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止嗽散有效部位群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徐乃玉;顾振纶;谢梅林;周文轩;郭次仪

关键词:加味止嗽散, 总黄酮,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研究加味止嗽散有效部位群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取一定的提取工艺分离得到加味上嗽散有效部位群,以芦丁为对照品,利用AlCl3显色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味止嗽散有效部位群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的线性范围为0.0064~0.0384 mg/ml,回归方程为A=8.13125 C+0.0982,相关系数r=0.9999.加味止嗽散有效部位群中总黄酮含量平均为6.65‰.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快捷,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作为加味止嗽散有效部位群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之一.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术后胆汁增多28例报告

    回顾性分析该院1999年至2002年间28例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持续引流组7例中,死亡3例,住院时间为15~25 d;早期夹管组21例中死亡1例,住院时间为7~10 d.认为对重症急性胆管炎术后胆汁增多,采取早期夹管可能会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赵海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Lev病与冠心病引起房室传导阻滞起搏治疗的预后分析

    按病因将42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分为Lev病组与冠心病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随访后心功能和死亡数的变化.结果:术前心功能与随访心功能分别为:Lev 病组为1.60±0.50级和1.75±0.44级(P>0.05),冠心病组为1.91±0.43级和2.60±0.75级(P<0.05).冠心病组2例死亡.结果表明:Lev病引起的慢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后的长期预后较佳.

    作者:周勇;蒋金法;罗文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乳腺癌PCNA、C-erbB-2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对65例乳腺癌标本进行PCNA、C-erbB-2蛋白测定.结果:65例乳腺癌中PCNA、C-erbB-2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94%(61/65)、66%(43/65).PCNA高表达从数量上看与肿瘤大径、肿瘤体积、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蛋白高表达与肿瘤大径密切相关(P<0.01).而PCNA、C-erbB-2蛋白同时表达(65%,42/65)与肿瘤大径、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密切相关(P<0.05).认为可将乳腺癌PCNA、C-erbB-2蛋白同时表达与肿瘤直径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多一样视为危险预后因素.

    作者:王忠明;许昌韶;孙咏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在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作用

    应用彩超与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对43例经活检后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给予口服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3~6个月,定期超声随访,然后进行手术治疗.分析服药前后超声检查显像,记录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并与同期手术的术前未口服左旋甲状腺素50例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43例服药者中,38例在服药后彩超测量结果提示甲状腺腺体体积较服药前缩小,4例无变化,平均缩小有显著性(P<0.05);服药前后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变化无显著性;服药组比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果表明:小剂量甲状腺素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本身治疗作用不明显,但可以促进病理的发展,部分缩小整个甲状腺腺体,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朱学明;邓星城;石润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头孢泊肟序贯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30例疗效观察

    头孢泊肟(cefpodxime proxetil,日本三共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搏拿BANAN)的抗菌谱和抗菌强度与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相似[1].我科从2002年2月至8月,用搏拿序贯治疗30例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军;曾刚;王志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卡维地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随机将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采取常规治疗加卡维地洛尔,对照组34例用ACEI、利尿剂、强心剂等常规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HR、BP、LVDd、LVEF和CI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对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尔,可减轻心衰的症状,改善心衰的预后,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谈代勇;刘树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双核素显像在评价AMI患者心肌灌注与活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201Tl、99Tcm-HL91双核素心肌显像与18F-FDG显像结合99Tcm-MIBI心肌显像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代谢及血流灌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10例AMI患者行10 min和3 h 201Tl与99Tcm-HL91双核素心肌显像,采用17节段分析法来评价201Tl显像节段性稀疏缺损与乏氧节段性显影;对25例AMI患者在PCI术后2周行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及99Tcm-MIBI静息心肌显像,行圆周剖面半定量分析评价局部心肌灌注、代谢与室壁运动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1)75%(21/28)的201Tl灌注缺损心肌节段在乏氧显像中该节段显影,提示有存活心肌,7个不显影节段均为下壁节段,99Tcm-HL91显影节段数明显大于201Tl灌注缺损区.(2)AMI患者术后2周心肌运动正常节段(n=284)99Tcm-MIBI%、18F-FDG%分别为83.71%±15.67%和89.40%±13.62%,高于运动减弱组(n=51)的68.45%±17.34%和71.19%±18.56%,高于无运动组(n=65)的32.26%±14.91%和56.08%±18.83%,运动减弱组高于无运动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与99Tcm-MIBI缺损百分率呈正相关(r=0.791,P<0.05).结论 201Tl、99Tcm-HL91双核素心肌显像与18F-FDG显像结合99Tcm-MIBI心肌显像均可用于临床判断AMI患者的存活心肌及血流灌注.

