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彭顺林;黄玉婷;涂小红
“和法”是中医常用八法之一,在临床诸多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然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对其认识颇多争议,其中公认为和法代表方的小柴胡汤在《景岳全书》中不属“和阵”却被列入“散阵”.文章就此对成无己、张景岳两位医家对“和法”的不同认识,作一比较辨析,以期为明确“和法”概念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作者:秦静静;陈丽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中医药方法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采用统计学处理,得到的结果以P<0.05为有意义.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听力提升程度、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中医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可行性与可推广性.
作者:陈奕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女贞子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女贞子中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色谱条件:Ultimate AQ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5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1;柱温为35℃.结果 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分别在进样量0.113 2~5.66μg (r=0.999 9)、0.146 9~7.345 μg(r =0.999 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100.8%,按此方法建立了女贞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包含12个共有峰.结论 该试验同时对女贞子的两种成分和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快速、简便、准确,为控制女贞子药材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作者:崔蕴慧;樊化;利弈成;王治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中国蛤蜊精(每100g中,含多糖19.01 g、牛磺酸1.25g、胆碱0.65g)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S-180肉瘤模型,用中国蛤蜊精悬液连续灌胃32d,观察并分析其对荷瘤小鼠瘤质量、胸腺指数、脾指数的影响;采用MTT法测定中国蛤蜊精体外对小鼠S-180肉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中国蛤蜊精[(0.5,3.0,4.80 g/(kg· d))]可以显著抑制小鼠S-180肉瘤细胞的体内增殖,抑瘤率依次为44.29%、48.23%、61.94%;中国蛤蜊精[3.0,4.80 g/(kg·d)]可以明显提高小鼠的脾脏指数,并与其浓度呈正相关.中国蛤蜊精(4,8,12mg/ml)体外对小鼠S-180肉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是49.67%、56.66%、12.91%,且8mg/ml的抑制率与5-FU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国蛤蜊精在小鼠体内和体外具有显著抑制小鼠S-180肉瘤细胞的作用.
作者:史倩;王晓洁;蒋绍霞;刘晓晨;张帅;孟冉;王玲;王守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其病机多为肺、脾、肾三脏亏虚.文章从中医病名、病机等理论角度进行了探讨,说明肺肾气虚、鼻失温养是变应性鼻炎的重要病机之一,阐明了摄涕止鼽颗粒运用益气温阳、摄涕止鼽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理论依据.
作者:刘宝;彭顺林;黄玉婷;涂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对五种云南黄芪属药用植物俅江黄芪、肾形子黄芪、厚叶黄芪、类芒齿黄芪和石生黄芪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生药学常用实验方法和HPLC技术对这些植物样品药用部位的性状、显微鉴别和HPLC化学成分图谱进行研究.结果 五种黄芪属植物的根横切面、粉末特征、化学成分之间有一定差异.结论 实验结果可为上述植物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订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月娥;刘亚玲;田新雁;姜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合欢皮提取物中大孔吸附树脂6种残留物正己烷、苯、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等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DB-WAX毛细管色谱柱,检测器为FID,程序升温,载气为N2.结果 正己烷、苯、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等6种大孔吸附树脂残留物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在0.994 5~0.999 6之间.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合欢皮提取物中大孔吸附树脂6种残留物的检测.
作者:范小龙;杨德森;杨敏;干国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远志总皂苷有效部位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远志有效部位中远志酸、远志皂苷元含量,并采用HPLC-MS技术对远志总皂苷有效部位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有效部位中远志酸平均含量为3.68%,RSD:0.72%,远志皂苷元平均含量为5.57%,RSD:2.54%.HPLC-MS分析初步鉴定5个化合物,分别是远志皂苷A、远志皂苷F、远志皂苷E、远志皂苷B、Polygalasaponina XXXII.结论 该方法可有效控制远志总皂苷有效部位质量.
