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西梅;武平;安军明;黄琳娜;杨运宽
目的 了解江枳壳的生产要素现状,探讨生产要素对江枳壳药材生产的影响.方法 实地考察江枳壳产区,调查产地药农的劳动力现状、对枳壳市场信息了解情况、对枳壳生产技术掌握和应用情况、栽培枳壳药材的收入和资金投入情况、土地情况和药农栽培枳壳的困难.结果 缺乏药材市场信息是影响枳壳生产主要因素,另外季节性劳动力短缺、枳壳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土地资源紧缺、资金投入少也影响到枳壳的生产.结论 当前需要为药农提供市场信息,创新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综合效益,以稳定和发展江枳壳生产.
作者:熊英;邓可众;吴帆;董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对大黄种子内源抑制物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用甲醇和蒸馏水分别制备大黄种子的浸提液,并测定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和根长来测定其抑制活性.结果 大黄种子含有一定的内源抑制物质,对发芽率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对胚根的生长却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水浸提液对胚根的抑制作用大于醇浸提液.结论 大黄播种前用水浸泡种子,可降低其抑制物质对胚根的抑制作用,提高出苗率.
作者:李敏;敬勇;刘薇;林秋霞;夏琴;齐景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濒危药用植物短柄乌头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为短柄乌头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扩散系数的t检验、Poisson分布的x2拟合检验及Morisita指数的F检验研究了短柄乌头(Aconitum brachypodum)种群的空间分布类型;用负二项参数(K)、Cassie指标(1/K)、Green指数(GI)和Lloyd的平均拥挤度(m’)与聚块性指标(PA1)研究其聚集强度.同时利用上述指数研究了取样面积、苗龄对短柄乌头种群分布格局和聚集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结果 总体上短柄乌头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为集群分布,种群聚集尺度多为8 m2;当年生植株种群聚集强度高于多年生种群;整个种群分布格局的演化趋向于高聚集强度的集群分布.结论 短柄乌头集群分布格局的形成,与人类活动、自身的生物学及种群所依存的环境因素有关.在短柄乌头的保护策略上,应当首先保护其自然分布区的生境.
作者:李娅琼;吴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KCoxBJN)复方新制剂长期给药对大鼠的肝、肾功能是否产生影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高、中、低3个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雌雄各20只,分别为KCoxBJN复方新制剂1.36,0.68,0.34 g/(kg·d)灌胃给药[相当于生药量13.6,6.8,3.4/(kg·d)],为人用有效剂量的40倍、20倍和10倍;对照组每天灌胃蒸馏水.连续灌胃给药90天及停药2周后,各组分别随机取雌雄各10只,尾静脉取血,测定血生化指标:包括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例、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氮、尿酸、葡萄糖等.结果 复方新制剂连续给药90天及停药2周后对大鼠血生化指标均未见异常,给药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KCoxBJN复方新制剂长期给药及停药恢复期对大鼠肝、肾功能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
作者:包巨太;姚荣妹;马会霞;谢飞;王巍;韩淑英;徐静;郭树强;陈超逸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复方乌梅散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粘附、迁徙、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复方乌梅散(1,2,4g· L-1)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粘附能力的影响,并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药物干预后细胞的迁徙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复方乌梅散能抑制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粘附能力,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其抑制率也明显增大,呈现剂量依赖性;浓度从2 g·L-1开始,即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迁徙,随着剂量的增加诱导的效果更加明显;在抑制细胞侵袭方面,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作用24 h后,1、2、4 g·L-1分别对应38%、56%、76%的抑制率,且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复方乌梅散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粘附、迁徙、侵袭具有抑制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作者:周锦勇;刘沈林;刘包欣子;吴坚;王瑞平;邹玺;张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着重从道和术、经络系统、体质与穴性、天时和生理、个体化诊疗、机体自愈力、针灸者素质等方面论述了针灸临床上的整体性思维,以转变中医针灸者的视角,拓展针灸临床的思路.
