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月娥;刘亚玲;田新雁;姜北
骨性关节炎为老年人常见、多发且比较难治的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该文对近10年来部分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研究进行整理.
作者:边敏佳;陈蓉;赵宗辽;边艳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小儿腹泻外敷散敷脐疗法对番泻叶所致腹泻大鼠小肠神经-ICC-平滑肌网络信号传导通路以及其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法观察小儿腹泻外敷散对腹泻大鼠肠神经-ICC-平滑肌网络传导结构损伤的修复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Cx43在小肠肌层的分布和表达;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小肠中的Cx43表达水平,分析小儿腹泻外敷散对腹泻大鼠小肠Cx43表达所产生的影响.结果 透射电镜法显示治疗组ICC空泡样和核周隙消失,网络链接趋于紧密,信号通路得以修复;免疫组化法显示Cx43主要分布在肌间神经丛中,也有少量分布于环形肌间、纵行肌间以及黏膜下神经丛;免疫组化法和WB法均显示小儿腹泻外敷散可上调Cx43的表达水平.结论 小儿腹泻外敷散可通过修复肠神经系统-ICC-平滑肌网络信号传导通路结构,上调缝隙连接Cx43的表达水平以治疗腹泻.
作者:陈思伟;刘强;赖森海;刘慧敏;刘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灰岩香茶菜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与纯化,通过现代波谱分析及理化性质等手段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 从灰岩香茶菜地下部分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出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乙酰熊果酸(1)、乌索酸(2)、齐墩果酸(3)、3β-羟基-5α,8 α-桥二氧麦角甾-6,22E-二烯(4)、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9,22E-三烯(5)、豆甾醇(6)、β-谷甾醇(7)、松柏醛(8)、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9)、油酸(10).结论 灰岩香茶菜地下部分富含三萜、甾体类等成分,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作者:张宇;张雪娇;肖朝江;董相;李金强;赵明早;姜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短波加耳穴治疗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方法 把300例膀胱过度活动症儿童随机分为超短波加耳穴治疗组(n =200)和奥昔布宁治疗组(n=100).超短波耳穴治疗组:按压取穴耳神门、三焦、膀胱、尿道、内分泌、肾,将粘有王不留行的脱敏透气胶布贴在选定的耳穴上,用手指按压王不留行,每次每穴按压1 min,每日按压4次,1日1更换,两耳交替贴压,同时使用脉冲式超短波,25cm×35cm两个治疗电极腰骶部和膀胱区位置,每次15min,1次/d,连续治疗5d为一疗程,间歇25天继续下一疗程;奥昔布宁治疗组:口服奥昔布宁每日0.25 mg,/kg,Bid,共治疗3个月.3个月后依据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问卷评定疗效.结果 通过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问卷的评分比较,超短波耳穴、奥昔布宁对于膀胱过度活动症均有治疗作用,治疗效果无差异;奥昔布宁组54%患儿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耳穴超短波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中,超短波耳穴治疗与奥昔布宁药物治疗疗效无差异,但超短波耳穴治疗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作者:范美丽;邹炜;孙均重;张瑞;李成成;李丽;马恒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无损鉴别南板蓝根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方法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法分析药材,采用OPUS/INDENT定性分析的沃德法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光谱间相似度计算,对南板蓝根的真伪优劣进行快速无损鉴别.结果 在8983.2~5388.4cm-1、4964.1 ~ 4050cm-1区域,基于聚类分析的模式识别法可以鉴别南板蓝根真伪优劣,与相似度计算结果一致.结论 近红外光谱聚类分析和相似度计算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可操控性等特性,可用于南板蓝根真伪优劣的鉴别.
作者:张丹雁;曹曼;刘家水;周瑞珍;赵晓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粗壮女贞对高脂饲料诱导小鼠高血脂症以及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高脂饲料诱导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小鼠模型,给予粗壮女贞的两种提取物(LB、LE)进行干预.实验6周后观测粗壮女贞提取物对高血脂症合并脂肪肝小鼠的体重、肝系数、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小鼠肝脏脂肪性病变程度.结果 两种提取物均能抑制体重增长、显著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LE还能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光镜观察粗壮女贞的两种提取物对小鼠脂肪肝有明显抑制,肝指数无变化.结论 粗壮女贞能抑制体重增长,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并具有抗脂肪肝活性.
作者:张倩茹;高瑞;吴芹;姚晓东;荆晶;胡元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劳淋病作为五淋之一,因其病程长、病势缠绵难愈,临床治疗乏善可陈.叶玉妹主任认为劳淋病病位在肾,常及心肝,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常兼有“肝阴不足…心火旺盛”.在治疗上叶主任提出“扶正益肾、清利通络”的治疗大法,并根据发作期和缓解期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清利泄浊、益肾养阴”和“扶正益肾、活血通络”的治法,疗效显著.
