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吉祥草乙酸乙酯提取物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付雪娇;邹坤;王桂萍;张秀;陈剑锋

关键词:吉祥草, 抗炎活性, 促炎性细胞因子, RCE-4
摘要:目的 探讨吉祥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及该部位分离得到的化合物RCE-4的抗炎活性及机制.方法 采用细菌脂多糖(LPS)刺激经佛波酯(PMA)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体外炎症模型检测其干预前后上清液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量,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模型检测其肿胀抑制率,通过佐剂关节炎模型检测组织内和血清中NO的含量.结果 其能显著减少促炎因子的分泌量(P<0.001),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作用(P<0.05),减少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组织内和血清中NO的含量(P<0.01),并且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 吉祥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及RCE-4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和NO的释放有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固脾肾结合灌肠法与包醛氧淀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meta分析

    目的 以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meta分析为依据客观评价中医固脾肾结合灌肠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国内各种医学期刊杂志,选择中医固脾肾结合灌肠法与包醛氧淀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随机对照的试验研究.共纳入7篇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包醛氧淀粉组相比,固脾肾结合灌肠法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在总体疗效,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方面优于包醛氧淀粉治疗组.结论 固脾肾结合灌肠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优于包醛氧淀粉组,但还需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做进一步证实.

    作者:郑海生;王荣;刘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海桐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海桐花属植物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萜类及其皂苷、类胡萝卜素、蒽醌类和苯酞类等化合物,药理活性主要为抗肿瘤、抗菌、保肝等.文章概述了近十年来该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海桐花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肖炳坤;黄荣清;杨建云;董俊兴;甄蓓;刘曙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80例中草药致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总结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间诊断为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80例,通过调查问卷及定期复查方式随访患者24周,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服药史,出现肝损害时间,停药后定期复查肝功能时间,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测结果,肝穿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 80例患者中口服汤剂36例,中成药44例,以服用治疗皮肤病和骨关节病药物患者为主,占46.25%.临床症状以乏力、纳差、恶心、厌油腻为主.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为主,占80%,胆汁瘀积型及混合型较少.停用肝损伤中草药后4周复查肝功能ALT、AST恢复正常59例,占68.75%.肝损伤药物涉及种类繁多,中成药以治疗骨关节药为主,部分中成药成分不明.结论 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与既往药物性肝损伤临床报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仿.治疗皮肤病及骨关节病的中草药是引起肝损伤的主要药物,停用肝损伤中草药后肝功能迅速好转.

    作者:周桂琴;黎波;曾玲玲;孙凤霞;王晓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奥扎格雷钠静脉注射配合内服活血抗栓方药治疗急性脑血栓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脑血栓栓塞是我国神经学科的常见疾病,急性发作,病情进展较快,患者发生脑血管的急性狭窄或者闭塞,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该病发病因素较多,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情绪波动等均有密切关系,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是临床新趋势[2].本文主要分析奥扎格雷钠静脉注射配合内服活血抗栓方药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疗效.

    作者:任琳;李胜迪;李保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指针疗法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顽固性呃逆4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寻并提供顽固性呃逆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 将139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指针疗法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单纯指针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指针疗法联合利多卡因静脉滴注、单纯指针疗法及西药3种方法治疗,总疗程为两周.比较3组的总有效率、l周内治愈率及两周内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周内治愈率要明显优于单纯指针组及西药组(P<0.05),两周内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单纯指针组及西药组(P<0.01).结论 指针疗法联合利多卡因静脉滴注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理想方法.

    作者:税典奎;谢胜;陈峭;张云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大黄与两类常见伪品的鉴别图解

    目的 正确区分大黄和其常见伪品(波叶组大黄、酸模属植物),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采用性状、升华物、荧光反应、薄层色谱、总蒽醌含量测定等鉴别方法,比较三者的不同,并以图片的方式记录结果.结果 三者在性状特征、荧光反应、薄层色谱和含量测定均有较大差异.结论 大黄与其伪品可以通过常用的生药鉴定方法加以区别.