作者:张新普;童亚男;薛丹;李敏;傅杰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宋代哲学家对于“格物致知”的重新解读与诠释,与当时的疑古疑经、重义理等学术风气相得益彰,形成了宋代学术界“穷究”“穷理”的治学方法.这种学术思想影响到中医界,则形成了学者将理论探讨的源头一致指向《内经》《伤寒》等经典论述的倾向,并将原始理论作为自己立论的基础或者诊病、用药的依据.另一方面,中医理论家虽说喜欢追源溯典,但也并非一味地拘泥于经典中的理论阐释,而是在对经典理论穷究的同时,突出自己的理论特色,形成各自的理论体系.
作者:赵东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对沙枣总酚的辐射防护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s,HSF),构建辐射损伤模型,以MTT法检测不同剂量沙枣总酚对HSF增殖的影响.结果 X射线对HSF的增殖抑制作用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与2、4、8 Gy辐射组比较,16 Gy辐射组增殖抑制作用有显著差异(P<0.01).采用16 Gy一次性X射线照射构建辐射损伤模型,模型组与不同剂量沙枣总酚组在2,24,48 h(除100 μg/m1-48 h组以外)时段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照射后2h,辐射防护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但各剂量给药组的辐射防护作用均随辐射后时间延长而减弱.结论 X射线辐射对HSF具有明显损伤作用,而沙枣总酚对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建华;闫瑶;胡君萍;柳惠斌;热娜·卡斯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活血定眩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对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给予口服中药制剂活血定眩丸,分别于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第1、3、6个月观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经治疗,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检测指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明显好转.结论 活血定眩丸可调节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并且药效稳定,远期疗效较好.
作者:宋敏;温孝明;郭成龙;蒋宜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对超声辅助提取北五味子果梗中总木脂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倍数等因素对超声辅助提取北五味子果梗中总木脂素提取率过程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心组合设计,以北五味子果梗中总木脂素的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分析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北五味子果梗中总木脂素得率的影响[1].结果 试验优化得出超声辅助提取北五味子果梗中总木脂素的佳工艺为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33.53 min,料液倍数100倍.结论 应用响应面优化法能够快速方便的得到北五味子果梗总木脂素超声辅助提取的较优工艺,所建立的模型预测良好,为五味子果梗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宋新;王冰;丁璞;李先宽;陈婷;张建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琼酯稀释法测定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对15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松针叶绿素-胡萝卜软膏对15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的MIC为0.6~1.6 mg/ml,革兰氏阴性菌MIC为1.0 ~ 3.0 mg/ml,真菌MIC为1.5 ~ 4.1 mg/ml.结论 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具有广谱的抗菌特性,是一种有开发潜力的抗菌药物.
作者:郑光耀;何玲;薄采颖;王呈呈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脂肪肝中医症候表现与常用生化指标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调查研究,应用EPidata3.1软件建立脂肪肝中医症候表现数据库,应用SPSS12.0数据分析处理软件,运用多元对应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脂肪肝患者793例,平均年龄为(50.7±14.0)岁,男女比例为1.77:1.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高密度脂蛋白的异常与恶心呕吐(常有但可以进食或每日发但可以进食)有一定联系.②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异常与舌苔薄白腻、舌津少有较密切的联系.③血糖异常与舌质红、烦躁易怒(偶有情绪波动)、周身困重、倦怠乏力有一定联系.结论 中医辨证所依赖的症状与一些生化指标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黄杰;季光;魏华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风寒表证模型小鼠体重及脾脏和胸腺脏器系数的变化.方法 200只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动物在18~21℃室温环境中饲养.实验组动物放置温度2~5℃,湿度60%,风速4~5级,自然光线环境中饲养.于实验开始第7天(造模成功)、第10天和第14天分三批次,分别先称体重然后处死,采集脏器称重并计算脾脏和胸腺脏器系数.结果 对照组体重、脾和胸腺重量均随饲养天数增加而增加,脾脏系数上升,胸腺系数较恒定;实验组普遍出现风寒表证状况,小鼠体重先减后增,脾脏重量增加,而系数变化不明显,且系数均高于对照组,胸腺质量变化不大,但系数下降明显.结论 风寒表证模型小鼠造模期及恢复期体重变化较大,脾脏和胸腺系数受体重影响较大,也与脏器代偿性增大有一定关系.
