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玲;农振勇
目的:探究点刺放血配合中药、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从本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运用点刺放血配合中药、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15例,与运用中药、针灸治疗的15例进行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通过点刺放血辅以中药、针灸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采用点刺放血配合中药、针灸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改善或消除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研究与采用.
作者:李转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四神丸直肠给药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脾肾阳虚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脾肾阳虚腹泻患儿78例.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内服四神丸治疗,治疗组采用四神丸直肠给药配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神丸保留灌肠的同时应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脾肾阳虚腹泻,可有效降低患儿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缩短治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中洪;苗天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7年2-10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胆囊结石手术治疗,根据术后有无接受中药治疗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行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术后给予自制炎必清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比对照组的30.0% 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行胆囊结石手术后接受自制炎必清颗粒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因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揿针耳穴埋针联合脑电刺激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电刺激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揿针耳穴埋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睡眠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催眠药物条目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入睡时间、总分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睡眠障碍条目得分比治疗前降低(P<0.05);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和总分条目得分都比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的总分及其余条目得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耳穴埋针联合脑电治疗原发性失眠疗效确切,并能改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减少催眠药物的使用,降低失眠的严重程度.
作者:林娟;柴维汉;陆红;王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脾胃虚弱的厌食症患者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脾胃科接受治疗的厌食症患者选取73例展开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6例行西药治疗,观察组37例给予中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身高体重及治疗后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重都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铁含量(415.2±55.2)mg/L、钙含量(79.3±3.3)mg/L、锌(8.27±1.84)mg/L、镁(40.6±3.9)mg/L,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脾胃虚弱的厌食症,能够提升患者食量,促进患者食欲恢复,提高患者的饮食水平,保证患者营养,改善微量元素含量,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作者:梅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藏医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昂仁县藏医院2017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2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给予藏药结合涂擦及扎美疗法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有效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藏医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腰臀部不适、下肢疼痛发麻、足趾疼痛麻木等各项症状,且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在治疗前后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藏医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好,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扎西顿珠;普琼;丹巴;多吉次仁;巴桑;米玛普尺;德吉;益西卓玛;德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杨氏手法加自制外翻支具治疗内翻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根据入院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杨氏手法加外翻支具)与对照组(常规手法复位加夹板固定),试验组40例,对照组32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口服桃红四物汤2周,试验组采用杨氏手法复位,夹板固定2周后,换外翻支具固定,一直到骨折愈合.对照组按照常规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直到骨折愈合.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Baumann角、肘关节功能进行计分评定,并判断治疗效果.结果:运用杨氏手法加自制外翻支具治疗内翻型肱骨髁上骨折,在肘关节两组Baumann角和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上具有优势.结论:杨氏手法加自制外翻支具治疗内翻型肱骨髁上骨折效果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谦;曹慎;杨韵琴;汤智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以先天性心脏病收治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根据围术期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3 d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两组住院、术后卧床、术后康复时间及住院费用;记录并统计两组术后腹胀腹泻、肠鸣音恢复、排便及排气时间;采用DSO1-A舌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 d舌象、脉象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术后卧床及术后康复时间、住院费用均短(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辨证治疗后3 d后腹胀缓解、肠鸣音消失、排气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润燥指数、厚薄指数、裂纹指数、胖瘦指数及腻腐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脉象功率谱能比PSR1、PSR3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脉象功率谱能比PSR2、PSR4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效果理想,能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舌脉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雄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针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3月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口服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对照组口服稳心颗粒.4周为一个疗程,且在治疗前期及治疗期间均不给予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24 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总数,S-T段压低数,T波改变数,S-T段低压幅度等.结果:实验组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24 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总数,S-T段压低数,T波改变数,S-T段低压幅度变化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能够改善患者的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症状,是一种缓解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有效解决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宇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本研究选用天然水蛭素作为研究药物,采用RT-q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PF大鼠肺组织中PAI-1 mRNA及蛋白表达,观察水蛭素干预大鼠IPF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水蛭治疗IPF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拓宽IPF的治疗途径.方法:选取180只SPF级同月龄健康的Wistar大鼠,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8只大鼠作为空白(K)组,剩余162只大鼠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统一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选取108只分为模型(M)组、激素(J)组、水蛭素高剂量(G)组、水蛭素中剂量(Z)组、水蛭素低剂量(D)组、水蛭素中剂量联合激素(ZJ)组,每组18只,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给药,分别在造模后7 d、14 d、28 d处死大鼠并收集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PAI-1的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PAI-1的基因表达.结果:不同时间点,M组大鼠肺组织PAI-1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强(P<0.01),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表达强度逐渐增强,说明肺纤维化处于发展趋势,28天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程度重.各用药组进行比较发现:在7 d、14 d、28 d,ZJ组大鼠肺组织PAI-1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弱(P<0.01),G组次之(P<0.01),J组表达仅次于G组(P<0.01),J组表达显著低于Z组和D组(P<0.01),而Z组和D组相当(P>0.05).结论:本实验证明,水蛭素具有治疗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通过降低PAI-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从而起到治疗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是其作用机理之一.同样发现,水蛭素的治疗作用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而水蛭素联合激素治疗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更佳.