作者:陈杰;廖林;叶玉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价值的过程,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为了促进教学改革,客观评价中医内科学案例式教学的效果,我们探讨评学方案的构建,采用多元性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调查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结果大部分同学认同案例教学法,认为能拓展知识面,引导自主学习;拓展思维,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有利于实现医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作者:孙丽霞;薛博瑜;汪悦;何晓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无糖型扶芳参芪口服液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扶芳藤、人参进行TLC定性鉴别;采用HPLC-ELSD法测定制剂中黄芪的指标成分黄芪甲苷含量.结果 TLC鉴别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方法专属性强;黄芪甲苷在1.1~7.7μg范围内,其峰面积的自然对数(Y)与选样量(μg)的自然对数(X)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1.3786X+ 13.268(r=0.9958);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24%,RSD为0.79%(n=9).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准确,可作为无糖型扶芳参芪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源焕;农毅清;陈洪涛;谭安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云南松松塔乙醇提取物(YN-DEF)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观察云南松提取物对肝癌细胞(HEPG2、Huh-7)增殖的影响及对正常肝细胞(L-02)的作用.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在浓度1000μg/ml,72h时,YN-DEF对HEPG2、Huh-7的抑制率分别为72.55%、60.66%,且抑制作用均呈浓度依赖性;正常肝细胞(L-02)与不同浓度为YN-DEF共同孵育72h后,高浓度下(1000μg/ml)的存活率为73.51%.结论 云南松松塔乙醇提取物(YN-DEF)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高浓度下对正常肝细胞毒性小.
作者:于冬梅;李冬梅;刘熙;丁云;李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辨证分为血热风盛型、阴虚火旺型、气不摄血型和湿热蕴结型四种证型,分别给予犀角地黄汤合消风散、知柏地黄汤、归脾汤和加味四妙散加减进行治疗.结果 120例患者中显效101例,好转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4.2%.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
作者:雍彦礼;孙凤;王金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测定藏药兴替那保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兴替那保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比较兴替那保茎和叶中总黄酮的含量,其茎的总黄酮含量高于叶.结论 兴替那保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存在差异,在昌都地区藏医临床使用广泛,应建立藏药兴替那保的质量标准.
作者:米玛;顿珠;陈静;泽仁达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论证五脏开窍在临床有效性的前提下必须符合严格的哲理、数理、物理.方法 从古典哲学元素潜在的思维模型、数学模型以及数学模型公式,推导中医理论同构律,并精确计算官窍发生之原流、数量、分布规律,抛弃基于唯有效性上的五脏开窍臆构.结果 中医理论潜在着基于统一哲理、数理基础上的同构律;奇数演化律是生物发生根本规律.结论 窍的发生和窍与五脏-腑联系符合中医同构律解释.
作者:王全年;李秀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文章综述了近几年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6.3%~ 50.7%.RILI降低了肿瘤的局控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放疗效果,降低病人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病人生命.针对RILI,目前临床上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措施和有效的预测手段.因此,防止RILI的发生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波;杨晓洪;刘涛;王晓芹;陈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科学合理的配伍是使针灸具有较高疗效的关键所在,不同的配伍方式将产生不同的效应结果,腧穴之间可能产生协同作用、无作用或拮抗作用,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只有精当的腧穴配伍才能充分发挥腧穴的治疗作用,提高疗效,减少患者痛苦.影响腧穴配伍的因素众多,包括体质差异、刺激方式、刺激强度、刺激时间、补泻方法、腧穴特性等.文章综合近年来有关腧穴配伍方面的研究进展,将影响腧穴配伍的因素概括为刺激量、腧穴特异性及体质差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上因素影响腧穴配伍及其效应差异的机制.
作者:王朝辉;黄德才;李铁;单纯筱;韩东岳;王富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人工种植钩藤中绿原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分析比较不同采收期人工种植钩藤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SUPELCO C18色谱柱(5μm,4.6mm×250mm),以0.4%磷酸-甲醇(80∶ 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327nm,柱温为30℃.结果 绿原酸的含量呈现秋、冬季较高.结论 钩藤民间习惯上于秋、冬季采收,而此时绿原酸含量相对较丰富.
作者:唐才林;高言明;杨春;叶世芸;林昌虎;付志明;吴明花;徐东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临床治疗多采用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等中药.将中西医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西医的观点对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总结,以建立更完善准确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红萍;周慧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和法”是中医常用八法之一,在临床诸多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然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对其认识颇多争议,其中公认为和法代表方的小柴胡汤在《景岳全书》中不属“和阵”却被列入“散阵”.文章就此对成无己、张景岳两位医家对“和法”的不同认识,作一比较辨析,以期为明确“和法”概念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作者:秦静静;陈丽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首次报道了湖北荆楚药材的品种、分布、历史沿革、产销情况及在全国的地位;重点阐述了荆楚药材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促进其腾飞发展的对策.
作者:胡晓雪;王克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6种细胞因子与外燥损伤肺络脉的相关性.方法 108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A)、温燥组(B)、凉燥组(C),每组36只,采用“温度-相对湿度-风”综合条件刺激造模.造模后第6天、第12天进行肺超微结构观察,检测气管肺灌洗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与a1-抗胰蛋白酶(a1-A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0(IL-10)、内皮素(ET)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结果 与常温常湿组比较,B组、C组第6天、第12天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肺泡基底膜与毛细血管基膜的组织间隙水肿与呼吸膜增厚,Ⅱ型肺泡细胞线粒体肿胀、嗜锇板层小体减少;同期NE、PAF升高(P<0.05)但a1-AT、IL-10下降(P<0.05),ET变化不显著.结论 外燥伤津导致肺泡失之濡润与损伤作为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启动以NE、PAF为中心的炎性细胞因子级联反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水肿、基膜组织间隙渗液与呼吸膜增厚,是燥伤肺络导致气逆喘咳诸症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作者:倪圣;丁建中;张六通;黄江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