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碘-125组织间植入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

程宝兴;吴浩荣;吴锦昌

关键词:碘-125, 肝癌, 组织间植入, 大鼠
摘要:目的探讨碘-125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后行碘-125组织间植入治疗,照射2周后,以戊巴比妥钠50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测肿瘤大小、血常规、肝功能、病理切片及电镜检查,并与照射前、对照组比较.结果照射后所有大鼠均存活,肿瘤缩小至平均0.28cm(与照射前比较,P<0.05);所有的肝功能指标均正常(与照射前比较,P>0.05);血常规HGB、RBC、PLT变化不明显,而WBC、LY、GR下降明显(与照射前比较,P<0.05).大体观察,胃、十二指肠、肝、心、肺无明显改变.病理检查,照射组仅残存少量肿瘤细胞,并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对照组,有许多肿瘤细胞,间质中有淋巴细胞浸润,仅轻微的纤维化.电镜观察,照射组有核染色质固缩、碎裂,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线粒体肿胀,细胞结构及核结构碎裂等表现;对照组残留肿瘤细胞仅轻微变性,并有淋巴细胞溶癌现象.结论碘-125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副作用少的方法.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T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分子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病理的关系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分子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①与正常人相比,SLE患者CD3+、CD4+ T细胞亚群显著减少,CD4/CD8比例失调,双标记CD4+CD28+、CD8+CD28+T细胞亦显著减少;②患者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显著降低,4-lBB分子表达显著增高;③患者T细胞CD4/CD8与抗核抗体呈负相关,共刺激分子4-lBB与抗核抗体、尿蛋白呈正相关,而与CD4+CD28+T细胞亚群呈负相关.结论 T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钱齐宏;张学光;於葛华;邱玉华;周照华;施勤;王宝涛;刘铭;沈华英;陈蕾;杨晓惠;周静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AsAb、AcA与反复自然流产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抗心磷脂抗体(AcA)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反复自然流产病人血清中AsAb、AcA的含量.结果流产组血清AsAb、Ac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出现显著性差异.结论抗精子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与反复自然流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陈永珍;朱旻;张苏;李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一9及其抑制剂TIMP一1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中MMP-9、TIMP-1的表达.结果 MMP-9在40例胃癌中阳性表达29例(72.5%),其表达增高与胃癌低分化组织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0.01);TIMP-1阳性表达19例(47.5%),其表达增高与胃癌淋巴结、远处转移相关(P<0.05).结论MMP-9、TIMP-1高表达提示胃癌有较高的恶性生物学行为,TIMP-1有可能成为评价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独立性指标.

    作者:王爱东;吕光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凉水口中学教师膳食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凉水口中学教师的营养状况及一日活动的耗能量.方法采用称重记帐进行5天膳食调查,并用生活观察法记录24h活动项目,计算活动能量消耗量.结果教师膳食构成中荤蔬搭配较为合理,但豆及豆制品偏低,乳类几乎为零,而食用油,特别是动物性油偏高,热能消耗量与食物摄入量达到平衡,与供给标准比较也基本满足.蛋白质供能占9.2%,优质蛋白质为总热量的3.8%.由于大多数教师不吃午饭,早、晚餐热量偏高,中餐热量明显缺乏(仅为13.6%).钙、锌、视黄醇、核黄素、硫胺素摄入低于供给标准.结论教师总热量摄入基本能满足需要,但膳食结构和三餐分配不够合理.建议改善膳食结构,适当增加大豆制品、乳制品、水产品、深色绿叶蔬菜及猪肝、蛋类等食物,减少猪油的摄入量,逐步改善饮食习惯,增加中餐的摄入量.

    作者:江伟威;傅春玲;朱圣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胃肝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探讨胃肝样腺癌(HAS)病理形态和临床生物学行为特征.方法对12例手术切除的HAS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HAS多见于男性中老年人,病灶常位于胃窦部,由肝样分化区及腺癌区组成,肝样分化区细胞形态及结构与肝细胞癌形态相拟,癌肿广泛侵袭脉管,预后差.免疫组织化学多数病例AFP、α1-AAT、α1-ACT阳性.结论 HAS是原发性胃癌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其病理组织学及临床特征、生物学行为类似肝细胞癌.

    作者:丰宇芳;倪蓉;包建荣;樊翠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带神经的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25例报告

    带有神经的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是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对手指的修复,不仅外观满意且感觉恢复良好,成功率高.自1995年1月以来,我们应用此技术修复拇指指腹缺损25例,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建林;顾黎明;黄军;沈永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胆囊癌18例B超声像特点

    本文分析了18例胆囊癌临床表现与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结论对照,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40~80岁.临床表现为腹痛伴黄疸,5例伴胆石症.

    作者:张迎春;方军初;陈明;王徵;金钰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微量元素锌缺乏与小儿厌食64例分析

    自2000年1月~2月,作者对64例厌食小儿作了发锌含量测定,并以92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作了发锌含量测定,其结果厌食小儿组的发锌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报告如下.

    作者:李竹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诊断胎儿肠外翻1例

    患者,22岁,妊娠35周,健康检查胎儿发育情况,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声像图示:宫腔胎儿胎头双顶径9.0cm,胎心胎动好,脊柱四肢未见异常.羊水量正常,胎盘位于宫底和宫体后壁,为二级.胎儿心脏位于胸腔内,胎儿腹壁缺如,不连续,肠管位于羊膜囊内,漂浮于羊水中,周围未见包膜.余腹腔内脏器位于腹腔内.CDFI:漂浮于羊水中,疑肠管的管状回声内可见少许星点状血流信号.超声诊断:晚孕,头位,胎儿畸形,肠管外翻.后经晚孕引产证实:此婴儿大肠小肠外翻,脐耻之间见4.0cm的腹壁裂.此例胎儿畸形为裂腹畸形,为胎儿真性腹壁缺损,从脐部裂开,肠管通过裂孔脱出,即无疝囊,又无皮肤覆盖,可与脐疝鉴别.本例内脏外翻仅有肠管漂浮于羊水中,单纯肠外翻十分罕见.

