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干预下284例Ⅱ、Ⅲ期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分析

高峰;于春苗;段连香;杨金祖;王强;杨金坤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非手术治疗, 中医药干预, 总生存期, 生存分析
摘要:目的 评价中医药治疗对Ⅱ、Ⅲ期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将观察病例分为中医药干预组和非中医药干预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因子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观察两组总生存期(0S),计算1、2、3、5年生存率.结果 入组观察病例共28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中国分期、介入治疗、局部消融、放疗及中医药治疗等5个因素与非手术Ⅱ、Ⅲ期肝癌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其中中国分期、介入治疗、局部消融及中医药治疗为Ⅱ、Ⅲ期肝癌患者生存期独立性预后因素;中医药干预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7.260个月,非中医药干预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730个月,中医药干预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32.79%、17.26%、17.26%、0,非中医药干预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20.15%、9.23%、4.62%、0.结论 中医药干预、中国分期、局部消融及介入治疗为影响非手术Ⅱ、Ⅲ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中医药治疗可以延长非手术Ⅱ、Ⅲ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治疗方法对AM小鼠不同作用靶点的比较研究

    目的 以雌激素效应相关因子、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及其相互作用为靶点,探讨比较中西医治疗方法对子宫腺肌病(adenomysis,AM)小鼠子宫在位及异位内膜的不同作用机制.方法 对8周龄ICR雌鼠施行雄鼠垂体宫腔内移植手术,术后分别饲养3月,形成模型组.选择导师行气化瘀法临床验方(蒲灵化瘀止痛方)为实验药物(A组),孕三烯酮组为西药对照组(B组),未造模同期小鼠为空白对照组.各组分别给药3月.运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雌激素效应相关因子(p450、COX-2、ERa)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CD31、MMP-2)在模型组、用药组的变化.结果 在位内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D31表达显著下降,MMP-2、VEGF显著升高;治疗后,A、B组CD31上调,A组显著优于B组,MMP-2、VEGF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下调,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异位内膜:与模型组比较,A、B组CD31表达显著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A、B组MMP-2均显著下降,B组显著低于A组.在位及异位内膜p450、COX-2模型组显著高于空白组,治疗后p450、COX-2表达与模型组比较A、B组显著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比较,A、B组治疗后ERa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显著下调,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蒲灵化瘀止痛方可以有效改善在位内膜的缺血缺氧状态,与西药比较有明显优势,通过终止疾病的始动环节而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中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异位内膜雌激素水平,疗效与西药孕三烯酮比较无明显差异.

    作者:付先芸;魏绍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苍艾鼻用微球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表征

    目的 制备由苍术与艾叶等挥发油组成的苍艾鼻用微球,探究其佳制备工艺,以增加挥发油在制剂中的稳定性,增强其疗效.方法 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载体,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微球,并通过考察微球粒径、粒径分布载药量和包封率等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微球的制备工艺;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评价微球质量.结果 在佳制备工艺条件下,采用乳化法交联法所制备的苍艾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49.45 μm,粒径跨度为0.32μm,平均载药量为7.46%,药物包封率为23.05%.结论 优选制备工艺所得的微球具有很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操作重复性,工艺具有可行性.

    作者:赵丹;马云淑;李婧瑜;晏菲;黎伟华;熊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苗药黑骨藤配伍金铁锁不同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苗药黑骨藤配伍金铁锁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镇痛、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进行镇痛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对黑骨藤配伍金铁锁的水提取物、70%乙醇提取物进行镇痛和抗炎作用实验研究.结果 黑骨藤配伍金铁锁水提取物能提高小鼠痛阈值,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也具抑制作用;两药配伍的70%乙醇提取物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具显著抑制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在相同剂量下,黑骨藤配伍金铁锁70%乙醇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显著优于水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王文春;李江;童宏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王旭高治痰六法

    王旭高为清代著名医家,笔者通过研究《王旭高医案》中有关痰证的医案,总结出王旭高治疗痰证的六大治法,分别是:宣肺和胃、健脾通阳、补肝养胃益气、滋阴健脾熄风、补肾健脾、宣肺温脾纳肾.这六种治法对于痰证的临床治疗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作者:章程鹏;戴天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生长期当归电化学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 利用B-Z化学振荡体系建立不同生长期当归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 采收不同生长期当归20批,采用H2SO4-KBrO3-CH2 (COOH)2-MnSO4为振荡体系,以当归为反应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获得当归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 不同生长期当归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的波形及振荡参数经主成分分析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该方法可以简便、快速、直观地对不同生长期当归进行鉴别.