    作者:章斌;吴翼伟;杨向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不同冻存方法对脐血造血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冻存方法对脐血造血细胞的影响.方法冻存前后脐血单个核细胞通过台盼蓝拒染率、对K562杀伤活性及总集落形成数来进行检测.结果控制冻存保护剂浓度和程序性降温可减小对脐血造血细胞的损害.结论该研究可为脐血建库提供一种较好的冻存方法.

    作者:白艳艳;缪竞诚;张占英;张澜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电离辐射和三氧化二砷联合对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的杀灭作用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的杀灭作用.方法以SHG44细胞为实验对象,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观察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单独As2O3及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和As2O3联合对SHG44细胞的杀灭作用;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1)照射与As2O3联合组SHG44细胞存活率低于单独相应剂量照射组(P<0.01)和单独As2O3组(P<0.01);(2)2Gy剂量照射+4μmol/L As2O3组对SHG44细胞杀灭作用强于6Gy剂量单独照射组(P<0.01),相当于8Gy单独照射组(P>0.05);(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As2O3处理组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变化.结论电离辐射和As2O3联合对SHG44细胞的杀灭作用分别强于电离辐射和As2O3单独作用;As2O3对SHG44细胞的杀灭作用机制主要是诱导细胞凋亡所致.

    作者:黄辉;刘芬菊;陈剑;宁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胸部钝性伤致肺深部裂伤8例的外科处理

    通过对8例肺深部裂伤(deep pulmonary laceration, DPL)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肺深部裂伤尤其是并发胸内出血多甚至休克、需要立即剖胸探查的DPL的发病机制、X线特征及外科处理原则.

    作者:李森;陆志荣;丁兆祥;陶国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37例

    自1999年至2003年以来,我院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3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7例中,男性30例,女性7例.年龄18~68岁,平均34.2岁.原因:交通事故伤23例,工伤11例,其他3例.骨折根据AO分型[1],IO2型9例,IC2型11例,IC3型5例,IO1型2例,IO型7例,IO3型3例.对于开放性骨折,于伤后8 h内行手术复位及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伤口污染严重或者其他部位损伤较重、无法急诊内固定者,先行急诊清创及跟骨牵引或石膏托固定,待炎症控制后二期行髓内钉固定术.对闭合性骨折则在伤后24 h内或伤后4~5 h手术.

    作者:高真华;谢晋炎;徐卫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栀地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96例疗效观察

    口腔溃疡是一种多发性溃疡.我们应用中药养阴清热泻火治则治疗96例,收到了满意疗效,现将中医药详细辨证治疗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宋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拔T管后胆漏的预防及处理(附11例报告)

    1996年至2001年共进行胆总管切开置T管引流手术247例,对其中11例拔T管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中,8例经保守治疗痊愈(72.7%);3例再手术(27.3%),其中2例痊愈,1例死于肝肾综合征.总治愈率为90.95(10/11).认为拔T管胆漏的预防是多方面的,出现胆漏后保守治疗是有效的,但必要时需再手术.

    作者:马莱;倪忠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胎儿窘迫的诊断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分析195例以胎儿窘迫为指征行剖宫产的病例,按胎儿窘迫的不同诊断标准进行分组比较,统计其新生儿窒息率及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百分率,并统计各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的百分比.结果:①随着胎儿窘迫诊断指标项目的增多,发现检出的新生儿窒息率和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百分率也相应升高.②胎儿窘迫的主要相关因素为脐带因素、胎膜早破、羊水过少、产程异常、胎盘因素等.认为对于胎儿窘迫应采取多指标来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对于有胎儿窘迫相关因素者,应密切监护,积极处理,适时行剖宫产术.

