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旭东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为研究目标,依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95.1%、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流量(PEF)、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作者:陈君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点刺放血配合中药、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从本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运用点刺放血配合中药、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15例,与运用中药、针灸治疗的15例进行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通过点刺放血辅以中药、针灸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采用点刺放血配合中药、针灸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改善或消除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研究与采用.
作者:李转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臧氏振腹术配合针刺治疗术后急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的临床方法,对近些年采用臧氏振腹术配合针刺治疗1次的20例术后尿潴留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愈18例(90%),有效1例(5%),无效1例(5%),总治愈率为95%.结论:臧氏振腹术配合针刺治疗术后急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非常显著,避免了患者长时间插导尿管导尿带来的痛苦与不便,快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姜继维;谢啟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本文对中药黄芪与五指毛桃对机体免疫调节的现代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潘远安;刘江红;张志超;程卫东;刘怡;袁立霞;黄开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疼痛程度、凝血功能与术后炎症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于我院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元活血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D-二聚体含量(D-D)、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等凝血功能指标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反应蛋白(CRPC)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3 d的VAS评分、D-D、FIB、PLT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与HMGB1、PCT、TNF-α、CRP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术后凝血功能与机体炎症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朱新亮;苏雄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偏头痛患者共60例,根据电脑机选随机化分段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34例,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26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方法.分析两组疼痛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VAS评分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比对照组的73.08% 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比对照组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疼痛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运用养血清脑颗粒的效果要优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升偏头痛治疗效果,缩短头痛持续时间,建议采纳.
作者:江国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邵铭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血瘀既是肝硬化形成的原因,也是肝硬化病程中始终存在的病理因素,活血化瘀法应贯穿肝硬化治疗的始终.此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右胁肋下隐隐作痛,胀痛或刺痛,入夜尤甚,面色黧黑,身觉乏力.邵铭教授根据经验把化瘀类药物分为四类,分别为血中气药、活血轻药、活血重药、活血猛药.血中气药、轻药主要应用于肝硬化早期;活血重药、猛药适用于器械检查明确有肝硬化结节,肝脏表面凹凸不平的患者.临床应严格辨证论治,区分用药.
作者:顾姣;邵铭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通过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探讨安全有效的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临床60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康复训练治疗,采用洼田吞咽能力评定量表、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以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等方面判断其疗效.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30例,临床显效15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30例,临床显效7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SWAL-QOL方面,治疗前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针结合康复训练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方面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夏昆鹏;逄静;张淼;李虹霖;高伟;栾凯迪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的新研究现状.方法:本文主要从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内治、中药外敷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结论: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临床研究样本量较小,疾病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仍未达成统一共识,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作者:王思思;庞学丰;黄政治;廖家瑜;彭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张大伟教授为中原庞氏妇科第七代学术传承人,其跟随庞氏妇科的代表人物庞清治先生侍诊学习多年,深得庞氏妇科思想之精髓.本文将从辨证、机理、治法、方药、预防等各个方面详细阐述并总结张大伟教授治疗月经病经验,以飨同道.
作者:李月;张大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脾胃虚弱的厌食症患者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脾胃科接受治疗的厌食症患者选取73例展开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6例行西药治疗,观察组37例给予中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身高体重及治疗后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重都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铁含量(415.2±55.2)mg/L、钙含量(79.3±3.3)mg/L、锌(8.27±1.84)mg/L、镁(40.6±3.9)mg/L,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脾胃虚弱的厌食症,能够提升患者食量,促进患者食欲恢复,提高患者的饮食水平,保证患者营养,改善微量元素含量,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作者:梅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耳穴结合坎离砂外敷对改善脑梗塞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2015年1-12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的脑梗塞伴有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艾司唑仑片口服联合耳穴、坎离砂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观察周期均为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前下降,且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联合坎离砂外敷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江玲玲;邓翠鸣;李雅青;李秀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止痛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熏洗联合针灸对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的状况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减少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舒适程度,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尹志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中药灌肠与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单纯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中药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的显效率(85.56%)明显优于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3.33%),P=0.042;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3.33%),P=0.005;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0%),P=0.029;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的结肠镜下黏膜组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中药灌肠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现象较少,治疗后较少出现复发现象,改善患者预后,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覃旭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本文就笔者近年来治疗本病的点滴体会并结合病案加以论述,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阳痿提供思路.
作者:孙宁宁;张松江;武鑫;苏少华;王冬慧;高剑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本研究选用天然水蛭素作为研究药物,采用RT-q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PF大鼠肺组织中PAI-1 mRNA及蛋白表达,观察水蛭素干预大鼠IPF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水蛭治疗IPF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拓宽IPF的治疗途径.方法:选取180只SPF级同月龄健康的Wistar大鼠,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8只大鼠作为空白(K)组,剩余162只大鼠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统一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选取108只分为模型(M)组、激素(J)组、水蛭素高剂量(G)组、水蛭素中剂量(Z)组、水蛭素低剂量(D)组、水蛭素中剂量联合激素(ZJ)组,每组18只,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给药,分别在造模后7 d、14 d、28 d处死大鼠并收集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PAI-1的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PAI-1的基因表达.结果:不同时间点,M组大鼠肺组织PAI-1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强(P<0.01),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表达强度逐渐增强,说明肺纤维化处于发展趋势,28天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程度重.各用药组进行比较发现:在7 d、14 d、28 d,ZJ组大鼠肺组织PAI-1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弱(P<0.01),G组次之(P<0.01),J组表达仅次于G组(P<0.01),J组表达显著低于Z组和D组(P<0.01),而Z组和D组相当(P>0.05).结论:本实验证明,水蛭素具有治疗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通过降低PAI-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从而起到治疗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是其作用机理之一.同样发现,水蛭素的治疗作用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而水蛭素联合激素治疗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更佳.
作者:李红;谢海彬;刘敏;沈明霞;王海霞;马玉坤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7年2-10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胆囊结石手术治疗,根据术后有无接受中药治疗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行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术后给予自制炎必清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比对照组的30.0% 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行胆囊结石手术后接受自制炎必清颗粒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因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高明利教授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的经验.高教授认为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是以气虚为本,阴虚为标,病证日久会导致体内阴亏液耗,从而影响脾胃及肺肾等脏腑对于津液的运化与输布.在治疗上,高明利教授以古方四神煎为基础方,根据患者不同证侯予不同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作者:杜天驰;孙蓬远;高明利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4月21日-2018年4月23日,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复发率、中医证候群症状积分、Hp转阴率进行观察与评估.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观察组复发率3.33%(1/30)低于对照组23.33%(7/30),P<0.05.观察组胃脘痞滞、胃脘疼痛、纳呆食少、神疲乏力、胃脘灼热、口干口苦等中医证候群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转阴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复发率的基础上发挥显著疗效,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朱伟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揿针耳穴埋针联合脑电刺激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电刺激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揿针耳穴埋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睡眠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催眠药物条目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入睡时间、总分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睡眠障碍条目得分比治疗前降低(P<0.05);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和总分条目得分都比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的总分及其余条目得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耳穴埋针联合脑电治疗原发性失眠疗效确切,并能改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减少催眠药物的使用,降低失眠的严重程度.
作者:林娟;柴维汉;陆红;王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