基因型幽门螺杆菌可显著增加胃粘膜上皮细胞IL-1β的分泌并且依赖于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活性.

    作者:李岭;陈卫昌;江家贵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综合疗法治疗大龄儿童弱视37例(53眼)疗效观察

    对37例(53眼)大龄弱视儿童患者,采用在常规遮盖加精细作业的基础上口服左旋多巴治疗.结果:治愈28眼,好转20眼,无效5眼,总有效率为90.57%.认为对于大龄儿童弱视,综合疗法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洁;杨效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胸部钝性伤致肺深部裂伤8例的外科处理

    通过对8例肺深部裂伤(deep pulmonary laceration, DPL)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肺深部裂伤尤其是并发胸内出血多甚至休克、需要立即剖胸探查的DPL的发病机制、X线特征及外科处理原则.

    作者:李森;陆志荣;丁兆祥;陶国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CD40和CD40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6例胃癌组织和3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40分子的表达,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11例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D40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CD40分子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3.9%,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具显著性(P<0.01);RT-PCR检测发现CD40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7%,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表达;CD40和CD40mRNA阳性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01~0.01),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瘤块大小无关(P>0.05).结果表明:CD40及其mRNA在胃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且其表达与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胃癌诊断、评价转移及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

    作者:李锐;陈卫昌;刘强;柴玉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同种异体左全肺移植术的麻醉体会

    肺移植患者术前均为双侧肺严重终末期病变,心脏功能亦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要维持围术期呼吸、循环的稳定,对麻醉医生是一场严峻的挑战.我院于2004年6月27日成功地对1例双侧肺移植术患者施行了麻醉,术后已3月余,情况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建亚;须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先天性内斜视与婴儿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对比观察

    对31例先天性内斜视和20例婴儿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发病年龄、起病情况、远视程度、斜视度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种斜视在起病情况、远视程度、斜视度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区别两种斜视的关键在于患儿的屈光状态.

    作者:冯柯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37例

    自1999年至2003年以来,我院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3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7例中,男性30例,女性7例.年龄18~68岁,平均34.2岁.原因:交通事故伤23例,工伤11例,其他3例.骨折根据AO分型[1],IO2型9例,IC2型11例,IC3型5例,IO1型2例,IO型7例,IO3型3例.对于开放性骨折,于伤后8 h内行手术复位及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伤口污染严重或者其他部位损伤较重、无法急诊内固定者,先行急诊清创及跟骨牵引或石膏托固定,待炎症控制后二期行髓内钉固定术.对闭合性骨折则在伤后24 h内或伤后4~5 h手术.

    作者:高真华;谢晋炎;徐卫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