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
对34例阻塞性黄疸(恶性19例,良性15例)应用1.5T磁共振成像仪进行常规MRI,2D HASET序列MRCP检查.结果:MRI和MRCP对阻塞性黄疸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和100%,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2%和82.3%,MRI+MRCP定性诊断准确率提高到94.1%.结果表明,高场强MRCP对阻塞性黄疸具有重要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结合MRI和MRCP可提高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
作者:许建铭;范觉昕;须同禄;罗健君;刘仁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将5个厂家生产的在有效期内的头孢他定粉针溶配于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利用GWJ-3微粒检测仪测定每1 ml复配液中所含不溶性微粒数.结果:复配后有2个厂家生产的头孢他定粉针不含25 μm以上的微粒,占样品总数的40%,10 μm以上粒子数<20粒/ml的及25 μm以上的粒子数<2粒/ml的达到100%.结果表明,各样品复配后的注射液基本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对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限度要求,但不同厂家的产品差异很大.
作者:邹建华;张永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分析195例以胎儿窘迫为指征行剖宫产的病例,按胎儿窘迫的不同诊断标准进行分组比较,统计其新生儿窒息率及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百分率,并统计各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的百分比.结果:①随着胎儿窘迫诊断指标项目的增多,发现检出的新生儿窒息率和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百分率也相应升高.②胎儿窘迫的主要相关因素为脐带因素、胎膜早破、羊水过少、产程异常、胎盘因素等.认为对于胎儿窘迫应采取多指标来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对于有胎儿窘迫相关因素者,应密切监护,积极处理,适时行剖宫产术.
作者:贝水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将诺和锐加入胰岛素泵中,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治疗.治疗期间对血糖进行监测,比较治疗前后空腹以及餐后血糖的变化.结果:11例患者在治疗后第3 d空腹及餐后血糖即有明显下降,1周后趋于稳定.治疗中无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认为诺和锐配合胰岛素泵使用,可以更快、更安全地使糖尿患者的血糖得到控制.
作者:钟绍;沈鲜安;朱文华;曹雪明;潘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资料,用美兰标记法检测前哨淋巴结15例,采用石蜡连续切片法作出病理诊断.结果美兰注射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灵敏度为87.5%(7/8),准确率为80%(12/15),假阴性率为12.5%(1/8).结论美兰注射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乳腺癌腋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有一定的提示意义;术前彩超有助于对乳腺肿块的定性及腋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判断.
作者:蒋国勤;曹华;吴浩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转化为肌细胞,为心力衰竭的细胞心肌成形提供较为理想的移植细胞.方法从兔股骨头处抽取骨髓,用Ficoll细胞分离液分离MSCs,体外培养,经5-氮杂胞苷(5-aza)刺激24 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肌源细胞中肌节肌动蛋白(Actin)、肌钙蛋白Ⅰ(Troponin Ⅰ);用RT-PCR检测肌球蛋白重链(MHC)的基因表达;用电镜观察肌源细胞的超微结构.并将诱导分化后的MSCs移植到结扎兔冠状动脉前降支致心肌梗死(MI)的模型中.移植后6周用心脏超声多普勒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心功能.结果 MSCs经5-aza刺激后,免疫组化染色肌节肌动蛋白、肌钙蛋白Ⅰ呈阳性;有肌球蛋白重链的基因表达;有多核肌管形成;透射电镜下可见明显的肌丝形成、糖原颗粒丰富、核居中.诱导分化MSCs移植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血流E/A、左室前壁和间隔收缩速度均有显著增加(P<0.05),左室舒张末期压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 MSCs可在体外环境下向肌细胞转化,移植诱导分化的MSCs至MI区域后,能改善MI后的心功能.
作者:陈建昌;蒋文平;刘志华;程绪杰;李红霞;洪小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将70例临床诊断为病理性黄疸的患儿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黄疸消退时间,同时做血清胆红素值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两组患儿临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加用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黄疸有满意的疗效.
作者:金忠芹;武庆斌;孙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对65例乳腺癌标本进行PCNA、C-erbB-2蛋白测定.结果:65例乳腺癌中PCNA、C-erbB-2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94%(61/65)、66%(43/65).PCNA高表达从数量上看与肿瘤大径、肿瘤体积、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蛋白高表达与肿瘤大径密切相关(P<0.01).而PCNA、C-erbB-2蛋白同时表达(65%,42/65)与肿瘤大径、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密切相关(P<0.05).认为可将乳腺癌PCNA、C-erbB-2蛋白同时表达与肿瘤直径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多一样视为危险预后因素.
作者:王忠明;许昌韶;孙咏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Flt3配体重组腺病毒(AdmFL)体外感染前小鼠前胃癌细胞的情况.方法体外分别以不同MOI(mutiplicity of infection)的AdmFL感染胃癌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计算感染率,对体外感染后的胃癌细胞连续计数并绘制生长曲线,RT-PCR检测转染后的细胞内mRNA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mFL蛋白的浓度.结果 MOI为10、100、500的AdmFL感染小鼠胃癌细胞,荧光显微镜下2 d后根据GFP的表达计算的感染率分别是5%、60%和98%;以MOI为100的AdmFL对体外感染后的胃癌细胞无直接的生长抑制作用;在感染后的胃癌细胞内RT-PCR扩增到了mFL的mRNA,ELISA法检测到mFL蛋白的浓度为60.3±5.2 ng/ml.结论 Flt3配体重组腺病毒能有效地感染小鼠前胃癌细胞,并能介导所携带的mFL高效表达.