作者:李红;谢海彬;刘敏;沈明霞;王海霞;马玉坤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患儿与健康儿童皮肤屏障功能的差异性.方法:分别纳入2~7岁缓解期和(或)稳定期CVA患儿和健康儿童各60例.对各组小儿前额和颊前分别进行经表皮水分丢失量(TEWL)、角质层含水量及pH值测量.将所得检测结果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CVA患儿前额和颊前TEWL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0.05);CVA患儿前额和颊前角质层含水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儿童(P<0.05);CVA患儿前额和颊前pH值均高于健康儿童(P<0.05).结论:CVA患儿与健康儿童相比,皮肤屏障功能存在缺陷,通过改善CVA患儿皮肤屏障功能可能是防治CVA的一个措施.
作者:蔡靖宜;吉训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通过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探讨安全有效的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临床60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康复训练治疗,采用洼田吞咽能力评定量表、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以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等方面判断其疗效.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30例,临床显效15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30例,临床显效7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SWAL-QOL方面,治疗前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针结合康复训练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方面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夏昆鹏;逄静;张淼;李虹霖;高伟;栾凯迪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提高急性缺血性中风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采取品管圈活动,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治疗后第8周及治疗后第12周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FM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FM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治疗组治疗12周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残疾程度,提高患者运动功能.
作者:陈晓;鲁亚梅;金晓慧;孙玉洁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脑脉舒康胶囊治疗合并高脂血症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合并高脂血症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辨证属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根据病情合理服用西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脑脉舒康胶囊,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日常生活能力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血脂水平等方面的改善情况,并与对照组作比较,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日常生活能力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血脂水平及血流变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脑脉舒康胶囊在治疗合并高脂血症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中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金燕;宋军营;陈颜嫣;张振强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得宝松注射液治疗角化过度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8例角化过度型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得宝松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卤米松乳膏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8%,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大约为9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得宝松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角化过度型湿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经皮给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经皮给药.观察两组患者疾病疗效、中医证候、部分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结束后,按照ACR20缓解标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改善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组ESR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经皮给药具有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的作用,能够缓解活动期RA的临床症状、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舒春;朱福兵;杨方;李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邵铭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血瘀既是肝硬化形成的原因,也是肝硬化病程中始终存在的病理因素,活血化瘀法应贯穿肝硬化治疗的始终.此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右胁肋下隐隐作痛,胀痛或刺痛,入夜尤甚,面色黧黑,身觉乏力.邵铭教授根据经验把化瘀类药物分为四类,分别为血中气药、活血轻药、活血重药、活血猛药.血中气药、轻药主要应用于肝硬化早期;活血重药、猛药适用于器械检查明确有肝硬化结节,肝脏表面凹凸不平的患者.临床应严格辨证论治,区分用药.
作者:顾姣;邵铭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养肺益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型)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肺益肾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中医症状体征评分、PaO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8 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气短、自汗、易感冒、耳鸣、腰膝酸软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F、FEV1、FEV1/FVC、Pa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肺益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型)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肺功能,促进症状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海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为研究目标,依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95.1%、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流量(PEF)、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作者:陈君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臧氏振腹术配合针刺治疗术后急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的临床方法,对近些年采用臧氏振腹术配合针刺治疗1次的20例术后尿潴留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愈18例(90%),有效1例(5%),无效1例(5%),总治愈率为95%.结论:臧氏振腹术配合针刺治疗术后急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非常显著,避免了患者长时间插导尿管导尿带来的痛苦与不便,快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姜继维;谢啟仙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