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消化性胃溃疡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

景云玲

关键词:消化性胃溃疡, 中医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通过对70例胃溃疡患者予以分组治疗并比较疗效,为后续中医治疗胃溃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收集到的70例胃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纳入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则采用中医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治疗满意度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88.57%),P<0.05;在患者治疗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p清除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胃泌素(GAS)水平明显降低,而观察组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消化性胃溃疡,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还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皮肤屏障功能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患儿与健康儿童皮肤屏障功能的差异性.方法:分别纳入2~7岁缓解期和(或)稳定期CVA患儿和健康儿童各60例.对各组小儿前额和颊前分别进行经表皮水分丢失量(TEWL)、角质层含水量及pH值测量.将所得检测结果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CVA患儿前额和颊前TEWL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0.05);CVA患儿前额和颊前角质层含水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儿童(P<0.05);CVA患儿前额和颊前pH值均高于健康儿童(P<0.05).结论:CVA患儿与健康儿童相比,皮肤屏障功能存在缺陷,通过改善CVA患儿皮肤屏障功能可能是防治CVA的一个措施.

    作者:蔡靖宜;吉训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对产褥期妇女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5年2月-2018年3月我院86例产褥期妇女分为对照组(43例,应用常规干预)、实验组(43例,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妇女的泌乳情况、子宫底高度及泌乳始动时间.结果:实验组妇女泌乳情况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且平均泌乳量(29.24±5.61)mL相比对照组(19.24±7.60)mL明显更多,P<0.05;实验组妇女产后24 h、48 h、72 h子宫底高度分别为(20.16±2.61)cm、(12.24±1.69)cm、(6.32±0.85)cm,相比对照组[(22.24±1.89)cm、(16.24±1.36)cm、(7.79±0.69)cm]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妇女泌乳始动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且平均泌乳始动时间[(25.16±6.35)h]相比对照组[(42.13±8.89)h]明显更少,P<0.05.结论:对产褥期妇女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的效果更佳,有助于改善产后妇女泌乳情况.

    作者:晋水红;曾嘉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四神丸直肠给药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脾肾阳虚腹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四神丸直肠给药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脾肾阳虚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脾肾阳虚腹泻患儿78例.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内服四神丸治疗,治疗组采用四神丸直肠给药配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神丸保留灌肠的同时应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脾肾阳虚腹泻,可有效降低患儿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缩短治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中洪;苗天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药灌肠与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中药灌肠与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单纯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中药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的显效率(85.56%)明显优于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3.33%),P=0.042;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3.33%),P=0.005;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0%),P=0.029;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的结肠镜下黏膜组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中药灌肠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现象较少,治疗后较少出现复发现象,改善患者预后,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覃旭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综合护理服务与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效果.方法:用电脑随机编码法将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3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服务(对照组)和综合护理服务(观察组).比较两组各神经传导速度、血糖水平以及各项得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腓总神经[(45.65±3.25)m/s]、正中神经[(57.52±2.36)m/s]、尺神经[(59.65±3.15)m/s]传导速度更快,各项血糖水平更低,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其他如足部反射得分等都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服务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多种症状,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足部功能.

    作者:周彩萍;江霞;丁银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探讨安全有效的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临床60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康复训练治疗,采用洼田吞咽能力评定量表、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以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等方面判断其疗效.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30例,临床显效15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30例,临床显效7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SWAL-QOL方面,治疗前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针结合康复训练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方面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夏昆鹏;逄静;张淼;李虹霖;高伟;栾凯迪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及推广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为研究目标,依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95.1%、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流量(PEF)、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作者:陈君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柴胡温胆汤在痰湿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柴胡温胆汤在痰湿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痰湿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柴胡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1.67%),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温胆汤在痰湿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中医证候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志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医辨证治疗阳痿的临床体会

    本文就笔者近年来治疗本病的点滴体会并结合病案加以论述,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阳痿提供思路.