    作者:肖安菊;姜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生肌玉红膏对深Ⅱ度烧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肌玉红膏对深Ⅱ度烧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制备深Ⅱ度烧伤小鼠模型,观察生肌玉红膏对烧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2,4-二硝基氯苯(DNCB)致迟发型超敏反应和血清溶血素生成、单核巨噬细胞碳粒清除能力的影响.结果 生肌玉红膏可提高深Ⅱ度烧伤小鼠的胸腺指数,增强DNCB致迟发型超敏反应并促进血清溶血素的生成,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结论 生肌玉红膏可增强深Ⅱ度烧伤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赵春霖;王丽娟;董小鹏;于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瘦素水平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瘦素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保护SAP胰腺损伤的机制.方法 将实验研究对象分为SAP常规组(Ⅰ),SAP生大黄组(Ⅱ).分别在发病入院时、治疗后24,48 h肘静脉血待测定淀粉酶(AMY)、脂肪酶(LIP)、TNF-α、IL-1β、IL-4、IL-10、Leptin.结果 24 h时点SAP常规组(Ⅰ)血中淀粉酶显著高于SAP生大黄组(Ⅱ),P<0.01;脂肪酶水平有相似变化趋势.24 h时点SAP常规组(Ⅰ)血中TNF-α显著高于SAP生大黄组(Ⅱ)P<0.01.24h时点SAP生大黄组(Ⅱ)血中IL-10高于SAP常规组(Ⅰ).SAP生大黄组(Ⅱ)瘦素水平上调,24 h时点SAP生大黄组(Ⅱ)显著高于SAP常规组(Ⅰ)(P<0.05).结论 中药大黄提取物大黄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能够抑制炎性反应,并上调瘦素水平,减轻胰腺的病理变化,对胰腺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冷凯;曾鹏飞;黄钲焘;宋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针刺对哮喘大鼠肺组织p38蛋白激酶及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p38MAPK、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哮喘模型组、哮喘模型针刺组3组,每组10只.制作卵蛋白致敏大鼠哮喘模型.采用HE染色法、免疫组化法,观察3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及p38MAPK、c-fos蛋白的表达程度.结果 针刺组大鼠肺组织HE染色病理改变较哮喘模型组有所减轻,但较空白组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针刺组大鼠肺组织p38MAPK、c-fos蛋白表达(AOD值)低于哮喘模型组(P<0.01).结论 针刺法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能有效缓解大鼠哮喘发作.该法能明显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p38MAPK、c-fos的表达.其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MAPK接受细胞外针刺刺激发生反应,又参与细胞内的信息传递过程有关.

    作者:杨晓溪;崔建美;喇孝瑾;孙娜;刘慧娟;王洪彬;林清;包巨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苦参碱的体内抑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苦参碱(Matrine)对裸鼠的体内抑瘤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可视化大肠癌移植瘤模型,动态观察苦参碱对裸鼠体内SW480-EGFP实体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苦参碱高剂量组的抑瘤率为59.52%,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苦参碱用药组结肠癌细胞核周可见凋亡小体出现;线粒体和内织网肿胀,空泡样变.结论 苦参碱通过诱导凋亡抑制裸鼠体内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王晓燕;梁磊;谢林英;胡志燕;邓虹珠;李祖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运用瘀血理论辨治病毒性心肌炎述略

    瘀血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学术思想,得到了历代医家的重视和广泛应用,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文章通过梳理古代文献,归纳总结了瘀血理论的源流及特点,依据瘀血理论辨治病毒性心肌炎,其病机关键是“瘀血内生”,立“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以补气活血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曲淼;张明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关于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糖尿病的探究

    六味地黄丸是滋肝补肾的良药.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的机理是通过抗自由基来改变胰岛素的作用,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所谓的糖耐量同时降低血糖浓度,从而达到降低脂肪和减轻体重的作用.

    作者:翁立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幼喘方配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9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幼喘方配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5例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采用自拟幼喘方配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85例在雾化吸入基础上,加用抗生素、沐舒坦等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喘息时间缓解、哮呜音消失、治愈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幼喘方配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任桂华;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西北燥证与新疆地区高血压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西北燥证与新疆地区高血压病的相关关系,为新疆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量表形式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高血压病例组249例,正常血压对照组245例,对高血压病例组进行高血压诊断性评估、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类型调查及西北燥证计量评分,而对正常血压对照组仅进行西北燥证计量评分,并对两组进行西北燥证罹患率比较、主兼证及总积分比较、高血压患者西医病情积分与西北燥证各证型相关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例组西北燥证罹患率(61.85%)高于正常血压对照组(14.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病例组患者西北燥证总积分明显高于正常血压对照组(P<0.01).而两组西北燥证主证与各个兼证证候积分相比较,高血压病例组的西北燥证主证积分、5个兼证除肺心脾风火燥证外,其余4个证型的证候积分均高于正常血压对照组(P<0.01);高血压病例组患者西医病情积分与西北燥证总积分、西北燥证主证积分之间显著相关(P<0.01),而与西北燥证各兼证之间,除脾胃阴虚证外(P>0.05),其余4兼证均呈显著相关(P<0.01),尤以心肾阴虚证的相关系数大(r=0.516).结论 新疆地区高血压病患者在临床表现及中医证候类型上具有与西北燥证相应的病症状态.新疆地区高血压痛患者的病情与西北燥证的病情亦有着此涨彼亦涨,此消彼亦消的紧密联系.