    作者:贝水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胰岛素泵加诺和锐治疗糖尿病11例初步观察

    将诺和锐加入胰岛素泵中,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治疗.治疗期间对血糖进行监测,比较治疗前后空腹以及餐后血糖的变化.结果:11例患者在治疗后第3 d空腹及餐后血糖即有明显下降,1周后趋于稳定.治疗中无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认为诺和锐配合胰岛素泵使用,可以更快、更安全地使糖尿患者的血糖得到控制.

    作者:钟绍;沈鲜安;朱文华;曹雪明;潘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DMN诱导的小鼠慢性中毒性肝炎过程中IL-18、TNF-α mRNA及Fas mRNA的动态变化

    目的观察二甲基亚硝胺(DMN)所致小鼠慢性中毒性肝炎时肝组织损伤与IL-18、TNF-α mRNA、Fas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取30只小鼠作为模型组,腹腔注射0.1%的DMN14 mg/kg,每隔4 d注射1次,共注射5次.分别在第1、3、5次注射后2 d(即实验第3 d、11 d、19 d)及停止注射14 d(即实验第31 d)眼球取血后分批处死动物(每次处死6只),检测血清IL-18、肝组织TNF-α mRNA及Fas mRNA的表达.对照组6只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隔4 d 1次,共5次,于第31 d处死,检测指标同模型组.结果小鼠第一次注射DMN后肝细胞气球样改变为主,炎症、坏死不明显.随着注射次数的增加,炎症、坏死逐渐加重.停止注射后,肝组织逐渐修复.血清IL-18、肝组织TNF-α mRNA及Fas mRNA水平随着炎症、坏死的加重而升高,且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DMN所致小鼠中毒性慢性肝炎的IL-18、TNF-α mRNA、Fas mRNA的改变与肝组织病理改变同步,呈正相关关系,与人类肝炎时有一定的相似性.

    作者:吴建成;柏淑禹;王泽荣;万千红;王爱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儿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分析

    为探讨小儿腹痛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的关系,对50例健康儿童和179例(4~15岁)主诉腹痛的患儿应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和大便Hp抗原检测,结果对照组和腹痛组阳性率分别为16.0%和4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Hp感染与小儿腹痛密切相关,是小儿腹痛的重要病因.

    作者:尤海章;黄勇;周玉林;武庆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诱导人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1)白细胞介素-1 β分泌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

    目的分析CagA+幽门螺杆菌及不同激酶抑制剂对幽门螺杆菌诱导人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1 β(IL-1β)分泌的影响.方法将CagA+幽门螺杆菌与人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1)细胞共同培养,IL-1β分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比较蛋白激素A、C、G和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对幽门螺杆菌诱导胃上皮细胞IL-1β分泌的影响.结果 CagA+幽门螺杆菌显著增加胃上皮细胞IL-1β的分泌;蛋白激酶A、C、G的抑制剂不能阻断幽门螺杆菌诱导的GES-1分泌IL-1β,而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可阻断这种IL-1β的分泌.结论 CagA+基因型幽门螺杆菌可显著增加胃粘膜上皮细胞IL-1β的分泌并且依赖于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活性.

    作者:李岭;陈卫昌;江家贵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鼠髓系树突状细胞上4-1BB分子的功能性表达

    目的探讨小鼠髓系DC(CD8α-)中4-1BB的功能性表达.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DC上4-1BB分子的表达,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DC分泌的IL-2和IL-12.结果小鼠髓系DC前体细胞中已有4-1BB分子表达,且随着DC的分化发育和成熟,其表达上调.激发型抗4-1BB分子的抗体2A刺激的DC分泌IL-2和IL-12能力增强,而2A抗体联合TNF-α刺激的DC分泌IL-2和IL-12的量明显高于两者单独刺激组(P<0.05).结论小鼠髓系DC表达的4-1BB具有功能性.

    作者:李敏;陈成;张烽;古涛;朱一蓓;於葛华;马泓冰;戴俊;张学光;顾宗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从1例Wegener肉芽肿的诊治经过谈临床诊断思维

    临床医学生经过4年的理论学习后进入临床.此时他们发现尽管花了大量时间,书本知识背了不少,但对临床具体病例的处理仍感到束手无策.特别是在对某些疑难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时更是如此.我们拟从1例Wegener肉芽肿的诊治经过对临床诊断时,年轻医生或医学生应该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柴华旗;贺丹;黎曼;沈蕾;熊重祥;李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