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明;许昌韶;孙咏梅
通过对8例肺深部裂伤(deep pulmonary laceration, DPL)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肺深部裂伤尤其是并发胸内出血多甚至休克、需要立即剖胸探查的DPL的发病机制、X线特征及外科处理原则.
作者:李森;陆志荣;丁兆祥;陶国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将在有效期内的头孢他定粉针分别用100 ml 0.9%的NS、5%的GS、5%的GNS溶解,用GWJ-3微粒检测仪测定每1 ml复配液所含不溶性微粒数.结果:复配后,在0.9%的NS中不含25 μm以上的粒子,10 μm以上的粒子<20粒/ml;在另两种输液中,10 μm以上及25 μm以上粒子数均达到中国药典(2000版)的要求,分别小于20粒/ml及2粒/ml,但存在较大差异.结果表明:临床上使用头孢他定粉针时,以NS或GS作为溶媒较好.
作者:张永刚;邹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将49例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和组间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能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P<0.0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均能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王允;刘王明;张虹;韩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分析1992年12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52例外伤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52例(其中GCS≤5分30例)中,手术治疗44例,开颅清除血肿后置脑室外引流22例,单纯行脑室外引流并使用注入尿激酶治疗22例;保守治疗8例.结果死亡11例,存活4例,经随诊6个月~3年,其中29例恢复正常.认为及时行脑室穿刺外引流+尿激酶治疗,可解除急性脑室出血而致的全身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周仲明;黄法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妊娠晚期,孕妇迫切期待分娩以终止妊娠,临产前又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变化,此时加强孕妇的心理指导非常重要.本文收集我院1998年12月收住的未进行产前心理指导的足月分娩产妇与2003年12月实施产前心理指导的足月分娩产妇各60例进行分娩方式的抽样对比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顾晓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采用INTERLBA全自动电泳仪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分析.按说明书严格操作,分别对电泳时间的选择、电泳数量与缓冲液的关系、烘干时间的选择、灵敏度和精密度等进行检测.结果:全自动蛋白电泳分析能灵敏地分离出各类异常蛋白区带,其批内和批间的精密度CV均小于5%,适当的电泳时间和热烘干时间分别为12 min和8~10 min,电泳缓冲液和浸膜缓冲液电泳次数不超过22张电泳薄膜.认为全自动蛋白电泳分析速度快,稳定性好,且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精密度,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全自动蛋白电泳分析方法.
作者:周金苟;金晓华;黄惠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对34例阻塞性黄疸(恶性19例,良性15例)应用1.5T磁共振成像仪进行常规MRI,2D HASET序列MRCP检查.结果:MRI和MRCP对阻塞性黄疸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和100%,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2%和82.3%,MRI+MRCP定性诊断准确率提高到94.1%.结果表明,高场强MRCP对阻塞性黄疸具有重要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结合MRI和MRCP可提高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
作者:许建铭;范觉昕;须同禄;罗健君;刘仁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对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联合小剂量氟派啶醇组(n=40)及单用氯氮平(n=40)治疗组,疗程8周.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1周、2周、4周、6周、8周后进行评定.结果:利培酮联合小剂量氟哌啶醇组与单用氯氮平治疗组总体疗效相当,能较早、较好地出现治疗效果,而无严重副反应.结果表明,利培酮短期内联合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能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的兴奋症状.
作者:陈宇晖;李益民;李绍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为探讨小儿腹痛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的关系,对50例健康儿童和179例(4~15岁)主诉腹痛的患儿应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和大便Hp抗原检测,结果对照组和腹痛组阳性率分别为16.0%和4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Hp感染与小儿腹痛密切相关,是小儿腹痛的重要病因.
作者:尤海章;黄勇;周玉林;武庆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小儿基底节区梗死在临床上少见,有其特殊性.我院自1994年8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1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3例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1个月~12岁.有外伤史6例,脑炎2例,烟雾病1例,脑肿瘤2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颅内动静脉畸形1例.
