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分析

尤海章;黄勇;周玉林;武庆斌

关键词:小儿, 腹痛, 幽门螺杆菌
摘要:为探讨小儿腹痛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的关系,对50例健康儿童和179例(4~15岁)主诉腹痛的患儿应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和大便Hp抗原检测,结果对照组和腹痛组阳性率分别为16.0%和4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Hp感染与小儿腹痛密切相关,是小儿腹痛的重要病因.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皮肤扩张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对烧伤后瘢痕、瘢痕性秃发及先天性器官畸形共24例采用皮肤扩张术治疗,手术分两期,第Ⅰ期安置扩张器,10 d后拆线开始注水,6~10周后行第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及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24例均未出现并发症,经随访1~2年,扩张皮肤无明显回缩,外观及功能良好.认为在充分做好术前设计及严防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下,皮肤扩张术为烧伤、创伤后瘢痕及先天性器官畸形等引起的组织缺损提供了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林伟;张九恒;祁强;沈国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临床评价

    目的研究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 方法对76例不同肾脏疾病和不同程度肾功能的患者进行24 h尿蛋白定量和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的相关分析,同时按血浆白蛋白浓度、肾小球滤过率以及是否为糖尿病肾病将患者分为不同组别,分析各组间两种尿蛋白测定方法的相关性. 结果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具有相关性(r=0.667,P<0.05). 结论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可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贺丹;柴华旗;黎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从1例Wegener肉芽肿的诊治经过谈临床诊断思维

    临床医学生经过4年的理论学习后进入临床.此时他们发现尽管花了大量时间,书本知识背了不少,但对临床具体病例的处理仍感到束手无策.特别是在对某些疑难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时更是如此.我们拟从1例Wegener肉芽肿的诊治经过对临床诊断时,年轻医生或医学生应该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柴华旗;贺丹;黎曼;沈蕾;熊重祥;李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Lev病与冠心病引起房室传导阻滞起搏治疗的预后分析

    按病因将42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分为Lev病组与冠心病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随访后心功能和死亡数的变化.结果:术前心功能与随访心功能分别为:Lev 病组为1.60±0.50级和1.75±0.44级(P>0.05),冠心病组为1.91±0.43级和2.60±0.75级(P<0.05).冠心病组2例死亡.结果表明:Lev病引起的慢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后的长期预后较佳.

    作者:周勇;蒋金法;罗文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同种异体左全肺移植术的麻醉体会

    肺移植患者术前均为双侧肺严重终末期病变,心脏功能亦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要维持围术期呼吸、循环的稳定,对麻醉医生是一场严峻的挑战.我院于2004年6月27日成功地对1例双侧肺移植术患者施行了麻醉,术后已3月余,情况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建亚;须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70例临床诊断为病理性黄疸的患儿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黄疸消退时间,同时做血清胆红素值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两组患儿临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加用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黄疸有满意的疗效.

    作者:金忠芹;武庆斌;孙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头孢泊肟序贯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30例疗效观察

    头孢泊肟(cefpodxime proxetil,日本三共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搏拿BANAN)的抗菌谱和抗菌强度与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相似[1].我科从2002年2月至8月,用搏拿序贯治疗30例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军;曾刚;王志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降糖舒胶囊及降糖宁胶囊中格列本脲含量的检查

    采用HPLC法与TLC法检测两种降糖药中格列本脲的含量,两种方法检出的结果基本一致.认为可以采用HPLC法与TLC法检查降糖药中的格列本脲.

    作者:陈丽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综合疗法治疗大龄儿童弱视37例(53眼)疗效观察

    对37例(53眼)大龄弱视儿童患者,采用在常规遮盖加精细作业的基础上口服左旋多巴治疗.结果:治愈28眼,好转20眼,无效5眼,总有效率为90.57%.认为对于大龄儿童弱视,综合疗法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洁;杨效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卡维地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随机将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采取常规治疗加卡维地洛尔,对照组34例用ACEI、利尿剂、强心剂等常规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HR、BP、LVDd、LVEF和CI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对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尔,可减轻心衰的症状,改善心衰的预后,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谈代勇;刘树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诱导人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1)白细胞介素-1 β分泌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

    目的分析CagA+幽门螺杆菌及不同激酶抑制剂对幽门螺杆菌诱导人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1 β(IL-1β)分泌的影响.方法将CagA+幽门螺杆菌与人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1)细胞共同培养,IL-1β分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比较蛋白激素A、C、G和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对幽门螺杆菌诱导胃上皮细胞IL-1β分泌的影响.结果 CagA+幽门螺杆菌显著增加胃上皮细胞IL-1β的分泌;蛋白激酶A、C、G的抑制剂不能阻断幽门螺杆菌诱导的GES-1分泌IL-1β,而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可阻断这种IL-1β的分泌.结论 CagA+基因型幽门螺杆菌可显著增加胃粘膜上皮细胞IL-1β的分泌并且依赖于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活性.

