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惠楠;童珍珍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把握制方原意,结合临床体会深有见地分析方剂配伍机制及相关运用事宜,尤其是王老强调的治病考虑人、不伤人的思想,值得临床、教学工作者学习.
作者:南淑玲;章健;赵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考察大鼠灌服芎汤有效部位后,有效成分阿魏酸在大鼠体内排泄动力学规律.方法 芎劳汤醇提液经分离制备的有效部位给SD大鼠灌胃给药后,按不同时间段收集大鼠的尿液和粪样,对其中阿魏酸进行HPLC测定,建立其尿液和粪样排泄代谢曲线,考察排泄特征.结果 尿液和粪样中阿魏酸的半衰期分别为(3.37±1.2)h、(23.09 ±5.7)h;排泄速率常数分别为(0.21 ±0.002) h-1、(0.03 ±0.0005) h-1.结论 阿魏酸在尿液和粪便中的累积排泄率为11.77%,说明小部分阿魏酸以原型药通过粪便和尿液排泄,大部分阿魏酸在大鼠体内转化为其他形式.该研究为阐明阿魏酸体内过程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周严严;赵睁睁;郭小藤;容蓉;杨勇;吕青涛;巩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优化经前止痛方,探讨经前止痛优化方与其挥发油成分对小鼠痛经模型的药理作用比较,为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缩宫素导致的小鼠扭体、镇痛实验,二甲苯引起耳廓肿胀以及大鼠离体子宫实验,研究比较经前方(JQF),经前止痛优化方(JF)与其挥发油对雌鼠痛经模型的药效.结果 在由缩宫索引起的子宫剧烈收缩而表现的扭体抑制作用挥发油> JF> JQF,在提高小鼠痛阈值的作用上挥发油>JQF> JF,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程度的作用挥发油> JF> JQF,优化方的挥发油组抑制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与经前方及其优化方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JF与JQF对于治疗原发性痛经是等效的,处方优化成功.镇痛作用及抗炎作用均为挥发油组优于优化方组,而抑制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作用两组药效相当.
作者:代娜;刘欣宇;方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更年期综合征也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一段时间,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性腺轴)平衡失调而出现的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候群[1].该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病,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口老龄化、平均寿命延长,该病呈现出发病早、病程久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健康.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以激素替代疗法(HRT),单纯补充雌激素、辅以孕激素或雄激素联合用药.虽疗效肯定,但其阴道出血、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及中远期致子宫内膜癌、乳腺癌、中风等副作用无法排除,寻找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传统的中医药治疗积累了很多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承至今,且药物毒副作用少,成为研究的热点.滋肾疏肝饮是已故天津著名妇科专家王敏之教授的经验方,吾师在早年跟师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总结,形成了自身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经验.吾有幸将之总结如下.
作者:闫清雅;夏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红景天苷对H2O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线粒体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具体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利用大鼠胚胎心脏组织来源的H9c2细胞建立H2O2损伤模型,分别给予100,75,50,25,1μmol/L的红景天苷预处理,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确定红景天苷的适保护浓度;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法,检测线粒体特异性荧光染料四甲基罗丹明乙酯(tetramethyrhodamine ester,TMRE),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Ψm)的变化,证明红景天苷是否通过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移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开放而发挥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同时用Western-blot法检测磷酸化Akt,磷酸化GSK-3β蛋白表达,初步探讨其具体信号转导机制.结果 与H2O2组比较,红景天苷各浓度组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TMRE荧光减弱程度均明显减低,以浓度50 μmol/L时作用明显(P<0.05);红景天苷(50 μmol/L)可显著上调Akt及GSK-3β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 红景天苷能够通过线粒体保护途径对抗H2O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且该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其下游因子GSK-3β的磷酸化,从而抑制mPTP的开放实现的.
作者:尹敬;田炜;魏建强;崔书霞;喇孝瑾;徐菁蔓;王亚;李继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挖掘大骨节病临床证候的病位、病性证素,探寻大骨节病的证素组合规律,提高大骨节病临床辨证水平.方法 对957例大骨节病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进行采集,经过中医专家组经验辨证,规范证候名称,然后进行证素提取,建立相应数据库,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频次和频率的统计描述,对大骨节病证素分布规律进行探讨.结果 临床调查确定病位证素4个:肾、肝、脾、经络;病性证素12个:湿、寒、阳虚、风、血虚、血瘀、精亏、气虚、热、痰、阴虚、气滞.结论 证素分布规律揭示了大骨节病证候特点是虚、邪、瘀,虚为肝脾肾亏虚,邪为风寒湿邪,瘀为痰瘀胶结.