    作者:荆晶;毛丽旦·阿扎提;张慧田;李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OALA12/Taxol载药凝胶系统抗肿瘤治疗作用的评价

    目的 对OALA12/Taxol载药凝胶系统进行抗肿瘤作用的评价.方法 采用HPLC法观测OALA12/Taxol载药凝胶材料体外药物的释放情况.建立小鼠肿瘤EAC实体瘤动物模型,分别瘤旁植入空白凝胶OALA12和载药凝胶OALA12/Taxol,以肿瘤生长抑制率、动物体重增长率为观察指标,来评价该凝胶系统抗肿瘤作用及毒性反应.结果 拟7d体外药物累积释放情况,绘制曲线,计算线性相关系数为:0.95.似为零级动力学释放,该凝胶系统对自身溶蚀消除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瘤旁植入200,100,50μl后,动物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85%,-3.63%,-4.56%;瘤旁植入OALA12/Taxol载药凝胶20 mg/kg,肿瘤生长抑制率为47.4% (P <0.001);而静脉注射同等剂量的taxol抑瘤率为4.8%(P>0.05).结论 OALA12/Taxol载药凝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释药物作用;其瘤旁植入与静脉注射相比,能够显著提高抗肿瘤的疗效,降低毒副反应.

    作者:李旭;张桂贤;梁艳琴;邓联东;李文畅;胡人杰;娄建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灯盏花素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相应机制.方法 选取36只运动功能正常的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2只.Allen打击法(250g·mm)在T9处造成大鼠不完全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30min,A组腹腔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P) 30 mg/kg,B组腹腔注射等体积氯化钠注射液,C组腹腔注射灯盏花素(Bre) 15 mg/kg.于术后1d、3d和7d对各组进行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斜板试验、血清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结果 A、C组BBB评分结果于术后1d和3d均高于B组(P<0.05),斜板试验测得的角度于术后1d、3d和7d均高于B组(P<0.01).术后1d和3d,A、C组SOD活性比B组明显增高(P<0.01);而于术后1d、3d和7d,A、C组MDA含量均明显低于B组.结论 灯盏花素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具有较好的恢复作用.

    作者:杨海燕;杨拯;谢少华;张尧;李晓;马延仃;张艺;孙金菊;郭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地黄不同炮制品中低聚糖含量的HPLC-ELSD测定

    目的 建立HPLC-ELSD测定地黄不同炮制品中低聚糖含量的方法,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熟地黄低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色谱柱:prevail carbohydrate ES柱(5μm,4.6 mm×250mm);流动相:乙腈-水(65.5∶34.5);流速:0.8 ml·min-1;柱温:30℃;ELSD条件:漂移管温度60℃,空气流速:2.0L·min-,增益:1.结果 蔗糖平均回收率为98.44%,RSD=1.70%;棉子糖平均回收率为99.57%,RSD=2.46%;水苏糖平均回收率为99.21%,RSD=2.06%;生地、炆制地黄、清蒸地黄、酒炖地黄中低聚糖含量分别为63.88%,(3.21±1.17)%,(31.06±6.83)%,(32.33±7.04)%.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可靠稳定,结果准确;生地黄中低聚糖含量高于地黄炮制品,炆制地黄低聚糖含量低于其他两种方法,为阐明其炮制机理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胡志方;王小平;郭慧玲;陈建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补肾中药何首乌饮对雄性衰老大鼠下丘脑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何首乌饮对雄性衰老大鼠下丘脑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并用补肾中药何首乌饮进行干预,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下丘脑NA、DA、5-HT含量;电镜观察下丘脑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下丘脑NA、DA、5-HT含量明显下降;大鼠弓状核暗细胞和明细胞的核膜、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明显异常,神经毡的纤维排疏松、不规则,部分突起萎缩变性,部分突起出现异常改变.用药组同模型组相比,下丘脑NA、DA、5-HT含量明显提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下丘脑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善,而且何首乌饮预防中剂量组和延缓高剂量组效果明显好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 何首乌饮可延缓下丘脑衰老.

    作者:周晓春;王会玲;寇素茹;刘晋芝;牛嗣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安息香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建立安息香主要成分苯甲酸在大鼠体内的RP-HPLC测定方法,研究安息香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方法 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0∶50∶0.05,V/V);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8 nm;柱温:25℃.结果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雌性Cmax=(0.055 8±0.050 8)mg·ml-1,tmax =(1 ±0)h,t1/2=(0.168±0.084 5)h,AUC(0-∞)=(0.076 3±0.076 7)h·mg-1·ml-1;雄性Cmax=(0.077 4±0.0369) mg·ml-1,tmax=(1±0)h,t1/2=(0.533±0.417 4)h,AUC(0-∞)=(0.115 4 ±0.058 1)h·mg-1·ml-1.结论 所建立的RP-HPLC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安息香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黄立华;夏厚林;王建;曾南;彭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萃取两种不同寄主桑寄生挥发油成分研究

    目的 分析寄主分别为桂花树和相思树的桑寄生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SFE-CO2)提取桑寄生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结果 桂花树寄生挥发油分离鉴定25个化合物,占总量的51.23%,主要成分是甲氧基肉桂酸乙酯、香豆素、十五烷等;相思树寄生挥发油分离鉴定11个化合物,占总量的53.94%,主要化学成分是2,4-二叔丁基苯酚、反式薄荷酮等.结论 两种不同寄主桑寄生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有较大的差异.

    作者:李兵;贾年飞;朱小勇;卢汝梅;廖彭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