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永涛;惠国桢;陈镭;陆华;苗宗宁
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34例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中,首诊误诊4例,终均经病史、体检、诊断性腹腔穿刺、B超、CT、手术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32例手术治疗,其中27例行脾切除术(5例行脾组织片大网膜移植),3例行脾修补术,2例行脾部分切除术.6例腹腔出血回收自体输血.所有患者均一期治愈.认为延迟性脾破裂易被忽视及误诊;治疗以抢救生命为原则,尽可能保留脾脏或足够多的脾组织;可行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回收式自体输血可在部分患者中应用.
作者:卢先州;曹苇;张丰;过兆基;胡浩;朱麟;徐乃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分析1992年12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52例外伤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52例(其中GCS≤5分30例)中,手术治疗44例,开颅清除血肿后置脑室外引流22例,单纯行脑室外引流并使用注入尿激酶治疗22例;保守治疗8例.结果死亡11例,存活4例,经随诊6个月~3年,其中29例恢复正常.认为及时行脑室穿刺外引流+尿激酶治疗,可解除急性脑室出血而致的全身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周仲明;黄法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口腔溃疡是一种多发性溃疡.我们应用中药养阴清热泻火治则治疗96例,收到了满意疗效,现将中医药详细辨证治疗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宋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对34例阻塞性黄疸(恶性19例,良性15例)应用1.5T磁共振成像仪进行常规MRI,2D HASET序列MRCP检查.结果:MRI和MRCP对阻塞性黄疸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和100%,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2%和82.3%,MRI+MRCP定性诊断准确率提高到94.1%.结果表明,高场强MRCP对阻塞性黄疸具有重要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结合MRI和MRCP可提高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
作者:许建铭;范觉昕;须同禄;罗健君;刘仁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青霉素类对人体细胞的毒性很低,对G+球菌疗效明确,且价格低廉,是基层医院的一线抗菌药物.但由于其较多的过敏反应,及过敏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一定的交叉过敏反应,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一旦引发感染,抗菌药物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张勤;周黎;周凤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采用HPLC法与TLC法检测两种降糖药中格列本脲的含量,两种方法检出的结果基本一致.认为可以采用HPLC法与TLC法检查降糖药中的格列本脲.
作者:陈丽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对22例前列腺电气化术后排尿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尿道狭窄、膀胱逼尿肌功能紊乱是引起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认为尿流动力学检查对术前选择病例、术后排尿症状改善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强;董卫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自1999年至2003年以来,我院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3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7例中,男性30例,女性7例.年龄18~68岁,平均34.2岁.原因:交通事故伤23例,工伤11例,其他3例.骨折根据AO分型[1],IO2型9例,IC2型11例,IC3型5例,IO1型2例,IO型7例,IO3型3例.对于开放性骨折,于伤后8 h内行手术复位及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伤口污染严重或者其他部位损伤较重、无法急诊内固定者,先行急诊清创及跟骨牵引或石膏托固定,待炎症控制后二期行髓内钉固定术.对闭合性骨折则在伤后24 h内或伤后4~5 h手术.
作者:高真华;谢晋炎;徐卫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手术前后声学参数的变化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Dr.Speech 3.0软件,对329例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患者于电子喉镜手术术前及术后10 d、20 d、30 d分别发稳态元音([ae])、([i:])、([ɑ:]),并进行声学测试,与已建立的正常嗓音和病理嗓音数据库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判断电子喉镜手术的疗效.结果在329例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患者中,其主要的声学参数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及噪音能量(NNE)手术以后均明显较术前降低(P<0.05),尤以NNE的敏感性高.结论 jitter 、shimmer、NNE值的变化对手术疗效的观察与评判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建群;高下;王健;陈峰;杨烨;胡宇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通过对8例肺深部裂伤(deep pulmonary laceration, DPL)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肺深部裂伤尤其是并发胸内出血多甚至休克、需要立即剖胸探查的DPL的发病机制、X线特征及外科处理原则.