作者:王浩中;严石林;罗才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中医疏肝理气润肠法治疗C-IB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探讨中医疏肝理气润肠法治疗C-IB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疏肝理气润肠中药治疗C-IBS(气机郁滞型)30例,同时与西药西沙必利治疗30例C-IBS疗效进行比较,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胃肠激素(vIP、SS)水平的影响.结果 ①中药治疗组能显著改善C-IBS的中医临床证候,总有效率为96.67%,与西药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对便秘、腹胀痛、烦躁易怒和善太息等临床症状的疗效与西药对照组相似(P>0.05).②中药治疗组血浆VIP、SS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③西药对照组血浆VIP、SS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 采用中医疏肝理气润肠法治疗C-IBS,能显著改善C-IBS的中医临床证候,降低异常升高的血浆VIP、SS水平.
作者:徐义勇;艾志福;朱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同时测定不同产地云白芍药材中儿茶素、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ZORBOX SB-C18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洗脱条件为:0~2 min,5%A;2 ~30 min,5%A→16 %A;30 ~50 min,16%A→20 %A;50~75 min,20 %A→60%A;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5 nm;柱温30℃.结果 儿茶素、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分别在0.200 ~2.000 μg(r =0.999 3)、0.202 ~2.020 μg(r=0.999 5)、0.200~2.000μg(r=0.999 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12%(RSD=1.66%)、99.44%(RSD=0.78%)、97.25%(RSD=1.55%).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是用于云白芍的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不同产地云白芍不同部位中儿茶素、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差异较大.
作者:张德全;黄传会;杨永寿;马阿丽;周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筛选白芍降血糖和抗氧化的有效部位.方法 白芍乙醇提取物经D101大孔树脂纯化得到不同洗脱部位,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活性筛选模型,测试白芍各洗脱部位降血糖活性,以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应用碱水解-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法考察各洗脱部位总苷含量,综合筛选并确定自芍降血糖和抗氧化的有效部位.结果 白芍乙醇提取物的50%乙醇洗脱部位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苷含量均明显强于其他洗脱部位.结论 50%乙醇洗脱部分为白芍降血糖和抗氧化的有效部位.
作者:孙佳明;杜延佳;宗颖;张林林;雷岱虹;叶豆丹;张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核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蛋白组学技术分析肾阳虚证患者右归丸治疗前后比较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方法 4例肾阳虚证患者给予右归丸口服一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采取外周血,取血清提取蛋白,进行蛋白变性还原及酶解,后进行iTRAQ标记和Q-Exactive质谱仪鉴定,质谱分析原始数据用软件Mascot 2.2和Proteome Discoverer 1.4进行查库鉴定及定量分析,筛选并鉴定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并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共鉴定血清蛋白236个,有定量信息的171个,其中在4组中均差异表达且表达方向一致的蛋白有6个,上调4个,下调2个.6种差异表达蛋白参与22种生物学过程和1条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结论 补体C3(Complement C3,c3)、半胱氨酸抑制酶C(Cystatin -C,Cys-C)、载脂蛋白C-Ⅲ(apolipoprotein C-Ⅲ,APOC3)、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等蛋白可能与右归丸的疗效的发挥密切相关.
作者:谭从娥;黄祥云;郭小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酸枣仁合欢方(SHF)提取物中(-)-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测定方法,为建立复方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ODS HYPERSIL C18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16:84);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04 nm.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酸枣仁合欢方中(-)-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在0.2~1.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直线回归方程为:Y=36 431X +71 143,r =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1.20%.结论 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SHF提取物中(-)-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孟飞;张庆伟;李佩孚;符敬伟;乔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新疆黑蜂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F)形成的影响,为临床辅助治疗耐药性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醇提法提取新疆黑蜂胶得到黑蜂胶提取物,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蜂胶的低抑菌浓度(MIC),用微孔板改良法复制金黄色葡萄球菌BF模型,并检测新疆黑蜂胶不同MIC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F形成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蜂胶对成熟金黄色葡萄球菌BF中活菌数的影响评价其对成熟金黄色葡萄球菌BF的作用.结果 新疆黑蜂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6.25mg/ml,当浓度为3.125 mg/ml时新疆黑蜂胶就可干扰细菌BF的形成,致活菌数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新疆黑蜂胶还可以抑制并破坏成熟金黄色葡萄球菌BF,高浓度蜂胶抗菌活性与青霉素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疆黑蜂胶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BF形成的作用,并能破坏已形成的BF,具备开发应用的潜力.