作者:姜艳玲;郑德;周洪雷;田景振;陈国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杨骏教授擅长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和部分疑难杂病的针灸治疗.其针灸临床非常有特色,文章从重视调神、重用灸法、善用微针系统三个方面简单介绍其临床经验.
作者:袁爱红;杨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服用含有重金属的七十味珍珠丸对人体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30例病例,服药15 d.采集服药前、服药期间(服药15 d时)和停药后(停药15天时)的血样.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四项,分析七十味珍珠丸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服药中血小板比服药前增加6.74%,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服药前相比,停药后嗜碱性粒细胞增加35.90%,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肌酐增加7.91%,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所有差异性变化均在人体指标的正常范围内;其他检测指标服药前、中、后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七十味珍珠丸对人体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指标影响的研究,初步判断按藏医理论服用七十味珍珠丸对人体是安全的.
作者:于明杰;杨红霞;李林帅;杜玉枝;魏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无损鉴别南板蓝根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方法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法分析药材,采用OPUS/INDENT定性分析的沃德法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光谱间相似度计算,对南板蓝根的真伪优劣进行快速无损鉴别.结果 在8983.2~5388.4cm-1、4964.1 ~ 4050cm-1区域,基于聚类分析的模式识别法可以鉴别南板蓝根真伪优劣,与相似度计算结果一致.结论 近红外光谱聚类分析和相似度计算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可操控性等特性,可用于南板蓝根真伪优劣的鉴别.
作者:张丹雁;曹曼;刘家水;周瑞珍;赵晓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胃动素这一微观实验室指标相关性,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临床研究,采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湖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的慢性胃炎患者105例.按照有关纳入标准,选择适合条件的病例纳入脾胃湿热证组.其余病例均归入非脾胃湿热证组.对纳入研究对象的慢性胃炎病人抽血查胃动素,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检验,判断各项因素的实际意义以及在四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组的胃动素均值明显低于肝胃不和证组、其他组,但与脾胃虚弱证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胃动素值与非脾胃湿热证相比有显著差异.
作者:高清华;万莹;吕文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对新疆若羌红枣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离与定性分析.方法 红枣水提液采用乙醇沉淀、大孔树脂AB-8分离,红枣醇提液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采用系统预试对各组分定性分析.结果 红枣中含有挥发油、蛋白质、有机酸、糖,蒽醌、黄酮、鞣质及多酚、香豆素内酯、生物碱、甾体、三萜类、强心苷等化合物.结论 初步确定红枣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分离红枣有效成分提供依据.
作者:王玉;杨洁;杨迎春;李晓;王玮珂;武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缩泉丸对自然衰老大鼠一般状态、肾上腺系数及血清中皮质醇(Cort)、T3、T4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量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金匮肾气丸组、缩泉丸高、中、低剂量组血中Cort、T3、T4的含量,并称量肾上腺重量计算其系数.每天观察并记录动物的状态,包括活动、外观形态、毛色光泽、精神状态等变化.结果 缩泉丸可以明显改善自然衰老大鼠的一般情况;缩泉丸中、高剂量组动物血清中Cort含量明显升高(P<0.05);缩泉丸高剂量组血清中T3含量明显升高(P<0.05);缩泉丸高剂量组动物血清中T4含量明显升高(P<0.05);缩泉丸低、中、高剂量可以显著增加自然衰老大鼠肾上腺系数(P<0.05).结论 缩泉丸可以提高自然衰老大鼠血中Cort、T3、T4含量,也可以增加自然衰老大鼠肾上腺系数,可能是其发挥温肾缩尿的作用机理.