作者:解晓埝;杨旭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Tamoxifen(TAM)和60Coγ线照射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凋亡影响.方法用3H-TdR掺入法测定TAM单用以及和60Coγ线联用对脑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AM和60Coγ线照射对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TAM对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TAM与60Coγ线联用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TAM能诱导细胞凋亡,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表现为核固缩或核碎裂,可见凋亡小体. 结论 60Coγ线和TAM联用在体外能有效地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
作者:宁萍;刘芬菊;黄辉;陈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玻璃体注射内皮素后对视神经乳头微循环血流灌注的短期影响.方法取成年白兔16只,对其中8只右眼玻璃体内注入10-6mol/L的内皮素-1 50 μl,对其余8只右眼注入等量的载体,分别在用药前、注射后1 d、3 d、5 d和1周时用HRF(heidelberg retinal flowmetry)和HRA(heidelberg retina angiography)测量视神经乳头处的血流量和视网膜循环时间.结果兔视乳头的血流量在给药前为294.7±68.7,给药后1 d为137.9±26.6(P<0.01),给药后3 d为198.6±24(P<0.05),第5 d和第7 d分别为274.81±65.8、273.5±44.5.视网膜循环时间在给药前为5.9±0.4 s,给药后1 d为13.9±2.7 s(P<0.01),第3 d~7 d分别为7.1±1.0 s、6.4±0.8 s、5.9±0.3 s.而药物载体眼视神经乳头血流和视网膜循环时间在给药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向兔眼玻璃体内注射0.25 μg内皮素后,视神经乳头在3 d内维持持续的低灌注状态.
作者:陆云峰;褚仁远;孙兴怀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采用旋光法测定复方麻黄素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素的含量.结果:线性范围为5~25 mg/ml,平均回收率为100.1%.认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将56例心功能(NYHA)为Ⅱ~Ⅲ级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反映心室重构指标、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而对照组仅为58.3%.结果表明,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逆转心室重构.
作者:黄鹤楼;陈群;陆永怡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对先后收治的54例患者分甲氨喋呤(MTX)单次注射(A组)、米非司酮口服(B组)及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联合治疗(C组)进行比较.结果:3组成功率分别为60%,78.5%、90%;3组在年龄、孕龄、治疗前血β-HCG值和异位妊娠包块直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认为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对异位妊娠疗效好,副作用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徐建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000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收治胎盘多发性贫血性梗死致死胎1例,现报告于下.1 临床资料患者27岁,G1P0G38周死胎临产,RSP,轻度妊高征,于2000年2月23日下午5时入院.妊娠史:妊娠48 d时曾行人流术,但手术失败,妊娠2个月时第2次行人流术,仍未成功,之后任其妊娠,妊娠38周时产检无异常情况,2 d后自感胎动频繁,继之胎动消失入院.
作者:李红英;徐萍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时期的呼吸道感染,常同时累及上、下呼吸道,在苏州地区,多发于冬、春季,尤其是春节前后.该病消化系统并发症多见,合并心肌损伤的病例也不少.自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40例,其中合并心肌损害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兰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来源于人脐血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行性,以及在体外分离、纯化和扩增的条件.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正常足月剖腹产胎儿的脐带血,经肝素抗凝,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的单个核细胞,以偏酸性的MesencultTM作为培养基进行培养和纯化,获得贴壁细胞,取扩增第三代后的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用免疫荧光标记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结果来源于脐血的单个核细胞种植于特定的培养基中后,可产生贴壁细胞,主要表现为破骨样和间充质样细胞;传3代后,这些细胞可得到纯化、扩增;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经诱导后的MSCs表达神经丝蛋白(N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论源于脐血的MSCs在体外可以培养、扩增,并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可作为神经干细胞的来源而用于实验研究和临床.
作者:喻永涛;惠国桢;陈镭;陆华;苗宗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应用彩超与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对43例经活检后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给予口服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3~6个月,定期超声随访,然后进行手术治疗.分析服药前后超声检查显像,记录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并与同期手术的术前未口服左旋甲状腺素50例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43例服药者中,38例在服药后彩超测量结果提示甲状腺腺体体积较服药前缩小,4例无变化,平均缩小有显著性(P<0.05);服药前后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变化无显著性;服药组比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果表明:小剂量甲状腺素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本身治疗作用不明显,但可以促进病理的发展,部分缩小整个甲状腺腺体,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朱学明;邓星城;石润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2例高血压、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老年患者行颈动脉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9例高血压患者中,31例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斑块形成,发生率为79.49%;25例脑血管病变患者中,16例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斑块形成,发生率为64.00%;1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5例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斑块形成,发生率为50.00%;8例糖尿病患者中,3例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斑块形成,发生率为37.50%.结果表明:高血压、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老年患者多继发颈动脉粥样斑块;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对其进行形态学评价,为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老年血管性病变患者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和平;查月琴;沈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