    作者:李景;朱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母婴同室正常新生儿血糖的临床观察

    创建爱婴医院实行母婴同室旨在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健康,母婴同室按需哺乳的新生儿的血糖水平如何,受到广大送务工作者及家长的关注.我院对156例正常新生儿进行了3日内1~3次血糖监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波;张艳蕾;彭国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内镜下HLE注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9例分析

    解决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方法很多.我院自1997年1月~2001年8月采用高渗盐水+利多卡因+肾上腺素(HLE)注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枚;沈云志;陈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胫骨平台骨折38例治疗分析

    自1997年10月来,采用螺钉特别是T形钢板结合螺钉并使用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8例,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报告以下.

    作者:丁金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碘-125组织间植入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碘-125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后行碘-125组织间植入治疗,照射2周后,以戊巴比妥钠50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测肿瘤大小、血常规、肝功能、病理切片及电镜检查,并与照射前、对照组比较.结果照射后所有大鼠均存活,肿瘤缩小至平均0.28cm(与照射前比较,P<0.05);所有的肝功能指标均正常(与照射前比较,P>0.05);血常规HGB、RBC、PLT变化不明显,而WBC、LY、GR下降明显(与照射前比较,P<0.05).大体观察,胃、十二指肠、肝、心、肺无明显改变.病理检查,照射组仅残存少量肿瘤细胞,并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对照组,有许多肿瘤细胞,间质中有淋巴细胞浸润,仅轻微的纤维化.电镜观察,照射组有核染色质固缩、碎裂,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线粒体肿胀,细胞结构及核结构碎裂等表现;对照组残留肿瘤细胞仅轻微变性,并有淋巴细胞溶癌现象.结论碘-125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副作用少的方法.

    作者:程宝兴;吴浩荣;吴锦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视交叉上核中褪黑素受体mRNA的昼夜节律性表达

    目的探讨视交叉上核(SCN)中不同亚型褪黑素受体mRNA的表达节律.方法采用竞争性RT-PCR法定量检测不同时点SCN中褪黑素受体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两种褪黑素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都具有昼夜节律性,但节律参数不同.结论光照影响MT1的mRNA表达;两种褪黑素亚型受体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作者:杜玉珍;童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病程缠绵,治疗比较棘手.近年来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爱军;谢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剂量沐舒坦治疗呼吸衰竭5例报告

    沐舒坦作为粘痰溶解剂,国内目前临床常用方法为30~45mg,每日2次静脉注射或滴注.疗效已得到公认.国外研究表明沐舒坦有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和抗氧自由基的作用.有推荐大剂量(每日1g静滴)治疗呼吸衰竭和ARDS的报道.我科尝试将其用于慢性呼衰急性加重的病员治疗,现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陈如华;蒋超旦;马秀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门诊处方抽查与不合理用药分析

    用药不合理将引起诸多药源性疾病,有时会产生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或经济上的意外支出.抽查门诊处方有利于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作者随机抽查了本院2000年1月~11月门诊处方241 641份中的22000份,占全部总处方数9.10%,现将抽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应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无创伤性测定门静脉压力与肝血流二法联合应用研究肝硬化的价值

    目的为临床研究肝硬化提供有价值的手段.方法采用99mTc-RBC测定93例肝硬化患者肝血流,选择峰时(Tmax),半廓清时(T1/2)、廓清率(K值)、肝血流(LBF)等作为观察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用99mTc-MIBI经直肠给药测定其中54例患者门静脉压力(PVP),以心/肝(H/L)比值作为分流指数.结果肝硬化组Tmax、T1/2、K及LBF分别为1.26±0.99(93)min、5.75±3.38(93)min、0.154±0.116(93)及0.610±0.289(93)L/mm,除Tmax外,与对照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Child-A、B、C级各组之间(除Tmax外)也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或显著性差异;Child-A、B、C级各组H/L分别为0.49±0.18(21)、0.69±0.16(15)、0.91±0.21(18);PVP分别为2.22±0.57(21)kPa、2.85±0.38(15)kPa及3.54±0.65(18)kPa.而对照组的H/L及PVP分别为0.30±0.12(16)及1.61±0.38(16)kPa.Child-A、B、O级各组分别与对照组及各组之间比较,除Child-B与O级组PVP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及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法测定肝血流及门脉压力方便,无创伤,对分析病情,判断疗效,指导制订治疗方案,估计预后等均有较高价值.

    作者:苏成海;毕佩英;张玮;桑士标;陈卫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嗜血杆菌的分离培养及耐药性检测

    为了解嗜血杆菌在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分离率及耐药情况,我们采用含有50mg/L万古霉素的哥伦比亚羊血巧克力琼脂平板分离该细菌,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960位患者共分离出嗜血杆菌252株,分离率为26.3%.其中流感嗜血杆菌(HI)92株;副流感嗜血杆菌(HPI)160株;β-内酰胺酶(β-Lac)阳性34株.药敏主要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氧氟沙星产生耐药.随着嗜血杆菌耐药率的不断增高,有必要进行该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监测.

    作者:赵胜;周惠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内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时对咽食管的保护

    内镜下钳取上消化道长形、不规则形、多件、尖锐、带钩、直径大的异物时,很容易伤及食道及咽喉部粘膜,甚至引起嵌顿.1992年以来,我院利用硬化治疗用套管(ST-EI管)、透明粘膜吸套等器械保护咽食管,成功地治疗了不规则形等异物病人3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