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蕴慧;樊化;利弈成;王治平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肺热津伤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的干预效应,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选择肺热津伤型2型糖尿病患者77例,治疗原则为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祛湿降脂,采用电针、体针联合施治.观察针灸治疗3个月前后患者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肥胖指标的变化和疗效.结果 肺热津伤型2型糖尿病患者针灸治疗后FPG、FINS、Homa-IR、TC、TG、LDL均较治疗前明显回降(P<0.01),Homa-β、ISI、HDL明显回升(P<0.01).年龄、肥胖度、病程等均影响疗效,年龄越小疗效越好,随着年龄的增加疗效减弱;肥胖度越小疗效越好,肥胖度越大疗效稍差;病程越长疗效越差,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在发病因素与疗效的关系中,性发育期引起者疗效好,总有效率达96.00%;生育因素引起者疗效稍差,总有效率达82.76%.结论 针灸对T2DM患者糖,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具有良性调整作用,针灸治疗患者年龄、肥胖度、病程长短、病因诱因等均可影响疗效.
作者:刘美君;刘志诚;徐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对日本大耳兔筋结处超微结构以及组织酶学治疗前后的观察,探讨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及推拿治疗经筋病的作用原理.方法 建立兔颈型颈椎病模型,40只成年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和推拿治疗组,应用病理形态学观察和α-SMA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筋结处超微结构及组织酶学的实验研究.结果 病理形态学显示:推拿治疗组肌纤维增生病变较模型组减轻,α-SMA在对照组中未见明显表达,在模型组中α-SMA染色呈强阳性表达,α-SMA在推拿治疗组中表达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模型组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推拿治疗组与模型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是通过手法作用于病筋结处,使其超微结构以及组织酶学产生特异性变化,研究说明了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揭示了推拿治疗经筋病的作用原理.
作者:冯跃;陈香竹;肖显俊;钟振东;王敏玉;奉书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合欢皮提取物中大孔吸附树脂6种残留物正己烷、苯、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等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DB-WAX毛细管色谱柱,检测器为FID,程序升温,载气为N2.结果 正己烷、苯、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等6种大孔吸附树脂残留物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在0.994 5~0.999 6之间.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合欢皮提取物中大孔吸附树脂6种残留物的检测.
作者:范小龙;杨德森;杨敏;干国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六味生物制剂有效组分片剂中马钱苷含量.方法 采用Ultimate Platisil 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以乙腈-水(15∶ 8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36 nm,柱温为35℃.结果 马钱苷在质量浓度为50 ~ 350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n=6)为98.8%,RSD为2.3%.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快速简便,可作为六味生物制剂有效组分片剂中马钱苷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六味生物制剂有效组分片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杨霞;翁志平;杨银凤;丁建新;陈凯;赵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披针叶钩藤的根、茎、叶的性状、显微鉴别特征,为其真伪鉴别及准确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 发现披针叶钩藤根木栓层3~7层,皮层细胞含红棕色物质,有少量纤维束,大量的韧皮纤维断续排列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或几个成束,呈放射状,髓部较小,偏向一侧;茎近正方形,表皮为一列长圆形细胞,内含棕色物质,下方厚角组织,皮层较窄,韧皮纤维和形成层断续排列成环,木质部导管数个径向相连,髓部宽广;叶上下表皮下方具有厚角组织,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形成“U”形,木质部导管数个连成直线等特征.结论 披针叶钩藤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可作为鉴别真伪的参考依据.
作者:付金娥;涂冬萍;韦树根;施力军;乔丽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苗药黑骨藤配伍金铁锁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镇痛、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进行镇痛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对黑骨藤配伍金铁锁的水提取物、70%乙醇提取物进行镇痛和抗炎作用实验研究.结果 黑骨藤配伍金铁锁水提取物能提高小鼠痛阈值,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也具抑制作用;两药配伍的70%乙醇提取物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具显著抑制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在相同剂量下,黑骨藤配伍金铁锁70%乙醇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显著优于水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王文春;李江;童宏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癫痫清颗粒中β-细辛醚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用HPLC法测定大鼠体内不同时间的β-细辛醚的血药浓度,用DAS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 建立了用HPLC法测定β-细辛醚血药浓度的方法,大鼠口服癫痫清颗粒后,β-细辛醚在体内的药时过程为线性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t1/2:8.238 h,C max:1.88 mg·L-1,Tmax:0.167h,AUC0-t:2.467mg·h-1·L-1,AUC0-∞:3.32 mg· h-1·L-1.结论 实验方法简便、快速、灵敏,血浆中内源性物质及复方中各组分药物不干扰测定,可为癫痫清颗粒临床和量化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姜鸿;王光涵;张颖;邹桂欣;贾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明确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管内皮细胞TGF-β1 mRNA、Smad2/3 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阐明其是否能够逆转胆管内皮细胞纤维化进程,从而发挥临床疗效.方法 体外培养人原代胆管内皮细胞株,以适当LPS给予刺激,采用大黄灵仙胶囊含药血清进行干预,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大黄灵仙胶囊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在干预后24h、48h、72h提取细胞总RNA,采用荧光PCR技术,测定TGF-β1mRNA和Smad2/3 mRNA表达情况.结果 大黄灵仙胶囊能降低TGF-β1mRNA表达水平,在含药血清干预处理后48h、72h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成剂量依赖性,同样在干预后48h、72h细胞内Smad2/3 mRNA表达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灵仙胶囊对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具有显著的下调作用,其能缓解早期肝内胆管纤维化进程,达到防治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清坚;唐乾利;俞渊;赫军;胡嗣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沈卫东教授在运用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脾虚痰湿阳气不足在2型糖尿病的发展演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发病的关键与脾失健运密切相关,脾气亏虚以至阳不化湿,治疗的关键点是要激发患者的阳气,所以治疗多用背腧穴为主,经验穴“消渴针”以“脾俞、胃俞、胰俞、肾俞”为主.
