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继维;谢啟仙
目的: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的新研究现状.方法:本文主要从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内治、中药外敷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结论: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临床研究样本量较小,疾病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仍未达成统一共识,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作者:王思思;庞学丰;黄政治;廖家瑜;彭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揿针耳穴埋针联合脑电刺激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电刺激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揿针耳穴埋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睡眠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催眠药物条目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入睡时间、总分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睡眠障碍条目得分比治疗前降低(P<0.05);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和总分条目得分都比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的总分及其余条目得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耳穴埋针联合脑电治疗原发性失眠疗效确切,并能改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减少催眠药物的使用,降低失眠的严重程度.
作者:林娟;柴维汉;陆红;王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加味合督灸治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我院接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患者予以维生素C口服)与观察组(20例患者予以当归芍药散加味合督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斑色及色斑面积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对黄褐斑患者采取当归芍药散联合督灸治疗,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零玲;农振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张大伟教授为中原庞氏妇科第七代学术传承人,其跟随庞氏妇科的代表人物庞清治先生侍诊学习多年,深得庞氏妇科思想之精髓.本文将从辨证、机理、治法、方药、预防等各个方面详细阐述并总结张大伟教授治疗月经病经验,以飨同道.
作者:李月;张大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藏医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昂仁县藏医院2017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2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给予藏药结合涂擦及扎美疗法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有效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藏医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腰臀部不适、下肢疼痛发麻、足趾疼痛麻木等各项症状,且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在治疗前后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藏医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好,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扎西顿珠;普琼;丹巴;多吉次仁;巴桑;米玛普尺;德吉;益西卓玛;德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风湿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32例老年风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而观察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1年复发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显效率为62.1%,有效率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0%、7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也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复发率为1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JO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风湿病患者临床效果佳,其临床有效率高,生活质量好,1年复发率也较低,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王康惠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提高急性缺血性中风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采取品管圈活动,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治疗后第8周及治疗后第12周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FM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FM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治疗组治疗12周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残疾程度,提高患者运动功能.
作者:陈晓;鲁亚梅;金晓慧;孙玉洁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养肺益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型)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肺益肾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中医症状体征评分、PaO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8 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气短、自汗、易感冒、耳鸣、腰膝酸软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F、FEV1、FEV1/FVC、Pa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肺益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型)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肺功能,促进症状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海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70例胃溃疡患者予以分组治疗并比较疗效,为后续中医治疗胃溃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收集到的70例胃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纳入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则采用中医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治疗满意度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88.57%),P<0.05;在患者治疗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p清除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胃泌素(GAS)水平明显降低,而观察组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消化性胃溃疡,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还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景云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中药灌肠与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单纯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中药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的显效率(85.56%)明显优于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3.33%),P=0.042;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3.33%),P=0.005;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0%),P=0.029;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的结肠镜下黏膜组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中药灌肠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现象较少,治疗后较少出现复发现象,改善患者预后,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覃旭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朱琏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LDH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研究组采用朱琏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腰椎功能(JOA及ODI)、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85.0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及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期间复发率1.67%(1/60)低于对照组1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琏针灸治疗LDH的疗效确切,且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
作者:曾雨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VAS评分及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理想,两者结合具有良好的协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明娟;李锐;宋京龙;吴力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本文就笔者近年来治疗本病的点滴体会并结合病案加以论述,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阳痿提供思路.
作者:孙宁宁;张松江;武鑫;苏少华;王冬慧;高剑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7年2-10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胆囊结石手术治疗,根据术后有无接受中药治疗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行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术后给予自制炎必清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比对照组的30.0% 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行胆囊结石手术后接受自制炎必清颗粒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因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单纯刮痧、拔罐和刮痧联合拔罐与对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81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刮痧组、拔罐组、痧罐联合组,每组各27例,分别予刮痧、拔罐和痧罐联合治疗,三组均6 d治疗1次,共治疗30 d.比较三组治疗前后NPQ、VAS评分及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治疗后NPQ评分和VAS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痧罐联合组与另两组比较下降幅度更大(P<0.05);刮痧组、拔罐组、痧罐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8.9% 和100.0%,刮痧组与拔罐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痧罐联合组比其他两组疗效更好(P<0.01).结论:刮痧和拔罐均可减轻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临床主症及生活质量,而且刮痧联合拔罐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更好.
作者:徐志浩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得宝松注射液治疗角化过度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8例角化过度型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得宝松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卤米松乳膏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8%,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大约为9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得宝松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角化过度型湿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耳穴结合坎离砂外敷对改善脑梗塞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2015年1-12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的脑梗塞伴有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艾司唑仑片口服联合耳穴、坎离砂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观察周期均为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前下降,且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联合坎离砂外敷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江玲玲;邓翠鸣;李雅青;李秀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对产褥期妇女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5年2月-2018年3月我院86例产褥期妇女分为对照组(43例,应用常规干预)、实验组(43例,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妇女的泌乳情况、子宫底高度及泌乳始动时间.结果:实验组妇女泌乳情况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且平均泌乳量(29.24±5.61)mL相比对照组(19.24±7.60)mL明显更多,P<0.05;实验组妇女产后24 h、48 h、72 h子宫底高度分别为(20.16±2.61)cm、(12.24±1.69)cm、(6.32±0.85)cm,相比对照组[(22.24±1.89)cm、(16.24±1.36)cm、(7.79±0.69)cm]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妇女泌乳始动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且平均泌乳始动时间[(25.16±6.35)h]相比对照组[(42.13±8.89)h]明显更少,P<0.05.结论:对产褥期妇女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的效果更佳,有助于改善产后妇女泌乳情况.
作者:晋水红;曾嘉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止痛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熏洗联合针灸对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的状况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减少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舒适程度,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尹志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炙甘草汤干预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依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全面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8年4月发表的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相关文献,把符合纳入标准的7篇文献,共660例患者作为Meta分析的对象,选择室性早搏改善情况作为效应指标.应用Review Manager 5.3专用Me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篇文献的OR=0.34,95%CI为[0.22,0.50],整体效果检验Z=5.23,P<0.00001,表明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与单纯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比,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安全有效,但由于所纳入研究的文献经改良Jadad评分显示均属于低质量文献,故证据质量相对较差,仍需大样本、严格设计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作者:杜明远;宋志毅;朱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