    作者:李岭;陈卫昌;江家贵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剥除卵巢成熟畸胎瘤30例分析

    对30例腹腔镜手术剥除卵巢成熟畸胎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直径≤6 cm 24例中,有3例术中发生肿瘤破裂,无化学性腹膜炎发生;肿瘤直径>6 cm 6例中,3例术中发生肿瘤破裂,有1例出现轻度化学性腹膜炎.认为腹腔镜手术剥除卵巢成熟畸胎瘤疗效好,但需仔细操作,以防化学性腹膜炎的发生.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氟西汀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将61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给予氟西汀10 mg/d,每晚睡前口服,西沙比利5mg每餐前口服,3次/d;对照组单用西沙比利5 mg,每餐前口服,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药物,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的第2、4、6、8周及随访时(第12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实验组治疗2周、8周、12周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6%、88%和85%,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32%和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果表明,氟西汀联合西沙比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福娟;丁宇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检测的临床意义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2例高血压、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老年患者行颈动脉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9例高血压患者中,31例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斑块形成,发生率为79.49%;25例脑血管病变患者中,16例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斑块形成,发生率为64.00%;1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5例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斑块形成,发生率为50.00%;8例糖尿病患者中,3例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斑块形成,发生率为37.50%.结果表明:高血压、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老年患者多继发颈动脉粥样斑块;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对其进行形态学评价,为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老年血管性病变患者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和平;查月琴;沈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CD40和CD40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6例胃癌组织和3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40分子的表达,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11例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D40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CD40分子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3.9%,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具显著性(P<0.01);RT-PCR检测发现CD40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7%,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表达;CD40和CD40mRNA阳性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01~0.01),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瘤块大小无关(P>0.05).结果表明:CD40及其mRNA在胃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且其表达与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胃癌诊断、评价转移及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

    作者:李锐;陈卫昌;刘强;柴玉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胎盘多发性贫血性梗死致死胎1例

    2000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收治胎盘多发性贫血性梗死致死胎1例,现报告于下.1 临床资料患者27岁,G1P0G38周死胎临产,RSP,轻度妊高征,于2000年2月23日下午5时入院.妊娠史:妊娠48 d时曾行人流术,但手术失败,妊娠2个月时第2次行人流术,仍未成功,之后任其妊娠,妊娠38周时产检无异常情况,2 d后自感胎动频繁,继之胎动消失入院.

    作者:李红英;徐萍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外伤性脑室出血52例治疗分析

    分析1992年12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52例外伤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52例(其中GCS≤5分30例)中,手术治疗44例,开颅清除血肿后置脑室外引流22例,单纯行脑室外引流并使用注入尿激酶治疗22例;保守治疗8例.结果死亡11例,存活4例,经随诊6个月~3年,其中29例恢复正常.认为及时行脑室穿刺外引流+尿激酶治疗,可解除急性脑室出血而致的全身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周仲明;黄法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儿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分析

    为探讨小儿腹痛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的关系,对50例健康儿童和179例(4~15岁)主诉腹痛的患儿应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和大便Hp抗原检测,结果对照组和腹痛组阳性率分别为16.0%和4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Hp感染与小儿腹痛密切相关,是小儿腹痛的重要病因.

    作者:尤海章;黄勇;周玉林;武庆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t-PA含量变化及其在危险分层中的意义

    选择1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21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16例正常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t-PA含量,并对不同严重程度(Ⅰ级、Ⅱ级、Ⅲ级)的UAP患者进行分层比较.结果:UAP组患者血浆t-PA含量显著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UAP组Ⅲ级患者血浆t-PA浓度显著高于Ⅰ级、Ⅱ级(P<0.05).结果表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纤溶功能异常,并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加重,从而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作者:吕克;刘志华;蒋绮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25I-脱氧尿嘧啶核苷对膀胱癌细胞的辐射生物作用

    目的评价125I-脱氧尿嘧啶核苷(UdR)对膀胱癌细胞Sca-BER生长的辐射生物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125I UdR加入Sca-BER细胞培养基中,测量细胞摄取125I UdR的放射性活度,用细胞克隆形成法测定125 I UdR对Sca-BER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将125I UdR和MTX同时加入Sca-BER细胞培养基中,测量细胞摄取125I UdR的放射性活度,观察MTX协同125I UdR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培养基中125I UdR浓度与Sca-BER细胞摄取量,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999);Sca-BER细胞存活分数与125IUdR浓度,两者呈负相关(r=-0.9),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1.17±0.27) kBq/ml.125I UdR组细胞存活分数明显低于Na125I组;相同浓度125I UdR作用于Sca-BER细胞生长过程中,在24 h内细胞摄取量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24 h后达大;甲氨喋呤协同125I UdR抑制Sca-BER细胞生长,使细胞摄取量提高10倍.结论 125I UdR能掺入到Sca-BER细胞中,并对其有显著辐射抑制效应,说明125I UdR可以进一步应用于膀胱癌的放射治疗研究.

    作者:朱然;杨辰;范我;许玉杰;侯建全;李金泉;劳勤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