作者:吴君;韩芸;黄萍;吴清和;刘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短波加耳穴治疗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方法 把300例膀胱过度活动症儿童随机分为超短波加耳穴治疗组(n =200)和奥昔布宁治疗组(n=100).超短波耳穴治疗组:按压取穴耳神门、三焦、膀胱、尿道、内分泌、肾,将粘有王不留行的脱敏透气胶布贴在选定的耳穴上,用手指按压王不留行,每次每穴按压1 min,每日按压4次,1日1更换,两耳交替贴压,同时使用脉冲式超短波,25cm×35cm两个治疗电极腰骶部和膀胱区位置,每次15min,1次/d,连续治疗5d为一疗程,间歇25天继续下一疗程;奥昔布宁治疗组:口服奥昔布宁每日0.25 mg,/kg,Bid,共治疗3个月.3个月后依据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问卷评定疗效.结果 通过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问卷的评分比较,超短波耳穴、奥昔布宁对于膀胱过度活动症均有治疗作用,治疗效果无差异;奥昔布宁组54%患儿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耳穴超短波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中,超短波耳穴治疗与奥昔布宁药物治疗疗效无差异,但超短波耳穴治疗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作者:范美丽;邹炜;孙均重;张瑞;李成成;李丽;马恒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为了检测中药灰兜巴不同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3种常见菌的抗菌效果.方法 采用纸片法和试管稀释法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抗菌为受试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参照有关标准对其抑菌性进行判断;并以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不同组分联合抑菌效果.结果 灰兜巴四种提取物对三种细菌的低抑菌浓度均为62.5 μg/ml,灰兜巴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石油醚萃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大肠杆菌的低杀菌浓度均为250μg/ml.结论 证实灰兜巴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作者:孙彦敏;王妹;彭亮;李知敏;任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明确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管内皮细胞TGF-β1 mRNA、Smad2/3 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阐明其是否能够逆转胆管内皮细胞纤维化进程,从而发挥临床疗效.方法 体外培养人原代胆管内皮细胞株,以适当LPS给予刺激,采用大黄灵仙胶囊含药血清进行干预,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大黄灵仙胶囊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在干预后24h、48h、72h提取细胞总RNA,采用荧光PCR技术,测定TGF-β1mRNA和Smad2/3 mRNA表达情况.结果 大黄灵仙胶囊能降低TGF-β1mRNA表达水平,在含药血清干预处理后48h、72h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成剂量依赖性,同样在干预后48h、72h细胞内Smad2/3 mRNA表达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灵仙胶囊对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具有显著的下调作用,其能缓解早期肝内胆管纤维化进程,达到防治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清坚;唐乾利;俞渊;赫军;胡嗣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基于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等理论构建肝与肥胖的关系,对单纯性肥胖患者根据病情和伴随症状进行辨证分型,从肝论治,为该病的针灸治疗开拓全新的思路.
作者:陈凤丽;曹晨;龚美蓉;孙亦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脊柱调衡合气街电针干预法和药物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即刻效应的差异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PTN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50例和药物组50例;综合组在药物(卡马西平)治疗的基础上,取头气街部穴位和胸、腹气街部穴位,针刺得气后接电针,针后行脊柱调衡法;药物组口服(卡马西平).两组均治1次、3次、7次三个时点观察效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两组即刻效应,并作安全性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前两个时间点的效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前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药物结合气街电针干预合脊柱调衡法治疗PTN的即刻效应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军雄;金立军;于建春;韩景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6种细胞因子与外燥损伤肺络脉的相关性.方法 108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A)、温燥组(B)、凉燥组(C),每组36只,采用“温度-相对湿度-风”综合条件刺激造模.造模后第6天、第12天进行肺超微结构观察,检测气管肺灌洗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与a1-抗胰蛋白酶(a1-A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0(IL-10)、内皮素(ET)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结果 与常温常湿组比较,B组、C组第6天、第12天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肺泡基底膜与毛细血管基膜的组织间隙水肿与呼吸膜增厚,Ⅱ型肺泡细胞线粒体肿胀、嗜锇板层小体减少;同期NE、PAF升高(P<0.05)但a1-AT、IL-10下降(P<0.05),ET变化不显著.结论 外燥伤津导致肺泡失之濡润与损伤作为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启动以NE、PAF为中心的炎性细胞因子级联反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水肿、基膜组织间隙渗液与呼吸膜增厚,是燥伤肺络导致气逆喘咳诸症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作者:倪圣;丁建中;张六通;黄江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