    作者:戴红霞;陈晖;李四海;王亚丽;罗雪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药配合穴位脉冲磁疗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药内外合治配合穴位脉冲磁疗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取内服中药,联合局部消癥散结散热敷、红藤液保留灌肠以及穴位脉冲磁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痊愈23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痊愈17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中药口服配合外敷、灌肠,穴位复合脉冲磁疗四法综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理想,方便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周莉;王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章永红教授治疗肺癌常用药对撷萃

    总结章永红教授临证治疗肺癌常用药对,并从肺癌之“虚”“毒”两方面加以理解认识.

    作者:丁大伟;章永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俞云教授治肿瘤的系统辨治思想

    肿瘤因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而成为当今国内外研究热点.俞云教授通过多年对肿瘤的研究总结,提出了“十大辨证”,继承传统辨病辨证,提出新的辨证思路,将中西医学优势进行比较和融合,全面辨病和精确辨证,取得良好疗效.文章总结俞云教授治肿瘤的系统辨治思想,着重突出俞云教授临证中的独特经验和见解.

    作者:夏叶平;李慧;刘泽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拓展胰性脑病治疗思路之再探

    肺与大肠、脾与胃相表里的两经、脑、腹部分别对应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中的四兑金、六艮土、九乾督脉和一坤任脉,文章在总结以往几项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从胰性脑病之源起、命名由来与流行病学分析,基于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分析胰性脑病之发病机理,探讨胰性脑病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拓展胰性脑病之治疗思路与疗效判定等四个方面,浅谈基于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拓展胰性脑病治疗思路的探讨.

    作者:蒋莉娅;赵弘卿;龚镭;王智;蔺玉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煎煮时间对肺癌汤剂质量的影响

    从多个方面论述了煎煮时间对治疗肺癌中药汤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及汤剂的质量和疗效的影响.认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再注意这些细节,能达事半功倍之效,更好地为中医在治疗各类型肺癌中起到减毒增效的助推作用.

    作者:张泽渊;孙剑峰;钟丹;张艺凡;夏志武;何成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生物计量学的野菊花及其伪品的鉴别研究

    目的 鉴别野菊花以及伪品.方法 测量野菊花及其伪品的药材舌状花长度、粉末中花粉粒直径、花粉囊内壁细胞直径这三个指标,运用SPSS20.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显示,上述方法能够鉴别野菊花的真伪,但伪品之间不能准确区分.结论 野菊花及其伪品之间可以通过上述指标,可以建立一种鉴别真伪的方法.

    作者:张静;张建逵;王冰;厉妲;康廷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浮针疗法作用机制浅析

    浮针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但其作用机制仍然模糊不清.近10年,经络理论及西方的软组织相关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循经低流阻通道的发现和验证,为浮针疗法机制的论述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该文从经筋痛点产生机制、浮针操作以及临床疗效特点等方面,结合循经低流阻通道、组织通道、筋膜学等相关知识对其机制进行论述,以期推动浮针、针灸理论的发展.

    作者:陶嘉磊;符仲华;张宏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以“三焦针法”为基础方治疗老年颤证33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三焦针法”作为基础方辩证加减配穴治疗老年颤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就诊于韩景献教授门诊患者颤证患者33例,经明确诊断后,以“三焦针法”为基础方并结合辩证加减配穴治疗,然后进行疗效评估并总结.结果 所治疗33例患者中,经平均治疗20次之后,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8%,其中在改善患者头或肢体震颤、项背僵直、智力减退或精神障碍、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言语蹇涩等方面疗效明显.结论 以“三焦针法”为基础方辩证加减配穴治疗老年颤证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且疗效稳定,安全性良好,副作用极少,值得今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尚雪梅;李文涛;胡赟;韩瑞贤;于建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头顶一颗珠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

    目的 对头顶一颗珠的质量标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生药学研究,总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化学成分预试验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 对头顶一颗珠的性状及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对其总灰分及浸出物进行了测定;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预试验,并对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为头顶一颗珠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殷丹;龚心;雷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通过激活ERK磷酸化促进BMSCs增殖的研究

