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起茂;张凤仙
目的 研究加味楂曲饮(JWZQY)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效学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SDF级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用低、中、高剂量JWZQY进行干预,连续灌胃8周,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E1(CYP2E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呈现明显脂肪变性.高、中剂量JWZQY治疗后肝脏脂肪变程度明显减轻,中剂量组CYP2E1mRNA水平明显降低、CYP2EI蛋白表达丰度明显降低.结论 JWZQY可有效防治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并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CYP2E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作者:张技;张传涛;周显华;杨鸿;范昕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热淋清胶囊与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确诊为泌尿系感染的患者,治疗组用左氧氟沙星0.2g,3次/d,和热淋清颗粒8g,3次/d;对照组:左氧氟沙星0.2g,3次/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t检验,P <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热淋清胶囊治疗泌尿系感染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但对确定佳疗程提高有效率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房辉;钱辉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脾化湿、养阴清胃方药对2型糖尿病肾脏大鼠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1(ET-1)的影响,研究其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Wistar大鼠随机抽选以1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饲料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洛丁新组、合方组、健脾化湿组、养阴清胃组,干预治疗8周后处死,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1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NO、NOS的含量.结果 各组大鼠血清肌酐与尿素氮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肾系数明显升高(P<0.05),各干预组较模型组肾系数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比正常组NO、NOS、NO/ET-1比值明显升高;干预治疗后,合方组及养阴清胃方明显下降(P<0.05).结论 各组药物均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高滤过状态,合方组、养阴清胃方对肾血管舒缩系统有一定调节作用,可能是延缓肾小球硬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付丽媛;杨进;王灿晖;翟玉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不同酒制大黄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影响.方法 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大黄(生大黄、酒大黄和熟大黄)主要成分含量基础上,用大黄提取液处理斑马鱼胚胎,观察斑马鱼胚胎不同阶段的形态学变化,记录胚胎死亡数并统计心率等.结果 生大黄和酒制大黄中主要成分含量差别较大,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影响也不同,对胚胎致死方面作用强弱为:酒大黄>生大黄>熟大黄;对胚胎形态学影响方面,不同大黄均可引起胚胎心包水肿、卵黄囊(腹部)扩大和腹部出血等,酒大黄组还出现了尾部畸形;此外,不同大黄均有减缓心率的作用,作用强度依次为酒大黄≈生大黄>熟大黄.结论 大黄对斑马鱼胚胎都具有致死和致畸作用,但不同酒制品的作用强度不同,其中酒大黄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强,生大黄次之,熟大黄的影响弱.
作者:朱淑珍;李银保;陈缵光;George Q Li;姚美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虽无冠心病病名,但其类似记载及典型表现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为中医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卒心痛等范畴.该文在搜集中医古籍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资料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阐述了胸痹心痛的学术源流及特点,力图全面总结历代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者:李京;张明雪;金跟海;刘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方剂都有其特定的组成药物,而组成药物中的核心配伍药物则显得尤为关键,它决定着整个方剂的主要功用和主治取向.文章将探讨白术、枳实药组在枳术丸及其类方中的配伍意义,对临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有着指导用药,减轻药物毒副作用及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意义.
作者:周步高;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优选黄芪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设计.结果 优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功率为300W,提取温度为50℃,材料比1∶30,提取次数为4次.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黄芪多糖的提取.
作者:陈寿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该文通过对清代武陵地区名医王文选濒临失传医著的整理研究,发现王文选在药物认知、脏腑用药、六经用药、对症用药、病因用药、三因治宜用药、专科用药等方面具有宝贵的经验特色.笔者由此对王文选用药经验进行初步概括性总结,希冀在研究总结王氏医学思想和用药特色经验的同时,能够寻求新的中医药研究途径.
作者:钱继伟;王甜湉;唐珍珠;刘杰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蛇头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其免疫机制.方法 将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组)40例,对照组(传统治疗组)40例,观察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集患者血液,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血清Ⅱ-2、IgG,以58例健康人为正常人组,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CD3、CD4、CD4/CD8 、IL-2、IgG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组,而CD8水平与正常人组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后,CD3水平显著上升,但仍低于正常人组,CD8水平显著降低,CD4/CD8、IL-2、IgG水平显著升高,达正常人水平.对照组治疗后,CD3水平显著上升,但仍低于对照组,CD4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CD4/CD8、IL-2水平显著升高,达正常人水平,IgG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仍低于正常人组.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体内免疫状态的改变,参与了带状疱疹的发生与发展病程;患者CD3水平的持续低下,可能与带状疱疹患者病程迁延和复发有关系;蛇头穴刺络放血疗法对于提高患者IgG的含量,改善患者体液免疫方面,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范永桥;杨正明;顾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来源于纯天然植物的中药是宝贵的.因此社会对传统中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然而,原始的中草药存在煎煮麻烦,体积大,服用不方便等缺点.与中药饮片相比,中成药的优点突出,具有疗效确切、服用方便、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因此,对医院来说,从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中就可大致了解整个中药的使用情况.本文对我院药房2010 ~2012年间中成药的出库数据进行统计,对中成药的年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用药金额等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为合理使用购药资金,减少药品积压,合理用药,满足临床实际需求及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幼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黄芪桂龙枣仁封髓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自拟黄芪桂龙枣仁封髓汤加味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更年安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尤其在心脏神经功能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黄芪桂龙枣仁封髓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任桂华;邓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比9位医家临证处方规律的异同点,分析探讨中西医汇通派医家张锡纯临证处方用药特色.方法 选择张锡纯及其他8位医家临证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张锡纯及中西医汇通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的常用药物运用情况进行方剂计量学特有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张锡纯与各医家在临证常用药物排序,相关性分析,方剂计量8项指标分析中均有显著差异(P<0.05),尤其在运用生石膏、山药、山茱萸、黄芪、白芍等药物时与其他医家风格迥异.结论 作为中西汇通派代表人物,张锡纯具有鲜明和极具创新性的临证用药个性,与其他中西医汇通医家有相似性,与非汇通医家差异较大.