    作者:孙宁宁;张松江;武鑫;苏少华;王冬慧;高剑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耳穴联合坎离砂外敷治疗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耳穴结合坎离砂外敷对改善脑梗塞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2015年1-12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的脑梗塞伴有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艾司唑仑片口服联合耳穴、坎离砂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观察周期均为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前下降,且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联合坎离砂外敷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江玲玲;邓翠鸣;李雅青;李秀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研究现状

    目的: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的新研究现状.方法:本文主要从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内治、中药外敷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结论: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临床研究样本量较小,疾病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仍未达成统一共识,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作者:王思思;庞学丰;黄政治;廖家瑜;彭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脑脉舒康胶囊治疗合并高脂血症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脑脉舒康胶囊治疗合并高脂血症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合并高脂血症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辨证属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根据病情合理服用西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脑脉舒康胶囊,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日常生活能力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血脂水平等方面的改善情况,并与对照组作比较,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日常生活能力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血脂水平及血流变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脑脉舒康胶囊在治疗合并高脂血症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中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金燕;宋军营;陈颜嫣;张振强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高明利教授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的经验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高明利教授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的经验.高教授认为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是以气虚为本,阴虚为标,病证日久会导致体内阴亏液耗,从而影响脾胃及肺肾等脏腑对于津液的运化与输布.在治疗上,高明利教授以古方四神煎为基础方,根据患者不同证侯予不同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作者:杜天驰;孙蓬远;高明利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偏头痛患者共60例,根据电脑机选随机化分段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34例,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26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方法.分析两组疼痛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VAS评分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比对照组的73.08% 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比对照组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疼痛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运用养血清脑颗粒的效果要优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升偏头痛治疗效果,缩短头痛持续时间,建议采纳.

    作者:江国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4月21日-2018年4月23日,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复发率、中医证候群症状积分、Hp转阴率进行观察与评估.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观察组复发率3.33%(1/30)低于对照组23.33%(7/30),P<0.05.观察组胃脘痞滞、胃脘疼痛、纳呆食少、神疲乏力、胃脘灼热、口干口苦等中医证候群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转阴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复发率的基础上发挥显著疗效,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朱伟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加味调脂颗粒处方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加味调脂颗粒处方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8例)在此基础上采取加味调脂颗粒处方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C、TG、LDL-C浓度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血液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1).与对照组(12.50%)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应用加味调脂颗粒处方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调节血脂代谢,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宇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Meta分析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炙甘草汤干预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依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全面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8年4月发表的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相关文献,把符合纳入标准的7篇文献,共660例患者作为Meta分析的对象,选择室性早搏改善情况作为效应指标.应用Review Manager 5.3专用Me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篇文献的OR=0.34,95%CI为[0.22,0.50],整体效果检验Z=5.23,P<0.00001,表明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与单纯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比,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安全有效,但由于所纳入研究的文献经改良Jadad评分显示均属于低质量文献,故证据质量相对较差,仍需大样本、严格设计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作者:杜明远;宋志毅;朱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木丹颗粒联用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患者疗效及肌电图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木丹颗粒联用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患者疗效及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7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5)与对照组(n=32),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血糖控制、营养支持等常规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单纯依帕司他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木丹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肌电图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P<0.05).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处SMCV、MNCV较治疗前比较明显上升,且实验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处SMCV、MNCV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木丹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可有效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治疗效果提升.

    作者:田卫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针灸牵引结合颈椎运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的运用

    目的:对纳入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针灸牵引和颈椎运动疗法治疗,观察对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纳入我门诊部2015年1月-2017年9月进行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牵引治疗,患者取坐位后,取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电针的频率设置为密波频率,刺激量以患者的耐受能力为主,时间为0.5 h;牵引方法为患者保持坐位,对患者身体进行牵引,重量为3~5 kg,时间为20 min/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颈椎运动疗法,患者依据主治医生的指导,颈部尽量后伸,后伸程度以患者能达到的大范围为准,同时在后伸时,需保持体位,将颈部进行旋转、侧屈、伸展等,大程度的后伸位上保持1 s,后恢复到起始位,上述动作进行重复.用弹力带让颈椎做前屈、后伸、左旋、右旋、左侧屈、右侧屈六个方向的静力抗阻练习,12 s为一次,10次为一组,每天10组,坚持4周.两组患者共治疗1个月.依据《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评估,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生活质量采用SF-36健康调查表进行.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0.83% 和91.67%,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F-36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SF-36评分较治疗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F-36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佳明显(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牵引联合颈椎运动疗法治疗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温寿浩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中风便秘患者64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口服乳果糖,观察组口服自拟中药方通腑顺气汤,同时自制中药包外敷神阙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第1次排便时间,干预前及干预后7天患者便秘证候积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排便困难程度、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下坠不尽、排便频度和腹胀程度的证候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的各项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疗效优异,优于乳果糖口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美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