作者:童秋瑜;马文;沈卫东;李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对五种云南黄芪属药用植物俅江黄芪、肾形子黄芪、厚叶黄芪、类芒齿黄芪和石生黄芪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生药学常用实验方法和HPLC技术对这些植物样品药用部位的性状、显微鉴别和HPLC化学成分图谱进行研究.结果 五种黄芪属植物的根横切面、粉末特征、化学成分之间有一定差异.结论 实验结果可为上述植物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订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月娥;刘亚玲;田新雁;姜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中医药方法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采用统计学处理,得到的结果以P<0.05为有意义.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听力提升程度、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中医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可行性与可推广性.
作者:陈奕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价值的过程,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为了促进教学改革,客观评价中医内科学案例式教学的效果,我们探讨评学方案的构建,采用多元性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调查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结果大部分同学认同案例教学法,认为能拓展知识面,引导自主学习;拓展思维,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有利于实现医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作者:孙丽霞;薛博瑜;汪悦;何晓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详细分析了隋唐时期的三部代表性医学著作《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与《外台秘要》的编写体例,重点分析其疾病分类的思路,认为中医内、外、妇、儿、五官的临床分科,此时已初步形成.并从临床各科学术发展与隋唐医事机构分科两个方面,分析了其临床学术分科的历史背景.认为隋唐时期为我国医学明确分科之肇端.
作者:樊旭;谷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气滞湿阻证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血浆标本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寻找特征性代谢产物,诠释代谢物与生理病理变化的相对关系,从而揭示气滞湿阻证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本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复制制成气滞湿阻证代谢综合征.运用超高压液相色谱-四极杆-时间飞行串联质谱仪技术检测两组血浆样本中的小分子代谢产物,对所得到的代谢指纹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找出具有差异的特征代谢物.结果 找到了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有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酸、丝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N-乙酰胺基-2-脱氧-D-葡糖、同型半胱氨酸等.结论 气滞湿阻证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糖类、脂类、蛋白质代谢紊乱有关,这些体内的小分子化合物可能是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的物质基础.
作者:杨宇峰;滕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骨性关节炎为老年人常见、多发且比较难治的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该文对近10年来部分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研究进行整理.
作者:边敏佳;陈蓉;赵宗辽;边艳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文章运用简单对应分析的科学原理,着重对在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素质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具体而言就是对在校大学生的舌象研究中来探究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简单对应分析在大学生舌象研究中的应用,就能把握在校大学生的基本健康素质方面重要信息.
作者:杨文国;徐建云;石莹;吕佳萍;沈晓婧;张军峰;骆文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吉马酮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MTT法比较吉马酮对Bel7402和L0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并确定吉马酮对Bel7402细胞凋亡和活性氧含量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吉马酮处理前后p53、Bax和Bcl-2蛋白合成的变化.结果 实验浓度范围内,吉马酮可选择性浓度依赖性的抑制Bel7402细胞的增殖;吉马酮剂量依赖性的促进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和上调活性氧含量;吉马酮显著促进抑癌蛋白p53和Bax的表达,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论 吉马酮在体外能明显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上述变化可能通过上调p53和Bax、下调Bcl-2及上调活性氧含量来完成.
作者:Sadia Roshan;柳昀熠;郑倩;王维;方斌;杨广笑;何光源;陈明洁;张淑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在GLP条件下研究含川乌经方的急性毒性,KM小鼠24h内3次灌胃,分别给予乌头汤、乌头赤石脂丸、赤丸、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制川乌浸膏,观察研究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 急性毒性试验采取大给药量方法.KM小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7组,每组20只,各组均按40ml·kg-体重灌胃给药3次,两次给药间隔4h;每次灌胃给药后连续4h观察KM小鼠出现的症状及症状起始的时间等情况.观察KM小鼠外观、行为、精神、对刺激的反应、分泌物、排泄物等.所有KM小鼠均进行大体解剖,肉眼观察其器官体积、颜色、质地的改变.结果 7组动物在饮水、毛色、体重、粪便及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的形态、大小、光滑度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果显示含川乌经方对小鼠无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故可认为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秦凯华;宋健平;周玖瑶;徐勤;王振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测定藏药兴替那保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兴替那保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比较兴替那保茎和叶中总黄酮的含量,其茎的总黄酮含量高于叶.结论 兴替那保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存在差异,在昌都地区藏医临床使用广泛,应建立藏药兴替那保的质量标准.
作者:米玛;顿珠;陈静;泽仁达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菲牛蛭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①进行细胞毒性检测:采用MTT法检测菲牛蛭提取物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作用,计算致半数细胞毒性所需要浓度(CC50);②采用MTT法,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评价抗肿瘤活性强度的指标,分别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LoVo人结肠癌细胞、Hela人宫颈癌细胞、TCA-8113人舌鳞癌细胞、MCG-803人胃癌细胞、NCI-H460人肺癌细胞等6种不同来源部位的常见人恶性肿瘤细胞进行抗肿瘤活性的筛选.结果 菲牛蛭提取物对正常细胞L-929的CC50值为165.159ATU/ml;对BEL-7402、LoVo、Hela、TCA-8113、MCG-803、NCI-H460肿瘤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2.9105,7.5605,5.2885,10.331,1.7815,2.7825ATU/ml.结论 菲牛蛭提取物对6种以上肿瘤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但对正常细胞L-929毒性作用较弱.
作者:黄红坤;郑佳琳;王诺;黄小红;许惠英;王弋;任海涛;邝少松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