作者:沙塔娜提·穆罕默德;胡浩;周铭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黄芪中皂苷与多糖及两者配伍对脾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 制备小鼠脾淋巴细胞悬液,依次进行正常培养和ConA(刀豆蛋白)诱导培养,采用MTT(溴化四唑蓝)微量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OD值,分别考察黄芪皂苷、多糖单用及二者配伍对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于培养结束前取各孔培养液上清,检测NO含量.结果 对正常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黄芪皂苷在高浓度1,0.2 mg/ml对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低浓度为促增殖作用,而单用多糖均促进细胞增殖,不同比例配伍时以皂苷0.2、多糖1.6mg/ml促增殖作用强,此配伍浓度下NO达大值,皂苷1.6、多糖0.2 mg/ml配伍抑制作用强,NO含量亦随之降低,而等比配伍时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对ConA诱导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黄芪皂苷、多糖均表现为抑制作用,等比配伍时均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以及NO的释放,且有明显浓度依赖性.结论 黄芪皂苷、多糖不同的配伍比例、配伍浓度其免疫调节活性会发生相应变化,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与NO释放量相关,不同比例配伍时其综合效应随浓度增加一方发生改变,等比配伍时则表现为高浓度拮抗,低浓度协同或单纯相加.
作者:曹录秀;陈磊;盛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清肠化湿方对实验性大鼠结肠炎结肠黏膜ICAM-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可能机制.方法 使用TNBS/无水乙醇造模成功后,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肠化湿方组、美沙拉嗪组.连续灌胃给药10d后,处死大鼠,留取结肠组织,免疫组化法及ELISA法观察结肠组织ICAM-1的表达.结果 清肠化湿方可以显著减少大鼠结肠炎模型结肠粘膜ICAM-1的表达.结论 清肠化湿方可以减少结肠粘膜ICAM-1的表达,从而抑制白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是其治疗UC的机制之一.
作者:翟金海;沈洪;陈兰;徐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朴炳奎教授临床采用中医药维持治疗中晚期肠癌患者,可以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减低复发转移率,延长远期生存时间.文章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对朴炳奎教授中医药治疗存活达9年的1例典型肠癌病例的全部36诊处方,进行用药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从而总结朴炳奎教授辨治肠癌的临床用药经验.
作者:王兵;侯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苦辛运中法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除基础治疗(饮食、运动、教育)以外,治疗组予以苦辛运中的中药复方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格华止)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疗效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均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7.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PG、HbA1c、TG均下降(P<0.05,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C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 苦辛运中法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型)疗效确切,为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岳仁宋;杨彩虹;王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制备复方穿蛭透皮贴并考察其体外透皮吸收和释放度行为,为其制剂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以聚丙烯酸酯、氮酮、丙二醇、薄荷醇为材料制备复方穿蛭透皮贴,按《中国药典》方法测定体外释放度,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考察透皮贴的体外释放性能.结果 复方穿蛭透皮贴的体外释药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结论 复方穿蛭透皮贴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体外经皮渗透作用.
作者:王丽娜;陈来祥;王冬梅;宋红敏;齐佳悦;王新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王旭教授在女性痤疮的中医药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认为痤疮的病机以肝肾阴虚为本,肺胃血热为标,同时病程中常兼夹痰湿、血瘀等病理因素.治疗上重视滋补肝肾,清泄肺胃,化痰祛瘀,并根据女性生理特点,采用经前、经期、经后分治法,善于内外合治,强调中西结合,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高洁;王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草果作为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其挥发油具有抗氧化、调节胃肠功能、抗菌、抗肿瘤和改变药物通透性等作用.文章从提取方法、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三个方面对近年来草果挥发油的研究做一概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张琪;黄燕;杨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瑶药地苍水提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四氯化碳(CCl4)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灌胃给予地苍水提物高(30g生药·kg-1)、中(15g生药·kg-1)、低(7.5g生药·kg-1)剂量,连续7d.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并测定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地菍水提物给药组比模型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明显降低(P<0.01或P<0.05),肝脏SOD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1或P<0.05).结论 地苍水提物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丽;周焕第;罗泽萍;梁钢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