作者:匡玉庭;赵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热休克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新西兰白兔66只随机分为3组:①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 S组)6只; ②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reperfusion, I/R组)30只; ③热休克预处理组(heat shock preconditioning, HP组)30只.缺血再灌注后8 h,16 h,24 h,48 h,72 h从I/R组和HP组随机抽取6只兔,检测后肢运动功能,并取脊髓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的表达,TUNEL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脊髓匀浆液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各个时间点上,HP组的运动功能评分优于I/R组;免疫组化染色,HP组阳性率远高于I/R组;TUNEL染色,HP组阳性率低于I/R组;SOD的活力HP组高于I/R组,MDA含量HP组低于I/R组.结论热休克预处理后可能产生了大量HSP,并提高了SOD活力,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减少自由基对脂质膜的破坏等途径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管华清;徐浩;顾晓晖;杨惠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回顾性分析该院1999年至2002年间28例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持续引流组7例中,死亡3例,住院时间为15~25 d;早期夹管组21例中死亡1例,住院时间为7~10 d.认为对重症急性胆管炎术后胆汁增多,采取早期夹管可能会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赵海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将在有效期内的头孢他定粉针分别用100 ml 0.9%的NS、5%的GS、5%的GNS溶解,用GWJ-3微粒检测仪测定每1 ml复配液所含不溶性微粒数.结果:复配后,在0.9%的NS中不含25 μm以上的粒子,10 μm以上的粒子<20粒/ml;在另两种输液中,10 μm以上及25 μm以上粒子数均达到中国药典(2000版)的要求,分别小于20粒/ml及2粒/ml,但存在较大差异.结果表明:临床上使用头孢他定粉针时,以NS或GS作为溶媒较好.
作者:张永刚;邹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应用彩超与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对43例经活检后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给予口服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3~6个月,定期超声随访,然后进行手术治疗.分析服药前后超声检查显像,记录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并与同期手术的术前未口服左旋甲状腺素50例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43例服药者中,38例在服药后彩超测量结果提示甲状腺腺体体积较服药前缩小,4例无变化,平均缩小有显著性(P<0.05);服药前后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变化无显著性;服药组比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果表明:小剂量甲状腺素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本身治疗作用不明显,但可以促进病理的发展,部分缩小整个甲状腺腺体,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朱学明;邓星城;石润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对31例先天性内斜视和20例婴儿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发病年龄、起病情况、远视程度、斜视度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种斜视在起病情况、远视程度、斜视度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区别两种斜视的关键在于患儿的屈光状态.
作者:冯柯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手术前后声学参数的变化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Dr.Speech 3.0软件,对329例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患者于电子喉镜手术术前及术后10 d、20 d、30 d分别发稳态元音([ae])、([i:])、([ɑ:]),并进行声学测试,与已建立的正常嗓音和病理嗓音数据库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判断电子喉镜手术的疗效.结果在329例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患者中,其主要的声学参数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及噪音能量(NNE)手术以后均明显较术前降低(P<0.05),尤以NNE的敏感性高.结论 jitter 、shimmer、NNE值的变化对手术疗效的观察与评判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建群;高下;王健;陈峰;杨烨;胡宇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太仓市1993年至2003年的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太仓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人数91例,死亡率平均为267.7/105,1~4岁是意外死亡的高发年龄段;溺水和意外窒息是意外死亡的第一、二位死因.认为根据该地区的环境特点、儿童的年龄特点,加强对家长的健康宣教及建立和完善意外伤害的社会急救体系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死亡率.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肿瘤放疗患者从接受放射治疗第2 d起(简称放疗前)和放疗结束前3 d(简称放疗后)检测其食物、尿液、粪便中钙和微量元素铁、锌、铜、锰水平的变化.结果:患者接受放疗后元素铜、锰较放疗前升高,其他元素均呈下降趋势,但只有元素钙的变化具有统计意义(P<0.01).
作者:李新莉;朱圣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对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联合小剂量氟派啶醇组(n=40)及单用氯氮平(n=40)治疗组,疗程8周.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1周、2周、4周、6周、8周后进行评定.结果:利培酮联合小剂量氟哌啶醇组与单用氯氮平治疗组总体疗效相当,能较早、较好地出现治疗效果,而无严重副反应.结果表明,利培酮短期内联合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能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的兴奋症状.
作者:陈宇晖;李益民;李绍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对30例腹腔镜手术剥除卵巢成熟畸胎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直径≤6 cm 24例中,有3例术中发生肿瘤破裂,无化学性腹膜炎发生;肿瘤直径>6 cm 6例中,3例术中发生肿瘤破裂,有1例出现轻度化学性腹膜炎.认为腹腔镜手术剥除卵巢成熟畸胎瘤疗效好,但需仔细操作,以防化学性腹膜炎的发生.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来源于人脐血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行性,以及在体外分离、纯化和扩增的条件.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正常足月剖腹产胎儿的脐带血,经肝素抗凝,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的单个核细胞,以偏酸性的MesencultTM作为培养基进行培养和纯化,获得贴壁细胞,取扩增第三代后的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用免疫荧光标记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结果来源于脐血的单个核细胞种植于特定的培养基中后,可产生贴壁细胞,主要表现为破骨样和间充质样细胞;传3代后,这些细胞可得到纯化、扩增;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经诱导后的MSCs表达神经丝蛋白(N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论源于脐血的MSCs在体外可以培养、扩增,并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可作为神经干细胞的来源而用于实验研究和临床.
作者:喻永涛;惠国桢;陈镭;陆华;苗宗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