作者:朱明;于倩;吴晔华;雒云霄;文昊;王嘉颖;徐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为了获得药用植物黄芪SSR-PCR反应的优体系.方法 以山西浑源黄芪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对影响SSR扩增结果的SSR-PCR反应体系中的5种反应组分(模板DNA、dNTP、TaqDNA聚合酶、引物及退火温度)进行了探索.结果 在20 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用量为60 ng,引物的适浓度为0.6 μmol/L,dNTP浓度为0.1 mmol/L、TaqDNA聚合酶浓度为0.05 U/μl、退火温度为57℃为适反应体系.利用此反应体系对不同来源(山西、黑龙江、辽宁、河北、甘肃)的黄芪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结果清晰且谱带多态性丰富.结论 成功建立了药用植物黄芪的SSR-PCR优体系,并利用筛选出的引物检测出不同产地黄芪具有很高的多态性,为今后黄芪种质资源的分子评价奠定了技术基础.
作者:刘亚令;王文全;候俊玲;张茹;杨文玺;刘风波;魏胜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考察水溶液中柴胡皂苷a的降解行为.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H值分别为6.96,6.21,5.94,5.62,5.06下柴胡皂苷a在沸水浴中不同时间点柴的含量.色谱条件为WondaSil 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1.0 ml · min-1;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100℃加热10min时,柴胡皂苷a在pH6.96,6.21,5.94,5.62,5.06下分别降解20%,28.1%,31.5%,33.6%,35.7%.100C加热10min至160min过程中柴胡皂苷a在pH 6.96,6.21,5.94,5.62下分别降解12.5%,6.1%,8.6%,7.7%,而在pH5.06下降解29.6%.结论 柴胡皂苷a在煎煮的过程中,其自身的降解相当一部分是发生在煎煮的前10min.煎液体系酸碱度影响柴胡皂苷a的降解,从煎液酸碱性的角度来探究中药柴胡有效物质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向.
作者:李军;陈丽娜;姜华;张倩;张延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入院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Ⅰ~Ⅲ期的患者共60例(80眼).将其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60眼),在常规降糖、降压、降脂的方法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20例(20眼),采用常规的降糖降压降脂的方法.结果 治疗组的视力提高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视野灰度值(MD)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稳定,值得椎广.
作者:闫锡秋;苑明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艾滋病服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与舌脉的关系.方法 透过病例回顾性的方法,以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病例资料为来源,用对应分析的方法对服用HAART治疗史滋病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舌脉与不良反应的类型进行对应性分析.结果 与高脂血症关联较大的是沉脉、白苔、淡白舌、荣润舌;与贫血关联较大的是薄苔、齿痕舌、弱脉;与消化道不良反应关联较大是淡红舌、黄苔、弦脉;与痒疹关系较大是腻苔、厚苔、数脉.结论 从舌脉上看,与HARRT后高脂血症关系大的为体内脏腑的气血亏虚,兼见痰饮证;与贫血关联较大的为脾虚导致的气血不足;消化道不良反应与肝气乘脾关系较大;痒疹可能与多与HARRT伤脾生痰日久化热有关.
作者:陈莉华;刘志斌;李强;郭会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幽门螺杆菌所致的慢性胃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文章介绍了近五年来中西医治疗本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屈杰;谭万初;杜强;黄彦铭;杨馥语;李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红花对硬皮小鼠皮肤COL-Ⅰ、COL-Ⅲ表达的影响,探讨红花抗皮肤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博来霉素诱导建立硬皮小鼠模型,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模型组)、青霉胺、低中高不同剂量红花水煎液内服治疗硬皮小鼠,共28 d.对照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磷酸盐缓冲液.HE染色观察皮肤病理改变并测量真皮厚度,免疫组化检测COL-Ⅰ、COL-Ⅲ的含量表达.结果 造模各组硬皮小鼠真皮厚度增厚,纤维增粗、膨大,数量增多,排列紊乱,COL-Ⅰ、COL-Ⅲ的含量表达降低,模型组尤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青霉胺和红花水煎液各剂量组药物干预后真皮厚度及COL-Ⅰ、COL-Ⅲ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显著(P<0.05);与青霉胺组比较,红花水煎液中、高剂量组真皮厚度及COL-Ⅰ、COL-Ⅲ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水煎液内服可降低硬皮小鼠皮肤COL-Ⅰ、COL-Ⅲ的表达,从而改善硬皮小鼠皮肤纤维化程度.
作者:杨欢欢;吕军影;黄李平;严煜林;何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个亚型,约占胃食管反流病的50%~81%[1].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烧心,泛酸,反胃,嗳气,胸骨后不适等,内镜检查并无食管黏膜损害现象,且PPI对症状的改善率低于反流性食管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朱生樑教授从医近三十余载,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笔者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朱师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秀莲;朱生樑;程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中医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2例老年骨折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结合中医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分别于患者住院时、住院10天后采用焦虑自测量表(SAS)评分、抑郁自测量表(SDS)进行评分比较,及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掌握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比较分析.结果 SAS评分、SDS评分两组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在健康教育掌握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的比较中,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结合中医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术后病人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健康教育掌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研究推广应用.
作者:樊星;赵海燕;崔立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