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容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中风便秘患者64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口服乳果糖,观察组口服自拟中药方通腑顺气汤,同时自制中药包外敷神阙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第1次排便时间,干预前及干预后7天患者便秘证候积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排便困难程度、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下坠不尽、排便频度和腹胀程度的证候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的各项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疗效优异,优于乳果糖口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美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7年2-10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胆囊结石手术治疗,根据术后有无接受中药治疗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行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术后给予自制炎必清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比对照组的30.0% 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行胆囊结石手术后接受自制炎必清颗粒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因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药学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受试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普瑞巴林治疗,治疗组加用外敷散瘀止痛膏及针灸疗法.评价患者疼痛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基线基本一致.两组治疗前组间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天后疼痛评分评分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及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竹丽;张玉娥;吕小亮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析半夏泻心汤用于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胃病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采用双盲随机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即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硫酸阿托品片+复方氢氧化铝片等,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组方包括甘草、川莲、红枣、党参、黄芩、干姜、半夏等,随症加减.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脘痛、胀满、嗳气、纳差等)积分、肠胃功能相关生化指标(血清生长抑素、胃动素、胃泌素等)水平等变化、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胃脘痛、胀满、嗳气、纳差等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痛、胀满、嗳气、纳差等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血清生长抑素、胃动素、胃泌素等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生长抑素较对照组显著较低,而胃动素、胃泌素等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高,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而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8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与对照组73.33%(22/30)相比明显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头晕2例、恶心1例、呕吐1例,对照组出现头晕3例、恶心3例、呕吐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3.33%(4/30)与对照组26.67%(8/30)相比明显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显著改善各种临床症状,且还能促进其病情康复,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守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为研究目标,依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95.1%、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流量(PEF)、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作者:陈君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张大伟教授为中原庞氏妇科第七代学术传承人,其跟随庞氏妇科的代表人物庞清治先生侍诊学习多年,深得庞氏妇科思想之精髓.本文将从辨证、机理、治法、方药、预防等各个方面详细阐述并总结张大伟教授治疗月经病经验,以飨同道.
作者:李月;张大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加味合督灸治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我院接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患者予以维生素C口服)与观察组(20例患者予以当归芍药散加味合督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斑色及色斑面积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对黄褐斑患者采取当归芍药散联合督灸治疗,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零玲;农振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提高急性缺血性中风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采取品管圈活动,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治疗后第8周及治疗后第12周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FM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FM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治疗组治疗12周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残疾程度,提高患者运动功能.
作者:陈晓;鲁亚梅;金晓慧;孙玉洁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通过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探讨安全有效的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临床60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康复训练治疗,采用洼田吞咽能力评定量表、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以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等方面判断其疗效.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30例,临床显效15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30例,临床显效7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SWAL-QOL方面,治疗前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针结合康复训练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方面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夏昆鹏;逄静;张淼;李虹霖;高伟;栾凯迪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四神丸直肠给药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脾肾阳虚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脾肾阳虚腹泻患儿78例.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内服四神丸治疗,治疗组采用四神丸直肠给药配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神丸保留灌肠的同时应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脾肾阳虚腹泻,可有效降低患儿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缩短治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中洪;苗天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加味调脂颗粒处方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8例)在此基础上采取加味调脂颗粒处方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C、TG、LDL-C浓度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血液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1).与对照组(12.50%)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应用加味调脂颗粒处方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调节血脂代谢,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宇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止痛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熏洗联合针灸对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的状况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减少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舒适程度,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尹志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对纳入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针灸牵引和颈椎运动疗法治疗,观察对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纳入我门诊部2015年1月-2017年9月进行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牵引治疗,患者取坐位后,取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电针的频率设置为密波频率,刺激量以患者的耐受能力为主,时间为0.5 h;牵引方法为患者保持坐位,对患者身体进行牵引,重量为3~5 kg,时间为20 min/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颈椎运动疗法,患者依据主治医生的指导,颈部尽量后伸,后伸程度以患者能达到的大范围为准,同时在后伸时,需保持体位,将颈部进行旋转、侧屈、伸展等,大程度的后伸位上保持1 s,后恢复到起始位,上述动作进行重复.用弹力带让颈椎做前屈、后伸、左旋、右旋、左侧屈、右侧屈六个方向的静力抗阻练习,12 s为一次,10次为一组,每天10组,坚持4周.两组患者共治疗1个月.依据《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评估,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生活质量采用SF-36健康调查表进行.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0.83% 和91.67%,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F-36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SF-36评分较治疗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F-36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佳明显(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牵引联合颈椎运动疗法治疗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温寿浩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得宝松注射液治疗角化过度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8例角化过度型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得宝松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卤米松乳膏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8%,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大约为9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得宝松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角化过度型湿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杨氏手法加自制外翻支具治疗内翻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根据入院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杨氏手法加外翻支具)与对照组(常规手法复位加夹板固定),试验组40例,对照组32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口服桃红四物汤2周,试验组采用杨氏手法复位,夹板固定2周后,换外翻支具固定,一直到骨折愈合.对照组按照常规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直到骨折愈合.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Baumann角、肘关节功能进行计分评定,并判断治疗效果.结果:运用杨氏手法加自制外翻支具治疗内翻型肱骨髁上骨折,在肘关节两组Baumann角和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上具有优势.结论:杨氏手法加自制外翻支具治疗内翻型肱骨髁上骨折效果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谦;曹慎;杨韵琴;汤智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养肺益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型)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肺益肾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中医症状体征评分、PaO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8 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气短、自汗、易感冒、耳鸣、腰膝酸软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F、FEV1、FEV1/FVC、Pa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肺益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型)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肺功能,促进症状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海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VAS评分及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理想,两者结合具有良好的协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明娟;李锐;宋京龙;吴力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本文就笔者近年来治疗本病的点滴体会并结合病案加以论述,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阳痿提供思路.
作者:孙宁宁;张松江;武鑫;苏少华;王冬慧;高剑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臧氏振腹术配合针刺治疗术后急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的临床方法,对近些年采用臧氏振腹术配合针刺治疗1次的20例术后尿潴留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愈18例(90%),有效1例(5%),无效1例(5%),总治愈率为95%.结论:臧氏振腹术配合针刺治疗术后急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非常显著,避免了患者长时间插导尿管导尿带来的痛苦与不便,快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姜继维;谢啟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电针联合面肌功能锻炼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住于我科的8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联合电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面肌功能锻炼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面神经功能分级、临床疗效及面神经传导和瞬目反射的结果.结果:治疗后面肌功能评分明显升高,面神经功能分级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面神经传导潜伏期差延长,波幅下降,阳性率为67%;瞬目反射R1、R2、R2',波阳性率为100%;治疗后两组内各指标无明显差异,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面肌功能锻炼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突出,通过面神经传导和瞬目反射可全面客观的评估面神经损害程度、病情和预后.
作者:马俊兰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