作者:李森;陆志荣;丁兆祥;陶国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选择1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21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16例正常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t-PA含量,并对不同严重程度(Ⅰ级、Ⅱ级、Ⅲ级)的UAP患者进行分层比较.结果:UAP组患者血浆t-PA含量显著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UAP组Ⅲ级患者血浆t-PA浓度显著高于Ⅰ级、Ⅱ级(P<0.05).结果表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纤溶功能异常,并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加重,从而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作者:吕克;刘志华;蒋绮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125I-脱氧尿嘧啶核苷(UdR)对膀胱癌细胞Sca-BER生长的辐射生物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125I UdR加入Sca-BER细胞培养基中,测量细胞摄取125I UdR的放射性活度,用细胞克隆形成法测定125 I UdR对Sca-BER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将125I UdR和MTX同时加入Sca-BER细胞培养基中,测量细胞摄取125I UdR的放射性活度,观察MTX协同125I UdR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培养基中125I UdR浓度与Sca-BER细胞摄取量,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999);Sca-BER细胞存活分数与125IUdR浓度,两者呈负相关(r=-0.9),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1.17±0.27) kBq/ml.125I UdR组细胞存活分数明显低于Na125I组;相同浓度125I UdR作用于Sca-BER细胞生长过程中,在24 h内细胞摄取量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24 h后达大;甲氨喋呤协同125I UdR抑制Sca-BER细胞生长,使细胞摄取量提高10倍.结论 125I UdR能掺入到Sca-BER细胞中,并对其有显著辐射抑制效应,说明125I UdR可以进一步应用于膀胱癌的放射治疗研究.
作者:朱然;杨辰;范我;许玉杰;侯建全;李金泉;劳勤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太仓市1993年至2003年的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太仓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人数91例,死亡率平均为267.7/105,1~4岁是意外死亡的高发年龄段;溺水和意外窒息是意外死亡的第一、二位死因.认为根据该地区的环境特点、儿童的年龄特点,加强对家长的健康宣教及建立和完善意外伤害的社会急救体系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死亡率.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分析该院经免疫病理证实的10例小肠间质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多见;免疫组化示CD34表达阳性8例(8/9),波形蛋白表达阳性7例(7/7),Desmin表达阴性8例(8/8),S-100表达阴性7例(7/7).认为小肠间质细胞瘤的诊断依赖于免疫组化,手术切除为小肠间质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郭健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加味止嗽散有效部位群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取一定的提取工艺分离得到加味上嗽散有效部位群,以芦丁为对照品,利用AlCl3显色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味止嗽散有效部位群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的线性范围为0.0064~0.0384 mg/ml,回归方程为A=8.13125 C+0.0982,相关系数r=0.9999.加味止嗽散有效部位群中总黄酮含量平均为6.65‰.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快捷,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作为加味止嗽散有效部位群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之一.
作者:徐乃玉;顾振纶;谢梅林;周文轩;郭次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应用彩超与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对43例经活检后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给予口服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3~6个月,定期超声随访,然后进行手术治疗.分析服药前后超声检查显像,记录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并与同期手术的术前未口服左旋甲状腺素50例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43例服药者中,38例在服药后彩超测量结果提示甲状腺腺体体积较服药前缩小,4例无变化,平均缩小有显著性(P<0.05);服药前后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变化无显著性;服药组比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果表明:小剂量甲状腺素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本身治疗作用不明显,但可以促进病理的发展,部分缩小整个甲状腺腺体,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朱学明;邓星城;石润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 方法对76例不同肾脏疾病和不同程度肾功能的患者进行24 h尿蛋白定量和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的相关分析,同时按血浆白蛋白浓度、肾小球滤过率以及是否为糖尿病肾病将患者分为不同组别,分析各组间两种尿蛋白测定方法的相关性. 结果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具有相关性(r=0.667,P<0.05). 结论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可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贺丹;柴华旗;黎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将52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随机分为治疗组(Ⅰ组,n=28例)和对照组(Ⅱ组,n=24例),两组均采用泼尼松中长程疗法.Ⅰ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长春新碱(VCR)治疗(0.05~0.075 mg/kg),每周1次,共治疗10周.结果:治疗组患儿初次复发率(28%)和二次复发率(7.1%)均较对照组患儿初次复发率(62.5%)和二次复发率(33%)为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VCR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作者:徐琴英;封其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肺移植患者术前均为双侧肺严重终末期病变,心脏功能亦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要维持围术期呼吸、循环的稳定,对麻醉医生是一场严峻的挑战.我院于2004年6月27日成功地对1例双侧肺移植术患者施行了麻醉,术后已3月余,情况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建亚;须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对血浆样本经预处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进行测定.结果:血浆中的VitC得到良好分离,线性范围为3~1000 μg/ml,r=0.9995,日内差异和日间差异分别为0.25%和1.33%;回收率为96.16%.认为该方法能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地测定血浆中VitC的含量.
作者:肖本富;石建;缪丽燕;夏运岳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