作者:王树林;张发斌;李杰;陆东明;吴萍;刘占厚;张广梅;赵协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茶多酚对糖尿病所致的大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茶多酚治疗组.光镜下观察睾丸的显微结构改变,检测睾丸组织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及丙二醛(MDA)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组织中Bcl-2以及Bax蛋白表达.结果 光镜下观察睾丸曲细精管萎缩、变形及生精上皮脱落,茶多酚治疗组大鼠睾丸组织的形态结构几乎接近于正常.茶多酚治疗组大鼠睾丸组织MDA含量显著低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SOD活性显著高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糖尿病模型组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P<0.05).与糖尿病模型大鼠比较,茶多酚可升高睾丸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抑制Bax表达(P<0.05),提高Bcl-2/Bax比值.结论 茶多酚对糖尿病所致的大鼠睾丸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以及调节凋亡蛋白有关.
作者:王秀虹;余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使用稳心颗粒治疗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房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抗心律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治疗前后监测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观察心律心律失常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5例,显效率57.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显效率42.5%,总有效率70%.治疗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稳心颗粒治疗房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对肝肾等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彦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考察覆盆子不同萃取部位对氢溴酸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大鼠的影响,摸索覆盆子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有效部位.方法 大鼠分别灌胃给予覆盆子不同萃取部位12g生药/kg,连续3周,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测试前30min,除空白组外,所有大鼠用氢溴酸东莨菪碱2mg/kg腹腔注射,造成学习记忆障碍动物模型,检测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逃避潜伏期、空间探索能力.结果 覆盆子氯仿部位、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水部位均可不同程度缩短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增强大鼠的空间探索能力,均有一定的改善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大鼠学习记忆的能力.结论 覆盆子氯仿部位、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水部位具有改善东莨菪碱所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功能.
作者:黄丽萍;熊玉洁;赵梦岚;龚嘉华;谢一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筛选大鼠肝细胞液作为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供体,建立丹酚酸A(SAA)体外孵育甲基化代谢的酶促反应.方法 采用HPLC-UV法检测孵育体系中底物SAA的浓度,根据底物消耗量计算SAA的体外酶促代谢反应速度和动力学参数.结果 在大鼠肝细胞液体外温孵体系中,SAA的酶促甲基化代谢反应呈现饱和动力学特征,符合Michaelis-Menten曲线,大反应速率(Vmax)和米氏常数(Km)分别为30.4 nmol· mol-1·min-1,0.179 mmol·L-1.结论 大鼠肝脏的COMT酶对SAA有较强的亲和力,可催化SAA发生快速、完全的甲基化代谢,大鼠肝细胞液与SAA在控制条件下体外温孵是高收率、选择性制备SAA甲基化代谢产物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李艳丽;王芳;翟文婷;许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新、旧工艺制备的复方灵丹胶囊的药效作用.方法 以CCl4色拉油溶液建立大鼠肝损伤模型,分别灌胃新、旧工艺制备的复方灵丹胶囊混悬液,观察各组大鼠表征,测定门静脉压力和NO、Hyp、Ⅲ-C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毛色、二便、脏器指数等均出现异常,门静脉压力和NO、Hyp、Ⅲ-C的含量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状态逐渐恢复,门静脉压力和NO、Hyp、Ⅲ-C的含量显著下降,脏器指数得到一定程度恢复.结论 按新工艺制备的复方灵丹胶囊对肝损伤有明显的修复作用,药效比原工艺好.
作者:王化宇;任钰;孟美;张炜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李恩宽教授是中医临床名家,不仅擅长治疗内科杂症,也擅长治疗男科疾病,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面亦有独到的经验:病机上尤重温阳,治疗上以疏通为第一要义,组方严谨,一方为主辨证加减,疗效显著.
作者:李恩宽;黄遂斌;严忠亮;章传华;郑安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逍遥散降低雌性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0只新西兰兔通过手术方法进行膝关节失稳型造模,1周后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混合组和对照组各10只,驱赶行走4周,分别灌药或灌生理盐水8周.造模后12周末处理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与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 中药组、西药组和混合组Caspase-3与细胞色素的C表达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西药组和混合组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逍遥散可明显下调Caspase-3与细胞色素的C的表达,可能是逍遥散降低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作者:戴七一;黎强;郑铁牛;阮萍;林宗汉;覃学流;谈驰;罗胤;冯彦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