    目的 探讨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经典的全骨髓培养法培养MSC,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征、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面标志的方法鉴定BMSC.取第三代BMSC为实验材料,设用0.5,1,2,4μg· ml-1的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处理细胞的为实验组,未加槲皮素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MSC增殖水平.用无血清无酚红培养基饥饿大鼠MSC 6h后,分别以终浓度0,0.5,1,2,4μg·ml-1的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干预细胞15min,Western blot检测ERK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第3代BMSC呈现CD90、CD29阳性,CD45阴性特征.MTF结果显示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均能促进BMSC增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促使ERK的磷酸化水平升高.结论 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通过激活ERK磷酸化促进BMSC增殖.

    作者:陈林攀;邓鸣涛;杜川;方宁;罗军;刘荣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食疗协助中医药治疗郁热型胃溃疡及对患者血清IL-6、IL-8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食疗协助中医药治疗郁热型胃溃疡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L-6、IL-8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郁热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用中医药治疗,试验组在用中医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食疗进行辅助治疗.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症状积分为(1.92±0.61)分,低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4.45±1.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与IL-8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与IL-8水平均一定程度降低,但是试验组的下降程度更大,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中医食疗辅助中医药治疗郁热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缓解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疗效,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尚云青;曹军;杨敏;林尚江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古方治疗骨折的用药规律

    目的 探讨古方治疗骨折的用药规律,更好地指导目前临床实践.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及手工查阅的方法,对隋代到清代治疗骨折的614首方药进行了分析.结果 用药类别上由高到低依次为活血化瘀药、补益药、理气药、解表药、祛风湿药.结论 古方治疗骨折以活血化瘀药物为核心药物,配伍补虚药,佐以理气药,再结合症状,适当配伍解表、祛风湿等药.

    作者:夏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吉马酮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机制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吉马酮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MTT法比较吉马酮对Bel7402和L0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并确定吉马酮对Bel7402细胞凋亡和活性氧含量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吉马酮处理前后p53、Bax和Bcl-2蛋白合成的变化.结果 实验浓度范围内,吉马酮可选择性浓度依赖性的抑制Bel7402细胞的增殖;吉马酮剂量依赖性的促进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和上调活性氧含量;吉马酮显著促进抑癌蛋白p53和Bax的表达,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论 吉马酮在体外能明显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上述变化可能通过上调p53和Bax、下调Bcl-2及上调活性氧含量来完成.

    作者:Sadia Roshan;柳昀熠;郑倩;王维;方斌;杨广笑;何光源;陈明洁;张淑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七十味珍珠丸对人体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服用含有重金属的七十味珍珠丸对人体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30例病例,服药15 d.采集服药前、服药期间(服药15 d时)和停药后(停药15天时)的血样.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四项,分析七十味珍珠丸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服药中血小板比服药前增加6.74%,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服药前相比,停药后嗜碱性粒细胞增加35.90%,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肌酐增加7.91%,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所有差异性变化均在人体指标的正常范围内;其他检测指标服药前、中、后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七十味珍珠丸对人体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指标影响的研究,初步判断按藏医理论服用七十味珍珠丸对人体是安全的.

    作者:于明杰;杨红霞;李林帅;杜玉枝;魏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怀牛膝对OA模型兔膝关节关节液中一氧化氮合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怀牛膝对兔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NOS、SOD水平的影响,探讨该药对OA的作用机制.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怀牛膝)、对照组(西乐葆),其中治疗组分为怀牛膝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三亚组.参照Hulth造模法制作实验性兔膝关节OA模型.造模1周后开始给药,药物治疗6周后,在切开膝关节之前抽取关节液,检测关节液中NOS、SOD的含量.结果 关节液中NOS含量模型组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怀牛膝高、中剂量和对照组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且对照组和怀牛膝高剂量组NOS含量低于中剂量组;怀牛膝低剂量组与模型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关节液中SOD含量模型组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怀牛膝高剂量组SOD含量高于中剂量组,且两组均比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怀牛膝可能通过改变OA病变软骨组织中NOS、SOD活性,保护软骨组织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柯晖;黄宗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